雅正

  • 宋代工笔画“雅正”之美的形式表现
    则,无不体现着“雅正”的气息。了解宋画“雅正”之美的艺术特点,本文将借鉴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经典作品分析宋画“雅正”之美的形式要素,包括构图、造型、设色等技法,来说明“雅正”之美的具体形式表现。一、“雅”“正”释义儒家以“正”为雅,即合乎规范则“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①雅言是周代当时通行的规范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汉初大儒孔安国注云:“雅言,正言也。”②朱熹在《诗集传

    美术界 2023年10期2023-12-19

  • 赵闻礼《阳春白雪》之词学观
    :一为婉正豪变,雅正之词的风格倾向;二为以南宋后期的江湖词人为重心的选人倾向;三为闺情词数量为最丰的题材倾向。透过其词学观,能够补充当前对江湖词人的研究空缺,加深对南宋词坛中下层文人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渡后的宋朝文化。【关键词】 《阳春白雪》;词学观;雅正【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7-0032-03【DOI】10.20024/j.cnki.CN42-19

    今古文创 2023年17期2023-05-30

  • Estimation of far-field wavefront error of tilt-to-length distortion coupling in space-based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ng Tao(陶雅正) Hong-Bo Jin(金洪波) and Yue-Liang Wu(吴岳良)1The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2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Chinese Physics B 2023年2期2023-03-13

  • 论清诗总集溯源《诗经》的编纂理念及经典化意图*
    重《诗经》文学“雅正”的一面。至殷璠《河岳英灵集》则力扫六朝绮靡习气,尊“孔圣删《诗》,非代议所及”,借助《诗经》经典的高度来阐明自己复兴风骨文学诉求的合法性。明代黄廷鹄《诗冶》云:“四《诗》已经宣圣,不当复下意,但今之业《诗》者,详于义诂,而略其声情,他业者直敝帚之,反不若俚歌巷讴,尤得户晓。”这里承认《诗经》的儒家经典地位,同时强调文学特性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前人在编选总集时,眼中的《诗经》不仅是一种经学文献,也是一种文学典范,二者勾连在一体,成为总集

    中州学刊 2022年7期2022-08-10

  • 聚百年灵气 立雅正人格 享诗化人生
    久。学校秉承“心雅正,品自芳”的办学理念,弘扬“雅·正”文化,坚守“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百年校训,致力于培养“外雅内正”的新时代学子,使学校成为一所环境优雅、品质精致、中西合璧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融合“正气”“完人”的教育理念,创建了小组合作式的“善道”德育模式。以“闪光卡机制”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向善、修善、扬善”。向善,即家风孝德,唤醒“善之内驱”;修善,即自主管理,实践“善之内涵”;扬善,即“闪光激励”,激扬“善之活力”。同时,

    中国德育 2022年14期2022-08-10

  • 温和雅正—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审美探析
    中流淌着的“温和雅正”的色彩审美倾向。1 因时、因地、因人而染的观念决定了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的天然性用植物染料染出的色彩不同于其他材料呈现出的色彩,植物染色的工艺特点使其色彩的纯度得以弱化,色彩变得温和而微妙。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植物染色彩又自觉地追求与自然万物相和谐。1.1 植物染的特性植物染染料取材于植物的茎、叶、跟、皮、果实等,通过蒸煮、还原、敲打等方式将色素转移到纺织品中。由于植物色素的特点以及纺织品纤维对色素的吸收率等问题,经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2期2022-06-06

  • 雅正之路,润美好品格
    条不平凡的路——雅正路。一路,传承文明,寄予希望这条路诞生在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学校里,它在继承什么?又在预示什么?定兴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23年,校园中院矗立着有800余年历史的省级文物“文庙”,其主体建筑大成殿(圣人殿)与周围的七棵百年古树和谐共存,交织出古朴典雅的独特光影。古老的圣人殿以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实验师生的精神丰碑,无声无息地将师生带入孔子为人治学的最高境界,催动师生奋进。近年来,学校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充分利用独特的环

    教育家 2022年10期2022-03-24

  • “清真雅正”衡文标准与清代文风的官方建构
    ,正式规定“清真雅正”为衡文标准,至乾隆则进一步强化落实。是后,尽管风气随世运而改变,但此标准一直延续,正如梁章钜所说:“国朝自康熙以逮今兹,中间制义流派不无小异,而清真雅正之轨则屡变而不离其宗”[1],以至1901—1908年间颁布的《大清光绪新法令》仍强调“作文以清真雅正为主”[2]。此种衡文标准虽确立于清代,不过在传统文论中能寻其源头。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云:“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雅驯”相当于“雅正”,可见古已有之。至于“清真”,在《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3-24

  • “雅”“夏”关系与周代雅乐正统地位的确立
    后世影响深远的“雅正”思想。[关键词]雅夏 雅乐 雅正“雅”,既作为周王室朝廷正乐的名称,又作为《诗经》文本的一个类名,频繁出现在先秦的经典当中,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雅”字,除了与乐、与《诗》关联,很少在其他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因此,学界在讨论雅乐以及《诗》中《大雅》《小雅》为何被称为“雅”的问题时,便会遇到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即从字形结构而言指向鸟名的“雅”字,为什么会与朝廷正乐发生关联?又为什么会成为《诗经》作品的类名?许慎在《说文》解

    北方论丛 2021年3期2021-06-08

  • 中国传统诗学雅俗观的渊源及意涵特征
    异三个源头,可用雅正、高雅、文雅加以概括,三种不同的理念构成了雅俗范畴的理论体系。雅俗的意涵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具有价值判断和风格区分两个场域;具有多意的复杂性;具有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互相易位;雅和俗皆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性质。了解雅俗范畴的丰富的内涵,理清雅俗的发展脉胳可以使我们对世界、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关键词】中国传统诗学 雅正 高雅 文雅 雅俗之辨【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雅俗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古人多予以高

    人民论坛 2020年34期2020-12-23

  • “雅”在南宋词论中美学内涵的演变
    思潮与词学中的“雅正”南宋初期的词学笼罩在“复雅”思潮之中,论词则言“雅正”,以正统的儒家诗教思想来规范词的发展方向。陈(上髟下犭異)与詹效之在曹冠的词集序言中以“雅正”论词,认为曹冠的词作是“纯乎雅正者也”,称其“造意正平,措辞典雅,格清而不俗,音乐而不淫,斯为上矣”[2],“感物兴怀,归于雅正,乃圣门之所取”[3]。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雅正”之“雅”包含“造意”“法度”“格”与“乐”四个方面,即词的情思内容、创作手法、美学风格及词乐。(一)内容之“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19

  • ords as 雅正 (yǎzhèng), 文雅 (wényǎ), 雅致 (yǎzhì), 儒雅 (rúyǎ), 典雅 (diǎnyǎ), 高雅 (gāoyǎ), and 博雅 (bóyǎ)frequently appear in daily media.In addition, a sparkle of good images as stylish, fine, beautiful,sophisticated, delicate, artistic,ha

    Special Focus 2020年4期2020-02-23

  • 格调语文育人思想简论
    格调,此处理解为雅正。“雅”有标准、规范之义,又有高尚、美好之义;“正”原意征服、征伐,也可引申为正当、正义,此处引申为标准之义。现代美学家朱立元解释为“与俗、奇相对”,多以评价典雅纯正、中正和平的文艺作品。格调语文认为:雅正是继承“释雅为正”的儒学传统,又表达了“释雅为美”的普遍认同。格调语文以中国古代美学的“发扬雅正传统,注重审美和教化功能,逐渐形成了‘隆雅弃俗的审美取向”为基础,要求格调语文教学要达到培育学生“匡谬正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其说格调语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期2020-02-14

  • 追梦格调雅正的语文教学
    。格调语文,又称雅正格调的语文教学,指在经典法度指导下以雅正品格与优美情调为追求的审美化语文教学。它是以古代语文教育的雅正理论、传统文艺批评中的格调说与现代格调审美论为理论基础,把情调、品格和法度三种价值范畴作为高品质实现言意互转和文本审美的重要抓手,所建构起来的兼具传统与时代审美趣味的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简单地说,格调语文就是趣味雅正的语文教学。格调语文概念界定中的三个核心词——雅正、法度、情调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雅正的美学内涵作出说明。在释雅为正的维度,正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0期2020-01-21

  • 张炎《词源》词学理论探微
    其中,他提出了“雅正”、“清空”、“意趣”这三个论词标准,并以姜夔、周邦彦等人的词为例具体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关键词:雅正;凊空;意趣夏承熹先生在《读张炎》有云:“(张炎)提出评论词的标准有三,一、‘意趣高远,二、‘雅正,三、‘清空。”而能够符合张炎论词标准的人可真算少数了,他认为周邦彦的词容易为情所驱使,失了“雅正”之范;辛弃疾的词又太过“豪气”;柳永之词则是难脱“风月”……此外,他也有称赏的词人,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等人,他赞扬他们的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2019-12-24

  • 王一博:不会做偶像的演员,不是好摩托车手
    》的热播,让清冷雅正、恪守家规的蓝忘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与剧中清冷雅正的蓝忘机不同,戏外的王一博拥有着多面人生,稳重腼腆的他收获了不少关注和喜爱。偶像面:唱跳俱佳,舞蹈担当初中的时候,仅学过一年舞蹈的王一博在全国顶尖街舞大赛中崭露头角,签约乐华成为一名练习生。当练习生是非常辛苦的,本该是在父母温暖的呵护下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成长的年纪,却被送往海外学习。1400多个没日没夜的练习,王一博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咬牙坚持着。王一博年纪虽小,但已经出道5年。作为一名年

    意林·少年版 2019年21期2019-12-17

  • 中国古代文论“雅”范畴的流变轨迹及其理论内涵
    教”服务的儒家“雅正”意识开始萌芽。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以正训雅”的观念得到了空前发展,“雅正”成了衡量一切文化思想的标准尺度。《毛诗序》以传统的“六义”说为出发点,着重强调儒家的“雅正”文学观念,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而服务,“雅正”成为当时文人审美追求的主流取向,风靡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进入了高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庄老玄学盛行,中国思想告别了“独尊儒术”的状态,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动态局面。“雅”也偏重于道家的精神内涵,文

    文学教育 2019年15期2019-11-27

  • 周代诗学的“雅正”观念与艺术坚守
    学”大半。一、“雅正”与周代诗学的思想变革春秋鼎革,战国百家,西周建立起的礼乐制度日益崩坏,而《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正如魏庆之在《诗人玉屑·诗体上》所言:“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沉宋律诗。”“风雅颂既亡”而引发的变风变雅的境况无疑是与倡导“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不尽一致的,因此“雅正”理念自然应运而生。“雅”的本义是“楚乌”,语义上“雅”是“正”,正如《论语》中四处提到“雅”的地方,分别是“子所雅言:《诗

    文艺评论 2019年5期2019-09-28

  • 小学德育渗透美育的策略探究
    谭雪勋【摘要】雅正教育是指如何培养学生外在仪态和学识的优雅,内在心态的纯正。《荀子·荣辱》中曰:“君子安雅。”将雅正教育融入校园,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推动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的发展,引导学生更注重个人美德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有赖于教师在教育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制订有效的模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中有关雅正素材进行系统的整合处理,在传授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言行举止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雅正熏陶和感染,充分发挥学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2期2019-09-10

  • 江上清风 健笔如龙
    年书家中书风最为雅正的一位。“雅正”一词初用于文学,有“典雅”“纯正”“规范”之意,后被引入书画艺术。明人项穆《书法雅言》则专论书法之雅正精神,他将雅正书风与儒家文化审美价值相结合,强调书法“成教化”“ 助人伦”的文化价值。这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书法艺术最主流的价值标准。健龙兄的雅正之气浸透于其人、其言、其行,更贯于其书。他接受过中国美院规范的书法学科化教育,后来执教于高校。这些经历与其天性相合,对其书法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健龙兼擅各体,楷行草皆一承

    书画世界 2019年4期2019-06-12

  • 中国古代文论“雅”范畴的流变轨迹及其理论内涵
    大。关键词:雅 雅正 理论内涵一.“雅”范畴的流变轨迹为“雅”这一范畴寻根溯源,须从“雅”字着手。《说文解字》云:“雅,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从隹,牙声。”[1]即“雅”字最初是作为秦呼楚鸟之名的“鸦”字出现。后“雅”又假借为“夏”,粱启超在《释四诗名义》说:“雅与夏字相通……《说文》:‘夏,中国之人也。雅音即夏音,犹言中原正声云尔。”[2]说明“雅音”是“中原正声”,那么“雅”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即表示语音上的正当,由此“雅”初步具备了“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5-29

  • 张炎《词源》的词学价值及词学史意义
    ,建构了自己以“雅正”为标准,以“清空”为最高审美理想的词学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词学价值取向,对后世词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严守诗词之别词本于燕乐,从源起就与音乐密切相关,乐体对于词章有着极为重要的规范作用。文人介入词曲创作,推动词体发展的同时,也给词体带来了词乐脱节、逐渐案头化的问题。首先,按谱填词给词乐结合带来困难。《宋史·乐志》:“国子丞王普言:自历代至于本朝,雅乐皆先制乐章而后成谱。崇宁以后,乃先制谱,后命词。于是词律不相谐协,而与俗乐无异。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15

  • 雅正课堂文化及其生成路径
    平民办学校。” 雅正教育作为东莞市民办基础教育的冉冉新秀,成功将《纲要》精神融入其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中,并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上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它以构建雅正课堂文化为着力点,在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探索雅正特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民办基础教育之路。一、雅正课堂文化的意蕴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是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遵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2期2018-12-28

  • 林静斋书法序
    且功力深厚、神韵雅正者,实属难能可贵也矣。静斋书法近岁愈知名于大陆,而吾侪多未及亲见其人,但于书信往还间知其谦谦君子之风。黄慎斋题赠七律有“偶遣鳞鸿通碧海,每怜法度绍南宫”之句,是余有同感也。静斋颇得米南宫法书三味,然余每观之,似在米南宫、沈秋明之间。何故?一者静斋书法较米书含蓄静敛,再者其兼有沈书之沉郁自然。静斋曾索诤于余,余答曰略显拘束,放肆不足。其实并非贬义也。余只嫌其作书笔笔太过认真,不愿率意,或许因此劳顿。坚净翁论米南宫书云:“臣书刷字墨淋漓,舒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11期2017-12-18

  • 林静斋书法序
    且功力深厚、神韵雅正者,实属难能可贵也矣。静斋书法近岁愈知名于大陆,而吾侪多未及亲见其人,但于书信往还间知其谦谦君子之风。黄慎斋题赠七律有“偶遣鳞鸿通碧海,每怜法度绍南宫”之句,是余有同感也。静斋颇得米南宫法书三味,然余每观之,似在米南宫、沈秋明之间。何故?一者静斋书法较米書含蓄静敛,再者其兼有沈书之沉郁自然。静斋曾索诤于余,余答曰略显拘束,放肆不足。其实并非贬义也。余只嫌其作书笔笔太过认真,不愿率意,或许因此劳顿。坚净翁论米南宫书云:“臣书刷字墨淋漓,舒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1期2017-12-11

  • 网络新闻传播的雅正性和煽情性制衡
    红网络新闻传播的雅正性和煽情性制衡□ 赵彦红网络环境下煽情性新闻日趋泛滥,从原来屈居页面底部到后来明目张胆的以大幅图片或者醒目标题来吸引观众眼球,网络新闻在经历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在满足了受众好奇心与猎奇欲望的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应对这种局面,不仅需要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坚持好把关人的职能,坚持网络新闻的客观性,还需要受众从自身出发,抵制恶俗趣味,培养高雅情操。网络新闻传播 雅正性 煽情性 对策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声屏世界 2017年8期2017-11-16

  • 建设理念与行动并重的校园文化
    度章程,提出了“雅正教育”。“雅正教育”包含雅正管理、寸点课程、雅正课堂和雅正评价四个体系,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校“寸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从“寸”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方寸之间见精神,毫厘之间见品质。雅正管理管理如大树之根,根深才能叶茂;又如江河之源,源远方可流长。在寸实,“寸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人本化管理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环节顺畅运行的基石与保障。为此,学校改革内设机构,明确岗位职责,重新梳理

    教育家 2017年22期2017-07-18

  • 和谐语言生活视角下的语言规范观
    点也不同。传统的雅正观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新中国成立后代之以纯洁观,现在则出现了和谐观。文章试图梳理中国语言规范观的发展历程并加以分析其不同,探讨语言规范观变化的原因,和谐语言规范观对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的意义等。〔关键词〕规范;雅正;纯洁;和谐〔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20-06引 言对语言的规范要求是国家语言政策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受其影响;反之,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也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7-04

  • 亲爱的马里奥(三)
    花叶萱萱和校草许雅正。随着马里奥人气日渐升高,并一直霸占着学校风云人物话题榜冠军宝座,女生们再提起校草许雅正时不免要在前面加上“前任”两个字。许雅正,留着天生褐色的波波头短发,瘦削的面颊,同样浓眉大眼,皮肤白嫩,再加上高智商,直让全校女生为之疯狂,但他极少笑,属于冷峻型帅哥。而马里奥的杀手锏就是微笑,一笑起来唇红齿白,瞬间迷倒万千花痴少女。在身高上,以教室墙壁上的年级门牌作为参照物,马里奥可以轻松超过,还比门牌高出一些,目测一米八。而许雅正只有头上打了摩丝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06-10

  • “江右诗派”的雅正趣尚与明初诗坛的文治理念
    要的诗歌流派,“雅正”是其一脉相承的诗学趣尚。从“江右诗派”的精神内涵而言,其“雅正”诗学观所具有的地域风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江右诗派”的“雅正”诗学趣尚,不仅吻合了朱元璋的文道相贯的文治理念,而且随着这一理念的深入推行而得以彰显,即能贴近于明初的开国气象而注入“鸣盛”因子。该诗派也因此受到最高统治阶层的推崇褒奖,成为明初诗坛最为耀眼的文学群体之一,产生了较大的诗坛影响,成为反映明初诗坛的重要标识。[关键词]刘崧;“江右诗派”;“雅正”;诗学渊

    北方论丛 2017年2期2017-05-30

  • 《济北诗话》诗学思想浅析
    言志”“适理”“雅正”等诗学观念。其诗学思想深受中国诗学思想的影响,但却也富含着其个人的思想特征。关键词:诗话 诗言志 适理 雅正 尽善尽美 《济北诗话》《济北诗话》是日本五山诗僧虎关师炼(1278-1346)所著,是其二十卷文集《济北集》中第十一卷。这是日本首部以“诗话”命名的著作,在日本诗话史上的意义与中国的《六一诗话》较为相似。虎关师炼曾以诗文著称,对汉文、汉学涉猎颇深,其在日本五山文学中,特别是在五山时期的汉文学创作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虎关师炼对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4期2017-05-24

  • 用六年奠基雅致人生 ——访重庆市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任丛均
    经验,提出了以“雅正文化”引领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师生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三个层面上都烙上了“书写雅致人生”的印记。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校在雅正文化的统领下,培育和打造学校特色,走上了一条适合校情的“1+X”特色化发展之路。究竟什么是雅正文化内涵?又是什么力量让这所学校在建校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有着质的发展?笔者带着一系列问题与重庆市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任丛均校长进行了交流。“1”:塑雅正文化魂,提升教育软实力《教育家》:学校文化之于一所学校的意

    教育家 2017年2期2017-02-14

  • 李开先曲学思想的初探
    李开先,坚持以“雅正”观为指引,对戏曲如何发展作出了思考。他提出戏曲作品应“文随俗远,体深悟正”,并且要达到“激劝人心,感移风化”①的效果,此外,他认为戏曲创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等等。总之,李开先的曲学思想对明代曲学思想嬗变和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李开先;曲学;雅正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07-03“雅正”来源于诗学理论。汉儒在解读《诗经》时,建立起诗学中最早的“风雅正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2016-12-20

  • 词的中和之美
    ,自成“清刚”“雅正”“和永”的境界。对此,南宋词人开宗列派,其中以姜夔为大宗,把宋词推向高峰,被誉为宋词正宗。其特点,夏成焘先生概括为,以“瘦硬之笔,救软媚之弱”,以“绵邈风神之韵,避苏辛粗犷之弊”。我认为,白石词是暗中吸取苏辛的豪放以养气,借温韦的绮丽以藏雅,学宋诗的理趣以显瘦,效唐人的抒情而得清绮。取众家之长,避太过不及之弊。激越处,虚里传神,神似豪放;温柔处,健笔抒情,情存婉约;字里行间,空淡深远,取清真笔意。《灵芬馆词话》中说:“姜张诸子,一洗华

    中华诗词 2016年9期2016-12-06

  • 余子杰
    露出平和,自然而雅正的气息。然从你的作品中看你学习的路子非常正。你的线条有老莲的古意,设色也淡雅。然一张出色的作品要处处严谨精微且不刻意,当然这个要求非常高。望你在平时的作画、书写、阅读当中去慢慢提升。当然作品当中水仙花的叶子部分的渲染没有匀称。这跟你的渲染手法不够熟练有关。渲染时要做到墨不挨色。从你的作品能看出你画的很勤奋很努力。望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如喜欢老莲的作品可以去阅读下老莲的文集和研究,这样对你在学习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3期2016-03-29

  • 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的制衡与对策
    客观性、主观性、雅正性、煽情性特点。一个客观存在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然后被传播,取决于这个事件的新闻价值。判断网络新闻价值的标准包括实用性、重要性、趣味性、实时性,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下面笔者分别从实时性和趣味性两方面,阐述其在实践中与传播准则的制衡与对策。一、网络新闻的实时性与真实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制衡与对策由于网络新闻克服了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所以网络新闻已经从“及时”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2016-02-28

  • 元代色目诗人马祖常多元诗风评述
    历来“清丽”、“雅正”与“不受羁勒”的评价,表现为江南诗之刚健雍容、中原诗之细腻大气、北地诗之清丽质雅,最终形成了多元浑融的风格。元代;马祖常;诗风色目诗人马祖常(1279—1338)主要活跃在元代延祐至天历年间文坛,是元代西北子弟中“舍弓马而事诗书”[1]275的典型代表。《元史·马祖常传》称其“工于文章”、“尤致力于诗”[2]3413。马祖常是元代留存作品最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之一,今存《石田文集》十五卷,前五卷收录了诗歌约八百首,是考察其诗歌风格的较好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2-13

  • 范梈的“雅正”之论与实际创作
    75)范梈的“雅正”之论与实际创作薛子平(北京师范大学 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摘 要:范梈秉承儒家传统诗教,在诗法、诗序等诗论中推重“雅正”。范梈具体的诗歌创作也符合其主张的“雅正”之论,对于美,能够发出盛大之音;对于刺,则委婉与克制地进行讽喻,而无乖戾之气。另外,其诗歌中有许多篇章是对“仙”与“隐”的抒写。求仙与归隐本与儒家关怀现实积极入世的态度相悖,但范梈恰当的处理,使二者没有逾出“雅正”的格局。“雅正”既是范梈诗歌的特色,也是元

    天中学刊 2016年2期2016-02-12

  • 清真雅正与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
    被凸显出来。清真雅正是清代朝廷推行的衡文准则,为了引导生徒作文步入正轨以及促进健康文风的形成,清代很多书院尊奉朝廷的旨意,将清真雅正纳入八股文教育的范畴。清真雅正是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了解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就不能绕开清真雅正。目前虽有一些学者如方孝岳[1](P265-284)、龚延明、高明扬[2](P176-191)等人对清真雅正的有关问题进行过研究,不过清真雅正与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的问题鲜有问津。为了弥补此缺憾,笔者撰文加以探讨。一清真雅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10-24

  • 刘知几对欧阳修小说观念及小说创作的影响 ——兼论文史互渗表象下求其“雅正”的内在理路
    互渗表象下求其“雅正”的内在理路吕海龙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三“《史通》”条指出:“刘氏(按:指刘知几)用功既深,遂言立而不朽,欧、宋《新唐》,往往采其绪论。”①傅振伦《刘知几年谱》云:“唐后诸史中,采《史通》之说者,以欧阳《唐书》为最多,《新唐书》而后,刘氏之学说,始大盛兴。”②前贤今人对刘知几及其《史通》极为推重,认为其对欧阳修等在史著修撰体例方面有着影响深远,这是符合事实的。欧阳修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上也受到了刘知几《史通》的影响。其编撰《新唐书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2015-09-29

  • 《牡丹亭》的文本语言分析
    :语言 节奏感 雅正 抒情性 在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当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牡丹亭》。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①。其曲文文采斐然,受人赞赏。清初戏曲家李渔评论《牡丹亭·惊梦》等出说:“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学观,不得作传奇观”②。如果说,由戏曲文学构成的剧本是一剧之根本,那么语言则是一剧之基本元素。袁宏道说:“凡传奇,词是肉,介是筋骨”,“词”是指语言,而“介”则指动作,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戏曲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是宾白,二是曲词。前者用于对话和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9-09

  • 日本学生“最致命”的一天
    人数最多的一天。雅正(化名)说:“校服感觉真沉重,就好像穿戴着满身盔甲。”雅正从一上中学开始,就受到同学欺侮。他说:“我无法忍受学校的气氛,我的心咚咚咚狂跳。我想过自杀,因为,那样会更容易。”雅正的妈妈非常理解孩子,她没有强迫雅正去上学。否则,就像雅正曾经为那份面向厌学、拒绝上学学生的报纸撰写的文章里说的那样:“我一定会选择在9月1日新学期开始的那一天自杀。”在自杀率位居世界前茅的日本,像雅正这样悲观绝望的并非一人。日本小学生上学日本女校的学生“上学还是自

    海外星云 2015年19期2015-04-10

  • 论延祐科举与元中期的雅正文风
    延祐开科举促进了雅正文风的形成与融合。欧阳玄在《罗舜美诗序》中说:“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咸宗魏、晋、唐,一去金宋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诗丕变而近于古。”[1]64延祐年间随着科举的恢复,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正统权威重新确立起来,这对于诗风是有影响的。延祐科举前诗风有两种倾向——宗唐和宗宋,延祐科举以后,诗风转向了学唐,因为大德、延祐、天历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反映到文学上就是要求一种儒雅和平的治世之音以歌功颂德,而唐诗恢弘的气度,主情的基调,非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0

  • 论词学概念“雅正”中的诗教传统
    7)论词学概念“雅正”中的诗教传统吴希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张炎在《词源》中提出“雅正”的词学概念,通过“词婉于诗”,词为“志之所之”,“词以意为主”进一步阐发了“雅正”的含义。而“雅正”的深层意蕴则与中国文化中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雅正”中的情志观,温柔蕴藉的词体形式以及“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的审美效果。从而反映出精整凝练、含蓄醇厚的雅文化特色。《词源》雅正诗教“雅正”作为词学概念,最早见于南宋张炎《词源》,用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2015-03-23

  • 漫议昆山腔的“雅正”之旅
    ]漫议昆山腔的“雅正”之旅⊙吕梦柯[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昆山腔原是南戏诸多声腔之一,从兴起到明代中叶成为中国的“官腔”,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文人雅士对昆山腔的发展又有何见解呢?是排斥、否定,抑或支持呢?本文对于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发展进行了脉络梳理,并从现存资料中寻找昆曲成为“官腔”的漫长之旅。昆山腔 魏良辅 改良 传播一、名称上的正名与创始人据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惟昆山为正声

    名作欣赏 2015年17期2015-03-16

  • 宋元严羽接受模式
    保守的继承者二、雅正入、浑融出:辩证的纳新精神作为由元入金的诗论家,元好问距离宋“以文字为诗”的时代已久远,站在元朝的高度看待宋诗创作的全貌,他又会走出怎样不同于前人的路子。元好问的主要诗学观点在其《论诗绝句》中可得到体现:因他更多地受到儒家雅正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观点较严羽更为融通。他也推崇汉魏古诗,立足点却是汉魏以后伪体出现,以假乱真。同于严羽“陶诗质而自然”,元氏也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如何回归诗歌真意方面,二者都指向了自然。论及诗

    名作欣赏 2015年18期2015-03-14

  • 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简论
    兵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是以中庸为哲学基础,以中和为审美标准,以辩证法为方法指导,在释雅为正和释雅为美两个维度上,建构辩证和谐的新型课堂所需遵循的美学品质。以雅正品格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强化学科规范意识、加强辩证思维训练和开展情趣审美教育等策略,处理好格调与才情、理性与诗意、审美与实用、法度与通变等关系范畴,才能充分体现雅正品格的辩证性、正确性、尚雅性和价值性等特征。雅正追求有助于语文教学脱离目前的非科学、非理性和非审美状态,提升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1

  • 雅正通奇:李衍柱先生和他的五卷文集《林涛海韵丛话》*
    京100871)雅正通奇:李衍柱先生和他的五卷文集《林涛海韵丛话》*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作为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李衍柱先生系统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范畴史,清晰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典型领域的创见,同时还梳理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引进和探索典型理论的渐进轨迹,收集在《林涛海韵丛话》文集第一卷的《文学典型论》,是这一成就的突出代表。他崇拜真理而又崇尚学术自由,及时提出当代中国文艺界急需应对的一个问题:当代文艺需要理想吗?文集第二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14

  • “诗三百思无邪”辨微
    作“纯正、中和、雅正”解,凡是释“无虚徐”之意不当。整体可解释:“《诗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雅正’。”如我们所知“雅正”是孔子对《诗经》的主旨内涵所作的最概括性评价,既包括《诗经》的思想情感,也包括《诗经》的语言和音乐,其指向是综合而非单一的。一、《诗经》情思之“雅正”孔子认为,就总体而言,《诗经》的思想情感是雅正的。诗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尚书·舜典》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3]131的记载。《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4-06

  • 张炎词体正变观新探
    观中,兼合于纵向雅正诗源与横向婉雅正体的特殊地位,故对各理念的内涵及关系存在误解。主要表现在:1.混淆了“质实”与“软媚”的内涵,从而将张炎批评过的“质实”代表吴文英词与“软媚”代表周邦彦词误解为同类。有将吴文英词归入软媚类的,如夏承焘认为:“吴文英的词比周词色泽更浓,也更加软媚”①,后来不少论者都从此说;还有将周邦彦词归入质实类的。如杨海明认为:“周邦彦典雅缜密的词风,发展到了姜夔,就朝着清空疏放的方向发展了……吴文英则又重新把它拉回到缛丽繁密(比周更甚

    文艺评论 2013年8期2013-08-15

  • 浅谈张炎《词源》对《诗经》“诗教”说的继承
    开门见山地道出“雅正”两字:“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④张炎从一开始就开章明义地直指“雅正”,说明在他的心中,这“雅正”是溯源于古时,而“乐章”“乐府”“乐歌”“乐曲”四者,其实是名异而义同,都指合乐可唱的诗。这句话就追溯了词的发生发展史。随后论及周邦彦时,张炎指出“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这又是沿着开头所立论的“雅正”来阐发的。“浑厚和雅”正是“雅正”之延伸,而后又对作词者效仿清真之体制而“失之软媚而无所取”的现象颇有微词

    名作欣赏 2013年6期2013-08-15

  • 试论朱彝尊对张炎雅正、清空说的不同接受
    而言,他又提出了雅正(或称骚雅)之说。同时还总结了诗歌创作的一些经验,从句法、字法、用典等方面研究了词的写作方法。朱彝尊不仅作词向张炎靠近,词论更是受其影响,有学者认为:“清代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派词人,不仅在歌词创作上刻意模拟张炎,在词学理论上也全面接受了张炎的观点。”私意以为朱彝尊只真正接受张炎的雅正说,而刻意回避清空说。一、朱彝尊对雅正说的接受张炎从词的内容、语言、声律等方面阐述了雅正的要义,请看其论述如次: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

    名作欣赏 2012年2期2012-08-15

  • 浅析翁方纲诗学思想的“雅俗观”
    学思想极为重视“雅正”的地位。翁方纲不仅重视诗歌用语、艺术手法、诗风的雅正,而且注重编选诗歌之时选材的雅正,体现出一个批评家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关键词:翁方纲诗学理论雅俗观中图分类号: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29-01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雅俗关系有着丰富的理解,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钟嵘《诗品序》云:“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2009-03-25

  • 说“辱教”
    成”的“玉”、“雅正”的“雅”属于同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绝对对应的词语。这一类词大致分两种情形,像“惠顾”、“光顾”、“玉成”、“雅正”,其基本含义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得该动作涉及的对象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某人的“顾”、的“成”、的“正”,使得这些动词涉及的对象得“惠”、得“玉”、得“雅”、得“光”,而不是动作的主体得“惠”、得“玉”、得“光”、得“雅”。另一类情形,像“辱教”、“垂询”,其基本含义是主体做出的动作让主体本身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

    读书 1997年4期199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