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

  • 缢蛏土池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361012)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sp.nov.),隶属于双壳纲(Bivalv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又名蛏仔、蜻,为海产经济贝类。其贝壳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绳索的缢痕,缢蛏因此而得名。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山东寿光,浙江宁海、玉环、乐清,福建连江、长乐、福清、晋江、龙海和云霄等地是主要产区;日本的九州、四国、濑户内海也有出产。缢蛏具有肉味美

    水产养殖 2023年3期2024-01-10

  • 九龙江口肥水-缢蛏养殖塘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研究*
    目前, 对肥水-缢蛏养殖塘这一特殊养殖模式下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研究还鲜见报道, 近海养殖区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活性及分布需要更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基于以上, 本文选择福建近海九龙江口肥水-缢蛏养殖塘为研究对象, 采用15N 同位素示踪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肥水-缢蛏养殖模式下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速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驱动厌氧氨氧化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对滨海养殖环境下的脱氮过程进行初步研究, 为保护近海水域生

    海洋与湖沼 2023年5期2023-10-17

  • 种 蛏
    涂,将拇指大小的缢蛏苗均匀地撒播在滩涂上。随着潮水退去,一个个带着小壳的蛏苗密密麻麻地铺满滩涂。待下一波海潮涨上来后,将这里的滩涂抹平,小蛏苗就在泥土里安家了。它们吮吸着泥中和海水带来的养料,安静地生长着。站在浦口镇中麻村的滩涂边,呼吸着带着咸味的空气,同休息片刻的渔民聊天。渔民说,种蛏和种水稻一样,时令性很强,要赶在清明节前完成。播种是最忙的时候,不能停下来,要争分夺秒地干。播种结束后,后期无须施肥,只需加强管理,防止海沙溢过蛏田即可。等到农历六月,缢蛏

    思维与智慧 2023年28期2023-10-12

  • 不同养殖模式对缢蛏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王新星 牛东红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俗名蛏子、蜻子,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养殖特点,是我国沿海虾塘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品种。早在南宋淳熙九年缢蛏养殖在福建进行了记载,到明朝万历二十四年传播推广到浙江,之后向北方地区的山东、河北和辽宁一带推广。迄今为止,浙江省的乐清湾和三门湾以及福建省的长乐,福清,涵江等海湾仍是我国缢蛏的重要养殖区域。由于缢蛏是埋栖型

    海洋与渔业 2023年3期2023-07-19

  • 山东缢蛏人工繁育试验及高盐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山东地区缢蛏人工繁育过程及盐度对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山东地区能够顺利培育缢蛏苗种,其受精卵在23 ℃条件下发育24 h便可进入D形幼虫阶段,浮游期约为8 d,每天生长约15 μm,变态后生长速度稳步加快;将幼虫在14、21、28盐度梯度下培育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其壳长生长速率显著下降(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山东地区开展缢蛏人工繁育提供参考。关键词 缢蛏;人工繁育;盐度;幼虫;生长中图分类号 S 9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7期2023-05-19

  • 急性温度胁迫对缢蛏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生理响应的影响
    ,201306)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是瓣鳃纲竹蛏科贝类动物,俗称蛏子,在北方称之为蜻。缢蛏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浙江、福建等地重要的养殖品种[1]。缢蛏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并以高蛋白和低热量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缢蛏养殖技术的成熟,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2],同时缢蛏池塘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但天气变化[3]和季节更替[4]常常引起池塘水体温度的剧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2期2023-02-02

  • 硫化物胁迫对缢蛏血液 SO24-浓度及SULT1B1-1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体生理代谢水平。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常栖居于潮间带的泥砂质滩涂中。作为典型的穴居双壳贝类,其埋栖深度可达体长的5~8倍,远远深于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文蛤(Meretrix meretrix)等其他滩涂贝类[11-12]。由于潮汐作用和洞穴内有限的海水交换,缢蛏常暴露于高浓度的硫化物环境中,且其耐受硫化物的能力要强于单环刺螠、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

    海洋学报 2023年1期2023-01-12

  • 北方海水池塘养殖缢蛏越冬期管理措施
    118000)缢蛏在辽宁丹东地区俗称“小人仙”。缢蛏与海蜇、对虾、牙鲆等经济生物混养,被称为海水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丹东地区有近11万亩池塘采用海水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缢蛏作为重要的底层贝类在海水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并且能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缢蛏养殖的收成直接影响当年池塘的养殖收益。丹东东港地区池塘养殖的缢蛏成贝大多由经销商从塘口直接收购,近两年,缢蛏的塘口收购价格低至6~8元/千克,一些养殖户选择将缢蛏进行池塘越冬,等

    科学养鱼 2022年11期2022-12-14

  • 缢蛏耐高盐性能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董志国, 李家乐缢蛏耐高盐性能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陈义华1, 3, 牛东红1, 2, 董志国3, 李家乐1, 2(1.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水产养殖动物良种培育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2.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3. 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5)缢蛏()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贝类, 开展耐高盐新品种选育对平衡不同地区缢蛏良种养殖意义

    海洋科学 2022年10期2022-11-26

  • 低温无水保活对缢蛏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影响
    *低温无水保活对缢蛏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影响方佳琪1,张 敏1,2,3*(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2.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3. 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 201306)为探究无水保活期间双壳贝类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变化,以缢蛏()为试验材料,将缢蛏分别在4 ℃、10 ℃和15 ℃下无水保活,测定其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1-24

  • 高盐胁迫对缢蛏幼贝存活和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吴 彪高盐胁迫对缢蛏幼贝存活和三种酶活性的影响曹 伟1, 2, 迟长凤1, 董迎辉4, 毕斯琦5, 刘志鸿2, 3, 孙秀俊2, 3, 周丽青2, 3, 吴 彪2, 3(1. 浙江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 舟山 316022;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

    海洋科学 2022年7期2022-08-16

  • 我国沿海8个地理群体缢蛏的表型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
    530008)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vacula),俗称蛏子、蜻子,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越南以及我国南北沿海海域[1]。缢蛏是理想的滩涂养殖贝类,也是我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养殖成本低,市场需求稳定、肉质嫩肥鲜美等特点

    广西科学 2022年3期2022-08-12

  • 缢蛏H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在环境因子、细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① 林志华, ①缢蛏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在环境因子、细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练佳莹1吕丽媛2姚韩韩1董迎辉1, 2①林志华1, 2①(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宁波 315100; 2. 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604)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HATs)在机体发育和环境胁迫响应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海洋贝类中研究极

    海洋与湖沼 2022年2期2022-03-25

  • 缢蛏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原含量的关联分析
    nii)[4]、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5]等多种贝类的研究中发现,性腺成熟过程中糖原含量显著下降;在夏季不利的环境中,糖原含量高的贝类抵抗能力强、死亡率低[6];在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7]、缢蛏[8]中,高糖原含量能显著增加肉质的鲜味和口感。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H)是糖原分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催化糖原的磷酸解反应[9]。GPH基因最早在家兔肌肉中发现,随后

    海洋学报 2022年2期2022-02-18

  • 畦间沟深度对缢蛏池塘养殖效果的影响
    355000)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中国传统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闽东沿海养殖户率先开展缢蛏池塘蓄水养殖试验,获得良好的成效,由于该养殖模式采取人工施肥培饵的方法,解决了滩涂养蛏依赖天然饵料和摄饵时间短等问题,产量、效益较滩涂养蛏提高明显,从而得以较快的推广应用。缢蛏池塘养殖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全国海水池塘养殖业中具有较高的比重和地位。在目前的养蛏池塘内,除了少部分埕地整建成蛏畦外

    渔业现代化 2021年5期2021-11-03

  • 缢蛏“甬乐1号”
    况(一)培育背景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青子等,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滩涂,在浙江、福建的贝类养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既能鲜食还能制成蛏干、蛏油,是沿海居民喜食的海鲜佳品。缢蛏具有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诸多优点。近年来,随着缢蛏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养殖业呈快速稳定发展趋势,养殖区域从浙江、福建

    中国水产 2021年9期2021-10-18

  •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心率Arrhenius 拐点温度(ABT)及其与生长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
    实现了初步应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四大传统养殖贝类之一(董迎辉等, 2012), 2019 年养殖产量达86.9 万t, 产值超过200 亿元,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等, 2020)。近年来,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夏季极端高温水平一再被突破,且高温持续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以致滩涂和池塘养殖区缢蛏死亡情况不断加重, 给缢蛏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建立缢蛏稳定、无损伤的耐高温测

    海洋与湖沼 2021年5期2021-10-11

  • 海水生物固氮的缢蛏设施化高效养殖试验
    箱筐式人工基质的缢蛏养殖装置,进行海水生物固氮的缢蛏设施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并实现产业化应用。项目研究的缢蛏养殖人工基质,经处理后可重复利用,减少了池塘底部缢蛏穴居或死亡引起的土质污染,确保池塘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使缢蛏养殖成活率、起捕率同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增加,缢蝇人工采捕成本大幅下降。起到保护环境,工厂化生产的高效与固氮养殖的高品质三重效果。关键词:缢蛏;生物固氮;人工基质;设施化养殖中图分类号:S968.3        文献标识码:B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3期2021-08-26

  • 缢蛏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SNP分析
    317100)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 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帘蛤目(Veneroida), 竹蛏科(Solenidae), 缢蛏属(Sinonovacula), 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越南和我国的沿海、河口及中低潮间带区域, 为广温广盐海产双壳贝类。缢蛏生长快, 养殖周期短, 味道鲜美, 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据FAO[1]统计, 2016年我国缢蛏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4期2021-07-17

  • 海水池塘养殖缢蛏病原研究
    东118000)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在辽宁省丹东地区俗称“小人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沿海地区。缢蛏作为中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养殖历史悠久。缢蛏营埋栖生活,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缢蛏的滤食性特点,在北方海水池塘养殖中常将缢蛏作为底层贝类与鱼、虾、海蜇等经济生物进行混养。随着缢蛏养殖规模的扩大、密度的增加,生长缓慢、死亡等现象日趋严重,这就直接导致了养殖户经济

    科学养鱼 2021年3期2021-04-16

  • 盐度驯化、投喂和饥饿条件下盐度对缢蛏存活的影响
    支柱之一[1]。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技术成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2]。缢蛏可以净化水质,有效降低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3],提高养殖水体中沉积物中的总微生物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4],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缢蛏的自然栖息地为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此类环境有淡水的汇入,水域盐度变化幅度大,其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为8.6~24.6[5],为广盐性贝类,

    水产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2-25

  • 盐度胁迫对缢蛏血液离子浓度及碳酸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15100)缢蛏(Sinonovaulaconstricta)为广温广盐性双壳类软体动物,栖息于潮间带的沙泥中,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沿海地区,是我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我国的养殖历史已有数百年。夏季高温、台风暴雨等天气环境的影响使得滩涂水域环境温度和盐度变化剧烈。近岸潮间带的海洋生物需要通过调节离子浓度以及保证机体内的水分和盐类的代谢处于稳定状态来保持稳定的渗透压[1-2]。本文探讨5种盐度对缢蛏血液Na+、K+和Cl-离子含量的影响,确定盐度突变过程中

    生物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5

  • 滩涂养殖缢蛏池塘接力养殖试验研究
    355000)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隶属于帘蛤目(Veneroida)、樱 蛤 总 科(Tellinoidea)、截 蛏 科(Solecurtidae)、缢蛏属(Sinonovacula),其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缢蛏为我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养殖生产历史悠久,在闽浙两省的贝类养殖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缢蛏目前主流的养殖模式有滩涂养殖和池塘养殖。缢蛏滩涂养殖投资少,易管理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4期2020-12-10

  • TPCK-胰蛋白酶酶解缢蛏工艺条件优化
    行酶解十分关键。缢蛏在福建又称蛏子,其资源丰富[7],分布广泛,富含蛋白质[8],在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以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的缢蛏为原料制备生物活性肽,不但能够充分地利用缢蛏蛋白,有效地发挥缢蛏存在的营养价值,还能够充分利用缢蛏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利用酶解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时,不同种类酶的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的多肽。TPCK-胰蛋白酶是一种特异性的肽链内切酶,能够专一性地切割蛋白分子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位点[9]。采用

    福建轻纺 2020年11期2020-11-14

  •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减菌技术对缢蛏的保鲜效果
    00)0 引 言缢蛏又名黄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其质地脆薄,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据2019 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表明,缢蛏是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至2018 年底,其养殖产量高达85.30 万t。缢蛏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低脂、低热的海洋健康食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鲜剥蛏肉的上市,因其方便处理且易于加工等特点而日益受到消费者追捧,成为缢蛏产业发展新亮点。但蛏肉中蛋白质和含水率较高,肌肉中结缔组织少,内源性蛋白酶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16期2020-10-21

  • 不同冷胁迫方式对缢蛏无水保活期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201306)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俗称蛏子,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贝类, 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或潮下带的浅海沙滩或泥沙滩,滤食水中有机悬浮物,营埋栖生活。缢蛏在中国北自辽宁、山东,南至广东、福建都有分布[1]。缢蛏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物功效,不仅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优点,还富含碘、硒、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健脑益智、清热解毒的作用[2]。由于中国生产地域限制,缢蛏在沿海地区的销售以鲜活为主,在内陆地区的销售,只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7-24

  • 缢蛏外套膜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期以来备受青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属于双壳贝类,俗称“蛏子”、“青子”,壳较其他贝类脆,生长较快,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贝类[1,2]。关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i[3,4]、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5]、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6]、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7]、文蛤Meretrix meretri[8]等贝类的外套膜已有研究,但缢蛏外套膜的组织学

    水产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6-28

  •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氨氮胁迫应答miR- 8245a-5p靶基因GOT验证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林志华 孙长森缢蛏()氨氮胁迫应答miR- 8245a-5p靶基因验证及其表达特征分析*陈凯锋1董迎辉1姚韩韩1林志华1孙长森2①(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100; 2. 浙江万里学院 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 宁波 315604)为鉴定缢蛏()氨氮胁迫应答相关miRNA靶基因及其表达特征, 选择氨氮胁迫下缢蛏肝胰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显著的miR-8245a-5p进行研究。靶基因验证结果显

    海洋与湖沼 2020年2期2020-03-26

  • 水产养殖新 品 种
    繁殖及养殖技术。缢蛏“申浙1号”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ovacula),为典型的广温广盐性贝类,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年产量约80多万吨,年产值达160多亿,养殖面积近5.8万公顷。由于缢蛏壳薄肉多,味

    中国水产 2019年8期2019-10-16

  • 海水暂养过程中缢蛏挥发性成分变化
    315211)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有着悠久的养殖和食用历史,味道鲜美,蛋白质和钙、铁、锌、硒等含量丰富[1],已成为东南沿海的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品种。贝类净化是指将滤食性的双壳贝类放置在干净的水环境中去除泥沙、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过程,缢蛏作为滩涂贝类的典型代表,其习性为底栖洞穴生活,捕捞后的缢蛏需要通过暂养净化。贝类净化的方法主要有净水区暂养和工厂净化2种方式,其中工厂净化过程中常用的海水消毒杀菌系统

    食品科学 2019年10期2019-06-11

  • 三甲胺表征缢蛏贮藏过程中新鲜度变化的研究
    315211)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是常见的海鲜食材,营养物质丰富,蛋白质占干重的50%以上,具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富含淡水贝类缺乏的DHA、EPA等人体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1-2],已成为东南沿海的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品种。缢蛏通常是在鲜活状态下食用,经蒸煮可产生麦芽酚、DMHF杂环类等物质使之具有清甜、焦香味[3]。但在死亡状态下,由于内外源蛋白酶的分解、细菌繁殖以及生化反应的发生,蛏肉组织会迅速发臭,以致不能食用[4

    生物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4-17

  • 缢蛏表型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的影响效应分析
    -8]。该文选用缢蛏对其体形性状与体质量和软体部重之间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和相关分析,建立了体质量和软体部重的多元回归方程,研究结果为今后缢蛏的选择育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及数据采集试验用缢蛏采自庄河贝类养殖场,随机取样100只活体带回实验室,进行数据采集。首先将100个缢蛏逐一编号,使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所有缢蛏的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共 3 项表型形态参数(图1)。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缢蛏的活体质量(Y1

    水产养殖 2019年1期2019-02-19

  • 缢蛏“申浙1号”
    缢蛏养殖历史悠久,随着贝类育苗技术的发展,缢蛏苗种由半人工采苗发展到以人工育苗为主、半人工采苗为辅的状态。多年的人工育苗,亲贝选用不当与频繁近交等问题已导致缢蛏遗传多样性降低,引起缢蛏种质资源的退化。近年来,缢蛏一龄养殖个体普遍较小,二龄蛏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效益欠佳,市场上尚未有人工选育的缢蛏良种。为此,人工选育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个体重、成活率高,可一年养成大规格蛏上市的缢蛏新品种,成为推动缢蛏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群体定向选育的方法,以个

    海洋与渔业 2018年9期2018-11-13

  • 缢蛏快长选育系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201306)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俗称蛏子、泥蛏或蜻,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竹蛏科,缢蛏属,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广温广盐性海产双壳类(Bivalvia),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快、产量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3]。缢蛏人工育苗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亲贝多来自频繁的近亲繁殖,未经遗传改良。频繁的近交导致其存活率、生长速度、抗病力等性状下降[4]。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滩涂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内外因素

    海洋渔业 2018年3期2018-06-29

  • 基于保活和品质变化规律分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贮藏过程中的代谢特性
    325005)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子、青子,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ovaculla),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四大传统养殖贝类之一。因在采捕后,处于自然环境下极易腐败变质、口感

    现代食品科技 2018年3期2018-04-24

  • 缢蛏采收机采收清洗装置设计
    重要作用[1]。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在我国沿海地区有着相当可观的养殖面积。其中,福建、江浙地区凭借其广阔的滩涂资源优势,近几年缢蛏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经济产业[2]。由于缢蛏自身穴居、壳薄等特点,导致我国沿海大面积蛏田采收仍然采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传统手工作业。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用于缢蛏自动化采收的设备,国外贝类采捕设备也多以采捕牡蛎、文蛤等硬壳贝类设计制造,利用高压气体产生

    渔业现代化 2018年1期2018-03-16

  • 基于电子鼻检测缢蛏新鲜度的研究
    ,陈 高,马 龙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别名“小人仙”,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蛏肉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特点。缢蛏在贮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由于受到自身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开始腐败变质,新鲜度品质下降进而影响食用价值[1],所以对缢蛏新鲜度检测评估显得非常重要。电子鼻是模拟动物嗅觉器官开发出一种高科技产品,是利用气体

    农产品加工 2018年2期2018-01-30

  • 饵料浓度、温度对缢蛏能量代谢的影响
    饵料浓度、温度对缢蛏能量代谢的影响何苗1,2,周凯1,么宗利1,来琦芳1*,高鹏程1,隋延鸣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盐碱水域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上海 200090;2.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本文以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实验对象,使用实验室静水法,研究其在不同饵料浓度、温度梯度下的代谢情况,测定其摄食、呼吸、排粪、排泄等生理参数,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估算

    海洋学报 2017年8期2017-08-10

  • 缢蛏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2(Sc-Nramp2)基因克隆及其在副溶血弧菌刺激下的表达分析
    315100)缢蛏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2(Sc-Nramp2)基因克隆及其在副溶血弧菌刺激下的表达分析林德海1,刘晨珊1,董迎辉1,何琳1,林志华1*(1.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宁波 315100)克隆得到缢蛏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2(Sc-Nram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3 681 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有1 776 bp,编码59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5.86 kDa;其结构具有Slc11蛋白家族的

    海洋学报 2017年8期2017-08-10

  • 缢蛏池塘养殖技术
    的肆意排放,适合缢蛏繁育生长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直接导致了缢蛏资源的日益减少。经过大量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缢蛏的产量,该文介绍了在池塘中养殖缢蛏的相关技术。关键词: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经过近年来不断地实践和探究,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缢蛏有一个繁育生长的良好环境,也极大地提高了缢蛏的产量。一、池塘的选择缢蛏池塘养殖所选用的池塘面积应保持在在30亩到100亩的范围之内,其池塘底质一般情况为泥沙质或者泥质。而最理想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8期2017-04-22

  • 丹东地区缢蛏繁育生物学
    明:从5月份开始缢蛏的肥满度开始逐渐增加,7月份达到最大值83.5%,1月份最小为20.73%;3~10月可见缢蛏卵,11~2月没有观测到卵,缢蛏的卵径从3月份开始不断增大,7月份达到最大值65.8 μm,随着产卵的发生,逐渐减小,依据其肥满度和卵径的变化,确定丹东地区缢蛏繁殖期为7~8月。关键词:缢蛏;丹东地区;肥满度;卵径丹东地区位于鸭绿江入海口,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河流冲击形成的浅海和滩涂特别适合底栖贝类生长,因此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贝类产区。从20

    河北渔业 2017年3期2017-03-28

  • 缢蛏流水育苗试验
    201306 )缢蛏流水育苗试验李炼星,李 浩,沈和定,杜文俊( 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为探索流水条件与换水操作对缢蛏育苗初期的影响,2015年9月在三门东航水产育苗场进行试验,试验桶X(编号1、2、3*、4*、5*、6*)设置筛绢网与进出水开关控制流水速度,试验桶Y(编号7、8)未设置筛绢网且进行倒池操作,水温26~27.5 ℃,pH 8.0~8.2,盐度13,光照度低于1000 lx。结果表

    水产科学 2016年5期2016-12-19

  • 冷藏条件下缢蛏、文蛤ATP关联产物的变化及降解途径的探究
    6)冷藏条件下缢蛏、文蛤ATP关联产物的变化及降解途径的探究王丹妮,邱伟强,陈舜胜*,宋雪(上海海洋大学 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为了研究冷藏条件下,缢蛏、文蛤三磷酸腺苷(ATP)及关联产物的变化和降解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贮藏在4 ℃下的缢蛏和文蛤的9种ATP关联物进行测定,分别为: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单磷酸腺苷(adenos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年9期2016-10-13

  • 北方海水池塘缢蛏养殖技术
    张岩岩缢蛏是黄海和渤海湾的土著名优品种,通过滤食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舔食滩涂上的底栖硅藻等,实现顺畅的能量流通与物质循环,能够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改善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缢蛏的经济价值也很高,为我地区的海水养殖主要名优特品种。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捕及环境改变等原因,自然海区缢蛏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且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养殖模式,为广大养殖业者提供参考。1池塘选择及修整1

    河北渔业 2016年5期2016-09-08

  • 几种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脂质营养组成的影响
    )几种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脂质营养组成的影响周 率1, 冉照收1, 于珊珊1, 周海波2, 徐继林1, 严小军1(1.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211;2. 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漳州 363503)摘 要通过用4种缢蛏人工养殖中常用的饵料微藻(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威氏海链藻、假微型海链藻),以单种饵料和混合饵料的形式对缢蛏稚贝进行投喂实验,研究不同的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的影响。对喂食饵料后的

    生物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6-29

  • 缢蛏家系早期生长表现比较*
    201306)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俗称蛏、蜻或蚬,是重要的滩涂贝类,为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在中国的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目前,浙江、福建、山东、江苏、辽宁和广东是缢蛏养殖主要产区,2013年中国缢蛏养殖产量72万t[2]。缢蛏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养殖历史,但是长期以来,缢蛏苗种来源主要依赖于半人工采苗获得[3]。近年来缢蛏工厂化育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室内规模化育苗技术已经完全成熟[4],但仍缺乏人工选育的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0期2015-12-02

  • 碱性蛋白酶酶解缢蛏制备多肽工艺
    350002)缢蛏是软体动物门竹蛏科水产动物[1]。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气候比较温暖的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缢蛏产量较高[2]。缢蛏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碘等矿物质,热量、脂肪含量较低[3],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高蛋白低脂肪水产动物。蛋白质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4]。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结构复杂,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5]。因此,如何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将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的生物活性多肽,是提高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的有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4期2015-09-29

  • 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初探
    广站 36330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初探龚呈祥福建省云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6330结合生产实践,介绍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及注意事项,并对生产收益作简要分析。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近十几年来,随着缢蛏养殖业的发展,对苗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养殖户为了让缢蛏尽早上市,都喜欢放养大规格的蛏苗,而且大规格苗种还可以降低被底栖动物捕食的风险。云霄县东厦镇拥有漳江入海口的两岸,秋季水温降低到27℃以下,盐度在6.5~26稳定下来,这非常适宜缢蛏苗种的中间暂养[1],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2期2015-09-26

  • 连云港海域缢蛏中Cu、Pb、Cd的含量分析及评价
    :对连云港海域的缢蛏不同组织进行Cu、Pb、Cd 含量调查,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内脏器官的Cu、Pb、C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同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Cu、Pb、Cd进行了评价。关键词:缢蛏;重金属;组织;评价随着我国沿海工业迅猛发展,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在大多数贝类生物中具有极强的富集作用,不仅会造成本体的死亡,还会把高浓度的重金属经食物链传递给最终端——消费者,对人类造成伤害。许多国家已经不仅重视

    河北渔业 2015年9期2015-09-15

  •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规模增殖放流对三沙湾滩涂底质环境改良的效果*
    万,2004)。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竹蛏科,是一种广温性埋栖型滩涂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我国四大贝类养殖品种之一(王如才等,1993)。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它由盐田港、白马港、卢门港、东吾洋、官井洋和福鼎洋等组成,是一个近封闭型海湾,仅在东南方向有一个宽约 3km的东冲口与东海相通。其潮汐形态为非正规半日潮,属于大潮差海区(刘修德,2009)。盐田港畔的福安市溪

    海洋与湖沼 2015年6期2015-04-10

  • LAND OF RAZOR CLAMS
    Clams” (缢蛏之乡), have been cultivating this delectable bivalve since the Song Dynasty (960 – 1279).For hundreds of years, villagers have been farming the seaside’s shoals and sandbars for razor clams, an easy creature to raise as it

    汉语世界 2015年5期2015-01-05

  • 海水池塘覆网养殖缢蛏高产试验
    在滩面下覆网养殖缢蛏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塘面积1.67 hm2,缢蛏产量18 000 kg/hm2,梭子蟹产量840 kg/hm2,日本对虾产量540 kg/hm2,池塘综合平均产值达到24万元/hm2。起捕缢蛏人工需时覆网的为未覆网的39%,人工起捕率覆网的为未覆网的2.67倍,人工工资减少了3 070元,平均可减少人工工资55 260元/hm2,实现省时省钱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梭子蟹;日本对虾;缢蛏;覆网养殖缢蛏俗称蛏子、蜻子,是广

    河北渔业 2014年4期2014-07-08

  • 4个缢蛏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州325001)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 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ovacula)贝类。缢蛏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双壳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缢蛏养殖历史悠久,过去主要集中在福建和浙江一带, 随着缢蛏养殖业的不断扩展, 山东、天津沿海地区开始从福建、浙江等地区引进苗种。浙江沿海为了能提

    海洋科学 2013年8期2013-10-13

  • 加热与超高压对缢蛏蛋白质变性及酶解的影响
    深入的方向进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子[1],它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中国、日本和朝鲜,被称为四大养殖贝类之一[2]。缢蛏肉味鲜美,是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海洋食品之一。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主要是生鲜缢蛏或加工的蛏干,但缢蛏容易腐败,很难长途运输,所以严重限制了市场范围。通过比较热加工、超高压加工与未处理生鲜缢蛏的感官品质、蛋白变性程度及酶解效果等,为缢蛏的深加工提供借鉴。1 材料与仪器1.1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年1期2013-01-28

  • 超声波提取缢蛏多糖及脱蛋白工艺
    09)超声波提取缢蛏多糖及脱蛋白工艺许静(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采用超声波法对缢蛏多糖进行了提取,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功率440 W,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缢蛏粗多糖提取率为8.31%。对比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对缢蛏粗多糖脱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在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两个方面的综合指标较理想,三氯乙酸法处理3次后,蛋白质脱除率达到6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8期2012-09-12

  • 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缢蛏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同盐度波动幅度对缢蛏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王兴强1,马甡2,曹梅1,阎斌伦1(1. 淮海工学院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03)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盐度恒定组S0为对照,盐度波动幅度设3、6、9、12和15五个水平,分别用S3、S6、S9、S12和S15表示)对缢蛏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周期90 d。结果表明:随盐度波动幅度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分别以末壳长

    海洋通报 2010年5期20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