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总

  • 5G 频段IMT 与卫星系统干扰共存链路计算分析
    对卫星带来明显的集总干扰,导致卫星通信质量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卫星业务的正常开展,需要开展IMT 系统与卫星系统的干扰共存分析,只有当IMT 系统对卫星造成的干扰不影响卫星业务正常开展,说明两者可以共存。因此,在确定5G 重点候选频段时,必须要对IMT 与卫星系统的干扰共存链路进行计算分析,从而保证5G 地面基站部署的科学性。1 5G 频段IMT 与卫星系统的兼容性分析1.1 IMT 系统分析IMT(国际移动通信)代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方案,IMT-20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26期2023-11-20

  • 正丁烷芳构化九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时,可以用虚拟的集总组分替代性质相似的组分,构建集总组分的反应网络动力学模型,从而进行简化的近似计算。自1959年Smith[7]针对催化重整工艺提出四集总动力学模型以来,有关重整过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8],并在反应产物预测、工业装置设计及运行优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很多学者利用集总动力学模型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进行模拟,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9]。然而,对轻烃芳构化的反应过程,目前鲜有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报道。为了提升对轻烃芳构化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3年11期2023-11-06

  • 通信用低场小型化集总参数隔离器设计
    段隔离器,采用了集总参数的功率电阻,但中心结部分仍然是分布式的;S.Yamamoto等人[4]开发了4~5GHz低高度微带隔离器解决了高频集总参数器件高度过高问题。以上文献的研究都集中在分布式设计,其中心节尺寸需与工作频率相关,在Sub6频段内难以满足5G通信系统对小型化隔离器的要求。集总参数设计更容易实现隔离器小型化,目前对高频集总参数隔离器和环行器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文献[5]研究了1.92~1.98GHz的隔离器设计,采用共振式集总参数设计,制作难度较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9期2022-11-26

  • 基于传输线等效模型的变频器系统故障影响分析
    响,传输线路采用集总电路和分布电路两种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电路模型中变压器额定功率为250 MVA,二次侧额定电压660 V;电机额定容量37.3 kW/台;变频器为ZJT-2*250/660型本质安全型变频器;传输电缆电阻为0.132 Ω/km,电抗为0.066 Ω/km。2 变频系统故障模拟根据此前分析,针对5类故障进行分析:雷击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三相短路故障、堵转故障、单台电机故障。其中短路故障利用Matlab自带的故障发生器模拟,堵转故障通过典

    电瓷避雷器 2022年5期2022-10-24

  • 基于集总电阻的超宽带吸波器设计
    以使用以下方法:集总电路[8-12]、铁氧体[13]、重新布置共形和共面谐振器以重叠相邻频带[14-15]或堆叠多层谐振器[16-17]等。此外,使用复合材料和磁性材料也能够提升吸收体的性能[18-19]。Chen等人采用装有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的电阻器和电容器设计薄型和宽带电磁吸收体,用顶层电阻的欧姆损耗消耗多余的能量,从而提高吸收率,最终得到厚度为3.7 mm、吸收频率范围为5.9~17.4

    燕山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8-01

  • 连续催化重整集总模型参数估计效率的优化
    的模拟目前多采用集总模型。构建集总模型,一般先根据反应物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划分集总,建立初始模型;然后对初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用实验室试验数据或工业生产实际数据修正。虽然模型参数估计有理论方法为依据,但是理论参数估计得到的模型与工业实际生产过程往往存在偏差,因此需要使用实际生产数据对集总模型参数进行修正。重整反应体系极其复杂,有近300种组分,重整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更是不计其数[1]。各反应的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活性等诸多因素的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7期2022-07-13

  • 基于集总电阻的“十”字型宽频超材料吸波体仿真和分析
    、 叠加、 加载集总元件以及使用电阻膜替代金属谐振图案等方式, 实现了双频、 多频及宽频吸收的目的[3-11]. 宽频吸收电磁超材料因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是目前电磁超材料的研究热点. 其中, 加载集总元件的超材料吸波体可通过调整集总元件参数和结构参数, 调节其频率响应特征和吸波性能, 改善超材料吸波体等效阻抗和电磁谐振特性, 实现阻抗匹配和引发电磁谐振, 达到宽频高效吸收的目的. 由于集总电阻元件的欧姆损耗特性可明显增强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波性能,

    测试技术学报 2022年4期2022-07-11

  • 一种W波段集总元件差分正交定向耦合器
    路由长度。当然,集总参数正交耦合器[5-8]也有一些报道,但是很少用于W波段,而且它们均不是差分结构,不适用于差分电路。本文基于文献[8]中耦合器的单端拓扑,通过并行化2个结构设计了一款集总元件差分正交定向耦合器。1 理论分析耦合器的拓扑结构基于文献[8]中的模型,如图1所示,该耦合器仅有一条水平对称线,可利用奇偶模分析法[9]进行分析。当在 1、4 端口偶模激励时,A-A′相当于磁壁,即开路状态。当在 1、4端口奇模激励时,A-A′相当于电壁,即短路状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7-01

  • 一种使用集总元件实现的P波段推挽式功率放大器
    高介电常数基板和集总元件进行匹配电路设计以实现小型化[10-11]。P波段射频推挽式高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子对抗、广播、雷达、工业加工、医疗仪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其电路设计主要采用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的混合电路结构[9],同轴巴伦结构是其匹配电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P波段大功率放大器器件的小型化,考虑几种常用方法的可行性。由于P波段频率低,波长长,分布参数电路尺寸过大,即使使用新型无源结构,其面积减小有限;考虑到将来大功率的应用,LTCC

    电子与封装 2022年4期2022-04-27

  • 基于分子热力学性质和密度峰聚类的脱硫汽油集总
    征(重构)-组分集总(划分)-解集总(还原)体系。油品分子表征通过现代化分析仪器进行[1-3],在此基础上依靠计算机辅助方式构建分子体系的模型化方法来进行分子重构[4-7]。油品真实分子组成在带来更丰富信息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炼油过程模拟和优化模型的规模,导致计算量激增,因而如何在尽量保留油品真实分子组成信息的同时,有效减少组分数以提高炼油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效率,是石油分子管理体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集总过程则可以根据一定规则将油品分子划分为少数几个虚

    化工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18

  • 基于反应热严格计算的加氢裂化反应器建模
    ,长期以来多沿用集总理论(Lump theory)进行机理研究。所谓集总就是将无法描述其分子组成的复杂反应体系,按约定规则,将其反应动力学特征相近的组分划分成一个个性质可描述的虚拟组分即集总(Lump),使原本不可描述的反应体系近似抽象成可描述体系,从而使定量研究成为可能[4]。石油馏分加氢裂化集总建模大致经历了宽集总和窄集总2个阶段。宽集总研究始于1939年,Qader和Hill[5]将反应体系分成原料(≥350 ℃馏分)和产物(窄集总按反应体系某连续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年6期2021-12-22

  • SARAX-LAVENDER快堆燃耗计算模块的验证与确认
    验确认。本文采用集总裂变产物燃耗链的方法,将复杂的快堆裂变产物压缩为每种重核所对应的集总裂变产物伪核素,使微观截面数据的存储量大为减少,并根据裂变气体释放与否制作了两条燃耗链。同时,以集总裂变产物燃耗链为基础,研制了燃耗分析模块,并集成于LAVENDER程序中[7-9]。通过对MOX-1000基准题和JOYO MK-I换料反应性测量实验进行建模模拟,完成了对燃耗链及LAVENDER燃耗模块的验证和确认工作。1燃耗计算理论快堆的中子平均自由程较长,中子通量密

    现代应用物理 2021年2期2021-07-13

  • 重油催化裂化12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工业模拟
    C工艺特点,采用集总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集总动力学模型。20世纪代表性模型有Weekman等[1]的3集总模型、Jacob等[2]的蜡油催化10集总模型、翁惠新等的蜡油催化11集总模型[3]和重油催化裂化(RFCC)11集总模型[4]、邓先梁等[5]的RFCC的13集总模型。进入21世纪后,催化裂化技术的重点转向重油资源高效利用和汽油清洁化,为此诞生了以多产异构烷烃催化裂化工艺(MIP)[6]、灵活多效催化裂化工艺(FDFCC)[7]、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6-21

  • 6 GHz频段IMT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分析
    ,计算所有基站的集总I/N(干扰噪声比),每条干扰链路上IMT 基站或用户指向FSS 空间电台的天线增益均基于实际位置实时计算。仿真中的主要步骤包括:步骤1:确定仿真区域并计算仿真区域内部署的IMT基站总数;步骤2:依据建议书ITU-R M.2101[7]的相关方法生成IMT 基站,并完成用户的接入和功控过程;步骤3:合并IMT 基站和用户的集总I/N,给出最终的干扰结果。通过上述3 个步骤,即可确定IMT 系统对FSS 空间电台的集总I/N。此外,由于智

    移动通信 2021年2期2021-03-30

  • 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力学模型向复杂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发展。 其中集总动力学模型衍生出众多分支,分为传统型、连续型和分子型3 种。1.1 关联动力学模型关联动力学模型将极其复杂的加氢裂化反应简化为关联公式,代表性的关联式模型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实验室或工业装置的原料、工艺参数等大量数据, 依据一定的计算方式进行收敛回归运算,最终得到产品收率、性质与原料、催化剂、工艺参数等的关联计算公式。 上述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 世纪60 年代, 代表性研究人员有W.H.Wiser 等

    无机盐工业 2021年2期2021-02-02

  • 基于汽油分子组成的辛烷值模型开发
    多种汽油分子进行集总,通过集总分子的组成预测混合物辛烷值。van Leeuwen等[10]在1994年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投影追踪回归和神经网络,建立气相色谱(GC)分析检测的汽油分子组成与研究法辛烷值的模型。Anderson等[11]开发了使用31个分子集总来预测研究法辛烷值的线性模型,该方法结构简单,但用于催化裂化汽油时平均误差约为2.8,精度有待提高。Nikolaou等[12]使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建立组成与辛烷值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计算比较耗时。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年1期2021-01-27

  • 电子设备热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源,耗时、费力。集总参数法、热阻网络法等简化建模方法可以减少计算网格,但在某些场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热设计,有效地对模型进行简化,是仿真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电子组件热仿真中的模型简化问题,对芯片、电路板及电子单机的等效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不同方法对应的热设计场合,为电子组件的热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1 数值方法原理1.1 数值传热学数值传热学采用数值方法来求解描述流动和传热的控制方程。其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将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中连续

    制导与引信 2020年1期2020-08-25

  • 基于LT spice 的传输线波状态分析
    ,故通过采用多个集总电路级联的方式来模拟传输线[1]。集总电路是一种由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理想化电路模型。集总元件是指元件大小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相对之波长时,对所有元件之统称。对于信号而言,不论任何时刻,元件特性始终保持固定,与频率无关[2]。本文采用由12个具有相同集总参数的L-C 电路组成的模拟传输线进行实验。在LTspice 中构建传输线仿真电路(εr=2.25,l=5368m),如图1。图1 仿真原理图2 仿真测试2.1 实现传输线特征阻抗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4期2020-05-20

  • 蜡油加氢脱硫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力学模型[2]。集总模型通过将动力学性质相似的组分用一个虚拟集总组分代替,然后构造这些集总组分的反应网络,再通过建立相应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与计算机方法估算得到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采用集总动力学理论对渣油、柴油以及页岩油HDS 建立动力学模型,适应范围广,外推性强,模型拟合度高[14-15,18]。因此,本文以VGO 为原料,通过将VGO 中硫化物划分为若干集总,建立了HDS 集总动力学模型,并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应用,旨在为VGO HDS

    化工进展 2020年4期2020-05-08

  • 催化重整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成熟的方法是构建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5]。对组成复杂的庞大体系,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把体系中某些动力学性质(沸点、烃族、碳原子数等)相似的组分归为一个虚拟的组分,即为一个集总,从而将复杂的反应体系简化为较为清晰的反应网络[2]。利用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复杂反应体系已经在石油石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催化重整反应包含了大量反应,在构建动力学模型时,需对组分进行有效的集总划分。Smith R[7]提出了最原始的催化重整集总动力学模型,尽管模型比较简单,但用于

    工业催化 2020年3期2020-03-09

  • 柴油深度脱硫三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建立
    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集总,建立了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三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运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柴油馏分中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反应规律以及工业上几种不同类型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70%时,集总1已经完全脱除,生成油中剩余未转化硫化物全部为集总2和3硫化物,且随着反应深度的加深集总3的比例逐渐提高,脱硫率达到98%后,加氢精制油剩余硫化物80%以上为集总3硫化物,4,6位含空间位阻作用的二苯并噻吩(DBT)硫化

    当代化工 2019年6期2019-12-03

  • 基于仿真实验的传输线交流稳态分析
    原因不能被看做是集总结构的。因此,研究时常采用由集总器件组成的分段电路来模拟传输线[1]。1 理论分析集总电路是一种近似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其中电路中的各元器件与传输介质对电源激励的响应是同时的,即信号的传递可认为是瞬时的。实际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集总电路,但它分析起来十分方便。由于电路中的电磁信号和电磁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有限的光速c,而实际电路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往往达不到光速,因此电路中各元器件、各节点的相位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当电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7期2019-08-23

  • 单相受热管集总参数模型优化及现代控制工程应用
    和模型参数范围。集总参数法以其建模简单、计算方便的应用优势,一直广受学者们的关注。早在1962年,Mark E就已经给出了多种假定条件下的单相受热管的集总参数模型[8]。1965年,Adam J等通过仿真验证了单相受热管集总参数模型可以高度可靠地模拟直流锅炉单相区段动态特性的结论[9]。1987年,章臣樾的专著《锅炉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出版,较系统地陈述了通过机理分析方法建立集总参数模型的过程[10]。1989年,王广军等引入金属当量质量概念,对锅炉动态

    综合智慧能源 2019年6期2019-07-10

  • CoMo/Al2O3催化剂柴油加氢脱芳烃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江洪波, 吕海龙, 陈文斌, 秦 康, 李明丰, 聂 红(1.华东理工大学 石油加工研究所, 上海 200237; 2.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Crude oils are becoming heavier and their quality is also changing wors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years. Thu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toward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年3期2019-05-21

  • 基于仿真分析的传输线电路特性研究
    度,不能被看做是集总电路。1 理论分析在电路分析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电路,集总电路和分布式电路。在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以有限的光速传播。然而在电路中,电磁信号被电路的自身特性所束缚,传播速度是不能达到光速的。当电路中电磁波的波长(c为光速)远远大于电路本身的尺寸时,则电路可以被视作是集总的。否则,电磁波在电路中的传播速度不能被忽略不计,则同一时刻电路中各元件在受到电源激励后的电路参数测量值可能会不同。在集总电路之中,电路上的所有的组成部分对电源激励的响应是同时刻的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2019-05-10

  • 重油催化裂化十二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FCC工艺,采用集总的方法对该工艺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集总动力学模型[2-6],这些模型在指导反应过程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工作以引进Grace Divison公司的Davison Circulating Riser(DCR)试验装置数据为基础,进行RFCC工艺过程的12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1 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1.1 集总模型划分集总划分采用烃族组成与馏程相结合的方式,将反应体系划分为5层:原料油、柴油、汽油、裂化气、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5期2019-05-07

  • 基于集总RC 热网络方法的干式套管暂态温度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
    干式套管内部等效集总RC热网络参数1.1 干式套管内部热源及热流分析套管结构[3]如图1所示。套管内部各部分温度分布和外部环境温度不同,温度差异存在热量交换形成热流。传播特性可分为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套管内部由于温度分布差异而形成的热量交换。热辐射指套管与外部环境存在温度差(主要是指套管内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而向外部环境辐射热量。1.2 等效集总RC热网络参数套管的温度分布特性可等效为集总RC热网络模型,即套管内部可等效为热阻R和热容C串、并联组成的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10期2018-11-19

  • 直列四缸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固有特性分析
    有限元模型和基于集总参数模型两种模态分析法。前者为简化处理,将无限个自由度实体模型经单元网格划分简化成有限个自由度有限元模型,是实际结构和物质数学表示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是目前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1]。后者实际形态很复杂,每个轴段都是即有惯量又有弹性振动体,这样数学模型无法处理。依照经典振动理论,按照振动特性不变原则,将一个实际曲轴简化成可进行数学运算理想系统,假设曲轴只有转动惯量无弹性变形的一些集中质量和一些只有弹性而无转动惯量的弹性轴段组成。对扭转振动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年8期2018-08-28

  • 27~29.5 GHz频段IMT-2020(5G)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系统干扰分析研究
    m内IMT基站的集总干扰,评估IMT系统对卫星上行链路的影响.1 系统描述考虑到单个GSO FSS点波束覆盖面积较大,我们主要分析城市微蜂窝场景下,卫星单个点波束覆盖范围内IMT基站对GSO卫星产生的集总干扰.假设GSO卫星处于三个不同的轨位(59°E,85°E,113°E),整体系统拓扑图如图1 所示.首先,确定城市微蜂窝部署场景下,单位面积内IMT基站对GSO卫星产生的干扰;其次,根据此场景在点波束覆盖范围内所占的面积, 计算出点波束覆盖范围内IMT基

    电波科学学报 2017年5期2018-01-26

  • 蜂窝基站测试中的射频信号取样
    。一般常见的采用集总参数衰减器或者宽带定向耦合器作为射频信号取样手段, 这二种看似极为简单的射频取样电路,会对杂散测试产生不同的影响。2 射频测试和测量的精度原则从事射频测试的工程师们都了解测量精度的10dB原则——任何测试系统的精度应比被测设备的最好指标再高10dB。一个无源互调测量系统的自身剩余互调比被测指标好10dB时,其测试不确定度为+2.4/-3.3dB。这个准则适用于任何射频测量系统。现在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验来讨论衰减器和定向耦合器的非线性特性以

    电子测试 2017年10期2017-08-07

  • 集总动力学模型结合神经网络预测催化裂化产物收率
    237)专题报道集总动力学模型结合神经网络预测催化裂化产物收率欧阳福生,刘永吉(华东理工大学 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 200237)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多产异构烷烃的重油催化裂化(MIP)工艺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工业数据,开展了MIP工艺过程集总动力学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提高目标产物预测精度的研究,建立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柴油、汽油、液化气、干气和焦炭8个集总反应网络,结合龙格库塔法与遗传算法求得该集总模型的47个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石油化工 2017年1期2017-07-19

  • 集总参数模型对地热田储层裂隙模拟的探讨
    and 101)集总参数模型对地热田储层裂隙模拟的探讨李宇曦1,王 迅1,ágúst Valfells2,李 想1(1.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354;2. Reykjavik University,Iceland 101)介绍了利用集总参数模型对于地热田储层裂隙探讨的可能性。地下热储深藏于地下并且难以直接对其进行观测。对地热系统中不同储层之间连通性的研究尤其重要意义。目前,探测不同地热井之间由于储层裂隙而影响它们之间连通强弱常用的方法为同位素

    中国锰业 2017年2期2017-05-25

  • 完全互补小波噪声辅助集总经验模态分解
    互补小波噪声辅助集总经验模态分解何 刘, 丁建明, 林建辉, 刘新厂(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31)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一种自适应非线性非平稳数据处理方法。噪声辅助的EMD方法能克服EMD方法在处理间歇信号时出现的“模态混叠”现象。在这些噪声辅助方法中,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完全噪声辅助噪声集总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恢复了EMD分解的完整性。在现有分析方法上提出了完全互补小波噪声辅助集总经验模态分解(

    振动与冲击 2017年4期2017-03-09

  • 十四集总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66580)十四集总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刘子媛, 杜 峰, 李 豪, 郭璐玥(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提出一个包含十四集总组分、25个反应的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以较少的集总和较高的预测精度适应实际催化重整生产的需要;根据在催化重整微型反应实验装置上获得的实验数据,得到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用该模型预测产物组成和催化重整装置的模拟。结果表明:预测的最大绝对偏差为2.30%,偏差大部分小于2.0%;模拟得到产物中各组分及温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7-01-17

  • 煤基石脑油催化重整制芳烃集总动力学研究
    油催化重整制芳烃集总动力学研究朱永红1,2,李冬1,2,张琳娜1,2,李稳宏1,2,淡勇1(1.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2.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在小型固定床装置上,采用工业双金属催化剂Pt-Re/γ-Al2O3,针对芳烃型重整装置的实际需求与催化重整反应机理,采用五集总动力学模型对煤基石脑油催化重整进行了研究。运用四阶Runge-Kutta法与最优化求解中的变尺度法(B-F-G-S)求解动力学模

    地下水 2016年5期2016-10-21

  • 中温煤焦油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研究
    温煤焦油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研究杨德宝(中国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在中温煤焦油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领域,一直以集总动力学为主要的建模思想,观察网络按原料油四组的分类情况和产品油馏划分标准进行。因而,整体上会把中温煤焦油加氢裂化分为6个各集总加氢裂化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在Vi⁃sual C++平台上,用四阶变步长的Rimge-Kutta法求解微分方程方法,以及相应的函数进行模型的验证,进而根据其结果可为中温煤焦油加氢

    化工管理 2015年15期2015-11-12

  • 悬浮床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悬浮床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张萍萍,杜 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在不同反应温度、氢初压条件下,通过高压反应釜对克拉玛依常压渣油进行加氢裂化实验,以此模拟悬浮床加氢裂化过程,并根据实验数据及实际工艺中对各种轻油产品收率预测的需求建立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六集总(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减压渣油、焦)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六集总动力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年8期2015-09-03

  • 关于集总参数电路抽象原则的一点思考
    数电路教材在给出集总(中)参数电路定义时均采用类似于“电路的各向尺寸远小于电路周围电磁波的波长时,电路参数的分布性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从而可以近似地用集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作为电路的参数,即认为能量损耗、电场储能和磁场储能这三种过程是分别集中在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进行的。由这些理想的集中参数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电路”或者“端钮上的电压、电流为确定值”的说法[1-5]。因为这些描述不够具体,作为能否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抽象的依据,常常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07-04

  • 页岩油加氢脱氮集总动力学模型
    )页岩油加氢脱氮集总动力学模型唐 勋1,2, 李术元1, 岳长涛1, 侯吉礼1, 温海龙1, 蒙 涛2, 陈振宇2, 滕锦生3(1. 中国石油大学 理学院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2.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9;3. 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5700)针对页岩油加氢改质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特点,将原料油中氮化物依据脱除活性划分为2、3、4或5个集总,建立4种相应的加氢脱氮集总动力学模型。模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6期2015-07-02

  • 基于18集总动力学模型的连续重整反应装置建模与仿真
    类反应一般先采用集总理论进行简化后再进行研究。所谓集总理论,就是将催化重整反应体系中一些动力学性质相似的组分用一个虚拟的组分替代,构造这个虚拟组分的动力学模型,然后研究其动力学性质。自1956年Smith[2]首次提出4集总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并用于催化重整的过程模拟取得显著成就之后,集总动力学模型不断发展。出现了Henningsen模型,Kmak模型,Ramage提出的13集总动力学模型[3],Froment建立的28集总动力学模型,翁惠新等人提出的16集

    化工科技 2015年4期2015-06-09

  • 悬臂梁式压电双晶片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模型与实验研究*
    立了能量采集器的集总参数修正模型,利用阻抗分析和导纳圆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得到了采集器在简谐基础激励作用下的机电耦合输出传递函数表达式;建立了悬臂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实验系统,实验与仿真分析了悬臂梁末端质量、负载电阻等对能量采集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证明本文模型有利于提高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分析预测精度。压电能量采集器;集总参数模型;参数识别;实验验证环境中的振动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绿色

    传感技术学报 2015年6期2015-04-17

  • 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熊 凯, 卢春喜(中国石油大学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分别从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集总反应-流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集总反应-催化剂性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催化剂失活模型、建模数据来源、参数估算方法和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关联模型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后续发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2期2015-04-07

  • 单相受热管动态数学模型的改进
    96)单相受热管集总参数建模是电站锅炉实时仿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8].动态过程中,管壁与工质存在蓄热、储质变化,管壁对工质的放热量一般与稳态计算值并不一致.但建模时,管壁与工质间的放热量基本都采用静态方程计算,这不利于受热管仿真精度的进一步提高.理论分析表明,以出口参数为代表参数的一维集总参数模型,单段上的精度仅同一阶迎风格式相当[8-9].尽管通过各种分多段方式,如多段串联方法[2]、两段嵌套方法[10]和三段链式方法[11]等,理论上可以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12

  • 减压蜡油加氢裂化六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压蜡油加氢裂化六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彭 冲,方向晨,韩龙年,曾榕辉(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 抚顺 113001)以实验室加氢裂化催化剂A的加氢裂化反应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减压蜡油加氢裂化六集总动力学模型。六集总的划分原则以实际加氢裂化产品切割方案为参照,按馏程把原料油和生成油划分为六个集总,即减压蜡油-加氢裂化尾油(>360 ℃)、柴油馏分(290~360 ℃)、喷气燃料馏分(175~290 ℃)、重石脑油(65~175 ℃)、轻石脑油(减压蜡油 加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1期2014-09-05

  • 集总参数电路与磁路、热路的关联性教学
    ]。电路理论中的集总参数思想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用于电路分析,也用于传热和电磁等分析中。因此,如何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初涉专业基础课时,能够快速地理解该思想,应是电路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综合分析电路、热路、磁路中的集总参数思想,给出其中的势、流、阻等概念在不同物理量相关的路分析中对应关系;采用集总参数思想建立电路、热路、磁路模型,使学生能更好地从实际电气设备中掌握该思想和相对应的物理概念。1 电、磁、热路中的集总参数对于基本电路模型中,流过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7-05

  • 基于ADS的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5)基于ADS的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杨 柱,朱倩倩,艾治余,王 攀,赵小平(西安石油大学,西安 710065)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利用滤波器的选频作用,可以滤除通信中的干扰噪声或测试中进行频谱分析。本文利用ADS软件设计一款带通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优化和瞬态仿真分析。经过分析得出,在满足其他各项设计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滤波器选频特性得到明显提高。带通滤波器;ADS;优化仿真;瞬时仿真1引言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滤波器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如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4期2014-04-26

  • 基于NSGA-II遗传算法的磁流变悬置多目标优化
    44)磁流变悬置集总参数优化是设计高性能发动机悬置的关键。为克服以往悬置优化中优化目标单一、优化目标选取不合理、未考虑实际加工可行性等问题,建立单自由度磁流变悬置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提出倍程区间灵敏度分析法,对各集总参数灵敏度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选取优化变量。以发动机常用转速激振频率段的力传递率积分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在一定范围内将结构尺寸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各组离散尺寸对应的集总参数值,以离散集总参数

    振动与冲击 2014年3期2014-02-05

  • 离合器切换式换挡自动变速器的二自由度模型
    器动力学二自由度集总的惯性模型建模方法,将复杂的自动变速器简化为一个集总的二自由度模型。该模型为输入轴的位移和加速度函数。对于一个给定的离合器切换式换挡操作有2个相关的方程组,该方程组利用2个集总惯性表示了从输入到输出轴传动系统的响应。该方法被应用到行星齿轮中间轴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建模中。离合器切换式换挡的典型应用可以通过升挡和降挡功率两惯量模型来说明。本文通过分析分离体受力图,集总的惯性测定方法和支配升挡或降挡惯性的两种相互依赖的线性微分方程,详细阐述了

    汽车文摘 2014年11期2014-02-04

  • 延迟焦化结构导向集总模型考察原料性质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量的时间和成本。集总是建立复杂反应体系动力学模型的常用方法。比如3集总[2]、6集总、11集总[3]等。但是随着延迟焦化原料的重质化和劣质化,传统的集总方法逐渐表现出不适应性,因为对于传统集总方法而言,集总方式一旦划分,整个模型就无法再发生变化。结构导向集总的方法由Quann等[4-6]首先提出,它基于基团贡献思想,实现了分子水平的集总。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的提出为建立具有良好原料适应性的复杂反应体系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本研究中,利用延迟焦化结构导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3年1期2013-10-22

  • FCC 汽油二次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行分类总结。1 集总动力学模型在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裂化汽油经过二次反应不仅可以生成干气、液化气等较轻的气体组分,也可以生成柴油、焦炭等更重的组分。研究者针对研究目的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催化裂化汽油二次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吴青[2]等从汽油降烯烃改质的目的出发,将整个反应体系划分为汽油馏分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和柴油、裂化气、焦炭八个集总,根据二级反应假设和固定流化床的实验数据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建立了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八集总动力学

    当代化工 2013年3期2013-03-24

  • 基于FDTD的非线性混合电路特性分析
    作频率越来越高,集总元件的尺寸相对于波长越来越小,对于一些结构很复杂或者工作频率很高的系统,电路元件参数的提取已十分困难,路的概念也变得非常模糊。因此传统的电路理论就很难高效精准地进行电路特性分析,场分析方法才是有效的分析手段,其中FDTD方法以其通用性强、程序简单等优点得到了大量应用。FDTD思想自文献[1]提出以来在电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2-3],文献[4]将其应用于无源集总元件,文献[5-6]将其推广到了三维情况,文献[7]首次运用FDTD算法进行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0期2012-09-28

  • 平面人工传输线等效集总参数经验公式的研究
    带形式构建,由准集总元件周期级联组成,每一个级联单元如图1所示。平面人工传输线具有类似于普通慢波结构的串联电感-并联电容元件的基本架构,此外,它在串联电感元件的位置还额外并联了电容元件,这使得它的微波性能和普通慢波结构相比更具优势。例如特性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减缓,相移常数随频率变化的线性度更好。PATL还有可调节的高频阻带,有利于实现无源器件的谐波抑制特性。目前,人们已经利用PATL研制出一些典型的高性能小型化微波无源器件[2-6],展现了PATL的优点。由

    电波科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7-30

  • 加氢裂化全流程模拟的集总转换
    裂化全流程模拟的集总转换杨小健,杨小龙,李荣雨(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加氢裂化流程的复杂性使得对其进行的模拟很难达到指定的精度。反应部分与分馏部分处于同一模型中,但是分别适合于两种不同的集总,使用同一集总则会降低模拟精度。本文提出了集总转换的思想,对反应器出料的蒸馏曲线进行插值、切割和归一化运算,结合出料的质量和体积信息计算出分馏集总下的虚拟组分质量和体积,最终计算出适合分馏塔模型的分馏集总的物性参数表。这一方法可以显著

    化工进展 2011年9期2011-10-19

  • 17集总动力学模型和线性PLS模型在连续重整装置芳烃收率在线预测上的应用
    虚拟组分(或称为集总组分)代替,然后构造这些组分的反应网络。典型的集总反应模型包括Smith的4集总模型[2]、Ramage等的13集总模型[3]、翁惠新等的16集总模型[4、5]、丁福臣等的17集总模型[6、7]、Kmak等的22集总模型[8]、Jorge等的24集总模型[9、10]、Froment等[11]或谢新安等[12、13]的28集总模型、 Taskar等的35集总模型[14]以及Joshi等的79集总模型[15]等。 这些模型的准确性与很多因素

    自动化博览 2011年2期2011-02-07

  • 炼油装置流程模拟及优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部分基于分子结构集总的反应器模型却存在与分馏部分所使用的馏程集总不兼容的问题;炼油流程模拟软件操作复杂,不依靠外部计算支持难以单独实现全流程优化,更无法给炼油生产以合理化的生产指导。因此进一步提高炼油流程模拟技术势在必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设计出一种炼油流程模拟与优化系统,旨在综合利用分布广泛的装置资源和数据资源,解决反应器与分馏部分集总不兼容的问题,以提高系统应用效率,从而为优质优产提供可靠的优化方案。2 炼油装置流程模拟与优化系统架构设计当前流行的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年9期2011-01-13

  • 卫星导航系统集总 epfd计算与分析
    接收机口面产生的集总epfd不得超过-121.5 dBW/m2/MHz[1]。利用Visualyse Professional软件对COMPASS系统非静止轨道卫星(NGSO)epfd进行了仿真,用VB语言在Excel实现了COMPASS系统静止轨道卫星(GEO)epfd和所有RNSS系统产生的集总 epfd的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epfd不超过限值的思路。1 ARNS接收机保护标准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决定在1 164~1 215

    无线电工程 2010年12期2010-09-26

  •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研究
    理数学模型,由5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并列式双器两段再生器模型构成。采用Marquardt改进算法进行动态模型参数估计,利用4阶Runge-Kutta法对模型求解,得到了各集总组分分布图及主要变量稳态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反应再生系统的先进控制和操作优化提供了支持。催化裂化; 反再系统; 机理建模; 动态仿真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是催化裂化装置中的核心设备,工艺流程复杂,具有高耦合,非线性等特点,是催化裂化装置动态建模与仿真的难点之一。在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年4期2010-09-15

  • 对频谱及其几何意义的探讨
    ,频率符号等值的集总频谱,a(1)=1,w(1)=1;a(2)=1,w(2)=1;a(3)=1,w(3)=1;a(4)=1,w(1)=1;则四个集总频谱的结果如图2中Figure(2)的P(b)和P(c)中,它分别显示正弦和余弦信号两种时域信号的情况,P(a)为两种信号的合成.图2第二种情况:只取如下两个幅度相等,频率符号相反等值的集总频谱,a(1)=1,w(1)= 1;a(2)=1,w(2)= -1;a(3)=1,w(3)=2;a(4)=1,w(1)=

    物理通报 2010年9期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