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

  • 理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四重维度
    摘 要:反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吸收借鉴前人反贫困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认识论、价值论、目标论和实践论等四重维度,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反贫困的社会主体、价值目标、基本路径等问题,强调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贫困治理;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理论导刊 2023年9期2023-09-16

  • 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三个维度
    ;共同富裕; 反贫困;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05鄧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即社会生产必须以满足全社会需要为目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共同富裕思想。系统梳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既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现实需要,也对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指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2023-06-28

  • 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历史嬗变、实践逻辑与意义阐释
    产党是领导农村反贫困事业的中坚力量,梳理党领导农村反贫困事业经历的四次跨越式发展,以善治与回应双线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可以深入分析党领导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实践逻辑。在实践总结与逻辑剖析的基础上,党领导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创新意义愈发突显,即立足国情与社情,对反贫困政策做出渐进调适;在农村反贫困过程中逐步引入党的基层组织力量;以发展式扶贫为主要理念,注重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原则指导与技术治理的有机结合中,丰富和完善党治理贫困的手段。因此,系统回顾党的百年农村

    商业研究 2022年5期2022-05-30

  •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斗争的价值目标
    终贯穿党的百年反贫困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反贫困规律和人民生活需要上升规律,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实践逐步实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站起来”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站稳”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富起来”美好生活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逐步实现人民“强起来”美好生活需要。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反贫困;价值理念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

    理论观察 2022年8期2022-05-30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基本经验
    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积累了宝贵的反贫困斗争基本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概括总结。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贫困 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斗争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制定扶贫政策、创新扶贫理念,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之下,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砥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积累总结反贫困斗争中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8期2022-05-30

  • 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
    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百年反贫困斗争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为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也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伟大成就;经验启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18BSH052)。[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2)004-0058-013[文献

    重庆社会科学 2022年4期2022-05-12

  • 人的发展视域下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源
    级的立场上,以反贫困为命题,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审视与理想追求,创立了关怀人的发展的反贫困理论。十九世纪无产阶级贫困问题与发展困境问题凸显以及无产阶级反贫困斗争有所发展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反贫困思想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反贫困思想为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以及善于批判性学习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得以产生的主观条件。明晰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探求理论形成的来源,考察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2年3期2022-04-29

  • 用劳动精神激发劳动人民反贫困内生动力路径探析
    要:劳动人民反贫困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反贫困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当前,反贫困事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牢基础。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劳动精神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劳动人民反贫困内生动力存在深刻的内在契合,劳动精神可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增强劳动人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用劳动精神激发劳动人民反贫困内生动力主要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干部思想转变;实施长效教育培训,促进人力资本丰富发展;消除贫困文化桎梏,塑造新文明乡风三个方面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期2022-03-31

  •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发展可持续、反贫困风险三个维度探究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乡村产业可持续和扶贫效果的方法,为反贫困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反贫困“乡村振兴”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被提出,着重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今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仍旧突出:农业科技发展有待提升;农业人才与乡村振兴要求难以匹配;农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乡村振兴在挖掘当地旅游产业潜力同时,应注重生态保护,探索归纳其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6期2022-03-17

  • 早期经济发展探索:陕甘宁边区贫雇农的嬗变
    者,帮助贫雇农反贫困应当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中共中央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着手帮助边区贫雇农进行反贫困,经济上颁布提高征收额、降低税率、实行农贷等政策。政治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贫农团、激励贫雇农维护自己的土地权利。文化上对贫雇农进行社会教育、学习劳模运动等。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反贫困获得了成功,雇农上升为贫农,贫农上升为中农或富农。贫农、雇农的嬗变完整演绎了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故事。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反贫困成功是前所未有的奇迹,谱写了一部值得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6期2022-03-07

  • 唯物史观视域下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扬弃上,这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背景下消除贫困具有根本性区别。但以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反贫困思想为启迪,仍然对今天的反贫困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唯物史观;反贫困;贫困;启示【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116-03自贫困问题产生以来,西方理论家从未停止对它的阐释,但是这些理论家都游离于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2021-12-21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伟大胜利之际,反贫困工作也进入关键一年。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反贫困的发展历程发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效率的反贫困体系。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反贫困工作依然存在良性互动机制、良性协同机制、良性发展机制运行不畅问题。通过对反贫困工作的历程、经验总结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创新方法去解决问题、补短板,对于指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新中国; 反贫困; 小康社会中图分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2-05

  • 先进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与实践的百年发展
    和弱势群体  反贫困【中图分类号】 D91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9.007社会救助作为最古老的社会保障措施,因面向贫困者和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被称为“最后的安全网”。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已发展成为综合型的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的子系统,在保障城乡弱势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方面绩效突出。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9期2021-11-30

  •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与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  反贫困  社会救助【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9.005贫困是现代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代贫困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不尽一致,但基本上都是由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分配不公和保障制度不健全而导致。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逐渐开展了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大规模反贫困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中国的反贫困行动是与中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9期2021-11-30

  • 基于反贫困下“精准扶贫”政策的分析
    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精准扶贫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其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列宁的贫困治理思想、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以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习近平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实践磨砺为精准扶贫的提出奠定了现实基础。自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绝对贫困如期消除,后扶贫时代,扶贫更应该注重相对贫困的治理、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并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巩固现有扶贫成果,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经验。[关键词]反贫困;精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兴 温饱问题 反贫困人类对贫困开展科学、系统的研究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逐渐形成了资源要素论、能力权利论和文化心理论等理论视角。尽管学术界对贫困本质所持的立场和认知多种多样,但是,下沉于贫困概念内核底层的还是生存贫困或者说“绝对贫困”,即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缺乏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对于个人(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来说属于必需的物质和服务——的生活状况。在国内学术和政策语境中,贫困往往都是一个与温饱、小康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一种不得温饱、远未小康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8期2021-11-24

  •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百年回溯及未来展望
    共产党紧紧抓住反贫困这一主题,并矢志不渝地与贫困做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以摆脱阶级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战胜极端贫困;改革开放新时期谋求解决温饱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逐渐在攻坚克难中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进入了后扶贫时代,贫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贫困问题治理也面临着新困境,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行前瞻性思考。[关

    老区建设 2021年18期2021-11-19

  • 精准扶贫框架下的“后脱贫时代”:中国城市相对贫困问题的防治研究
    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在拆建式改造中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保证非正规经济地位;挖掘社区服务业就业潜力,强化对社保筹资机制的刚性约束;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城乡结合部的公众参与,弱化城市社会阶层间的隔离。[关键词]相对贫困;城市;社会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1)08-0001-09收稿日期:2021-05-26中文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资助(csc)“国家建设高水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21年8期2021-09-24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事业的历程、经验与展望
    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先后历经了预防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攻坚式扶贫、精准扶贫六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事业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梳理与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事业的历程与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历程[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9-0021-0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贫困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9期2021-09-18

  • 从制度批判到制度治理
    词]建党百年;反贫困;资本主义批判;新时代;制度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光辉历程,自诞生之日起,党就立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25

  • 社会工作介入相对贫困问题的可行性
    对贫困”。通过反贫困这几年的奋斗,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也凸显了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基础和链接资源的方式以及以人为本的介入方法在解决反贫困问题中具有可行性,在面对“后脱贫时代”的新挑战,社会工作的介入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新思路。关键词:相对贫困;社会工作;反贫困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绝对贫困问题得以解决,但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消除所有贫困问题,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也意味着新挑战的到来,相

    科学与财富 2021年9期2021-07-04

  • 深度贫困地区治理挑战与路径选择
    贫;生态治理;反贫困中图分类号 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9-0248-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9.066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the harsh environ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are the factors that dir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9期2021-06-22

  • 中国农村扶贫历程与2020年后反贫困趋势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反贫困;扶贫政策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9-0244-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9.065Abstract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founded,China has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the stages of relief-type pover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9期2021-06-22

  • 教育信息化与乡村贫困文化消解
    汤学黎关键词:反贫困;贫困文化;教育信息化;乡村振兴反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已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1]。在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方略的众多减贫举措中,教育扶贫显著提高了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和收入水平,成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2]。在脱贫攻坚战决胜收官之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将由“限时”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长期存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6期2021-06-20

  • 中国反贫困40年历史回顾、评述与展望
    展概念。贫困与反贫困是人本发展的题中之义及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政府主导”的基本路线方针,在計划引领下财政、金融“三驾马车”联动,通过上下齐动员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及东西部区域有效给力协作,并自始至终将目标范围锁定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极度绝对贫困县及贫困户,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凸显了中国特色及强大的制度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反贫困国家计划行动,也在“市场化改革”与“计划化行动”两种力量的互动博弈

    财经问题研究 2021年5期2021-06-15

  •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研究
    革命奋斗,他的反贫困思想为解决人类贫困这一亘古不变的社会问题而指明方向。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显而易见地说明“反贫困”思想是从诞生到发展到成熟,这一理论体系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通过资本逻辑批判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缘由,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在物质财富,精神也为我国的扶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马克思,贫困,反贫困,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全人类解放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

    锦绣·上旬刊 2021年2期2021-06-11

  • 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地区,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更是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以1998-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數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的演进历程、研究力量、研究前沿、热点主题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的薄弱环节和发展方向,最后归纳出后小康时代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的两大重点,即基于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高度概括民族地区反绝对贫困工作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及其彰显

    民族学刊 2021年9期2021-05-09

  •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
    【摘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自创建伊始便成为学者们研究反贫困问题的典范,他从现实的贫困群众出发,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从制度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剥削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罪魁祸首,并指出革命是无产阶级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实现反贫困愿景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

    决策探索 2021年4期2021-02-04

  •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研究
    革命奋斗,他的反贫困思想为解决人类贫困这一亘古不变的社会问题而指明方向。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显而易见地说明“反贫困”思想是从诞生到发展到成熟,这一理论体系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通过资本逻辑批判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缘由,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在物质财富,精神也为我国的扶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马克思,贫困,反贫困,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全人类解放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

    锦绣·上旬刊 2021年4期2021-01-28

  •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
    规划;反垄断;反贫困〔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1)01-0005-09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强调“建议稿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进共同

    党政研究 2021年1期2021-01-25

  •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出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相关建议。[关键词] 反贫困;人力资本;西部地区[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9-34-2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 研究背景2012—2019年,我国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由5 086万人减少至32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5%下降至1.1%。截至2019年年底,西部地区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由此可见,我国西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

    乡村科技 2020年29期2020-12-14

  • 生命历程视域下的贫困风险与资产建设
    邓锁摘要:我国反贫困战略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脆弱人群生命历程的贫困风险,强化动态性贫困治理。资产建设的政策理念对此有积极启示。资产建设具有制度性、发展性及终身性的政策内涵,有助于形成包容性、跨越生命历程的社会保护。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极大形塑了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历程特征,资产拥有日益成为累积性贫困分化的重要影响机制。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资产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关注政策实践的文化敏感性;另一方面还应强调救助保护与资产发

    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2020-11-30

  • 农村低保在反贫困进程中的政策偏差和矫正
    ,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低保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对象、标准、理念、和福利偏差,这就需要进行政策矫正,让低保真正扶到根上、保到点上,推动反贫困进程。【关键词】农村低保;反贫困;政策偏差;政策矫正引言长期以来,贫困问题始终是阻碍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一大难题。与城市相比,农村一直是贫困人口的集合场、贫困问题的重灾区。单靠经济发展带来的“涓滴效应”无法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社会政策介入干预。农村低保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承担着最基础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7期2020-11-16

  • 中国收入分配七十年:改革实践与理论演进
    收入分配改革和反贫困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仍处高位、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代际收入流动性下降等,这对新时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词: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反贫困;代际收入流动一、导言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体制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一项制度安排。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七十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高度平均的分

    产业经济评论 2020年5期2020-10-26

  • 后2020年时代的反贫困路径探析
    020年时代的反贫困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论文通过研究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效,结合当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势对后2020年时代的反贫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脱贫攻坚完成之后的政策出台提供借鉴。【Abstract】The goal of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is to lift all the rural poor out of poverty under the current poverty line by 2020. A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09-24

  •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视域下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溯源、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关系和安徽省天长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共同富裕;天长市;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6期2020-09-05

  • 新时代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未来较长时期的反贫困战略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且我国缺乏相对贫困的长效应对机制。发达国家的贫困主要为相对贫困,以收入中位数或平均数作为相对贫困线,与我国反贫困变化形态相似,因此借鉴其反贫困经验,从而得出对我国贫困治理的有益启示。关键词:相对贫困;发达国家;反贫困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58收稿日期:2020-06-12作者简介:李兵兵,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救助与贫困。2020年是我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5期2020-09-02

  • 绿水青山保护有利于地区反贫困
    青山保护与地区反贫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以改善生态质量为目标的绿水青山保护与地区贫困间呈现出显著U型关联;以积累生态资本为目标的绿水青山保护与地区贫困间表现为特定的倒U型关系;绿水青山保护推动地区贫困削减的两大支撑机制是绿色产业的壮大和贫困群体健康人力资本水平扩张;绿水青山保护具有明显“益贫”特征,对于居民收入水平改善边际要显著弱于能力贫困改善边际,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政府财政能力及开放等减贫因素协同。关键词:绿水青山保护;反贫困;长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7-23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全域旅游反贫困路径构建
    把全域旅游放在反贫困的重要位置,用全域旅游振兴辽宁经济,作为脱贫、反贫困的重要因子,又把全域旅游的成果反哺给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辽宁省脱贫攻坚的目标。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全域旅游  反贫困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第一次把“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我国在2011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将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作为扶贫国家标准,并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北方经济 2020年6期2020-07-18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
    兴;精准扶贫;反贫困[中图分类号] F7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6-0115-02一、引言2018年9月,我國出台了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中实现路径之一便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2016

    商业经济 2020年6期2020-06-22

  • 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历史演进及成效评价
    格意义上的农村反贫困工作。在长期的农村反贫困实践过程中,我国政府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和对农村贫困的深入认识,不断调整反贫困模式。基于此,在运用历史数据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扶贫成效予以评价。关键词 中国农村;反贫困;历史演进;成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50扶贫是中文特有的一个词汇,既表示反对贫困的具体行为,也表示反对贫困的过程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2期2020-06-15

  •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成立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经历了社会救济式扶贫、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的反贫困、以区域发展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的综合性扶贫、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反贫困五个阶段。我国反贫困的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协同参与,开展综合性扶贫。关键词:反贫困;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世界意义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2020-06-15

  • 新发展理念在咸阳市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作用研究
    脱贫,这在世界反贫困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当前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各个关键时期,如何清醒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我市脱贫攻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要认清形势、看透问题,灵活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是本文的最终落脚点。关键词:反贫困;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贫困是我们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把“减贫”作为17个目标之首。新中国成

    新丝路(下旬) 2020年5期2020-05-26

  • 我国扶贫历程与新时代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是我国反贫困道路上的重要举措,是对过去扶贫策略的延续与发展。正确认识精准扶贫就必须深入把握精准扶贫的内涵,注重前后扶贫策略之间的统筹与渐进。当前精准扶贫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几个“是”与“不是”的挑战。应从“思想扶贫”道路建设、贫困人口识别和帮扶对象确认机制的完善、加强项目资金追踪管理与监督和激活扶贫主体参与,完善扶贫考核体系等四个方面共同推进来优化扶贫工作路径,确保精准扶贫落地生根。[关键词] 精准扶贫;扶贫阶段;连续性;扶贫内涵;反贫困[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19

  • 农村反贫困与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衔接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农村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权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98 — 03“减贫脱贫”一直是我国民生保障和经济政策的工作重心。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收官期,贫困问题和贫困结构特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之前的扶贫工作长期集中于区域开发性扶贫,主要任务是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的社会救助。这种扶贫战略虽然可以短期内直接化解贫困地区的危机,但本质上是一种自上而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2020-05-13

  •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旅游产业反贫困的路径研究
    旅游产业是促进反贫困事业的有效途径,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理念,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旅游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减贫。本文基于旅游产业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分析丽江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反贫困过程面临的多重困境;从全域旅游的发展视域,提出统筹贫困家庭参与全域旅游开发的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对接精准扶贫、加强能力扶贫构建多维可持续反贫困等三个方面研究丽江旅游产业反贫困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扶贫机制,探索适合丽江市旅游产业发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6期2020-05-09

  • 社会性别视角下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研究
    视少数民族妇女反贫困工作。为此,文章从多个不同维度讲述了贫困的涵义,从国家扶贫政策及实践出发,对2000年以来我国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扶贫政策作了评价,并对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反贫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一些对策性研究。关键词:民族平等;反贫困;性别平等民族平等与性别平等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人类社会实现平等发展权的主要途径是扶贫,而实现民主平等与性别平等的基本要求是关注及重视少数民族妇女反贫困工作。整理和分析政府以及社会对少数民族扶贫政策的得失,可以让我们更加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2020-05-03

  • 旅游反贫困作用之争
    文摘要:在旅游反贫困效应中,贫困人群感知最为明显的是经济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反贫困,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但经济效应较为集中于宏观经济,在微观的贫困人群获益上,效应不显著或处于难以测度阶段。在环境效应方面,旅游发展既可以保护和保持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但也会造成生态退化,掉入自然资源脆弱下的“贫困陷阱”,甚至危及当地贫困人群生计。在社会文化效应方面,原生态社会文化的保有是贫困地区的旅游資源,但贫困人口对于发展现代文化的渴求,又使之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3期2020-02-22

  • 新疆南疆四地州反贫困路径研究
    融、电商扶贫等反贫困路径及对策建议,为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 南疆四地州;反贫困;治贫路径中图分类号 S-9;C9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9-0248-04AbstractThe multidimensional difficulties of social foundation, security project, economic growth, production pow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9期2019-12-14

  •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反贫困问题研究
    少民族 贫困 反贫困 问题 对策一、贫困与反贫困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将贫困定义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①。一般来说,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贫困,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主要表现为拥有货币较少,购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2期2019-12-12

  •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供需研究
    现状,提出金融反贫困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强化金融反贫困机制的作用与地位。关键词:贫困;反贫困;秦巴山区;扶贫开发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1-0075-02引言贫困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不平衡发展的综合结果。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使得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反贫困工作异常艰巨。国务院出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1期2019-12-05

  • 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稳定因素。做好反贫困工作,有利于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总结反贫困经验是新时期反贫困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P村的反贫困经验和成效,是在考察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政府对农业贫困问题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关键词]农村;贫困;反贫困[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1 村庄贫困现状1.1 农业生产现状P村位于半山腰上,周围地势严峻,主要农作物为烤烟和萝卜。烤烟种植成本高,在种植前需和烟叶站签订合同,交保证金,合同外种植的烤烟烟叶站不收,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2019-11-27

  • 反贫困与企业社会责任
    国政府出台多项反贫困的政策,学术界也对反贫困的举措不断开展研究,但现有的政策和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反贫困涉及的较少。本文以我国反贫困现状为基础,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对反贫困举措进行探讨。关键词:贫困 ;反贫困 ;企业社会责任一、何为贫困(一)内涵随着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贫困的内涵不断充实,如精神贫困、权力贫困和收入贫困等。对于中国來讲,对于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入贫困,根据Rowntree(1901)定义,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不能满足家庭对食物、住房以及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2019-10-21

  • 六盘水市贫困问题分析
    关键词:扶贫;反贫困;六盘水中圖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090 前言当前时期,六盘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县,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4.2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这是2018年贵州六盘水市的真实写照,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市长李刚在中国企业报上面所言: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消除贫困。扶贫,或者说反贫困,成了当前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8期2019-10-06

  • 增能主义理论视角下贫困山区的反贫困实践
    专业和职业,在反贫困领域肩负着不可忽视的责任和力量。本文从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出发,在梳理反贫困相关理论和分析增能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调研的实践经验,对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潜在的资源和能力、脱贫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反贫困策略实施过程及其优势与不足进行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并从弱势群体重点帮扶、家庭合力、区域特色、文化提升四个角度提出增能策略。【关键词】 增能主义 反贫困 精准扶贫一、Y贫困山区的贫困现状吴国宝从扶贫战略研究的角度

    大经贸 2019年7期2019-09-12

  •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内生伦理及现实启示
    芳摘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贯穿于《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实现过程,对资本条件下贫困普遍化现象进行了伦理拷问及历史透析。伦理建构同历史演进的统一促使破解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之法真正形成,生产力的大力推进及生产关系的合理调节在发展中走向一致,这是社会贫困的伦理性和历史性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高度结合。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探究,将有力推进我国精准扶贫任务的开展,有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旨归的实现。关键词:反贫困;伦理批判;精准

    宁夏党校学报 2019年3期2019-09-10

  •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研究
    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解决贫困问题的成功典范,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导既根本遵循,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做出重要贡献。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习近平;脱贫攻坚我国当前的贫困与马克思所分析的十九世纪英国的贫困,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借鉴马克思贫困理论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方法、以及怎样消除贫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等对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2019-09-10

  • 微型信贷与微型保险反贫困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
    信贷和微型保险反贫困作用的因素以及二者影响各自扶贫效应的作用机制加以理论演示,得以证明将微型信贷与微型保险相结合,可以使贫困人口能够可持续地摆脱贫困。微型信贷与微型保险具有反贫困协同效应。关键词:微型信贷;微型保险;反贫困;作用机制;协同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3-0029-021文献综述以及问题的提出微型信贷作为一种反贫困的制度安排,理论上具有积极的反贫困效应。但实践发展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3期2019-09-10

  •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贫;民族地区;反贫困一、导言M自治州处于湖南省西部地区,丘陵、山地多,交通不便利,贫困人口大量积聚,地方经济水平较低。1984年国家将该州划为全国武陵山贫困片区之一,予以重点扶持,2011年将M州划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M州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新概念,此后精准脱贫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在精准扶贫科学思想的指导下,M州治穷脱贫希望正在逐步实现。二、湖南省M州脱贫理论与具体实践(一)价值目标: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2019-08-30

  •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
    摘要]民族地区反贫困策略的成功经验对于治理恩施州的贫困路径研究具有启发性。从恩施州的贫困现状出发,分析恩施州贫困特征及成因,提出通过优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思想扶贫、人力资本培育、开拓资金多元化来源渠道及采取多种形式的扶贫开发模式等措施来增强反贫困的有效性、长久性、持续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词]反贫困;旅游扶贫;思想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前言贫困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着社会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