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

  • 从哲学到艺术:宗炳对山水“形神”问题的逻辑建构*
    化和艺术化。二、宗炳“形神”观的哲学基础顾恺之主要在人物画领域强调“以形写神”,宗炳则将“形神”问题拓展到山水画领域,只是宗炳的形神观首先建立在佛学形神观的基础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背景复杂,从《画山水序》中“圣、贤、尧、孔、藐姑”等句可以看出,宗炳的思想中儒、道、玄的理论兼而有之,但对其影响最深的是佛学思想。宗炳是净土宗创始人慧远的追随者,时人称其为“宗居士”,且宗炳留下《答何衡阳书》《明佛论》等文章,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佛学立场。魏晋时期的佛教也参与了“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2023-12-09

  •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解读
    计学院内容提要:宗炳的《画山水序》全面地阐述了山水画创作的灵感来源、表现语言、观察方法以及审美功能等问题,确立了创作与思想的理论体系,成为山水画理论的基础与坐标,不仅为实践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后世山水画理论研究增添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本文对《画山水序》中的“澄怀味象”“山水以形媚道”等观点进行解读,从而探究“卧游”“畅神”的审美意境。一、概述宗炳(375 — 443)身处战争频繁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玄学、佛学思想相互渗

    书画世界 2023年3期2023-05-18

  • 魏晋自然审美精神探析之《画山水序》解读
    赏渐趋自觉。画家宗炳提出“畅神”的山水美学概念,认为这是身与心的山水之游从,从自然美中可以体悟“道”的真意。在他年暮之时,醉心于畅游山水,并在壁上留下“卧以游之”之言。诚然,在魏晋山水画中,山水已不单单只是服务于伦理道德之修养的“比德”,而是“以形媚道”“澄怀观道”之美的显现,“澄怀味象”便是通山水自然而“观道畅神”,本文以自然美的角度对宗炳“以形媚道”和观画的空间审美的山水审美理论进行解读。[ 关键词 ]自然美;山水;以形媚道;坐究四荒中图分类号:J0文

    南北桥 2022年2期2022-05-31

  • 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探微
    贤 陈畅摘 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第一篇山水画论,文中所提出的绘画美学思想不仅为山水画的审美功能指明了方向,还对后世山水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文章从山水、圣人与道的关系出发,对《画山水序》中的审美内涵以及产生因素进行探究,探讨其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意义与影响。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审美内涵;美学思想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490 引言宗炳是我国南朝时期的一位文人,这一时期是我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6期2022-05-27

  • 言色之辨(节选)
    颇有意思的观点:宗炳提出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一般都等同理解为谢赫“六法”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但我觉得宗炳还涉及了另一层意思,即强调形色之间相互倚重的关系。“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之说出于南朝宗炳所撰写的《画山水序》,这本书历来被看作中国绘画早期的经典理论文献。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是用以指代绘画行为本身——至少在宗炳这里,写形与貌色是绘画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因此用这两句话指代整个绘画的过程。在我这个研究文本的人来看,宗炳的文字本

    美术界 2022年3期2022-03-29

  • 宗炳终身不仕考述 ——兼评“宗炳出仕论”
    8)南朝刘宋隐士宗炳(375—443),字少文,祖籍南阳,生于江陵,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佛学思想家、山水画论鼻祖。宗炳生平主要见于《宋书》《南史》,二书均将宗炳列入隐逸传。从仕与隐的关系来划分,隐士具有不同的类型,有半仕半隐、名隐实官、隐而后仕、仕而后隐、完全归隐等。不管怎样分类,宗炳都是完全的彻底的隐士。他的隐居,不是以隐求仕、也不是退官而隐,而是始终如一,独立不迁,多次征召不就。宗炳终身不仕,这本是千古不易的结论。但有学者发文,认为宗炳至少为官两次。[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4期2022-02-02

  • 探析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理”
    袁梦摘 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山水绘画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提到了“理”字。文章借“理”字来分析宗炳的山水观,从山水画中的“理”、宗炳“应目”的物象之“理”、宗炳“会心”的上达之“理”、趋于“神”的绘画之“理”四方面展开探究。关键词:宗炳;“理”;山水;《画山水序》一、山水画中的“理”《韩非子》云:“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韩非子》的这段话写出

    大观 2021年9期2021-11-16

  • 宗炳绘画美学之“畅神”说
    家和绘画理论家。宗炳的著作《画山水序》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文章,文中提到的“道”和“理”、“以形媚道”、“卧游”等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宗炳的绘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绘画美学思想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首次提出绘画的“畅神”功能,激发了古代画家及绘画理论家对个体审美意识的思考。在《画山水序》一文中,宗炳通过对道和理等哲学问题的探讨,详细论述了山水画所体现的艺术美学思想。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2021-11-12

  • 宗炳“澄怀味象”的审美内涵
    摘要: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一开头就提出了“澄怀味象”的美学命题。“圣人含道应物, 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它主张审美主体以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眼光去品味、体验审美对象,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生命和本体——道。“澄怀味象”是审美主客体相统一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之间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2021-11-12

  • 浅析宗炳绘画思想中的“形神论”及其成因
    510150)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邓县东北),南朝宋画家,理论家。其著作《画山水序》撰成于433—443年之间,为我国早期重要的山水画论著作。整篇画论,全部围绕山水画展开,已完全脱离了人物画的樊笼,论述了山水画的功能、形神及透视的运用,本文即对其中的形神论部分作一个简略地探讨。一、宗炳绘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东晋建立以后,五胡割据中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文人士大夫大都流连于江南。江南山水灵秀,老庄与

    大众文艺 2021年11期2021-06-25

  • 宗炳《画山水序》画论探微
    愈来愈强的影响,宗炳亦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这一时期为中国美术批评理论的独立和深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完整的理论著作第一次成批地出现,从整体风貌上对人的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肯定,构成了后世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二、山水画在历史语境下的发展早在战国之前便出现山水画,东晋取得一定发展,到隋唐时水画的发展迎来了兴盛期。宗炳创作完成《画山水序》以后,山水画由人物背景成为独立的画科。“对于山水画走向独立的历程,恰是顾恺之与宗炳两代人的过程。”②顾恺之创作的人物中山水部分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7期2021-04-08

  •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 天然水晶造像创作取向漫谈
    450000)宗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既是个画家,开山水画之先河;也是诗人,启山水诗之时代。历史评价其和谢灵运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二人开启了山水审美时代。作为一位从事于造像创作的手艺人,笔者和宗炳的渊源颇深,我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宗炳是古代南阳郡涅阳人,就是笔者的家乡镇平;除了家乡相同,我们职业也相同,宗炳是南宋著名画家,笔者是从事玉雕创作的手艺人;兴趣亦相同;志向相同,毕生致力于传播美学与佛学。一、宗炳提出的美学理论对后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2020-12-07

  • 宗炳《画山水序》管见
    的绘画艺术创作。宗炳先生正是这一时期最富有盛名和代表性的艺术人物。宗炳的《画山水序》篇幅简洁,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理论史上有深远影响。开篇“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何为“圣人”?宗炳认为圣人心中含"道"而将物象映照,把内营呈现出来,展现出物的本体形色美。圣人们把心中的"道"直接应用在物身上,贤者用一种禅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事物自然,心中是"澄照观法"的去品味"道"所带来的物像。这可以说是宗炳觉得圣人并不着眼于技术层面,禅观的精神来看待自然之法则,心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2020-12-07

  • 宗炳《画山水序》画学思想探微
    宗炳《画山水序》为中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画山水序》无论是“澄怀味象”“以形媚道”等观点的提出,还是以小观大透视学等原理的阐述,以及“自然之势”“畅神”“卧游”等命题的提出,都极具开拓性和开放性,对后世山水画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宗炳;以形媚道;透视;畅神;卧游引言宗炳《画山水序》成书于魏晋时期,是中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论。宗炳不仅是一个画论家、山水画家,而且还是一位佛教徒,对佛教的经典、教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还著有《明佛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12-06

  • 《画山水序》之“畅神”审美内涵研究
    罗诗嫄摘要: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山水画的一篇文章,其中不仅包含着对自然美的认识,更在中国绘画史和中国美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将形神问题扩大至山水画的创作中,并从理论上作出了论证。《画山水序》明确提出了“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等观点,肯定了山水之美美在“灵”“道”,继而从审美欣赏的角度提出了“澄怀味象”的观点,最终肯定了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在“畅神”。关键词: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畅神中图分类号:J605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2020-07-04

  • 宗炳佛学形神思想与山水画理论的建构
    深远的影响。对于宗炳以“澄怀味象”为代表的山水美学,学界内一直十分重视,但多数是从玄学思想角度进行阐释,另一些从佛教角度解释却又没有与宗炳的形神思想相联系进行整体分析。故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探析由佛学观念浸染而形成的形神美学对宗炳山水美学的指导作用;其次是辨析宗炳形神美学对山水艺术形象和艺术内在精神产生的具体影响。一、佛学“神不灭”思想与宗炳的形神美学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公元375-443)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曾跟随慧远(公元334-416)在庐山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12-30

  • 宗炳《画山水序》再读
    生活于晋宋之交的宗炳在思想上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共同影响,形成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画山水序》这一在中国画学史与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短论正是在这种认知模式下写成的,审美主体以神悟道,使自然山水从人伦教化的附庸地位脱离出来,人在发现自身的同时也发现了自然本身的审美价值。澄清宗炳的思想渊源对于重新理解《画山水序》有着积极意义。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含道暎物;澄怀味象一、三家互融宗炳(375-443)生于晋末宋初,其主要代表作《画山水序》在中国画学史和美学史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2019-12-24

  •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已日臻完善。南朝宗炳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对于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宗炳将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的地位,从此使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紧紧相连。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宗炳   道家思想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45-02中国山水画始于魏晋,成于隋唐,鼎盛于两宋之际,至元、明、清山水画南北各派体系已

    艺术评鉴 2019年19期2019-11-22

  •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李娜〔摘 要〕宗炳的《画山水序》作为中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畫山水序》从“媚道”(艺术本质)“妙写”(艺术表现方法)和“畅神”(艺术欣赏)的角度,对山水画进行论述,提出了十分超前的、独到的见解。〔关键词〕宗炳;山水画;以形媚道;畅神在分析《画山水序》前,我们来先了解宗炳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宗炳,字少文,主要生活在南朝刘宋时期,这个时期战乱不断,但是文化思想比较自由。有才志之人报国无门,难免生隐居遁世之想,寻精神世界的乌

    艺海 2019年8期2019-10-14

  •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姚军政内容提要:宗炳《画山水序》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画山水序》对后来的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从绘画的角度而言,《画山水序》道出了画家应该注重观察,“应目会心”,使山水画创作形成丘壑内营的规律,第一次将“形神论”从人物画引入山水画理论,使“形神论”在造型艺术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关键词:宗炳;山水;澄怀味象宗炳的《画山水序》行文流畅,虽然只有寥寥423个字,却逻辑清晰、思辨有力。其中诸多思想对山水画的创作

    书画世界 2019年4期2019-06-12

  • 山山水水
    较早的著名作者是宗炳和王微。前者写作了《画山水序》,后者写作了《叙画》,而宗、王二人还有山水画家的身份,可惜他们的画迹今已不存。宗炳(公元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县)人。尽管家中有许多人做官,宗炳却绝意仕进,屡征不起。他儒道释兼通,琴棋书画皆擅,活得十分洒脱。他“好山水,爱远游”,“每游山水,往辄忘归”。晚年,宗炳老病交加,回到江陵(在今湖北)三湖的故宅,把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画在墙上,“卧以游之”。古人对宗炳的画艺评价不大高,但对其《

    妇女之友 2019年3期2019-04-28

  • 宗炳的《画山水序》看中国的山水画
    美性的艺术创作。宗炳正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澄怀味象”“畅神”等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收录在《画山水序》一文中,这篇理论文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开端,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试从宗炳《画山水序》中体现出来的“澄怀”“畅神”、“卧游”、“远映”的绘画美学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以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郭熙的《早春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进行分析论述。【关键词】宗炳;绘画思想;山水画宗炳,字少文

    美术界 2018年4期2018-11-21

  • 回归
    雨连下三天,她和宗炳在农舍的阁楼里被困三天。她被鸡粪、鸭臭、茅厕以及乡下人身上的气味,熏得几乎昏死过去。农舍脏腻、潮湿而冷,山里比别处更冷,不充分燃烧的木头冒着青烟,呛得人泪水直流。饭食里有股可疑的气味,难以下咽。可没有回头路,只有顺利翻过豆蔻山,他们才能搭车回城。那天清晨,天刚亮,睡袋里的庄莉就已彻底醒来。窗外此起彼伏的鸟叫声,好似在播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宗炳仍在酣睡中,男性罕见的浓密而整齐的眼睫毛,鼻型挺拔,嘴唇微微闭合着,嘴角似有笑意流露——成年后

    南方文学 2018年5期2018-09-25

  • 画与道:从顾恺之、宗炳和王薇的画论看魏晋六朝中国绘画的本体论建构
    ,本文以顾恺之、宗炳和王薇的画论为例,分析他们的画论与玄学之“道”的密切关系,以揭示魏晋六朝绘画艺术理论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征。一、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与“道”在魏晋玄学滋养下形成的“艺道观”,追寻艺术和本体之“道”的关系,成为魏晋南北朝艺术建构的时代风尚,自然也表现在绘画理论的领域。中国的山水画在东晋兴起,确立于南北朝,代表画家有顾恺之、陆探微、宗炳、王薇等。东晋画家顾恺之在人物画和山水画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论贡献,《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三篇

    美育学刊 2018年5期2018-09-22

  • 澄怀味象与山水有灵
    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宗炳,同时也是一位画论家和佛学思想家。他的《画山水序》是中国早期画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中国画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备受瞩目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画山水序》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澄怀味象”“山水有灵”“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畅神”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且联系宗炳的人生态度、思想取向等,对于一些以往未尝得到有效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的阐释。关键词: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山水有

    名作欣赏 2018年12期2018-09-10

  • 从山水画的起源看山水画的发展
    :山水画 心印 宗炳一、山水——畅神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唤醒了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和生死忧患意识,也促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现象,画的本身因为有了美的自觉而成为美的对象,独立的山水画开始出现。贡布里希认为,山水画之所以兴起,乃是由于画家对绘画有了一种或多或少的自觉性审美态度。中国士大夫修身“是人在追求道德过程中把认识道德目标与纯化自己向善的意志本身当作最终意义的一种活动。”从魏晋时代幵始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化现象,士阶层集体亲近自然,情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2018-09-03

  • 古人的郊游日记 ——《游春图》
    论文章,这个人叫宗炳,是个“鼎鼎大名”的隐士。就像其他不愿做官的读书人一样,宗炳家境殷实,却选择归隐山林、写诗作画、游山玩水。他以诗文、音乐闻名,但最常被人传颂的,还是他不理皇帝几番征召,与山水为伴几十年的洒脱生活。等老到爬不动山的时候,宗炳便回到老宅,把从前探访的山川河流画满家中墙壁,躺在床上欣赏,美其名曰“卧游”。他将绘画心得写成一篇文章——《画山水序》。这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游春图》“咫尺有千里趣”的透视技巧,也出现在这篇文章中。不过比透视更重要

    艺术启蒙 2018年8期2018-08-22

  • 魏根生的山水情怀
    ?”(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中国传统山水画肇始于魏晋而独立成科于唐,历经数代,虽不断推陈出新,风貌流转,但始终未离“乘物以游心”的“天人合一”之追求。作为自然造物,山水先天地蕴含着“道法自然”的奥义,但只有当人介入使其成画,道才得以澄明。因而,画山水不只是景致的再现,而更是人对自然的关照,“畅神”于天地之间,澄怀观道。因为持存着这样的山水情怀,魏根生总是能在纷扰的现代生活中发现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统一性及其超历史性存在。在他的笔下,作为自然造化的山水流露

    时代报告 2018年6期2018-07-27

  • 宗炳“卧游”的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
    游:道:精神一、宗炳“卧游”之“趣”周朝开始,人从宗教中觉醒,而出现了人文精神以后,自然的山川便由带有威压性的神秘气氛中,渐渐的解放出来,使人感到自然的山水对人的生活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礼记.孔子闲居》上言:“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这便是人与自然开始亲和的关系,诗经中的篇什,愈发展到晚期,草木鸟兽山川河流等自然的事物与现象,愈变成文人情感的象征,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他自己也着实感到自然景物所带来的那份喜悦,宗炳的“卧游”便也不难理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2018-07-16

  • 客观形体应融入主观情思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理论的美学思想
    戒作用,继而经过宗炳、王微、谢赫等人的不断努力,开辟了中国绘画理论的新领域,使绘画艺术置于理性指导之下。《论画》中“凡生人,忘有手揖眼视而前忘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乘,传神之超失矣。……一像之明珠,不若悟对之通神也”。显然,传神是顾恺绘画艺术的美学追求,也是他绘画思想的核心。《论画》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并就“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以目为传神要点的立论作出进一步的论述。所以,这一篇谈论摹写的画论实质上是其传神论的一部分。顾恺之强调“传神”内涵

    大众文艺 2018年1期2018-07-12

  • 浅析魏晋山水画论
    期重要的画论当属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宗炳的《画山水序》当中将这一自然美的“媚道”描绘得淋漓尽致,而王微的《叙画》则是从审美特性出发提出了“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的说法。这其中也是最为提倡“自然美”,同时也从其中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力所在。【关键词】宗炳;王微;《画山水序》;《叙画》【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引言魏晋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发现了自然美。宗白华先生曾经说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2018-05-14

  • 宗炳《画山水序》品古人澄怀畅神之情
    摘    要: 宗炳是南朝画家,一生爱游山玩水,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是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以“畅神”言山水画的功能、价值。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是画者对自然万物真切的体悟。关键词: 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观道    畅神    以形媚道一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古圣人的思想意旨,虽然很玄妙,又隐微难见于物象之外,我们仍可以通过用心研究书策来了解他

    文教资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宗炳《画山水序》中道家思想对山水画的启示
    无常的悲哀。此时宗炳选择一生弃官用来云游,集道家思想于一体,最终写了《画山水序》。文章将以此画论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析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及其思想对山水画的启示。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道家思想宗炳,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字少文。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玄学家和佛学家,一生好琴书,善图画,精于言理。宗炳一生不愿为官,在妻子罗氏死后,慢慢接受佛理的感化。至此,他游历山水,喜欢远足。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病猝,年六十九。魏晋南北朝混乱的政治激发了人们对于个体意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2期2018-04-12

  • 浅析《画山水序》中的“道”
    山川等自然之景。宗炳的《画山水序》,主要阐述用画的形式把哲理的“道”表达出来,第一个把老庄之道与山水画联系起来,指出作山水画,观山水画是用来观察体现圣人之道的山水画功能论。在《画山书序》中宗炳提出:“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其中“圣人”“贤者”“像”等皆为道家用语,可见在宗炳的心中是以道家为本的。“澄怀”就是胸襟廓然,脱净尘渣,使自己的心怀澄澈。“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其意为:道内含于圣人生命体中而映于物,贤者澄清其怀抱,使胸无杂念以品味由道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2018-04-01

  • 澄怀味象与山水有灵 ——宗炳《画山水序》评析
    畅,孰有先焉!(宗炳:《画山水序》)一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画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有非常深刻的、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画论史上和美学史上的地位特别重要。笔者在本文中不拟锱铢必较地串释文本,而是择其重要观念加以阐发。宗炳何许人?在南北朝时期,宗炳是一位重要的画家,也是一位佛教思想家。提及这一点其实是很必要的,因为宗炳的绘画美学观念是与他的佛学思想相贯通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宗炳的佛学思想支持了其画论的走向。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今河南

    名作欣赏 2018年34期2018-03-11

  • 装饰艺术与宗炳的美学观
    法开始大放异彩。宗炳热衷于游山玩水,在山水中徘徊三十多年,可以说是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在艺术方面,宗炳擅长书法,绘画和抚琴,其中尤爱绘画。他的绘画题材十分的广泛,据史料记载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嵇中散白画》、《周礼图》等。宗炳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美术理论家,在这方面颇有建树。所著《画山水序》最为出名。(《画山水序》)这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述,同时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对之后中国(山水)画论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具有相当普遍的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3期2018-02-14

  •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道”
    :《画山水序》为宗炳所作,它把“道”融汇到了自然山水中,并由技法到精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山水画创作进行了探讨。围绕“道”这一主题,顺应文章思路进行了论述。关键词:《画山水序》;道;自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比较特殊的朝代之一,战争喋喋不休,社会变革、动荡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却也是在美术发展史中大放异彩的时期。宗炳,公元375年生人,字少文,南阳涅阳人,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中。《画山水序》是宗炳在55岁时写成的,作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在我国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4期2017-06-09

  • 论何承天之反佛思想
    为赞赏,将其寄予宗炳,由是引发“白黑之争”。其在与宗炳、颜延之等人驳难的过程中,表明了自己的反佛主张,包括否认鬼神的存在,认为形尽而神灭,反对因果报应,摒弃来世之说等。其反佛,是为了维护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整治佛教泛滥的乱象,打击信佛的世家大族子弟。其反佛思想,是佛教传入中土后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悖的产物,对范缜《神灭论》、顾欢《夷夏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形神之辩、夷夏之争不可或缺的一环。何承天反佛思想;形尽神灭;因果报应;整治佛教泛滥佛教传入中土之初,

    理论月刊 2017年7期2017-03-07

  • 宗炳山水画论及影响
    独特的历史阶段。宗炳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思想兼容并包,最具美学价值的山水绘画美学思想。其不仅重新确立了绘画的审美功用和价值观念,而且对“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等观点的阐述,更是奠定了道家在我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美学地位。关键词:宗炳;山水画理论;《画山水序》;绘画美学思想一、美学思想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连年的战争致使广大人民群众深陷于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中,时局的动荡不安等种种因素也刺激着知识分子脆弱敏感的神经,在矛盾的环境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期2017-02-21

  • 宗炳《画山水序》研究比较
    清 姜春雷摘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对后世影响深巨,历代画家对其山水画观念都有论述并受其影响,文章从文献学角度,评述了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术史、美学史学者对宗炳及其《画山水序》有代表性的不同见解:王伯敏20世纪50年代唯物主义的观点,徐复观用庄子艺术精神关照宗炳的画学思想,李泽厚、刘纲纪运用东西方美学对比的宏观论述,陈传席带有总结性的、结合考据、校勘的文献学方法的全面论述,都具有可比较的参考价值。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宗炳

    艺术百家 2016年3期2017-01-18

  • “澄怀味像”的美学意义
    5000)摘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西方绘画史上重要的篇章。主要从现代美学角度分析了了其中“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澄怀味像”概括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把审美主体提高到了哲学高度和美学的境界,并积极倡导表现自然山水的气韵之美。关键词:宗炳;山水画;“澄怀味像”;自然美宗炳的“澄怀味像”美学思想主要针对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领域。在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史上,宗炳率先把老庄之道和山水画艺术联系在一起。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积极倡导表现山水内在的

    人间 2016年12期2016-11-28

  • 宗炳《画山水序》的自然美分析
    展。这一点可以在宗炳《画山水序》中得到体现。《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即山水之道、质趣之灵和山水形态之媚。自然美之发现,一方面需要“澄怀味象”的审美态度。另一方面,自然美的发现也离不开“应目”——“会心”——“畅神”的审美过程。而《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将自然山水之美以诗文绘画的形式得以体现,从而突破了自然美欣赏中的物质局限,将自然美拓展到了艺术美的领域。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自然审美;澄怀味象;应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7期2016-05-14

  •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在这其中,南朝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我国古代最早地将山水画与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结合起来的一篇画论。画论中的一些重要的美学论点“以形媚道”“畅神”“澄怀味像”“澄怀观道”等,对绘画史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仅对今后的山水创作与美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在重视精神和理性方面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画论;宗炳;美学论点;山水画0 引言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便开始出现,但并未完全独立。当时它是作为陪衬出现在人物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2016-05-14

  • 宗炳画论:山水画美学的先驱与典范
    526100)宗炳画论:山水画美学的先驱与典范花仕旺(广东理工学院艺术系,广东 肇庆 526100)宗炳是中国早期山水画家之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山水画美学之先驱,他最早将“受佛家思想浸泡的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山水画创作和山水画论中去,他的《画山水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更是中国山水画美学的典范之作,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水画美学;水画;水画论;怀味象;美心胸中国山水画起源于何时,学界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魏晋之前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2-18

  • 中国画中“传神论”概念的传承和发展过程 ——以顾恺之、宗炳、王微画论为例
    ——以顾恺之、宗炳、王微画论为例董黎琼(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中国画自顾恺之开始,已不满足于单纯描写人物形象,而是要通过人物形象达到写神目的。宗炳提倡山水画的传神,第一,通过对自然山水美的挖掘;第二,画家自身澄怀观道。王微提出写山水之神还需要写自己心中之神。形似;神似;澄怀观道;明神降之中国画“形似”和“神似”问题自古以来就为画家所重视。标志这一自觉艺术的成熟是顾恺之的“传神论”,他是第一个提出绘画要“传神”的画家。顾恺之现存画论《魏晋

    人间 2015年35期2015-12-08

  • 宗炳的神不灭论思想
    作为慧远的弟子,宗炳一方面继承了慧远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以慧远的理论为基础,尝试对一些新的佛学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如在神不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可成佛”的问题,并对之进行了理论论证,拓宽了晋宋佛学的问题视域,使得涅槃、法身的“妙有”进入了佛教义学讨论的中心,对以后涅槃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般若学向涅槃学的转向中,宗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对道、神与万法间关系的分析,实际是解答了佛教义学中性空与妙有如何契合的问题。一、神的内涵“神”本是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8-15

  •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环境美学思想
    自然环境的观点。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第一篇专论山水画的文章,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巨大。《画山水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文献价值,而且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环境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在《画山水序》中,宗炳首先从古代圣贤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他说:“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他列举了一些古代圣贤“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认为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2015-01-28

  • 宗炳《画山水序》蕴含的美学思想
    ◎储湘茹宗炳《画山水序》蕴含的美学思想◎储湘茹六朝画论中,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山水的画论。提出了“澄怀味象”“以形写形,以貌色貌”“质有而趣灵”“畅神”等一系列美学观点,并最早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透视问题,使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画山水序》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水画 畅神 道 澄怀味象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南)人。晋宋之时,正是老庄思想盛行的时代,所以宗炳的人生哲学,受其影响很大。一、

    参花(上) 2014年5期2014-12-12

  • 浅析中国魏晋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宗炳的“畅神论”思想
    的美学思想 ——宗炳的“畅神论”思想李玉芹(山东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重要画科之一。山水画与人物画不同,最初是以背景装饰的式样进入绘画的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思想的不断进化,山水画逐渐摆脱附庸地位而成为独立画科。中国的魏晋时期是社会与思潮都在发生巨变的时代,山水画摆脱从属地位成为独立画科就发生于这个特殊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绘画理论家们对于山水画作了一系列的理论完善。其中,最为经典的应当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1期2014-11-22

  • 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元山水画的影响*
    0044)南朝的宗炳和王微各写了一篇山水画论,分别是《画山水序》和《叙画》。这两篇文章为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开了头,直接引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吹响了山水画独立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古代第一篇专门谈山水画的理论文章,此文以”形神”问题为中心,论述了山水画创作的实质以及山水画所具有的价值,并对山水画创作方法中的形体空间和透视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寻性论述。文中许多原创理论观点如“以形媚道”、“写山水之神”、“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和“远小近大”

    艺术百家 2014年3期2014-07-14

  • 刍议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
    徐俊东刍议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徐俊东我国南朝宋杰出的美学家、画家宗炳(公元375年~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县南)人,家居江陵,士族。他擅长书法、绘画、弹琴,《南史》记载他:“妙善琴书、图画,精于言理”。宗炳还兼善老易,笃信佛教,长于佛理,曾著有《明佛论》又名《神不灭论》。他在28岁时曾不远千里到庐山,在阿弥陀佛像前宣誓要往生弥陀净土,拜慧远为师,并参加慧远高僧的“白莲社”,但不到半年就被他做太守的哥哥逼着下了山,安置在今天的湖北江

    艺术评论 2011年5期2011-11-21

  • 早期的山水画美学思想探析
    、《画山水序》(宗炳)、《叙画》(王微)等我国第一批山水画论文。本文试就这时期的山水画美学思想略作初步探讨。自然美;艺术美;玄学;山水画一、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初步的认识东晋南北朝画家对山水画艺术的审美认识是建立在对自然美把握的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是我国文人、士族阶层第一次以人文的思想情感观察、思考大自然。而这样关键的思想飞跃得益于玄学的发展。社会的黑暗,玄学的兴起,是一些封建文人愤世嫉俗而又崇尚老庄思想,因此终日清淡、享乐,陶醉于大自然的山光水色之中。顾恺之装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2011-08-15

  • 从“澄怀”到“味象” ——从宗炳“澄怀味象”看审美条件
    “味象” ——从宗炳“澄怀味象”看审美条件胡 牧(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重庆 400047)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象”的一个审美过程。审美条件;宗炳;澄怀味象;主客合一审美何以发生是一个关系到美感如何产生的问题。怎样才能产生美?美学界见解蜂起,仁者见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4-01

  • 宗炳与王微美学思想的差异
    独立发展。刘宋的宗炳和王微开辟了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理论的新领域。他们是同时代人,又都擅长山水画,所以一向宗、王并称。宗炳和王微都是无意做官、嗜好游赏自然景物的文人画士。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山水画论的开端,提出了重要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古论画者往往把宗炳和王微二人相齐并论,认为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而对二人之间的差异解读不够。尽管两部作品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是同样的思想背景下的产物,但我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2010-08-15

  •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对早期山水画的影响
    。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是创立山水画论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直面提及山水的功能和山水画创作的动因者。⑫宗炳继承了老子“几于道”的山水精神,提出了著名的“山水以形媚道”说,奠定了他的“观道”、“卧游”、“畅神”三大山水画功能观的理论基础。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开篇写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

    文艺评论 2010年5期2010-08-15

  • 试论宗炳山水画理论及影响
    李文倩摘要: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澄怀观道”,畅神的道学、庄学以及讲究顿悟的佛家思想中,其著作《画山水序》在我国绘画美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宗炳的美学思想来源、绘画美学特征及对后世我国山水画的影响等层次来分析宗炳的山水画理论,以期揭示其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对我国山水画美学特征的形成产生的深远影响。关键词:山水画;宗炳;澄怀味像一、宗炳及思想来源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自宋人晋的山水画家及绘画理论家。祖上做官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6-15

  • 从《画山水序》看宗炳的美学思想
    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宗炳,也同样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他善书画,好山水;他笃信佛教,终生不仕。作为一个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居士,他所著的《画山水序》呈现出了浓厚而深沉的美学内蕴,让人感受到“道”和玄理所蕴含的韵味,名曰画论,实质玄论。宗炳的《画山水序》奠定了中国画山水“重精神,重理性”的基础,这是我们分析宗炳的美学思想时需要注意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澄怀味象”这样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澄怀味象”体现了一种审美关系。在画论中,宗炳明确区分了“澄怀味象”的

    艺海 2009年5期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