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支

  • 基于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平脉客观化表达
    升支角度、收缩期降支角度、收缩期降支角度-升支角度、一周期面积、灰度值最大值、灰度值中间值、灰度值平均值。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排除异常值后,通过正态性检验确定数据分布情况,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采用正态分布法,制定95%置信区间;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95%置信区间。2 结果2.1 平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图波形特点 平脉血流频谱图由形态、高低各不相同的波群构成,血流频谱波形节律规整,高低峰交错出现。见图1。图1 平脉血流频谱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12-28

  • 基于锥形束CT 的深吸气屏气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危及器官保护中的应用
    脏、左前冠状动脉降支和肺的受照射剂量,进而降低放射性心脏、肺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4,9-11]。本研究主要关注的危及器官是心脏和左前冠状动脉降支。本研究共纳入46 例患者,分析了552 次CBCT图像与定位CT 图像的肺轮廓差异。由于CBCT 扫描无法采集全肺轮廓,因此本研究选择胸骨角水平横断面作为肺上部层面、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横断面作为肺下部层面来进行肺轮廓的比较,减少了因头角方向旋转导致肺上、下部轮廓与定位CT 不一致而引入的肺轮廓比较误差。此外,本

    医疗装备 2023年17期2023-10-01

  • 最美金秋龙珠情
    桥”吗?板栗飘落降支香离开风雨桥,赵建菊主任和龙珠白族“新娘”们领大家去降支香观赏板栗古树、捡板栗果。赵建菊娓娓而谈,如数家珍:降支香盛产板栗,是龙珠的特产。降支香板栗软糯香甜,吃后口留余香,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中秋佳节,举家团圆,共同赏月,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葵花籽和煮熟的板栗、毛豆、核桃和玉米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历经岁月的积淀,对降支香板栗的回味更加久远。龙珠地处漾弓江中下游,是漾弓江流域的山间小盆地。龙珠小坝子从河头村起,止于降支香附近的南山麓。漾弓江流经

    大理文化 2023年2期2023-02-28

  • 股前外侧游离筋膜瓣在口咽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脉旋股前外侧动脉降支为股前外侧肌皮动脉穿支或肌间支,以轴向血管为分支的游离皮瓣[6]。它已成为修复四肢、躯干和头颈颌面部缺损的重要方式,但是依旧存在皮瓣臃肿、缝合严密性不佳等问题[6]。目前为止鲜有应用于口咽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缺损修复的报道和总结。本次研究回顾了近5 年来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筋膜瓣在一系列口咽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的改良形式——游离筋膜瓣的解剖以及手术修复效果,以期为股前外侧游离筋膜瓣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17

  • 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例为穿支均起源于降支型,另1例穿支均由斜支发出分别进入分叶皮瓣;其余3例穿支不共干,有2例为分叶皮瓣穿支,分别起源于斜支和降支(斜支与降支共干由旋股外侧动脉发出),1例为穿支分别起源于横支及斜支(横支与斜支共干由旋股外侧动脉发出)。将皮瓣自设计线中央切开,观察分叶皮瓣血运正常。4例足趾伸肌腱缺损者,根据缺损长度切取适量阔筋膜游离移植修复足趾伸肌腱,并调整合适张力。然后断下分叶皮瓣旋转拼接游离移植于足部宽大创面或相邻两个创面,将皮瓣与创缘周围简单固定数针,显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3-01-16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不同软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
    起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过股外侧肌到达皮肤后而形成的皮瓣[1]。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各类软组织缺损进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可修复的部位不限,可切取的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其被临床上称为“万能皮瓣”[2-3]。相较于修复面积相当的其他组合皮瓣(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解剖结构相对恒定的优点。本文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不同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1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2022-11-25

  • 封面故事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预构复合组织瓣异位寄养再植在治疗复杂拇指旋转撕脱伤中的应用》在总结、研究以往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对治疗复杂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出一种新的方法,即一期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时行股前外侧皮瓣预构和拇指异位寄养再植,二期行拇指-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和重建拇指及软组织缺损。利用此方法,挽救多例大多数认为不可能再植成功的断指,拓宽了手指严重撕脱伤并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案和思路,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获得较好疗效。当然,这种方法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2

  •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预构复合组织瓣异位寄养再植在治疗复杂拇指旋转撕脱伤中的应用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时行股前外侧皮瓣预构和拇指异位寄养再植,二期行拇指-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回植修复和重建拇指及软组织缺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成功救治复杂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并软组织缺损3例,通过详述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探讨此方法的技巧及优缺点。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18~55周岁;(2)拇指为旋转撕脱伤并伴有节段性软组织缺损,不合并有其他手部损伤,常规再植方案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06-17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e Winter综合征1例
    r综合征,考虑前降支闭塞的可能。立即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嚼服,达药物负荷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安排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图3)示:① 左主干中远段斑块伴狭窄(50%~60%),TIMI 3级。② 左前降支近段弥漫偏心性斑块伴狭窄(约95%);中段弥漫偏心性斑块、钙化伴狭窄(约80%);远段斑块伴狭窄(约80%)。③ 第一对角支近段斑块伴狭窄(约50%),TIMI 3级。④ 回旋支近段斑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4-22

  •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40%,左前降支近中段发出第一对角支后完全闭塞;左回旋支细小,中远段弥漫性病变,最重处狭窄约90%,远段通过房室支发出侧支提供右冠状动脉左心室后支血流;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闭塞段内可见少量对比剂滞留;右心室支通过心外膜侧支供应左前降支远段血流。结合患者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认为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于右冠状动脉串联置入Firebird 2支架[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2.5 mm×29 mm及3.0 mm×23 mm各1枚。复查造影示:支架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8

  • 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
    点作为旋股外动脉降支第1穿支穿出点,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按受区创面设计制作布样。切取皮瓣时需比设计布样放大1~2cm,切取皮瓣上至阔筋膜张肌远端,下至髌骨骨上缘7cm,内侧不超过内侧缘,外侧缘可达股外侧肌间隔。按设计切开皮瓣的外侧缘至阔筋膜以浅,向内侧进行分离。分离到接近股直肌与肌外侧股之间的间隙,纵行切开阔筋膜,在阔筋膜下向内侧继续探查并确定皮支动脉穿支穿出点。将皮瓣内侧缘及上下缘切开,同理在阔筋膜以浅游离至皮瓣穿支浅出点以内2cm,再纵行切开阔筋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12-09

  • 多种形式股前外侧穿支瓣修复膝周复杂性创面
    3 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远端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如在轴线中点附近有理想的降支发出的穿支,则沿血管穿支逆行解剖至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主干,根据穿支的部位调整皮瓣的位置,再行皮瓣外侧切口并向内侧掀起皮瓣,向血管穿支会师。如为单纯穿支皮瓣,一般不需要带阔筋膜,将皮瓣从阔筋膜表面掀起,如需携带阔筋膜重建髌腱则从阔筋膜下掀起皮瓣。阔筋膜与皮肤可适当分离以便横向折叠形成髌韧带,阔筋膜切取的长度要大于缺损长度2~3 cm。皮瓣的血管蒂沿降支向远端分离,直至到达指定的旋转点,一般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2-08

  • 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对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平均渡越时间、降支减半时间相关信息1.4观察指标 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测、超声造影检测,获取不同时相超声增强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峰值强度上升时间、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及降支减半时间,并分析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秩和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 结 果2.1两组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增强表现的相关图像及情况比较 动脉期,早期复发组低增强、等增强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3期2021-12-08

  •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躯干及下肢创面的效果研究
    点,而且蒂部长,降支走行距离远,带蒂顺行皮瓣或逆行转移可覆盖人体中心向四周范围的较大区域,且操作简单,是修复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采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躯干及下肢软组织缺损,供区均一期愈合,修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的创面患者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1~79岁,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6期2021-08-05

  • 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又将每组分为左前降支亚组及非左前降支亚组。1.3 临床资料收集及随访临床资料收集以病案号作为唯一识别编号,具体包括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体重指数、合并症、既往冠心病血运重建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围术期血肌酐清除率、肌钙蛋白I(TnI)等实验室检查。CTO 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包括靶病变血管分布,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对角支记录为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后侧支及后降支记录为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及钝缘支病变记录为左回旋支病变。并计算患者病变SYN

    中国循环杂志 2021年7期2021-08-04

  •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小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以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为蒂的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指、手背的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7]。一些作者虽然对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在小鱼际处的皮支分布有所观测[6-9],但对降支在该区交通支的走行和分布规律没有针对性的观测,无法利用该区皮瓣转位修复手掌心的皮肤缺损。早在1988年,kinoshita等报道了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小鱼际皮瓣筋膜蒂转位修复手掌心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但缺少相关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资料[10]。因此,我们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9],采用改良的血管灌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7-30

  •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临床应用价值
    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左前降支狭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将狭窄率≥50%的患者纳入B组(n=21),狭窄率1.2 仪器及方法 采用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M5S探头,频率1.5~4.6 MHz,配有冠状动脉显像软件。所有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7 d内行TTE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5期2021-04-17

  • 儿童足部三型轮辐伤缺损游离股前外超薄穿支皮瓣的修复应用
    ,使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2、第3甚至第4穿支都包含在皮瓣中,以保证皮瓣有充足的血供。此外,由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关节支和肌支在髌骨外上方2.5cm处存在广泛吻合,游离股前外穿支超薄皮瓣的血管旋转点最低也应设计在髌骨上缘2.5cm以上更为稳妥,可保留更多的降支血管与膝周衄管的吻合支,从而保障皮瓣有充足的血供[6]。对于游离股前外穿支超薄皮瓣修复而言,在解剖游离逆行血管时需要注意:(1)穿支皮瓣的血管变异较大,术前定位及判断穿支血管的口径较困难。(2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2020-12-10

  • 肢体复杂创面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
    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具有多个穿支,能够以穿支为独立血管蒂设计为分叶皮瓣,同时解决多个创面的覆盖。由于分叶皮瓣仅需吻合一组血管,对肢体血运影响相对较小,适合严重肢体损伤的创面修复。2017 年 3 月至2019 年 3 月,笔者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肢体的复杂创面,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 1 ) 创面或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清创后深部软组织外露或桥接吻合血管外露,行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3

  •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室壁瘤1例
    动脉CTA示左前降支近段心肌桥伴管腔轻度狭窄(箭); C.MPI示左心室心尖部显像剂摄取增加,呈“铲形”改变 (RCA:右冠状动脉;PDA:后降支;LAD:左前降支;D1:第一对角支;M1:第一钝缘支;LCX:左回旋支)患者男,26岁,因“阵发性胸闷2年,加重1个月”就诊;个人既往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轻度抬高,V2~V6导联及下壁导联T波倒置;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 TnⅠ)0.34 ng/ml(参考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9期2020-10-22

  • 膀胱颈抬高术联合尿道折叠耻骨降支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研究
    联合尿道折叠耻骨降支悬吊术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治疗中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重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观察组(n=20例)行膀胱颈抬高术联合尿道折叠耻骨降支悬吊术;对照组(n=20例)行TVT-O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排尿控尿的主观感觉、有无腿疼、性生活是否满意。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7期2020-10-09

  • 右侧股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向下方发出1条降支(命名为降支Ⅰ);旋股外侧动脉斜向外下方走行39.6 mm处向外上方发出一共干和一降支(命名为降支Ⅱ),共干距旋股外侧动脉8.1 mm处向外下方发出一横支(命名为横支Ⅰ);共干斜向外上方继续上行,又发出一横支(命名为横支Ⅱ)和一升支(图1)。图1 右侧股动脉分支变异本例所见变异主要是旋股外侧动脉直接从股动脉外侧发出,旋股外侧动脉共发出升支1条、横支2条、降支2条;同时存在4条旋股内侧动脉,均从股深动脉发出。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动脉的概率为

    解剖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7

  • 年轻患者de Winter综合征并发室速1例
    无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左回旋支和钝缘支无明显狭窄;右冠近段局限性狭窄20%,中远段未见狭窄,左室后支及后降支未见明显狭窄,血流TIMI 3级。于前降支近段反复抽吸,抽吸出少量红色血栓,复查造影示前降支近段狭窄70%,前降支中段狭窄60%。于前降支近中段至前降支开口串联植入Firehawk 3.0 mm×30 mm、EVERLINK 3.5 mm×23 mm支架(图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7-15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瘤样扩张再置入覆膜支架2 例
    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90%狭窄,钝缘支开口处80%狭窄,右冠状动脉中段20%狭窄。PCI术中于左前降支近段预扩张后置入Cypher 3.0 mm×23 mm支架1枚。2010年6月17日外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支架内通畅无再狭窄,支架内可见瘤样扩张(图1 A)。2017年12月20日因心绞痛就诊于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根部30%~40%狭窄,近段原支架内90%再狭窄,支架段严重瘤样扩张(图1 B),中远段50%狭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12期2020-01-07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拇指虎口及邻近组织毁损伤
    干解剖游离出内侧降支,根据需要分离内侧支,常规解剖皮瓣与第一穿支,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伴行静脉,找出2~4支直径>0.5 mm的血管肌支,游离0.5~1.0 cm结扎并离断,形成以旋股外侧动脉外侧降支为主干并有多个分支的血管链,以及以第一穿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断蒂后将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至手部创面,显微镜下将内侧降支中的动静脉分离,动脉置于掌侧,静脉置于背侧。先吻合皮瓣与受区的静脉,再吻合动脉,供区创面予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图1 三线法探测股前外侧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2期2019-08-23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求恩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是在1983 年被应用于临床的皮瓣供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因其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对供区影响小的优点,享有“万能皮瓣”的美誉[1];显微医学发展至今,除单纯穿支皮瓣外,还衍生了 Flow-through、联体、皮瓣嵌合肌瓣,分叶皮瓣,阔筋膜瓣,穿支皮瓣-肌瓣-筋膜瓣嵌合、显微削薄等多种形式的穿支皮瓣[2,3]。对于机器绞轧、交通事故等高能量创伤形成的伴右骨折、骨外露并伴有严重感染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单纯的穿支皮瓣无法有效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2019-01-05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血管重建血运的疗效分析
    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对11例手掌毁损伤创面进行修复并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指血运,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8±10.7)岁,其中热压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轧伤2例。皮肤缺损面积:11.0 cm×5.0 cm~16.0 cm×9.0 cm,共受累手指28指,19指远端血运差,9指远端无血运,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Ⅰ期修复。1.2 手术方法创面清理:在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7-03

  • 外增压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
    记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1穿支点。以该点作为标志,按创面设计皮瓣,使皮支处于皮瓣中上部。皮瓣设计适当放大10%~20%,避免切取的皮瓣弹性回缩。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与相应穿支血管的处理采取逆行四面切取法[3],先沿皮瓣外侧缘切开,于深筋膜层深层寻找到各皮穿支点,根据术中穿支情况适当调整皮瓣。各穿支血管旁3~5 mm切开阔筋膜与周边肌肉,顺肌纹或肌间隙沿各穿支血管追踪至旋股外动脉降支,采取“会师”法将皮瓣与降支主干完全游离,若皮瓣的面积较大或穿支较细可携带2~3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7-03

  • 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研究*
    :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动脉的显示效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5分:穿支动脉显影好,全程走形显示清楚,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清晰,达到术前评估要求;4分:穿支动脉显影较好,走形连续,能显示穿支动脉的全程,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较清晰,达到术前评估要求;3分:穿支动脉显影一般,走形基本连续,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显示一般,基本达到术前评估要求;2分:穿支动脉显影,但显示不清,走形不连续,无法达到术前评估要求;1分:穿支动脉未见明确显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02

  • CTA对股动脉显著性狭窄后侧枝循环的研究
    其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股深动脉降支)部分代偿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当股动脉显著性狭窄后,快速、精准的评估股深动脉分支的代偿情况,对临床积极抑或保守治疗,预后情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血管数字减影术(DSA)是评价大血管梗阻性改变的金标准,其创伤性、费用高、费时等不足之处,仍然不适合临床的常规检查。近来临床采用的CT血管造影检查(CTA)在诊断下肢血管梗阻性改变中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且逐渐成为下肢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观察股动脉显著性狭窄病例的CTA,常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2期2018-03-07

  • 双侧旋肱后动脉变异一例
    及因变异而出现的降支。升支起始处外径2.70mm,斜向外上行走15.60mm后再分为3支细支,进入三角肌。中支起始处外径3.20mm,横向外侧行走20.20mm后分为2支,主要分支环肱骨外科颈与旋肱前动脉吻合,细支进入三角肌。降支起始处外径2.26mm,经发出后沿肱三头肌外侧头深面,肱骨骨面下降斜向外下,下降159.18mm,最终分为2支,进入肱三头肌外侧头,其外径分别为1.28mm和0.72mm。降支主干下行8.30mm后有桡神经细小分支伴行,但不与桡神

    解剖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2-14

  • 超声波双方向血流计在游离较小面积股前外侧皮瓣术中的应用
    由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第1肌皮动脉位置常有变异,皮瓣设计比较困难,为此我们术前设计采用日本产超声波双方向血流计sd-30,于术前判定好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第一肌皮动脉的体表位置,对手术的准确性及皮瓣成活率有很大的帮助。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应用该方法切取较小面积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36岁,平均29.2岁,均为交通事故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1期2018-01-29

  •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创面疗效观察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创面疗效观察黄国雨,晏 鹰,王宏伟,陈 刚,戴 欣,郑小鹏(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烧伤整形科 浙江 舟山 316000)目的:观察应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8例股骨大转子压疮患者,共12处创面,压疮均为Ⅲ~Ⅳ期,面积为10cm×12cm~15cm×19cm,采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色泽及外观较好,外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1期2017-12-22

  •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的预测效果
    比例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对伴有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侧壁导联ST的压低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关键词】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1..02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室是一种常见心脏病,高发人群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和缺氧是该疾病病因,导致心机坏死,该疾病具有预后差、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1期2017-11-14

  •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的预测效果
    比例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累计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为44.4%,变累计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的比例为55.6%,多支血管病变的V4、V5、V6及aVL导联ST 段出现压低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有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侧壁导联ST的压低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临床上急性心肌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2017-08-28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
    8)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汤玉泉,唐举玉,吴攀峰,周征兵,俞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湖南长沙410008)目的总结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经验。方法2014年8月-2015年9月,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在彻底清创后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塞胫骨死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结果8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其中,1例术后感染经换药治疗愈合,其余7例创口一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5-25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唐奕泉1,刘 伟2△,宁建君1,范伟杰1,吴 彪1(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湖南衡阳 421001;2.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佛山 528500)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修复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修复下肢毁损伤患者18例,使用VSD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待肉芽组

    重庆医学 2017年3期2017-02-10

  • 心电图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前降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左前降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作用刘 艳,李志樑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左前降支(LAD)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7例AMI病人的ECG、2DE资料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液供应的特点,分别由ECG及2DE推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计算两种手段单独与联合检测对LAD病变的诊断效能,对其准确性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ECG推测LA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期2017-01-18

  • 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的临床分析
    范益民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的临床分析沈林 刘晓东 李晋虎 柴开君 范益民目的 探讨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在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并发重度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面神经吻合的患者6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5.5岁,均为听神经瘤术后并发重度面瘫患者。术前、术后采用House-Brackman评分系统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6例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2

  •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心电图1例
    。另一方面,左前降支近段急性病变往往表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而左主干病变包含了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左旋支抵消了左前降支病变所致的ST段抬高,可能是胸导联出现ST段压低的原因之一。另外,左主干病变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血管病变,甚至三支病变,其他病变血管对心电图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显示,ST段压低的导联数>5个时对左主干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压低导联数越多,诊断越肯定。关于aVR ST段抬高,目前认为12导联心电图aVR ST段抬高对诊断左主干病变有

    心电与循环 2016年5期2016-12-21

  •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的诊断应用
    %。肌桥位于左前降支121例、中间支2例,均为单支冠脉一段受累。左前降支近段12例,中段102例,远段9例,肌桥长度与位置无关系。壁冠状动脉以表浅型多见,左前降支肌桥121例中的61例于近段检出钙化斑块70处,而其余非肌桥病例110例左前降支近段发现钙化斑块71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斑块更易发生在肌桥病例的左前降支近段,但斑块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长度范围与肌桥的是否存在无关(P>0.05)。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使心肌桥和壁冠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2016-11-30

  • 入院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诊断价值
    占比例在累及左前降支的多支病变患者中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 入院心动图变化对AMI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下壁导联ST段改变可一定程度反映梗死相关动脉是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还是右冠脉主干中之一。[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dmission electrocardiogram for coronary multiple-branch lesi

    中外医疗 2016年7期2016-05-14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
    研究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李 涛, 陈振兵△, 丛晓斌, 艾方兴, 周 攀, 洪光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武汉 430022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mm),检测患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2015-06-05

  •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
    重建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杨威 朱雅欣 张涛 古安武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补前臂及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前臂及掌部皮肤缺损患者, 所有患者确定行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游离皮瓣移植于缺损处。术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皮瓣移植, 不应用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技术;实验组在术前行以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 并通过影像学资料为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血管蒂提供体表定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2015-05-06

  • 左侧股深动脉合并旋股外侧动脉变异一例
    头之间,分升支和降支,升支走向外上方,分布于臀大肌下部和大转子等处,降支走向下内方,先发出外侧肌间隔支,向下外滋养股后外侧皮肤;在9.0cm处发出第2穿动脉(见图1D,封三),在短收肌止点下方穿大收肌肌腱至股后部,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短头之间,分支滋养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间隔;在10.0cm处,发出第3穿动脉内侧支和外侧支(见图1D,封三),内侧支经长收肌和大收肌腱至股后部,行于坐骨神经下方,外侧支穿股内侧肌至股直肌;在10.0cm处发出第4穿动脉即股深动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4-02

  • 股前内侧皮瓣紧急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贯通缺损1例
    左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内径约1.1 mm,伴行静脉内径约1.5 mm、1.4 mm,降支动脉分支查见两支穿支血管。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口底癌术后复发灶扩大切除术加右颈淋巴清扫术加左血管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中切除颏部皮肤及口底病变,并切除舌体前1/3,制取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补创面。皮瓣制取: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侧缘的连线中点作为皮瓣设计的外上界,查看口内、颏部缺损情况后设计相应双叶皮瓣,口内缺损约5 cm×4 cm,颏部缺损约5 cm×5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3-24

  • 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72)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杨 威1朱雅欣2古安武1章 俊2(1龙岗区中医院;2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172)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 2010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年龄分组,入院后对合并伤进行对症处理后行皮肤移植术,术中用手术刀取6.5 cm×9.5cm到13cm×16.5cm大小的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游离皮瓣移植于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9-04

  •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合并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
    等处理,观察左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粥样斑块,结果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确认。心肌桥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节段性被心肌完全或不完全包绕,且该段血管的近、远段走行在心外膜脂肪组织中[3-4]。左前降支分段:近段,左主干末端到第1间隔支发出处;中段,第1间隔支到左前降支转角处;远段,左前降支转角处以下部分。根据CT值粥样斑块分为[5]:软斑块(-42~60 HU),中等密度斑块(61~125 HU),钙化斑块(126~736 HU),将软斑块、中等密度斑块归于非钙化斑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6期2014-09-03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筋膜瓣为预构皮瓣血管载体的解剖*
    选择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筋膜瓣的血管特征、载体面积、厚度等解剖学参数进行观测,探讨其作为预构组织瓣血管载体的可行性及优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1)尸体的收集,收集解剖6具共12侧下肢,年龄19~56岁,其中,男8侧,女4侧。在扬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2)健康成人8例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年龄21~57岁,其中,男5例,女3例,均取得知情同意做双侧下肢血管三维CT重建图像(SCTA)观测。1.

    重庆医学 2014年15期2014-08-14

  • 不带筋膜且同期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逆行修复膝部组织缺损
    点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一肌皮动脉穿出点。以透明塑料纸按照创面的大小取样,在同侧或对侧股前外区域,将取样的面积2/3设计于中心点以上大腿的近端。1.2.2 皮瓣切取 沿皮瓣设计线的上缘切开皮肤浅筋膜,在深筋膜表面切取,在切取过程中注意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或直接皮动脉穿支,明确发出的穿支后,将皮瓣的下缘切开,沿深筋膜浅层解剖,上下两缘在穿支发出部位“会师”,沿各穿支之间将深筋膜自发出点切开,牵开股直肌与股外侧肌,在其间隙之间显露下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9期2014-03-20

  • 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毁损时供区血管蒂的应用研究
    测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有关应用解剖,设计以该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游离组织瓣吻合对小腿损毁伤进行一次性修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无疾患的成人下肢标本30例,男女各1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标本,甲醛常规防腐固定。1.2 方法在上述标本上,以髂前上嵴、髌骨上缘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的走行、分支与分布,旋股动脉降支血管的长度以及起始处的外径。②外径为0.8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外径为0.5mm时与起始处、髌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6期2013-04-09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原因分析及血管变异的处理
    中见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缺乏股前外侧皮支血管,改行带部分阔筋膜张肌的皮瓣移植,其供血血管为旋股外侧动脉升支;1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股前外侧皮穿支纤细,向内侧探查见内侧穿支粗大,改行股前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余4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支血管缺失,其中1例常规切取皮瓣后坏死改行交腹皮瓣修复,3例行其他皮瓣手术(背阔肌皮瓣2例,侧胸皮瓣1例)。皮瓣移植后坏死4例,其中1例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支血管缺失常规切取皮瓣后坏死;1例系女性,皮下脂肪肥厚,血管蒂细小;1例系肉眼吻合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7期2013-02-19

  • 超声造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研究
    时间、峰值强度、降支减半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参数。结果 Ⅱ、Ⅲ级组的前、中、后场的峰值强度比正常组降低(P超声造影;非酒精性脂肪肝;时间-强度曲线脂肪肝是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常与病毒性肝炎合并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隐匿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可能有关[1]。近几年,超声造影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可以实时、动态、无创地观察组织器官微循环的灌注情况,从而提高超声定性、定量诊断病变的准确率。笔者采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2012-10-25

  • 手足创伤中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应用
    就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皮支穿出点,作为修复术的关键部位,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即上述关键部位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作为轴心线,将纸模置于关键部位,超出纸模外轮廓1cm处,画出皮瓣的切取范围。(3)皮瓣切取与修复:首先,切取皮瓣的前外侧,找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点,沿轴心线方向,探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对不必要的血管分支,进行结扎,切取时要包含股前外侧皮神经,向近侧游离,直至达到恰当血管蒂时,将皮瓣完全游离,移植于创伤区域,并与创伤区域的血管、神经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2012-03-30

  •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记录股前外侧血管降支或穿支的起始部位及分布、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血管起始位置到股骨外侧髁的距离等指标,所有病例的降支或穿支血管各项定量指标均以MIP图像的测量值为标准。以2名医师的评价意见一致时作为评价结果。评价采用优、良、差等三级。评定标准为,优:动脉信号均匀,穿支动脉显影清晰,静脉几乎不显影;良:动脉信号均匀,穿支动脉显影清晰,静脉轻度显影(信号强度小于动脉);差:动脉信号模糊,静脉明显显影(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动脉)。1.4 手术资料的测量和分析 外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8-21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科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徐达传等[1]报道该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皮瓣的血管蒂长、口径粗,且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皮瓣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对供区功能及外形影响小等特点,因此成为修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常用皮瓣之一。自2006-02~2010-02我们临床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16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4期2011-08-15

  •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
    切面调整显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血流,记录3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频谱,全部资料由光盘记录,回放分析并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PDV)、舒张期平均流速(MDV)、舒张期加速度(DAR)、舒张期减速度(DDR)、舒张期速度时间积分(DVTI)和舒张期与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DSVR)。左前降支的探测方法[1]:显示标准左心室长轴切面后,顺时针方向转动探头,使声束通过前室间沟,获得左前降支近段图像,在低位的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可显示左前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2010-06-29

  • 同侧股外侧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损伤
    定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 1肌皮动脉穿出点靠皮瓣的中点附近。先作皮瓣蒂部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并将筋膜与皮肤直接缝合以防皮瓣皮下剥脱,向两侧牵开股直肌及外侧肌,于股外侧肌深面找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沿降支向远端解剖,找到第 1肌皮动脉穿支。因第 2肌皮动脉穿支较远,遂于第 1肌皮动脉以远切断结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离血管周围组织,保留一部分肌纤维以保护血管,再作皮瓣外侧切口,连阔筋膜一并切取,皮瓣完全游离后向近侧转移,探查游离岛状皮瓣血运良好。将皮瓣覆盖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12期2010-02-23

  •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找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一肌皮动脉穿支的浅出点(A)和膝外动脉起发始点(B),从腹股沟韧带中点(D)向A点作一连线,其下2/3段即为旋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将AB延伸至髂前上棘外缘(C点),在皮瓣切取及旋转中,若顺行修复股骨粗隆部,则以A点为旋转点,AC为轴线设计皮瓣,A点设计在皮瓣的中上部,其中皮瓣2/3应在A点以下的大腿远侧;若切取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则以B为旋转点,AC为轴线设计皮瓣,其中皮瓣2/3应在B点以上的大腿近侧。2.2 皮瓣切取先作皮瓣近端前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2010-02-10

  • 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例,以终末穿支的降支为蒂6例。急诊修复9例,亚急诊修复13例,择期修复3例。1.2 手术方法术前利用超声多普勒于外踝至外踝上5 cm寻找定位腓动脉终末穿支。根据软组织缺损大小,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为轴线,在胫骨嵴与腓骨后缘间设计皮瓣。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首先切开皮瓣蒂部一侧的皮肤,根据术前超声多普勒的定位,在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的肌间隔内分离腓动脉终末穿支,并予以保护。切开皮瓣的近侧缘,暴露腓浅神经,并根据神经的位置调整皮瓣的位置,使神经血管轴位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4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