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

  • 四枚硬币识人品
    君君法国作家司汤达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三岁时,他考入格勒诺布尔中心学校。为了方便学习,父亲帮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并打算雇一个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家人不在身边,而司汤达还未成年,因此在保姆的选择上,父亲就非常慎重,要求保姆既要做事有责任感,又要人品可靠。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保姆的真实情况呢?这让父亲有些发愁。司汤达对新来的保姆说:“我刚搬进来,担心不够干净,所以请你彻底把屋子收拾一下。对了,要先从厨房开始,接着是客厅,然后是卧室,最后是卫生

    小读者之友 2023年5期2023-06-04

  • 地平线的眩晕及其他
    被气走了。跟着司汤达游佛罗伦萨翻过亚平宁山脉,沐浴在夕阳光辉中的大教堂尖顶便出现在视野里。尖顶在放光,对于虔诚的朝圣者来说,那光仿佛来自天国。是旅行社故意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这样一个角度,让我们认识佛罗伦萨吗?导游说并非故意为之,她说1811年司汤达就是走的这条线,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教堂的尖顶。导游是个长发美女,有着东方女性的美。她叫艾米,她说她是混血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中国台湾人。她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当时,司汤达坐的是长途马车,赶了很远的路,非常

    雨花 2023年2期2023-04-05

  • 即兴写作与空间意象:司汤达的叙事特点及其内在意蕴 ——以《帕尔马修道院》为中心
    中的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小说不仅内容具有创造性,而且在写作与叙事方面也呈现独特的个性,这种独到的写作与叙事风格,又构成了他阐发文学理念的重要形式。在《帕尔马修道院》这部作品中,以上特点得到了经典的展现。《帕尔马修道院》是司汤达继《红与黑》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产生重要影响的小说,该书的内在主题涉及自由、幸福等问题。自由、幸福本身是启蒙时代的重要观念,近代的思想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此作了阐释。以即兴写作和空间隐喻为叙事方式,司汤达的《帕尔马修道院》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形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27

  • 矛盾、反抗与困境 ——论《红与黑》中的悲观主义
    252000]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他的代表作《红与黑》通过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连的奋斗历程,折射出1830年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小说主人公于连的形象长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于连身上也往往可以窥见作者司汤达本人的影子,他身上的那种反抗困境无果的悲剧,恰恰体现了作者本人悲观的人生态度。在司汤达的笔下,于连身上的悲剧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于连的悲剧并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也不同于挪威作者易卜生笔下的《

    名作欣赏 2022年30期2022-10-22

  • 性格真实性与《红与黑》的经典生成
    李国辉司汤达(Stendhal)现在被公认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但在司汤达的小说出版后几十年内,关注和欣赏他作品的人不多,指责和嘲讽的人倒不少,因而司汤达灰心地称自己的作品为“街头的弃儿”。左拉(Émile Zola)也曾这样指出《红与黑》等小说受到的冷遇:“司汤达的两部主要小说《红与黑》(1831)和《帕尔马修道院》(1838)出现之时,并没有获得任何成功。巴尔扎克称赞不已的研究并没有促使大众阅读它们;它们只是停留在文人的手中,仍旧得不到欣赏。”

    东吴学术 2022年2期2022-02-02

  • 真实,残酷的真实
    摘要: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它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对它的研究被认为是西方的“红学”。本文从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关键词:司汤达;法国小说;于连自1830年以来,在一个多世纪里,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就不断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关于《红与黑》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的“红学”,这显然不是某种夸大其词,因为司汤达本名为亨利·贝尔,所以司汤达这部名著《红与黑》就有了“红学”和“

    雨露风 2021年7期2021-09-05

  •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某次聚会聊起司汤达,立刻有人称赞:“他的《红与黑》真是一本佳作。”在座的一位“军事迷”却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后来拿破仑倒台了,他才不得不跑去当作家。”另一位医生哈哈大笑道:“那你们可知道,据说他去意大利参观艺术品展时,因为被那些艺术品‘雷到了,所以一出门就晕倒了,后来人们把这种被美震撼到的症状通称为‘司汤达综合征。”我感慨:“你们说的这些我都不了解,但我很喜欢他的墓志铭,上面只有3个词——活过、爱过、写过。”举座皆拊掌: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1年1期2021-02-24

  • 斯蒂芬·茨威格自传话语模式论
    像: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三作家传一书中,特别是引言部分,茨威格写作这篇引言的时间是1928年的复活节。而在20世纪初期,包括自传在内的整个传记是否被看作艺术还存在着重大争议,“直到本世纪初始,很少会有人认为传记有资格被可能作为一种艺术样式”①艾伦·谢尔斯顿:《传记》,李文辉等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甚至这种不把传记视为艺术的观念,至今犹存:“而在传记批评界,传记家以及传记批评家依然在努力让广大文学批评家们相信,生平如何被讲述出来事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2-01

  • 灵感不是等来的
    写的文章了。”司汤达摊开双手,理所当然地说:“我在等灵感,没有灵感写不了文章。”外祖父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傍晚,司汤达饿了,开始催外祖父做饭。外祖父说:“不急,再等等。”可半个小时后,外祖父还是没有要做饭的意思,司汤达很好奇外祖父在等什么,外祖父说:“我在等闪电把木柴点燃。”司汤达哭笑不得:“这种事一年都不见得有几次,可饭是每天都要做的,您得用火柴点火。”外祖父点点头说:“那你每天都坐等灵感来临,一年又能写几篇文章呢?”司汤达明白了外祖父的意思,开

    意林·少年版 2020年22期2020-12-10

  • 活过爱过写过
    小说作者署名“司汤达”(中文亦译“斯丹达尔”),他的真名实姓是:马里-亨利·贝尔。其时,这位贝尔先生年近五旬,他出生于1783年1月,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人士了。尽管时常出入富丽奢华的巴黎社交界,游走于时尚而夸饰的文艺沙龙,期待着某一天命运垂顾,暴得大名,一步便出人头地。但他终究未遇知音,无人提携,因而始终声名低微,不过就是位边缘角色罢了。而我一直以为:人到中年的司汤达,当他现身于巴黎社交界沙龙,渴望在那里获得激赏和天赐良机的时候,却分明又对之投以鄙夷的目

    翠苑 2020年5期2020-11-23

  • “行走在爱与荣耀之间”
    :作为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品《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爱情发展与其人生轨迹一直有着密切缠绕的联系。于连一生以爱情为刃,追逐荣耀,实际上也是其自我因爱初生、由爱幻灭,再到为荣耀欲望而迷失,最终在死亡之中找到最终灵魂救赎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司汤达笔下的于连这一角色,并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完完全全的利己主义野心家。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于连;爱情与自我“活过,爱过,写过”,司汤达在自己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提到司汤达,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想起他的代表作品《红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2020-10-09

  • 解构《红与黑》中“笑”的书写兼论其对喜剧创作初衷的“背叛”
    甘馨裕摘 要:司汤达早年曾经构思和撰写过大量喜剧作品,虽无一完成,但他从未停止过对喜剧的思考与探索。《红与黑》的主题无疑是阶层的抗争与悲剧,但司汤达却将喜剧性的写作方式与悲剧的人物命运相融合。然而,纵然司汤达将喜剧和“笑”看得無上崇高,在书写《红与黑》中的“笑”时,却大多具有负面、消极的意蕴。本文将以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的一章《笑》为基础,从司汤达的喜剧观念和《红与黑》中“笑”的负面书写这一吊诡的矛盾入手,试分析《红与黑》喜剧性与悲剧性共存的状态。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2020-09-23

  • 如影随形:论法国大革命在本土作家 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 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法郎士【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0)23-0036-03发生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就是深远的。这种影响极大的社会现象不可能不反映在文学之中,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就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波澜壮阔,但狄更斯并非法国作家,而他关于大革命的知识主要来自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而法国作家受到了大革命怎样

    今古文创 2020年23期2020-09-10

  •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某次聚会聊起司汤达,立刻有人称赞:“他的《红与黑》真是一本佳作。”在座的某位军事迷却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后来拿破仑倒台了,他才不得不跑去当作家。”另一位医生哈哈大笑:“那你们可知道,据说他去意大利参观艺术作品,因为被‘雷到了,所以一出门就晕倒了,后来人们把这种美震撼到的症状通称为‘司汤达综合征。”我感慨:“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我很喜欢他的墓志铭,只有三个词——活过、爱过、写过。”举座皆拊掌:“原来研究一个人,竟然可以有这么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06-23

  • 吕游1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大字:“活过,爱过,写过。”1842年3月22日傍晚,《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在巴黎街头突发脑溢血,于次日凌晨2时去世。这个在全世界拥有亿万读者的伟大作家,却只有三个人为其送葬,除了他的妹妹、堂兄,还有一个是他的朋友梅里美。他们护送着司汤达的灵魂,穿过依然是寒风彻骨的街头,走向蒙马特尔那个冰冷的墓地。但司汤达的墓地并不冰冷,因其墓碑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这六个字仿佛六团火,把墓地的寒冷悄悄融化了。2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过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6-15

  • ●吕 游1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大字:“活过,爱过,写过。”1842年3月22日傍晚,《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在巴黎街头突发脑溢血,于次日凌晨2时去世。这个在全世界拥有亿万读者的伟大作家,却只有三个人为其送葬,除了他的妹妹、堂兄,还有一个是他的朋友梅里美。他们护送着司汤达的灵魂,穿过依然是寒风彻骨的街头,走向蒙马特尔那个冰冷的墓地。但司汤达的墓地并不冰冷,因其墓碑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这六个字仿佛六团火,把墓地的寒冷悄悄融化了。2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1期2020-06-11

  • 从小说《红与黑》看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转型时期的作家司汤达,被后人追认为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标志。文章试图透过这部最初实践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与创作原则的文学经典,站在小说所勾勒出的世界里,以作者生活的时代为背景,分析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从16、17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的艺术创作渐渐摆脱了中世纪教会和神权的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2020-05-25

  • 复辟时期的巴黎文学
    迈克·杰拉德司汤达 大仲马 小仲马虽然君主制已在法国废除,但实际情况却是“国王已死,国王万岁”。1793年路易十六去世,1814年下一任国王正式登上王位——他的弟弟加冕称路易十八。两任君主之间短暂间隔的国王路易十七,只得到了一群狂热君主主义者的承认,且在1795年10岁时就患肺结核死去。君主制复辟之前的这段空隙基本上被拿破仑·波拿巴的到来所填补,他于1804年称帝拿破仑一世。正是拿破仑为法国找回了作为一个国家的荣耀。今天,他被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人,而

    检察风云 2019年20期2019-11-06

  • 为爱而生,为情而活
    女卑”的思想。司汤达通过《法尼娜法尼尼》通过讲述烧炭党人的爱情,探讨革命、爱情自由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引起我们关注。关键词:司汤达;《法妮娜法尼尼》;自由;爱情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选自《诗经氓》中的诗句,讲述的是女子的恋爱过程及婚后不行的遭遇,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在长期形成的以男权主义为核心以及由此形成的“男尊女卑”的集体意识下,女性往往依附于男性,这在今天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3期2019-10-21

  •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某次聚会聊起司汤达,立刻有人称赞:“他的《红与黑》真是一本佳作。”在座的某位“军事迷”却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后来拿破仑倒台了,他才不得不跑去当作家。”另一位医生哈哈大笑:“那你们可知道,据说他去意大利参观艺术作品,因为被‘雷到了,所以一出门就晕倒了,后来人们把这种被美震撼到的症状通称为‘司汤达综合征。”我感慨:“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我很喜欢他的墓志铭,上面只有3个词——活过、爱过、写过。”举座皆拊掌:“原来研究一个人,竟然

    读者·校园版 2019年20期2019-10-18

  •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某次聚会,聊起司汤达,立刻有人称赞:“他的《红与黑》真是一本佳作。”在座的某位军事迷却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后来拿破仑倒台了,他才不得不跑去当作家。”另一位医生哈哈大笑:“那你们可知,据说他去意大利参观艺术作品,因为被‘雷’到了,所以出了门就晕倒了,后来人们把这种症状通称为‘司汤达综合征’。”我感慨:“这些我都不知,但很喜欢他的墓志铭。只有三个词——活过,爱过,写过。”举座皆拊掌:“原来研究一个人,竟可以有这么多角度的关注点

    意林彩版 2019年7期2019-09-10

  • “心灵的剖析刀”
    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以出色的心理小说《红与黑》展现了“人的心灵的激荡和热情的最精细的变化。”他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巨匠”,并以杰出的心理描写获得“近代小说之父”的称誉,笔者将从以下五大方面结合具体文本来探析司汤达的“心灵剖折刀”,学习这样一种心理描写的卓越技巧。关键词:心理描写;《红与黑》;司汤达一、心境相触,寓情于景在《红与黑》这部作品中,心境相触,寓情于景的笔法在描写中可谓是笔墨浓重,在细节的描写层面非常注重景色的描画,通过外在景物的续写和内在景象的内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女神”让你遭受“心脏袭击”
    遭到胁迫……“司汤达综合征”的存在,你知道吗?艺术影响到现实,是维纳斯的“错”?日前,一位70岁的不知名男士于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画廊遭遇了一场“激烈”的“艺术冲击”。参观画廊的该位男士目睹了名画《维纳斯的诞生》后头晕心悸、出现幻觉,继而心脏病发。万幸的事,男子得到了同在参观画廊的心脏病专家的救助,目前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男子的种种症状及其病发所在的场所,均指向一种罕见病症——司汤达综合征。《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传世巨作。画作塑造的女神

    饮食保健 2019年13期2019-01-12

  • 为什么负负得正
    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小时候很喜爱数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学是他的“至爱”.但当老师教到“负负得正”这个运算法则时,他一点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对负负得正的缘由做出解释.可是,他所请教的老师、同学都不能为他释此疑问.可怜的司汤达被“负负得正”困扰了很久,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将数学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认为数学可用来“求证世间万物”,可是,“负负得正”动摇了他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信心.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回应一下司汤达的疑惑?生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3期2018-11-30

  • 浅析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
    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该作品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给读者个人理想藏书之一,同时也是文学史上描写社会政治黑暗的经典作品。《红与黑》是一部完全浸透着悲剧意识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主要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冲突等内容,充分揭示了书中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命运以及导致悲剧发生的社会、人物性格原因。《红与黑》作品名称中的“红”代表着革命、军工和行伍生涯,而“黑”则是代表着教士黑袍、教会以及教士生涯。本文将进一步对司汤达《红与黑》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展开分析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2018-11-24

  • 莎士比亚美学原则与法国戏剧艺术转向
    剧形式。为此,司汤达写作《拉辛与莎士比亚》,他反复强调时代的变化,提出要将艺术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考量。本文试图通过司汤达的戏剧创作理论,探究莎士比亚美学原则对司汤达戏剧创作的影响,以及司汤达本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戏剧理论观点。一、司汤达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指出,法国古典主义诗体戏剧因其诗句高度的形式化以及时间、地点整一律的限制,很难给予观众完全幻想的时刻,让观众感受到纯粹的戏剧愉悦,其审美趣味迎合宫廷贵族,不是人民;其人物性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2018-11-15

  • 为什么负负得正
    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小时候很喜爱数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学是他的“至爱”.但当老师教到“负负得正”这个运算法则时,他一点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对负负得正的缘由做出解释.可是,他所请教的老师、同学都不能为他释此疑问.可怜的司湯达被“负负得正”困扰了很久,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将数学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认为数学可用来“求证世间万物”,可是,“负负得正”动摇了他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信心.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回应一下司汤达的疑惑?生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8年9期2018-10-18

  • 大器晚成的司汤达
    司汤达本名叫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不到六十年,三十多岁才开始发表作品。他却留下了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及数百万字论文、随笔、散文和游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的外祖父。他母亲是意大利血统,能用意大利文阅读但丁等人的作品。她在司汤达7岁时逝世了。司汤达的外祖父是医生。思想特别开放。司汤达少年时期经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里阅读了大量世界名作。1779年他来到巴黎,准备投考著名的综合

    北极光 2018年4期2018-08-30

  •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中的本体理论寻根法管窥
    的最佳范例。以司汤达的著名作品《红与黑》及其理论文本《十九世纪的爱情》管窥本体理论寻根法,并对作品中自诠的爱情结晶理论及爱情分类等进行阐析。[关 键 词]本体理论寻根法;爱情结晶理论;恋母情结;《十九世纪的爱情》[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28-02司汤达的爱情结晶理论,是其作品中描述爱情之所以能引人入胜的重要理论因素,集中反映在他的一部理论著作《十九世纪的爱情》中,这部书对十九世纪法

    名家名作 2018年3期2018-05-14

  • 司汤达在中国的“红”与“白”
    王斯秧司汤达既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独特的双重标签恰好印证了作家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认识与捕捉。他认为小说应该再现时代本质,同时更要关注人心的真实,暗示现实的种种可能。他把敏感视为生活与审美最重要的品质,甚至是划分灵魂高下的首要标准,在小说中注重细致的心理分析和描绘强烈的情感。司汤达还有着突显性情、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他不是字斟句酌、精当考究的那类作家,而是创作随性而至,行文迅捷,笔触轻灵,词句简练。由于其作品独特的节奏与气韵,他被一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18年2期2018-04-03

  • 浅议《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的特色
    说”,法国作家司汤达所创《红与黑》就是符合这一社会特征的名著。文章不仅取自现实生活,而且包含浓郁的现实主义和批判精神,通过悲剧人物的塑造,反映出当时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生活实况,揭露出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关键词:《红与黑》;现实主义;司汤达作者简介:罗媛元(1998.7-),女,四川资中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汉语专业。[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引言:司汤达是现实主义深刻批判的代表人物,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2018-03-14

  • 趣谈文化名人的笔名
    知了。这其中,司汤达是最为奇特的,他一生用过109个笔名,最爱用的是“司汤达”这个笔名,为的是纪念作家本人在司汤达这个小城和一个美丽的德国姑娘的一次奇遇。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Stendhal 1783-1842)从外交部出来,走到离玛德兰大教堂不远的街上突然中风倒下,经人送回小校场新开路他居住的旅馆,当天夜晚,这位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便与世长辞了,享年仅59岁。司汤达的遗体被安葬在蒙马尔特公墓,由于他终生未娶,一辈子过着独身生活,护送棺木到

    阅读时代 2017年8期2017-09-11

  • 名家笔名的背后
    后文/ 程应峰司汤达的本名是马利·亨利·贝尔,“司汤达”这个笔名,为的是纪念作家本人在佛罗伦萨和一位美丽的德国姑娘玛丽·司汤达的邂逅。1817年,司汤达完成了旅行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首次在作品标题下署了“司汤达”这个名字,名字下面还附加了一行补充说明:法国骑兵军官。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的笔名是马克·吐温,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测水员常喊的号子,意思是“水深两寻”,达到这个深度,船只就能安全通过。克莱门斯起这样一个笔名,是因为他曾经有一段领航员的

    北方人 2017年13期2017-08-11

  • 基于司汤达写作手法下分析《红与黑》中的爱情观
    宇摘要:爱情是司汤达生活与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爱情,其每部小说无不以爱情为主。其中《红与黑》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作者以于连·索黑尔和两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在赞美个性解放、认可自由恋爱的同时,对封建门阀制度予以无情的鞭挞。文章对《红与黑》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明确作品主线和宗旨,对《红与黑》中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司汤达;写作手法;《红与黑》;爱情观前言:司汤达作为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了《阿尔芒斯》、《红与黑》等多部优秀

    神州·上旬刊 2017年5期2017-07-21

  • Fapiao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多重人格
    以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作为切入点,以于连在追求自我历程中的坚持与妥协、寻觅爱情时所体现出的真诚与虚伪为线索,通过分析书中对于连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剖析其性格乃至人格的矛盾性与多重性。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于连;多重人格司汤达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凝练的笔法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红与黑》使司汤达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令人歆羡的地位,此书中充分地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司汤达曾加入过拿破仑军队,而于连也十分崇拜拿破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3期2017-06-14

  • 名家笔名的背后
    程应峰司汤达的本名是马利-亨利·贝尔,“司汤达”这个笔名,为的是纪念作家本人在佛罗伦萨和一位美丽的德国姑娘玛丽·司汤达的邂逅。1817年,司汤达完成了旅行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首次在作品标题下署了“司汤达”这个名字,名字下面还附加了一行补充说明:法国骑兵军官。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的笔名是马克·吐温,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测水员常喊的号子,意思是“水深两寻”,达到这个深度,船只就能安全通过。克莱门斯起这样一个笔名,是因为他曾经有一段领航员的经历。犹

    读者·校园版 2017年3期2017-01-20

  • 浅析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代表,法国作家司汤达不仅通过文论《拉辛与莎士比亚》阐明了自己的现实主义观,也通过小说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现实主义观。通过总结《拉辛与莎士比亚》中的主要观点、分析《红与黑》等小说的情节,本文力图证明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根植于作家的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表现的是人类的普遍精神、情感,他的现实主义的受众是“少数幸福的人”。关键词:司汤达;现实主义;《拉辛与莎士比亚》对于力图“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朱光潜 2004: 108)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而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2017-01-16

  • 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
    李益进从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李益进《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关于书中于连这个人物的讨论探究十分激烈。在此笔者挑选于连性格中的一个特点—他的极度自尊,并结合司汤达的精神世界来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一、司汤达的经历是于连极度自尊性格产生的根源司汤达出生在法国东南小城勒诺布尔市的律师家庭。他幼年时深受保守父亲和耶稣会成员家庭教师精神和肉体上的严重摧残。司汤达的父亲生性沉默寡言,对待孩子十分冷淡。可以说司汤达很少

    唐山文学 2016年8期2016-11-26

  • 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创作成因探析
    多多 许莲花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创作成因探析夏多多许莲花【摘 要】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篇理论文献,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写作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当时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正是激烈纷争的时期,司汤达一方面为浪漫主义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另一方面也是为当时政治斗争中的自由派予以援助;二是当时英国莎士比亚剧团遭受舆论攻击和法兰西学院院士奥瑞针对浪漫主义的恶意诋毁;三是司汤达无论对古典主义还是新崛起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实绩感到不满,企图通过提出一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2016-11-26

  • 从《红与黑》解析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技巧
    《红与黑》解析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技巧◎彭桢文司汤达是法国杰出的心理小说大师,他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也没有大篇幅的肖像描写,而是用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来描写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等。本文就以他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为例,借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深入分析作者的心理描写技巧,并深层次地探究其现实主义心理分析的深度和力量。《红与黑》 司汤达 心理分析司汤达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主要以心理描写为主,他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贡献。

    参花(上) 2016年8期2016-08-23

  • 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其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变化人物。他的性格是矛盾冲突然而又对立统一的,我们应该辩证地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于连的形象。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于连;矛盾性作者简介:冯婷(1992.3-),女,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司汤达的《红与黑》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他真实地再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司汤达的教训》:
    堡与当代文学《司汤达的教训》,爱伦堡1957年写的论文,中译刊登于《世界文学》(北京)1959年第5期。1962年2月,《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印的“内部读物”《爱伦堡论文集》,收入这篇文章。1980年-1981年,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辑“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爱伦堡论文集》一书在篇目上做少量调整之后,改书名为《必要的解释(1948-1959年文艺论文选)》(苏·爱伦堡著)出版,《司汤达的教训》这篇文章仍被收录。北大俄语系的这套丛书

    文艺争鸣 2016年6期2016-05-14

  • 权杖与玫瑰
    的答案,这也是司汤达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原因之一。从表面上看,《红与黑》的结构是以爱情为参照分为两大块的。但在内容与主题上,小说以拿破仑的追随者于连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生活为线索,交织于连的政治生活,多方面的展示了19世纪法国动荡的社会现实。司汤达将自己爱情理想与拿破仑情节都注入在于连这个人物形象中。关键词:《红与黑》 司汤达 政治 爱情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艾布拉姆斯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因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5-13

  • 司汤达“民族悲剧”的构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角色
    夏多多司汤达“民族悲剧”的构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角色夏多多(湖南城市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司汤达民族悲剧的提出既是对古典主义僵化模仿的不满,也是与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分歧。民族悲剧构建的核心内质是时代精神:宏观层面是广大的时代变动,微观层面是细致的心理真实。司汤达民族悲剧的构想看似没有继承者,实际上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既是浪漫主义最早的辩护人,也是现实主义最早的理论先驱。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民

    城市学刊 2016年4期2016-03-29

  • 司汤达之夏
    ◎ 周长司汤达之夏◎ 周长认识未夕是在今夏去佛罗伦萨的飞机上。他看书极其小心,总是从页脚轻轻拨起,用整个手掌将那一页送到左边,又像安抚熟睡的婴儿一样轻轻抚平。对于同样喜欢读书的我,这几个动作让我很难不对他好奇,于是我问他看的是什么,从事什么行业,去佛罗伦萨做什么,他合上书一一作答:《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文案、分手。去佛罗伦萨分手?好奇点在这个男人身上层出不穷。他用微笑回应了我疑惑的表情,告诉我他有一个爱恋数年的女友,经历过分分合合以及他们各自和另一些他与她

    爱你 2015年17期2015-11-17

  • 司汤达之夏
    一种病,叫作“司汤达综合征”。他摇摇头。司汤达综合征是说在艺术作品密集的时空,太过强烈的美感刺激会让人产生幻觉、心悸、慌乱和眩晕之感。我刚解说完,这个感情动物果然立即陷入了沉思,直到他女友的电话打来,让他去学院美术馆见她,也就是安放全世界最著名的雕塑“大卫像”的地方。放下电话,他居然邀请我与他同去,原因是“在异国他乡进行的分手仪式如果没人见证,就好像杀头也没人看一样太过凄惨”。你们可能会失望,整个分手仪式我并未近距离目击和耳闻,只在一旁见证了一对身心相系数

    爱你·心灵读本 2015年9期2015-07-06

  • 司汤达:让巴尔扎克“嫉妒”的天才
    TIP1司汤达其人司汤达(Stendhal),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仅仅不到60年,而且在文学上起步很晚,直到三十多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篇短篇或故事以及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精准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闻名于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他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TIP2天才的成长司汤达出生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城一个富裕律师家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期2014-04-01

  • 《巴马修道院》其实是一颗钻石
    郭宏安在中国,司汤达的《红与黑》有口皆碑,《巴马修道院》却不那么著名。其实无论从作者自己对作品的评价,还是从历史的评价来看,《巴马修道院》都丝毫不逊于《红与黑》。中国人谈到《红楼梦》,会引用一句古语,说它“光景常新”;而法国人安德烈·纪德谈到《巴马修道院》,恰恰也说的是:“每次重读,总觉得是一本新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就是这部文学杰作的特点。有人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吗?的确是。这部小说的来源,取自十六世纪的一个叫作《法尔耐斯望族的创业史》的手抄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期2014-04-01

  • 探究司汤达的意大利情缘
    坦 刘会凤探究司汤达的意大利情缘王 坦 刘会凤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后人对其一生总结的铭文:亨利·贝尔,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亨利·贝尔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名字,因此这个名字出现在墓碑上并不奇怪。同时,作为一名多情的文学巨擘,他的一生的确“爱过”、“写过”。那么为什么明明是法国作家的司汤达偏偏自称是米兰人呢?为什么他的作品中大部分背景都是与意大利有关呢?这就不免要谈论起他内心深处的意大利情缘了。司汤达 意大利情缘 原因 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9期2013-12-12

  • 那些意大利的清净凛冽女子: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分析
    、理论研究背景司汤达,一个法国作家,用毕生精力做了两件事情:记录意大利,表达爱情。他的作品直接描绘意大利的生活、意大利少女性格,通过不同模式化的小说创作,表达了一位法国作家对意大利的总体认识。研究者把这类异国文学的形象研究归为:比较文学形象学。它主要研究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首要追求是,认识不同形象的各种表现形式、形成这些形象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本文针对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重点对她们的形象进行研究、分析,从民族、文化、社

    名作欣赏 2012年9期2012-08-15

  • 司汤达综合征
    说,乔巴得了“司汤达综合征”。半年后,乔巴不仅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去了中国,还决定叫大儿子学中文。去年秋天,他跟妻子离婚了,原因是他被一位电视女主持缠得五迷三道。离婚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带一家四口重游中国;离婚后做的第一件事,则是带情人去中国。看来,乔巴不但染上了司汤达综合征,而且病得还真不轻呢。说来说去,到底什么叫“司汤达综合征”?估计读过《红与黑》的人不少,听过“司汤达综合征”的并不多。两百年前,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第一次游佛罗伦萨,被一波接一波的审美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2期2011-05-14

  • 文学大师的启示(二则)
    上的成就即使与司汤达、巴尔扎克相比,也只能说各有千秋。我国研究福楼拜的学者李健吾就曾说过:“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但是福楼拜完美。”这真一语中的。福楼拜是一个艺术大师,他对小说这一形式的创作,刻意求工,匠心独运。为追求它的“完美”与精确,呕心沥血,1852年3月他给高莱女士的信中说过一段话;“整整十五年以来,我象驴一样地工作着。我这一生就象顽石似地过着,就把我的热情全关在笼子里面,除非为了解闷,有时我走去瞻望瞻望。噢!只要写成一部美丽的作品,我这一生也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7期1987-11-01

  • 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
    徐知免司汤达《拉辛和莎士比亚》的中译本出版了①。这本小书的作者以其犀利的风格提出的若干文学问题,耐人寻味。现在人们讨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的时候,看看欧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最初兴起的痕迹,我想这是有意义的,至少是有助于这方面的讨论的。一《拉辛和莎士比亚》是司汤达于一八二二年至一八二五年发表的有关“浪漫主义”论文的汇集。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戏剧家,在我国要算很知名的了。拉辛似乎不是这样,这位十七世纪的法国古典悲剧作家,他的作品虽然过去有几

    读书 1980年2期1980-07-15

  • 简论《红与黑》
    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司汤达的真实姓名是马利-亨利·贝尔,司汤达是其笔名。他在一七八三年一月生于法国外省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司汤达深受伏尔泰的信徒、启蒙运动进步思想的拥护者、外祖父亨利·甘尼永大夫的影响。甘尼永大夫十分关心外孙的成长,他培养他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习惯,给他讲述历代英雄的光辉事迹。司汤达后来自己也说:“我完全是由我那可敬爱的外祖父亨利·甘尼永教育成人的”。一七九六至一七九九年,司汤达

    读书 1979年5期197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