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氏体

  • 含Nb微合金化Q345厚钢板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有马氏体位向的索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晶粒尺寸大小不一,较大块状组织达到了百微米级;下部区域2组织明显细小,由粒状贝氏体、索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大部分晶粒尺寸30 μm左右。T/4厚度截面的组织较均匀一致,与1-1试样下部区域的组织构成相差不大,铁素体数量相对较多,见图3(b)。T/2厚度截面组织细小,由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索氏体组成,铁素体数量明显增多,棱角更加圆滑,大部分晶粒尺寸40 μm左右。(a)1-1试样Nb元素的加入和轧后加速冷却的引入,使得奥氏体向

    压力容器 2023年8期2023-11-07

  • 感应加热在钢丝生产中的应用
    处理来实现组织索氏体化,以索氏体组织为基体进行拉拔成形。奥氏体等温处理后的索氏体是由细片状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组成的,拉拔变形时,片状渗碳体沿受力方向扭转、破碎、引伸,有利于钢丝的延伸变形,由于渗碳体间距减小、破碎渗碳体及部分碳原子向铁素体扩散,使钢丝的强度增加,等温索氏体化的钢丝在具有较强度的同时,又有很好的伸长率。19世纪中叶,英国人JECME.Hossfoll首先将加热奥氏体化的钢丝浸入500℃左右的铅熔液中冷却并保温,由此获得索氏体,作为拉拔前的准备组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3年8期2023-08-22

  • 扭转角度对桥梁缆索钢丝组织的影响
    溶解退化,使得索氏体片层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且有少量的微孔,这主要是因为钢丝热镀锌过程中,其表面受热最严重,导致表面组织中少部分渗碳体发生溶解;而r/2 处、芯部的组织则保持了很好的完整性,组织分布很均匀,片层之间的界限清晰明了。图2 0#钢丝横向SEM组织Fig.2 Transverse SEM structure of 0# steel wire1#钢丝横向SEM组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与0#钢丝相比,相同位置处,1#钢丝经扭转后组织变化主要表现在

    宝钢技术 2022年4期2022-11-11

  • 45Mn钢链板热处理后硬度低原因分析
    条块状铁素体+索氏体,心部为索氏体+回火屈氏体+少量块状铁素体,如图2所示。图1 低硬度链板组织图2 正常硬度链板组织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可知,4 5 M n 钢的A c1为726℃、Ac3为790℃[8],由于表面碳含量偏低,在正常的淬火温度下,表层的加热温度低于其实际的Ac3点,因此链板表层组织无法完全转变为奥氏体,而是得到奥氏体+条块状铁素体组织,在冷却时又由于碳含量偏低,导致其奥氏体等温转变图(C曲线)右移,冷却速度减小,从而形成条块状铁素 体+索氏体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2年8期2022-09-01

  • 淬火温度对15Cr2Mo1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3];从图2b、e可以看出,试样经淬火、回火温度为870℃+620℃处理后,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及部分残留奥氏体,但组织中未溶的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从图1c、f可以看出,试样经淬火、回火温度为970℃+620℃处理后,所得到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及残留奥氏体消失。图1 试样正火调质后的显微组织3.2 淬火温度对15Cr2Mo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三组试样经相同的正火工艺+不同的淬火工艺+相同的回火工艺处理后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2年6期2022-07-12

  • G12MnMo7-4钢异常组织分析及调质工艺优化
    混合物称为回火索氏体[1]。而生产铸件取样观察显微组织时发现淬火后马氏体的特征依然大量保留,且局部出现保留长束的马氏体特征的回火组织,与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的回火索氏体无法严格对应,对生产和检验判定工作造成困难。本文通过对异常组织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异常组织产生原因。同时对该钢种试样分别在不同温度进行淬火和回火试验,进行工艺优化。1 异常组织试样分析G12MnMo7-4钢铸件调质后异常组织见图1中灰色部位,深色部位为回火索氏体

    金属热处理 2022年6期2022-06-29

  • 18MnNiCrMo 合金钢冲击性能不合分析
    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见图10、图11),5#试样的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回火组织+少量回火索氏体(见图12、图13)。图10 2#试样100X 显微组织形貌图11 2#试样500X 显微组织形貌图12 5#试样100X 显微组织形貌图13 5#试样500X 显微组织形貌2 分析讨论(1) 试验结果表明,18MnNiCrMo 合金钢试验件断口形貌为韧窝,18MnNiCrMo 合金钢产品件断口启裂区均为韧窝,瞬断区的断裂源区及断裂区的断口形貌为解理+准解理+少量撕

    一重技术 2022年2期2022-05-12

  • X80无缝钢管热处理工艺研究
    为贝氏体、回火索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由图1(b) 可知,930 ℃淬火、630 ℃回火和空冷的试样组织为贝氏体、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由图1(c) 可知,930 ℃淬火、650 ℃回火和空冷试样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可见,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组织转变成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由图1(d) 可知,930 ℃淬火、650 ℃回火和水冷试样的组织也是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和空冷相比较,水冷方式对组织没有影响。热处理工艺对X80无缝钢管组织的影响规律如表2所示。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2年1期2022-02-23

  • 40Cr热轧板调质开裂原因分析
    其中基体为回火索氏体中分布着块状的铁素体,亮带为回火索氏体中分布着块状及条状铁素体,而暗带为较为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5]。根据淬透性理论可知,正常调质组织为由表及里回火索氏体中的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而本样品材料内部的成分偏析缺陷导致了调质组织呈现相反规律。试样的晶粒度等级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其内部的回火索氏体组织较为均匀且细小,晶粒度为9级,满足技术要求。2.4 硬度检测沿着试样厚度方向选择3条测试路径,如图7所示,由中心向表面依次进行洛氏硬度测试,结果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2022-02-21

  • 回火工艺对H13E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氏体转变成回火索氏体,导致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但塑性与韧性升高。J. Zhu等[8]发现采用550 ℃保温50 h的预回火工艺可以有效提高H13钢的强韧性。H13E钢是在原有H13钢基础上,对其中的合金元素成分进行适当调整而达到一定的改性,期望在H13钢基础上提高其强韧性。本文在前期基础上[9]通过研究不同的回火工艺参数对H13E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H13E钢的回火工艺,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成本。1 试验材料及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1年6期2022-01-06

  • 镀锌钢绞线扭转脆断原因分析及改进
    貌,样品基体以索氏体为主,但心部区域内呈纤维状形貌,边部组织呈细密粒状分布,扭转形成的裂纹深度与边部细密粒状组织深度相对应(如图8-9所示);使用扫描电镜放大至1000倍对比观察边部和心部组织形貌,镀锌钢丝边部渗碳体已多成短棒和颗粒状(如图10所示),而心部仍保持原始片状形貌(如图11所示)。图8 台阶断口处纵截面组织形貌(25×)图9 台阶断口后3 cm处纵截面形貌(25×)图10 边部短棒和颗粒状渗碳体形貌(1000×)图11 心部片状渗碳体形貌(10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2021年2期2021-10-29

  • 履带式起重机臂架用890 MPa级钢管热处理性能探讨 *
    经过检测,回火索氏体中含有大块贝氏体组织,是导致材料冲击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贝氏体组织的析出,说明钢在淬火时冷却速度较慢,低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图1 回火索氏体+贝氏体组织3 改进措施从冲击功不合格的钢管上取样,在实验室模拟钢管热处理。3.1 第一轮热处理试验3.1.1 热处理工艺该产品的合金含量约4.3%,由于合金含量较高,淬火后会有较多残余奥氏体存在。残余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的速度快,而向珠光体转变的速度慢。残余奥氏体在高温区内回火时,优先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2021年1期2021-07-31

  • 汽车用低合金钢的索氏体化与组织性能研究
    超细片层结构的索氏体组织的索氏体化工艺有望在新型高强塑汽车用钢的开发中应用,然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主要集中在弹簧钢、钢帘线等领域,且对于添加了Cu等微量元素的中高碳钢的索氏体化工艺的研究较少[5],索氏体化工艺参数和微量元素对中碳低合金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也不清楚。本文通过添加微量Cu的方法开发出新型中碳低合金汽车用钢,并考察了等温温度和等温保温时间对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有助于为更高强度和塑性的汽车用钢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1 试验材

    环境技术 2021年3期2021-07-21

  • 微合金高碳硬线钢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
    观察组织,对比索氏体组织差异性。分别取1#,2#试验钢Ф5.5 mm盘条进行拉伸数据对比,研究拉伸性能差异。2 结果与讨论2.1 对索氏体相变的影响1#,2#试验钢经过加热、轧制,控制吐丝温度为850-950 ℃,通过调整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的风机风量,达到索氏体相变温度在550-700 ℃范围的控制要求,记录不同时间点相变温度,绘制成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对比,如图1所示;2#试验钢对比1#试验钢索氏体相变延后,相变温度更低,相变时间延长,说明索氏体相变更充分。

    现代冶金 2021年1期2021-05-18

  • 45钢亚温淬火硬度不均匀原因分析
    素体、屈氏体和索氏体。45钢;亚温淬火;硬度;冷却速度1 引言45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良好切削加工性能,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碳素结构钢。利用亚温淬火即临界区域的热处理工艺可明显改善钢的韧性,降低冷脆转变温度和抑制可逆回火脆性,既即能赋予材料良好的综合性能,又解决了45钢淬火变形和开裂问题[1]。生产中用直径10mm×200mm的45钢棒料制造沉头螺钉,工艺流程为:下料→亚温淬火+回火→探伤→加工成型,亚温淬火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2期2021-05-10

  • 82B盘条控冷工艺优化研究
    ,从组织上看,索氏体化率越高,珠光体片层间距越小,对其拉拔性能提升效果越明显[4]。从冷却制度入手可以合理控制产品力学性能,控制冷却速度可以减少先共析铁素体析出,改善珠光体形貌和片层间距[5],即通过控制组织结构,提高高碳钢82B盘条的力学性能。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1.1 试验材料本文采用某高线生产的82B高碳钢盘条,其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范围如表1所示。表1 82B盘条化学成分 %1.2 试验方法1)用热膨胀法测定试验钢的相转变点。采用DI L805A热膨

    山西冶金 2020年4期2020-09-17

  • 提高微合金化高强钢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
    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有个别位置从形貌上看像贝氏体,可能是在淬火时形成少量的下贝氏体,回火后出现贝氏体形貌。1#试样的贝氏体组织较2#试样多,但索氏体组织较2#试样细密。C 含量对钢的强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保证钢的淬透性和屈服强度;Mn 含量较高时,钢有明显的回火脆性,尤其是第一类回火脆性严重;Mo 在合金钢中一般是辅助元素,是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且能强烈提高钢的淬透性,主要用在硅钢和铬钢中,能有效地消除回火脆性,使之具有好的冲击韧性;Ni 是辅助元素,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0年1期2020-04-08

  • 45#钢农机转向轴断裂原因分析*
    发现显微组织为索氏体+铁素体,晶粒度未发现长大,未发现明显的过热、过烧、魏氏组织等异常现象(如图4所示)。试验室对转向轴取样按照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要求进行调质处理,其中淬火温度为860 ℃,回火温度为600 ℃,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如图5所示)。图4 转向轴显微组织 图5 经调质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1.2.3 冲击韧性试验在转向轴上取样两组冲击试样,一组直接进行冲击韧性试验,另一组按照GB/T699-2015《优质碳素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0年1期2020-03-25

  • 高碳钢82B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基体相变行为研究
    组织为珠光体、索氏体和少量的二次渗碳体。当冷却速度为0.5℃/s时,组织仍为珠光体、索氏体、少量的二次渗碳体,此时渗碳体含量减少。当冷却速度达到1~3℃/s时,试样组织为珠光体和索氏体,渗碳体完全消失。当冷速增加到5℃/s时,基体组织为珠光体、索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物,且马氏体开始出现。在7~10℃/s时,珠光体和索氏体含量逐渐减少,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当冷速为15℃/s,试样组织仍为少量珠光体、索氏体和马氏体,此时由于生成的珠光体和索氏体含量少,温度-膨胀

    山东冶金 2020年1期2020-03-10

  • 制作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评级图谱提高检测准确性
    1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的现状YB/T169-2014 规定了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有:金相手工检测法、图像分析仪标样检测法、比较法。金相手工检测法通过待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图片,采用网格数点法,为仲裁法。图像分析仪标样检测法通过将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制样,同一设备和检测参数下进行检测。因检测周期较长,不适用于日常生产检测。比较法是通过金相显微镜显示待测样品的金相组织,将观测到的金相组织与索氏体含量标准评级图谱对比来评定待测样品的索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2020-03-09

  • 高温过热器T91材质管道焊缝异常与分析
    3a),为回火索氏体,晶粒较细,碳化物尺寸较大,大部分晶粒内马氏体位向特征基本消失,少部分晶粒内可见1条~2条碳化物沿特定晶面分布线。碳化物主要集中于晶界,晶内碳化物数量较少且尺寸较大,金相组织介于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与碳化物之间。2号原始母材金相组织见图3b),为回火索氏体,晶粒稍大,碳化物尺寸和分布特征与1号上侧原始母材金相组织基本相同。图3 母材组织1.4.2 距离焊缝10 mm处金相分析分别对两组试样距离焊缝10 mm的区域的管道进行金相分析,该区域

    山西化工 2019年5期2019-11-27

  • 焊丝层绕断裂分析与改进
    形态的铁素体+索氏体(黑色)+块状马氏体(浅黄色)。拉拔中,作为主体相的铁素体被剧烈拉长,尺寸细小的索氏体离解成带状铁素体及其上碎断、弥散分布的渗碳体,这正是轧后控冷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而包裹于索氏体区域的马氏体相性硬而脆,要么碎裂沿变形方向分布,要么成为大的“孤岛”,二者均会阻碍、割裂软相流变,原结合区逐渐解离形成“孔隙”。见图4、图5。两种断口的差异在于马氏体的块度与孔隙的大小及其集中程度。宏观而言,拉伸轴向的45°方向面是最大剪应力面,抗剪切强度低,孔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7期2019-11-21

  • 82B盘条拉伸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
    析、断口形貌及索氏体片层间距的分析。2 试验结果2.1 拉伸试验我们采用WAW-600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82B盘条进行拉伸试验,并对存在断口特征的试样自然时效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对比数据见表1。2.2 断口宏观分析盘条拉伸试样断口通常分为三个区域,即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纤维区一般位于断口中央,呈粗糙的纤维状圆形花样,断裂最先在该区产生,纤维区伴随着较大的塑性变形。纤维区面积越大,材料塑性越好。围绕纤维区的是放射区,呈现放射花样特征,在放射区内裂纹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2期2019-08-14

  • 油气管道用技术标准中的问题剖析与建议
    后会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其中的带状组织依然存在。钢中的带状组织有两种物态:一是钢中的化学元素成分偏析造成的;二是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由硫化物和氧化物形成的,特别是硫化锰这种夹杂物对钢的性能影响最大。带状组织对钢的性能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钢管的韧性,提高钢管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导致钢管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上钢的韧性严重恶化[5];降低钢管的抗腐蚀性能。由于带状组织对管道用钢性能的危害性,因此应该对钢管中的带状组织进行评定并规定其合格级别,这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2期2019-01-17

  • YL82B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试样显微组织为索氏体,中心有网状渗碳体存在,显微组织形貌如图9所示。2.分析与结论原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非金属夹杂物级别、脱碳层深度、索氏体含量等均符合GB/T24238—2009标准技术要求。图2 断口形貌图3 断口尖端“V”形裂纹形貌(50×)图4 裂纹附近夹杂物形貌(500×)图5 内部裂纹附近网状渗碳体组织形貌(500×)图6 试样中心偏析带(8×)图7 横向偏析(6.5×)图8 横向“C”形裂纹缺陷形貌(50×)图9 索氏体+网状渗碳体(10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8年12期2019-01-07

  • 热处理工艺对34CrNiMo6钢性能的影响研究
    大,组织以回火索氏体为主,并分布有细小的碳化物颗粒,其中镍铬元素配合使用,显著提高了钢的淬透性。镍对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使钢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能得到较高的冲击韧度[11]。钼元素除能细化晶粒,促使截面较大的锻件性能均匀外,还可克服回火脆性[12]。不同淬火温度下试样的力学性能见表2,不同回火温度下试样的力学性能见表3。可以看出,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样的强度有所增加,伸长率差别不大,在900 ℃时冲击韧性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温度上升,合金中的碳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6期2018-11-23

  • 空心轴热处理裂纹原因分析
    X)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极其细密(镍的作用特别明显),即使在放大800倍时也不易观察到回火索氏体中碳化物析出质点的形貌和分布(碳素钢在放大500倍时就能清晰地观察到回火索氏体中的细微质点)。可以认为外表面淬火加热温度适宜,冷却速度也适中。距管件外缘6.0cm和11.0cm处(该处接近壁厚的一半)的金相组织如图6、图7所示。图6中大部分为回火索氏体组织,灰白色条状组织是回火贝氏体,因为贝氏体优先于马氏体形成,因此它贯穿原奥氏体晶粒,比马氏体针长;又因为它本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6期2018-07-27

  • 42CrMoS4H热轧圆钢热处理工艺优化试验
    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的马氏体,马氏体深度4~5 mm。出现回火索氏体说明淬火过程中出现自回火。距离端部12 mm处出现的大量的上贝氏体为热轧组织,非淬火组织,而拉伸和冲击试样在距离半径12.5 mm处取样,所以所做拉伸和冲击试样基本为原始组织经回火处理,因此强度低,塑性差。图1 工艺1淬火试样金相组织为了提高强度,对该批料进行二次淬火,提高淬火温度,降低行进速度。按热处理方案中工艺2进行热处理,同样每炉钢各取2支拉伸试样及3支冲击试样(检验结果见表4

    山东冶金 2018年3期2018-07-13

  • 42CrMo4大型锻件调质其组织与冲击的探讨
    0 mm,回火索氏体。11~15 mm,回火索氏体+少量上贝氏体。16~20 mm,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21~50 mm,回火索氏体+块状铁素体。51~130 mm,回火索氏体+块状铁素体+珠光体。131到中心,片状珠光体+网状+块状铁素体。图2 回火工艺距表面25.4 mm和80 mm和112.5 mm和心部的金相组织(500X)分别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截面处3个不同位置的机械性能作分析如表2所示。5 讨论由实验结果可知,在42CrMo4截

    现代盐化工 2018年1期2018-03-29

  • 过共析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浅析★
    等领域。均匀的索氏体组织被认为是拉丝操作和控制索氏体综合性能的最佳形态。对于过共析钢而言,在抑制先共析渗碳体组织的条件下,珠光体片层间距的细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钢丝的成品力学性能。本文基于典型的高速线材装配产线,浅谈过共析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自1980年以来,高速线材生产受到消费结构升级及整体装备水平提升的影响,消费市场对小规格、大盘重线材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顺应这一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年产量,目前很多国内新建产线均装备了当前最为先进的主体设备。高

    山西冶金 2018年2期2018-03-29

  • 刘振江出席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S600E新闻发布会
    司联合主办的“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S600E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等相关协会和学会,河南省国防科工局、河南省质监局、河南省工信委和巩义市委市政府等政府部门,北京科技大学、海军设计院、中国电力科学院等相关科研院所,中钢集团、宇通集团、远大科技集团和牧原股份等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与会代表约180人。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是一项中国人

    中国钢铁业 2018年1期2018-03-22

  • 桥梁用钢丝绳QS82Mn 热处理工艺探索
    梁用钢丝绳要求索氏体化率大于85%,从而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形。目前获得索氏体组织普遍采取连续冷却珠光体转变,随冷却过程的进行将依次发生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索氏体是细片状珠光体,屈氏体是更细片状珠光体)转变,层片间距越来越细,产生组织不均匀,导致索氏体化率降低。本文采用离线奥氏体化和两段盐浴的方法对 QS82Mn盘条进行热处理,盐浴索氏体化工艺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是等温转变,索氏体片层间距大小一致,组织均匀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生产实

    数码设计 2017年6期2017-12-14

  • 82B盘条拉拔中脆断的原因分析
    物;金相组织是索氏体+珠光体+少量铁素体,索氏体化率为90%以上,无马氏体,存在中心碳化物。表3 拉拔脆断82B盘条化学成分 %表4 拉拔过程82B盘条高倍检验该脆断断口试样中的夹杂物相对不高;金相组织为索氏体、珠光体和少量铁素体;未发现马氏体等异常金相组织;其索氏体含量达90%以上,不会导致盘条产生脆断。盘条中存在较严重的碳富集,产生了大量的颗粒状、网状碳化物,碳化物本身脆性较大、塑性几乎为零,加上网状碳化物起着分割晶粒的作用,降低了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结合

    山西冶金 2017年5期2017-11-28

  • 高碳盘条V-Cr-Mo合金化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
    24%时会增加索氏体量,有效提高盘条强度[1]。文献[2]也证实,向82B中添加Cr+V≤0.4%时,索氏体化率达到85%以上,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向高碳盘条82B中单一添加V后,可细化索氏体片层,提高强度,但韧性相应下降,而V、N元素的同时加入可使82B索氏体片层及索氏体球团尺寸均减小,强韧性最高[3]。然而向82B钢中添加VCr-Mo系合金的研究还未有报道,本文从复合合金化的角度对82B钢的组织性能进行研究。1 试验方法试验用盘条工艺流程为:转炉冶

    鞍钢技术 2016年6期2016-12-14

  • 减速箱高速轴断裂失效分析
    目标组织为回火索氏体。(1)试样表面基体组织与夹杂物情况 在试样靠近断面20mm处取全截面试样分析基体组织,选取试样边缘作为检测点,检测结果:金相组织(见图1、图2)为回火索氏体+网状铁素体(5.7%);夹杂物(见图3)评级为A2.5eD0.5级;硬度为276HBW10/3000。(2)试样径向1/4处的组织与夹杂物情况 在试样靠近断面20mm处取全截面试样分析基体组织,选取试样径向1/4处作为检测点,检测结果:金相组织(见图4、图5)为回火索氏体+网状铁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1期2015-12-27

  • 核电机组二回路主蒸汽隔离阀螺栓“咬死”原因分析
    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螺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螺栓、螺母硬度值的不合理匹配,是二者发生“咬死”现象及拆卸过程中个别螺栓被拧断的根本原因。螺栓;螺母;硬度;回火马氏体某核电厂新建机组第一次换料大修期间,对二回路主蒸汽隔离阀进行解体检修。工作人员在阀体拆卸过程中发现,阀盖多个双头螺栓上端,螺纹与螺母之间发生“咬死”现象,难以拆卸(见图1)。为了将螺栓顺利拧开,工作人员加大扭矩,结果多个螺栓表面螺牙发生塑性变形,严重损坏,甚至个别螺栓被拧断。断裂位置位于螺栓下端阀

    中国核电 2015年1期2015-10-28

  • 加热温度对轴承钢球化组织的影响
    有片状珠光体或索氏体组织以及残留碳化物网状,球状化碳化物颗粒度的大小,均匀程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为获得均匀球化组织,结合企业退火生产工艺实际,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在连续冷却球化退火过程中,加热温度和原始组织对碳化物行为的影响,简述了在连续冷却退火过程中碳化物的行为及加热温度和分解温度的关系,加热温度和组织转变之间的关系。1 试验方法实验用料选用热轧状态的轴承钢,规格为φ11、φ15、φ21棒材试样,随退火炉正常退火并在相应规格和固定的棒料上,取下部分试料在箱

    冶金与材料 2015年4期2015-08-20

  • 拉拔工艺对含铬60钢丝组织性能的影响
    有恶化,均匀的索氏体+少量珠光体+微量铁素体组织以及高索氏体化率,即是大变形量拉拔工艺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钢丝性能的技术关键拉拔工艺;铬合金元素;钢丝性能1 前言钢绞线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架空输电的地线、公路两边的阻拦索、建筑结构中的结构索,常用于电力、桥梁、建筑、水利、能源等工程。60钢热轧盘条作为生产钢绞线、钢丝产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经过酸洗、磷化多道次大变形量拉拔(退火),可从φ6.5mm规格热轧盘条拉拔到φ1.0mm钢丝。减面率高达90%以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6期2015-07-27

  • 装甲车辆曲臂断裂分析
    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图2可以看出,曲臂的组织为珠光体+网状铁素体,网状铁素体使曲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下降,此为造成曲臂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2 工艺分析调质处理采用工艺如图3所示。图3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经调查,现场操作情况及记录均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没有发现异常。根据调质组织出现严重的网状铁素体问题,现场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该问题主要有如下3种情况:1)没有进行调质处理;2)热处理工艺执行不严格(如转移时间过长和保温时间过

    新技术新工艺 2015年4期2015-07-12

  • 超高强度钢丝及其热处理
    要进行等温处理索氏体化,大部分合金元素会使奥氏体等温转变的C曲线右移,使得等温分解的孕育期和分解的完成时间都会增加,现在钢丝行业中仍主要以铅槽作为等温分解设备,由此铅浴炉将要成倍地加长,一般是无法实现的。超高强度钢帘线中一般加入0.3%左右的Cr(质量分数),使得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较少地降低减面率。这是因为铬可以阻滞片状渗碳体向球状渗碳体转化,减缓渗碳体的长大,增强冷态变形的强化作用,有较高硬化率,在相同的变形量条件下,可以提高强度。铬对变形强化的影响如图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23期2015-04-23

  • 镗轴氮化工艺研究
    和均匀细小氮化索氏体。图6b为镗轴的截面组织,可以看出,最表面有一层白色针状氮化物,次表层为氮化索氏体,脉状氮化物为2级。采用二段氮化工艺时,镗轴表面氮化硬度在1045HV左右,氮化层深度为0.61mm,氮化后镗轴变形小于0.15mm。因此,二段氮化后,镗轴的检测结果都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图7为镗轴二段氮化后的微观组织。镗轴氮化后的表面组织如图7a所示,主要为均匀细小氮化索氏体。镗轴氮化层的截面组织见图7b,最表面有一层白色针状氮化物,次表层为氮化索氏体,脉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17期2015-04-23

  • 硬线钢(82B)冶炼终点C成分偏差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组织以及较高的索氏体含量,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预应力钢丝向高强度和大变形量方向的发展(要求钢丝拉拔总压缩率在85%以上、抗拉强度达到2000 MPa以上,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塑性δ100≥3.5%,因此对82B高碳钢盘条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其使用的特殊性,在炼钢工序应满足:(1)铸坯C偏析尽可能小,以保证钢材组织的均匀,性能的稳定;(2)[O]、[N]含量尽可能低,保证成品盘条的[O]<50×10-6,[N]<80×10-6;(3)夹杂物级别尽可能

    新疆钢铁 2015年1期2015-02-10

  • 大容积高压气瓶爆破失效分析
    部分区域组织为索氏体+贝氏体+针状铁素体,有一处边角区域组织为索氏体,有成分偏析现象;从图11可以看出,2#断口附近组织与其他部位组织相同,均为索氏体+贝氏体+针状铁素体,有成分偏析现象。由图12~图14可以看出,2#内壁的金相组织为索氏体+贝氏体+针状铁素体,有成分偏析现象;2#中间的金相组织为索氏体+贝氏体+块状铁素体;2#外壁的金相组织为索氏体。该钢管的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后的正常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因此该钢管除了外壁的组织符合要求外,其余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11期2015-02-05

  • 65钢拉簧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物,金相组织以索氏体为主、脱碳少,尽量避免出现马氏体、先共析铁素体、网状渗碳体等组织,盘条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好、通条性能稳定。65 钢的主要生产流程为:铁水→转炉→LF 精炼炉→方坯连铸→加热炉→高速线材控轧控冷→精整。用户在对65 钢拉簧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为此对拉簧断裂试样进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等分析。1 实验研究分别取65 钢拉簧断裂的试样及拉拔前的母材进行实验研究。1.1 化学成分对断裂试样及其母材分别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河南冶金 2014年6期2014-12-22

  • 热处理对T91钢金相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货态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晶粒大小比较均匀。过热区组织因为在进行热处理时,其高温状态的温度达到1250℃,从而使奥氏体晶粒发生很大变化,即生长很快,在冷却之后形成了位向明显、晶粒较大的低碳马氏体,硬度为377HV0.2;过热区在高温回火后,马氏体板条虽然参与了高温同火的过程,但是位向仍然存在,不过奥氏体在经过分解、转化之后,会变成铁索体,因而能析出碳化物质,进而成为回火索氏体组织,硬度数值相对于原先数值,下降为252HV0.2。正火区在正火状态的组织结构,因为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9期2014-12-02

  • 82B高速线材拉拔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分析
    验结果2.1 索氏体组织由于冷却和规格效应的因素,82B盘条边部索氏体含量较高,而芯部较低,不具有代表性,故以二分之一半径处的组织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另外由于索氏体片层较细,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已显示不出组织内部细节,故采用具有高分辨率、高景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分析。通过观察82B盘条拉拔前原始组织和拉拔过程各道次中的组织变形情况来进行分析,显微组织SEM像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图1 拉拔前和各道次拉拔过程中纵向显微组织观察SEM像由图1可以看出,

    河南冶金 2014年3期2014-10-13

  • 30Cr2Ni2Mo钢大型环类锻件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含合金元素回火索氏体混合组织的缘故。同时,试验还获得了锻件调质后的变形情况,为高淬透性钢大型环类锻件的热处理留量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30Cr2Ni2Mo钢;大型环类锻件;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粒状贝氏体30Cr2Ni2Mo钢是优质的铬镍钼调质钢,有很高的强度和淬透性。主要用于重型机械中承受高负荷及大尺寸的部件,如矿山磨机齿轮、汽轮机转子、叶片、高负荷的传动件、紧固件、曲轴等[1]。最近,我们公司生产粗加工尺寸为∅4 900 mm/∅3 800 mm×40

    大型铸锻件 2014年4期2014-08-23

  • 高碳82B线材控轧控冷工艺优化实践
    到了使用要求,索氏体化率达到85%以上,月产量稳定在5 000 t以上。82B线材;控轧控冷;索氏体1 前言高碳82B线材主要用于制作1 860 MPa及以上级别的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高层大跨度建筑、海港码头等领域。随着预应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该产品主要原料的82B钢,其市场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同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稳定的化学成分、纯净的钢质,同时要求有较高的索氏体含量和均匀的金相组织[1]。联峰钢铁优化探讨了规

    山东冶金 2014年1期2014-02-09

  • 400 MPa级热轧带肋钢筋控轧控冷工艺应用试验
    钢筋表层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过渡层为回火索氏体+珠光体+铁素体,半径1/2处为细小的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9.5级。轧制速度对控冷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自回火温度对钢筋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热轧带肋钢筋;控轧控冷;轧制速度;回火温度目前济钢生产400 MPa级热轧带肋钢筋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综合利用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得到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螺纹钢筋,并使成本进一步降低。本试验结合型材厂现有设备,通过研究控轧控冷工艺,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在保证

    山东冶金 2014年4期2014-02-09

  • ASTM 4145H钢裂纹分析
    织为正常的回火索氏体,向内有较多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出现,如图4 所示。正常处所取试样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如图5 所示。网状裂纹处所取试样的金相组织除正常的回火索氏体外还有部分托氏体组织,如图6 所示。试样腐蚀后观察晶粒度为7.5 级,如图7所示。图4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Figure 4 Martensite+residual austenite图5 回火索氏体Figure 5 Tempered sorbite图6 回火索氏体+托氏体Figure 6 Te

    中国重型装备 2013年1期2013-11-18

  • 摩擦氧化物在钢的高温磨损中的形成和作用
    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3Cr13钢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50℃,保温20 min,油冷,进行200,600和750℃回火,保温2 h,空冷,分别获得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C12MoV钢采用奥氏体化温度1150℃,保温1 h,油冷;550℃回火3次,每次保温2 h,空冷;获得热稳定性好的回火屈氏体组织(HRC=60).表1 两种钢的热处理工艺、组织和硬度磨损试验在MG-200型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参数:环境温度分别选择200和400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8-22

  • 上夹口热处理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回火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其耐蚀性与强韧性均较优良。图3中组织为带马氏体位向的均匀回火索氏体,属正常的调质组织,工件完全淬透,中心与表面组织一致。2Cr13 经调质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以用于承受较高应力的零件,如耐有机酸、盐的水溶液和食品介质的设备。图3 2Cr13的淬火组织 500×图4中组织为均匀回火索氏体+细小颗粒状碳化物,属正常的调质组织,工件完全淬透,中心与表面组织一致。图4 4Cr13的淬火组织 500×4Cr13 经调质后具有

    机械工程师 2013年5期2013-08-15

  • 感应淬火硬化层厚度的荧光磁粉检测方法
    ,根据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的基本特点,可以判定该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测试发现其硬度只有227 HV0.1左右。由此说明,细杆的中心保持了前道热处理工艺的原始组织,该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由图1(d)可以看出,从淬硬层到中心未淬硬层,组织并没有急速转变,存在一个过渡区,宽度约0.12i Yn/l,过渡区的组织为淬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此混合组织的硬度介于淬火马氏体与回火索氏体之间。表面硬化处理可以提高受动态应力部件的耐磨性能以及疲劳强度。这些特性主要是由表面

    无损检测 2012年5期2012-05-14

  • 核电用40NCD 7.03材质大螺栓热处理工艺
    析,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贝氏体,晶粒度为5级。该批大螺栓抗拉强度富裕量不多,通过补充回火很难使低温冲击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只能通过重新高温热处理,使其热处理后组织为索氏体,晶粒度大于5级,才能使低温冲击性能满足技术要求。3 改进后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见图3。该工艺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是:(1)在调质工艺前加了一道正火工艺,目的是改善组织,细化晶粒,为降温淬火组织均匀性做好准备。(2)780±10℃保温1 h。根据经验公式得出,Ac3=740℃,

    大型铸锻件 2011年2期2011-09-25

  • 高碳SWRH82B盘条控轧控冷工艺优化
    控轧 控冷 索氏体 马氏体 网状组织 比例1 前言SWRH82B盘条是生产1 860 MPa及以上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铁路、机场、电站等重大工程。盘条一般需要连续拉拔至ø5.04 mm左右,这就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拉拔性能,因此SWRH82B盘条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及理想的索氏体组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利用美国摩根公司第六代高速线材生产线的装备优势,在稳定SWRH82

    天津冶金 2011年4期2011-01-04

  • 72A帘线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分析
    ]。单一均匀的索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冷拔性能,先共析铁素体不利于冷拔,因此帘线钢应具有高索氏体化率,其组织性能要求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冷却工艺参数[2]。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能精确地反映不同冷却速度下钢材的转变温度、转变时间和转变量之间的关系,对72A帘线钢生产有着直接的实际指导意义[3]。为此,本文采用热膨胀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72A帘线钢的CCT曲线,并分析了开始冷却温度为900℃时不同冷却速度下帘线钢的室温组织和连续冷却转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1期2010-01-29

  • 控冷工艺对82B盘条相变行为影响的研究
    时要求有较高的索氏体含量和均匀的金相组织[1],因此,要求82B盘条在吐丝后有一个良好的相变过程。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对于了解钢在实际生产中的相变规律和组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可查的82BCCT曲线通常是静态CCT曲线,其冷却和相变过程与现实生产有较大不同,因此研究82B高碳盘条在控冷过程中的CCT曲线(以下简称控冷CCT曲线)及其相变规律,对制定合理的控冷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试验材料、试样尺寸及试验方法2.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材

    天津冶金 2010年4期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