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循环

  • 肺灌注显像显示1例男童棕色脂肪摄取99Tcm-MAA
    MAA能够进入体循环,且体循环血量增多;于温度较低的检查室内进行肺灌注显像,即使已对患儿采取保暖措施,仍可能需要提高BAT血流灌注水平以满足产热需求,由此进一步增加99Tcm-MAA嵌顿于BAT周围小血管内概率。本例提示,对存在RLS患者行99Tcm-MAA显像时,若出现脂肪区域显影,需考虑BAT摄取可能,并结合断层扫描及临床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以尽可能避免误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12期2024-01-05

  • 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评价
    O2、pH],体循环动脉压,肺动脉压(PAP)及心率均恢复正常,则可改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或者直接撤机。观察指标:观察患儿治疗前与治疗6 h、12 h、36 h 的血氧指标、体循环动脉压、PAP 及心率变化情况。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50 例患儿治疗前与治疗6 h、12 h、36 h 的血氧指标、体循环动脉压、PAP及心率变化比较:治疗6 h、12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9期2022-11-21

  • 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④对比两组体循环-肺循环瘘检出情况。CT判断体循环-肺循环瘘的重要表现为对比剂射流征,当肺动脉廓清时,同主动脉达峰进行交汇,肺动脉1项分支或是多个分支存在浓度较高的对比剂,相较于其他肺动脉能够有明显区别[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判断体循环-肺循环瘘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导管将对比剂注射于支气管动脉或是非支气管动脉内,提前显示部分肺循环血管,但未能向心回流,且存在肺实质浓染表现[8]。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5期2022-09-09

  • 巧制教具使血液循环途径可视化
    的方向。在代表体循环的药液过滤器中注入蓝色染色剂,输液管中的红色墨水与蓝色染色剂发生反应变成紫色液体,模拟体循环中动脉血变静脉血的过程。在代表肺循环的药液过滤器连接右心室的一侧加入漂白粉,使液体中紫色褪去,在代表肺循环的药液过滤器连接左心房的一侧加入红色染色剂,使紫色液体经过代表肺循环的药液过滤器,变成红色,模拟肺循环中静脉血变动脉血的过程。人体的心脏会不停地跳动,使血液不会逆流。在本模型中,用推动注射器的方式模仿心脏收缩的过程,将液体从注射器中挤压进入输

    中学生物学 2022年6期2022-08-12

  • 保留肺叶治疗Pryce Ⅰ型肺隔离症10例报告
    动脉发出异常的体循环动脉血管向肺组织直接供血,并经肺静脉回流左心房,构成左向左分流。Pryce将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两大类,其中叶内型又分为3个亚型:Ⅰ型,受异常体循环动脉血管供血的肺、支气管与正常肺组织完全相通,无隔离,除存在异常血管外,影像学看不出病肺有任何其他异常;Ⅱ型,受异常体循环动脉血管滋养的肺组织不仅包括影像学上呈现包块或囊泡的隔离肺组织,还包括同一肺叶内比邻的正常肺组织;Ⅲ型,异常的体循环动脉只为隔离肺组织供血,同一肺叶内比邻的正常肺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06-23

  • 远离月子里的“套路”“坐”最科学的月子
    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潴留在组织中的体液进入体循环,都需要逐步排出体内,同时产时消耗过大,所以饮食需从清淡开始。而各类荤汤里大多数都是脂肪,不建议立即开始荤汤等各类下奶饮食。那怎么下奶呀?悄悄告诉大家一个下奶“神器”,妇产科医生亲试有效——温热的白开水!每天保持2000毫升的饮水,远比各种荤汤有用。同时每天还需补充丰富的蔬菜和粗纤维,不仅利于肠道通畅,也补充身体必须的维生素。

    健康之家 2022年9期2022-05-30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及应用分析
    发生机制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部分的肺组织形成囊性肿块,肺组织囊性肿块与支气管相通后导致局部反复性感染[1]。肺隔离症发生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存在显著差异,如叶内型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肺部感染,甚至可引起隆胸、咯血等并发症;叶外型通常无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独立于胸腔的阴影或肿块;肺隔离症如合并膈扇、脊柱畸形、心血管畸形时,会对心血管系统分流造成影响,导致心力衰竭[2]。虽然肺隔离症的发病率较低,但可导致患者肺组织出现反复局限性感染,引发胸痛、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2022-02-14

  • 经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结核性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动脉、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异常引起的咯血;(4)充分了解经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风险,术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介入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有经血管介入栓塞术的禁忌证,如造影剂过敏、严重基础病或合并症无法耐受介入手术的患者,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严重减少、精神病及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手术者;(2)妊娠妇女。1.2 方法所有结核性大咯血患者入院后都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常规药物止血、抗感染、抗结核等对症治疗,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6期2022-01-27

  •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怎样预防高血压1.每日一袋牛奶,含钙约280 毫克。每日250 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 克。2.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适量进行一些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3.还有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和健身操等,按个人喜好选择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2021-12-05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三)
    re,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再灌注综合征(post reperfusion syndrome,PRS)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2期2021-12-04

  •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H 浓度梯度及体循环Ca2+变化,判断移植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恢复情况[15]。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所有单侧甲状腺疾病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颈部手术史或治疗史;(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腺瘤;(3)患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最终符合纳入标准72 例,其中男8 例,女64 例;年龄22 ~ 67 岁,平均41.57 岁;病程1 个月~ 4年,平均13.11 个月。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52 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19期2021-11-18

  • 腔镜治疗小儿肺隔离症65例
    通或不相通,由体循环异常动脉供血。隔离肺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隔离肺的术前诊断比较容易,但手术方式选择多样。叶外型隔离肺种类多,术前诊断有时容易混淆。我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小儿肺隔离症65例,均采用腔镜治疗,61例为胸腔镜,4例为腹腔镜。现结合文献,对叶内型隔离肺的手术方式和叶外型隔离肺的术前诊断进行总结分析,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1天~13岁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10-27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继发体循环空气栓塞并复苏成功1 例
    ,考虑动脉性的体循环空气栓塞,立即退针,将患者置头低脚高位,给与面罩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 mg,地塞米松20 mg,同时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后多次复查CT 平扫可见主动脉内气体逐渐减少,症状较前稍有缓解后即安返。返回病房后,患者呈进行性失语言状态,咯血1 次,暗红,约50 mL,并出现双下肢麻木及T4 以下平面感觉障碍,查体:右肺湿性啰音,心率80 次/min,双上肢可自主运动,双下肢肌力0 级,Babinski 征、Oppenh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0-18

  • 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免疫及循环的影响
    其是对肺循环、体循环的影响的研究未见,因此其应用价值的进一步细致探究意义较高[1-2],而上述方面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亟待控制的方面。本研究就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循环、体循环的影响进行细致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和观察组(常规干预联合有氧运动组),每组各49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7-06

  • 利用手机App开展科学有效教学
    习时,容易忘记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具体路线,经常混淆主动脉与肺动脉的位置。如何让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心脏的结构及肺循环与体循环,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一个重难点。现在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是结合书上的图来进行解说,或用解剖动物的实验来认识心脏。一个心脏平面图,对学生难以产生吸引力,而解剖大型动物的心脏对普通中小学校来说根本就不太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另外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就相当重要了。现在手机App比较流行,当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解剖操作的,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1年2期2021-02-08

  • 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00)肺部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1946年Pryce首次提出根据供血动脉与隔离肺组织的关系对体循环供应肺组织进行分类的方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只存在异常动脉,无隔离肺肿块;Ⅱ型异常动脉供应隔离及正常肺组织;Ⅲ型异常动脉仅供应隔离肺组织[1]。其中Ⅰ型最为罕见,表现为只有异常供血动脉, 无隔离肺,不伴肺功能与支气管结构异常,又称为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2- 4]。其解剖学异常表现为主动脉发出异常体动脉,向前下弯曲后走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2020-12-11

  • 心跳快慢和寿命有关吗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对全身的器官供血供氧;肺循环则是把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再进入体循环。每一次心脏的收缩会射出60—80毫升血液,每分钟射血4.5—6升,几乎是一个人的全身血量。很多人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心跳的快慢决定着人的寿命长短,心跳越慢的人,活的时间就越长。事实真的如此吗?心跳慢的人真的更长寿吗?我们以一个正常人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如果这个人活到80岁,心脏大约跳动30亿次。心脏的跳动遵循一定的频率

    人民周刊 2020年15期2020-08-31

  • 床旁超声评估动脉导管未闭对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循环血流量高于体循环的1/2 时,由于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而引发多脏器灌注不足,严重者可出现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甚至是颅内出血等并发症[2]。笔者采用床旁颅脑超声通过监测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豆纹动脉等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P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6-10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左心室附壁血栓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率、危险因素及体循环栓塞等情况。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EMI的患者共1245例。收集1245例STEMI患者急诊就诊时、PCI术后当日、PCI术后连续3 d以及术后1周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结果,根据TTE结果确诊合并LVT者39例,并随机抽取40例无LVT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5-07

  •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体会
    力、维持正常的体循环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临床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能够改善通气效果及氧合指数,对肺功能起到保护作用[1,2],但部分患儿的效果一般,需通过联合药物治疗提升疗效,而不同的药物所取得的疗效存在差异。西地那非属于磷酸二酯酶(PDE)选择性抑制剂,本文就西地那非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应用于该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更多的选择,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 年6 月至202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35期2020-04-19

  •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隔离症15例报道
    组织内有异常的体循环供血管,导致了部分肺叶无功能。该病最早由Pryce在1946年提出[1]。根据隔离肺组织是否具有完整的脏层胸膜,可以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临床症状多为无特异性的肺部感染。诊断该疾病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CT增强或肺血管造影等。目前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是治疗肺隔离症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兴起,特别是单孔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仁济医院)将单孔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肺隔离症的治疗。本研究回顾分析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2020-04-15

  • 基于模型建构的“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设计
    了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肺循环的路径及这个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等构成循环系统的基本组织与器官的基础上,认识人体中血液的流动过程及在此过程中血液发生的变化。由于该部分涉及到的血管名称、动脉血、静脉血等专业名词较多,易混淆,同时,循环路径比较抽象复杂,初中生理解相对困难,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节重点突破的难点。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

    中学生物学 2020年11期2020-03-20

  • 扪“心”自问亿万年
    心房,只有一个体循环。青蛙是视水陆为一家的两栖动物,单心室双心房,不完全双循环。爱凑热闹的壁虎是爬行类,双心室双心房,但心室间不完全分隔。可爱的鸟儿和哺乳动物双心室双心房,拥有着独立而完整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瞧,大家的心脏都不一样呢。”动物们悄悄地交换着意见,兴奋地想要把今天所知告诉朋友家人。正当所有动物离开的时候,鸟儿却留了下来:“嘿,好孩子,我再考考你”,“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鸟类的心脏以4:3打败了恐龙呢?”我说:“鸟类的四腔心脏是脊椎动物中最发达的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预案管理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心。附表 两组体循环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阿氏评分对比( ±s)附表 两组体循环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阿氏评分对比( ±s)组别 体循环平均压(mmHg) 肺动脉平均压(mmHg) 阿氏评分(分)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试验组(n=44) 88.26±2.28 93.26±3.05 38.26±2.08 22.12±0.96 5.06±0.21 8.36±0.42对照组(n=44) 88.28±2.61 89.26±2.28 38.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2019-10-24

  • 偏远地区初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血和静脉血;②体循环途径: 血液→→→全身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③肺循环途径: 血液→→→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2.2 导入新课 教师先就课前预习中的三个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然后,通过提出问题“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是如何变化的”导入新课。2.3 合作学习一 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血液循环的视频并向学生讲授: 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心脏处汇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然后让学生以小

    生物学教学 2019年10期2019-10-23

  • 肺段隔离症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
    形成原因是由于体循环动脉供血异常,造成部分肺组织形成了囊性肿块,而这一部分的肺组织又同支气管相同,进而造成患者体内局限性感染,且反复发作。肺段隔离症目前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存在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患者呼吸道症状主要发生在叶内型,表现为反复的腹部感染、咳嗽或是咯血;第二种为无症状且主要在叶外形隔离症,仅胸片表示其肺内存在肿块影现象;第三种为心血管症状,但该症状的表现并不常见,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通过对该病的研究和分析过后,发现现阶段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主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09-24

  • 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室间隔缺损婴儿麻醉诱导期间局部肾氧饱和度的影响
    ex,CI)、体循环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最大压力梯度(maximal slope of systolic upstroke,dp/dtmax)和脉压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7期2019-09-05

  • 小剂量西地那非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气指标和体循环收缩压的影响
    血管阻力、维持体循环血压、纠正低氧血症及改善呼吸性酸中毒[3]。近年来,西地那非作为一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逐渐应用于新生儿PPHN治疗中,可有效降解环磷酸鸟苷(CGMP),达到改善肺动脉微循环的目的[4]。但临床针对西地那非的使用尚无统一标准,而相关文献报道,新生儿有效剂量为0.3~1.0mg/(kg·次)[5]。 本 文 采 用 小 剂 量(1.0mg/kg)西地那非辅助常规综合治疗用于我院82例PPHN新生患婴研究中,探讨其对患婴的血气指标和体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年7期2019-08-12

  • MSCT在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000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是指起源于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异常动脉供应支气管和肺实质的先天性少见疾病,1946年由Pryce首次报道,主要包括以下3型:Ⅰ型只有异常供血动脉,不伴肺支气管结构异常,亦称之“肺孤立性体循环动脉供血”“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肺下叶”“无肺隔离的体循环动脉供血”[1-2]。Ⅱ型异常动脉供应隔离及正常肺组织。Ⅲ型异常动脉供应隔离肺组织。不同分型的治疗选择方案各异,所以治疗前的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收集20例确诊为肺异常体循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1期2019-06-13

  • 人体的特殊血液循环
    0000)1 体循环中比较特殊的血液循环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出发,经过全身各器官,流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血液流经各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体循环中相当部分血液是一次流经毛细血管,但也有部分血液两次经过毛细血管或者一次也不经过毛细血管,以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1.1 体循环中两次经过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在体循环中,流经肝脏的部分血液要两次经过毛细血管。其血液循环途径是: 左心室→动脉→胃、肠、脾、胰、胆囊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血窦→静脉→右心

    生物学教学 2019年2期2019-03-01

  •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情况及不同种类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VT大大增加了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等)的风险,从而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自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兴起,LVT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至4%~15%[4-6],尽管如此,LVT依然是威胁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之一[7]。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基金会(ACCF/AHA)关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指南指出,对于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患者,建议服用至少3~6个月的口服抗凝药物[8],其中双联抗血小板聚集(DAPT)联合口服抗凝药物是最经典的治疗方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12期2019-01-03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的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教学重点是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难点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后者对学生来说,微观、动态而且缺乏直观印象和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观察血液循环系统彩色插图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物质交换。这也是血液成分变化的转折点。以此为突破口,攻克教学难点。2 教学目标依据课程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1期2018-11-20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
    不需特殊处理。体循环空气栓塞是少见并发症之一[3-6],可导致严重后果[7-9]。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皮肺穿刺合并空气栓塞的患者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1 121例于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男663例,女458例,年龄8~86岁,平均(58.7±11.2)岁;穿刺前均接受常规CT平扫,712例同时接受增强CT扫描。1.2 仪器与方法 术前行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检查,咳嗽频繁者提前给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年10期2018-10-23

  • PDA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情况观察及其影响因素
    肺循环血流高于体循环的1/2时,则会由于体循环血流降低引发体循环多脏器灌注减少,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脑室内出血等,对早产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探索早产儿PDA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显得十分有必要,但目前关于早产儿PDA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4]。本研究观察了PDA早产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发生情况,并分析早产儿发生PDA的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

    山东医药 2018年27期2018-08-03

  •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其受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冠状循环和体循环LOX-1 Index在ACS病人早期诊断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3年1~12月因典型胸痛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心脏病协会(ACC/ESC)的诊断标准〔7〕和排除标准〔①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的ACS病人;②入院前3个月内有明显的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肌病及肌炎进展期等)、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心脏病;③入院前3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及炎症抑制药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2-27

  • 《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媒介,能够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2.通过观看课件能够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3.通过阅读课本55页血液循环的过程能够解释血液循环的意义。【教学重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2.血液循环的意义。【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教材分析】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让学生对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循环系统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9期2017-12-06

  •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附16例报告
    重建,发现异常体循环动脉血管,未发现气管及支气管树异常,确诊肺隔离症;1例术前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1例术前误诊为肺癌,未行增强CT。1.2 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三孔法行胸腔镜肺下叶切除术。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长约4 cm,副操作孔位于肩胛下角内侧第7肋间。以电钩精细分解粘连,对下肺韧带进行薄层分解。发现异常血管后,以直角钳钝性裸化血管,以7号丝线或双7号丝线结扎血管近端,再以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离断血管。15例Pr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3

  • 液体控制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时和24 h后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现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NICU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患儿纳入标准:(1)24周≤孕周10 d。(3)至少表现1种由于显著性PDA导致临床症状。(4)经动脉导管显著性从左向右分流。(5)连续2次静脉注射布洛芬失败。排除标准:(1)先天性心脏病。(2)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差需要输注儿茶酚胺。(3)高血钠症患儿(Na+≥145 mmoL/L)。纳入前进行过液体控制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3期2017-07-19

  • 利用图表突破“血液循环”教学重、难点
    相适应的特点;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1.3课时安排原课时安排为5课时,分别是:1)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1课时;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课时;3)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1课时;4)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情况,1课时。整合后的课时安排仍为5课时,但有变化。1)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1课时;2)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液循环途径,1课时;3)心脏的生理(心率、心输出量)、血液循环的生理特征(血压、

    生物学通报 2017年1期2017-04-09

  • “蓝嘴唇”警惕肺动脉高压
    套循环:一套叫体循环,是由左心室泵出血液在全身的血管里流动;另一套叫肺循环,是由右心室泵出血液在肺血管里流动。体循环的压力过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而肺循环压力过高就是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种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另一种是自发产生的,即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虽然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该病很可能是由于某些基因突变,加上某些环境因素诱发,产生了肺小動脉广泛的收缩、变细、堵塞病变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3期2017-03-30

  • 肺部体循环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032)肺部体循环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鲁仁财,赵 卫*,姜永能,胡继红,易根发,张 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 昆明 650032)目的探讨肺部体循环CTA在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寻找靶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咯血患者根据介入栓塞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CTA组(n=27)和DSA组(n=21)。CTA组术前行肺部体循环CTA检查,将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MPR、MIP和VR显示可能参与病灶区供血的动脉,根据C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6年11期2016-12-24

  • 抗凝治疗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病率的影响
    致密化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病率的影响幸奠霞 徐 海 徐耀凤 付东伟 刘先玲 张 娟(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老年干部科,重庆 404000)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抗心衰与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心衰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情况,实验组84例,有1例因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死亡、3例失访;对照组84例,1例因合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1期2016-12-06

  • 西地那非对西藏小型猪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体循环压力的影响*
    肺动脉高压模型体循环压力的影响*侯梦1,2),刘蓉1,2),廖海星1),汪延生1,2),岳敏3),张新凤1),吴清洪3),李洪涛1,2)#,顾为望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广州 5101202)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303)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广州 510515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西藏小型猪;体循环血压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西藏小型猪慢性肺动脉高压(PH)模型体循环压力的影响。方法:18头2月龄西藏小型猪随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2016-09-20

  • 老年人心房颤动血栓防控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与比较
    s 预防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效果,至少不低于华法林,而主要出血风险则等同或低于华法林[6-9]。4项经典研究的老年亚组分析也得出相同结论,肯定了NOACs 的优势。≥75岁卒中/体循环栓塞和主要出血发生率均较另外,4种 NOACs 研究的荟萃分析,也肯定了NOACs良好的风险/收益比[15]。不适合华法林的房颤患者,阿司匹林能降低 20% 的卒中/体循环栓塞风险[16]。AVERROES 是唯一比较 NOAC (阿哌沙班) 与阿司匹林的 RCT 研究,入选者

    实用老年医学 2016年3期2016-04-04

  •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行NorwoodⅠ期手术麻醉一例
    部。这样的患儿体循环血供依赖于开放的动脉导管。该病预后极差。Gail博士曾报道,若无外界干预,出生1个月内死亡率为95%,自然条件下至今尚无一例能够存活1年[1]。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畸形复杂,Norwood手术需要行三期救治,对麻醉要求高。体外循环转机前的麻醉处理,关键是平衡肺血流和体循环血流的比率,增加体循环血流,增加肺动脉阻力,适当减少肺血流,因此适当的通气不足或者正常通气的吸入其体内加入二氧化碳可以增加肺血管阻力(PVR),通常也使体循环氧供增加[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12期2016-01-16

  • 新生小鼠肺组织取材方法的改进
    采用肺循环联合体循环灌注后对组织进行修块的方法,可以制作出较为理想的新生小鼠肺组织切片,为新生小鼠实验提供可靠取材方法。1 材料新生5天的昆明小鼠16只,每组4只,体重(3.17±0.16)g;1.2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器(规格:0.45×13.5RWLB);1.3生理盐水(NS)、4%多聚甲醛(PFA)、石蜡包埋机、梯度酒精、二甲苯、石蜡切片机、烤箱、HE染色剂、显微镜等。2 方法新生小鼠乙醚麻醉后,打开腹腔、胸腔并充分暴露心肺,注意勿伤及心肺组织。方法A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12-16

  • 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志军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张永平 崔文超 张志军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70例接受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 在体循环手术期间, 观察组注射乌司他丁, 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对两组患者的肺炎性反应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评价结果有显著性的差异, 观察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整合素(CD11b)、 白介素-8(IL-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2015-05-08

  • 肺隔离症的胸部CT平扫征象
    ,并可见病灶由体循环的动脉分支供血。1例叶外型表现为左肺下叶内侧实性肿块,边缘光滑,与左肺下叶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与支气管不相通,并可见腹主动脉一分支与之相连。结论 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以CTA为最佳,但其CT平扫有一定特征,其中薄层连续观察发现发自胸主或腹主动脉的动脉分支供血病灶是最直接证据,为进一步CT血管造影提供依据。肺隔离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肺隔离症是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而其血供是由体循环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2015-01-24

  • 肺部慢性炎症与原发性肺癌供血动脉CTA表现的影像比较分析
    走行,统计肺外体循环动脉数目及来源[2]。1.3 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对比支气管动脉内径慢性炎症组、肺癌组与对照组的支气管动脉的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支气管动脉内径对比(mm)2.2 慢性炎症组及肺癌组肺体外循环动脉供血率

    中外医疗 2015年6期2015-01-16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
    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游血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endprin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各种心脏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因心脏不能保证心输出量,血液的供给下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需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游血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笔者开展了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闭式热流体循环井筒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括电加热、热流体循环、掺稀油[3]、掺水及加入化学剂乳化降黏等。其中,热流体循环[4-6]降黏技术因适于开采高凝固点、高黏度的原油而得到广泛应用。准确预测热流体循环井筒温度场,对于设备的配备和循环参数的设定至关重要。为此,在分析闭式热流体循环井筒传热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温度场数学模型,并就模型在现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1 闭式热流体循环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闭式热流体循环井身结构如图1所示,循环液自隔热管流入,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隔热管与空心抽油杆环空中

    石油钻探技术 2014年5期2014-09-06

  •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缺氧治疗的研究现状
    疗的血管基础与体循环比较,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有四个特点:即压力低(约为正常主动脉压力的1/7~1/10)、阻力小(为体循环阻力的1/5~1/10)、流速快(流程远较体循环为短)、容量大(血管床面积大,容纳血液占全血量的9%)[1]。缺氧早期,大肺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外周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前体(如周细胞)的增殖活动最为活跃;缺氧时大肺动脉外膜增殖变厚,使血管顺应性下降,限制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阻力[2]。虽体血管与肺血管对缺氧的直接反应不相同,但由于二

    山东医药 2014年10期2014-04-05

  • 320层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肺结核伴咯血的初步研究
    ,其中主要包括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理论上,CT肺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dual-input lung perfusion CT, DICTp)能同时对肺部的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定量评价[2-3]。所以,笔者用DICTp技术检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肺部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反映患者肺部的血液循环状况,同时考察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二、CT检查方法采用1枚18G静脉留置针置于一侧肘前静脉,并做碘过敏试验。采用Aquilion One 32

    中国防痨杂志 2014年10期2014-03-23

  • 胎儿隔离肺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鉴别
    支气管肺芽接收体循环的血液供应而形成的无功能肺组织团块,可分作叶内型与叶外型两大类,叶内型罕见。叶外型隔离肺(extraloar sequestrations ELS)与正常肺组织分离,有自己的胸膜包绕,几乎所有的ELS的动脉血均来自体循环动脉,其中80%为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单一血管,静脉通常回流奇静脉、半奇静脉、腔静脉及肺静脉。隔离肺通常由超声检查发现胸腔内的三角状高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超声诊断的关键在于显示高回声团动脉血流来源于体循环动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年4期2014-01-06

  • 西地那非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的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从而引起在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的病理改变,临床上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即使吸入高浓度氧紫绀也不能缓解。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亦见于部分早产儿。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PPHN患儿22例,男13例,女9例,胎龄35~42周,体重2.1~4.05 kg,日龄为生后10 min~24 h。首先心脏B超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入选:机械通气治疗下经皮测得动脉氧饱和度(TcSaO2)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期2013-12-11

  • 分水岭脑梗死46例临床治疗体会
    有脑动脉硬化、体循环低血压及颈内或颅内动脉狭窄。与分水岭脑梗死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及血液成分的异常。在本资料中,4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岁,可见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在本组资料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高达78%(20例+18例),明确提示动脉硬化在本病的发生中占有显著地地位。在发病的诸多诱因中体循环低血压占首要因素,本资料中体循环低血压占(8例+15例)50%。由于脑血流循环在体循环中位置最高,对缺血最敏感,体循环低血压、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2012-08-15

  • 阿哌沙班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n)降低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的风险而不显著增加重大出血或颅内出血的风险(N Engl J Med,2011,364:806-817)。该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研究,共纳入5599例房颤伴卒中风险增高及不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参与者随机分配接受阿哌沙班(5 mg,bid)或阿司匹林(81~324 mg,qd)治疗,以确定阿哌沙班是否具有优越性。参与者平均随访期为1.1年。主要终点为发生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研究结果表明,在入组前有40%的参与者曾使用维生素K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1期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