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口

  • 这种“清水鼻涕”会要命
    脑脊液经过颅底的漏口,进入鼻腔,当脑脊液流到鼻腔外时,就能看到鼻腔流清水;而脑脊液流到咽部、气管,就会反复引发肺炎。CT结合磁共振检查,不仅能明确疾病的原因,还能准确定位漏口的位置。医生就可以根据漏口的特点,采取内镜下经鼻微创手术修补漏口。这样,刘先生的“清水鼻涕”终于止住了,肺炎也治愈了。事实上,像刘先生这样的情况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为脑脊液漏容易引起颅内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大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它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

    健康博览 2024年1期2024-01-15

  • 内镜经鼻浴缸塞技术在儿童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中的应用
    腔,根据术前颅底漏口的定位选取手术入路并重点检查相应部位[4],发现漏口后,去除周围的肉芽、炎性组织。对合并脑膜膨出的患儿,以双极电凝或低温等离子刀凝切膨出物。充分暴露并搔刮漏口周围约5 mm骨面,使之成为一新鲜创面。按照葛文彤等[3]的方法,依据颅底漏口的大小修剪脂肪组织,使之略大于颅底漏口,以4.0 Vicyl可吸收缝线缝制“浴缸塞子”。以精细探针将其经颅底骨性漏口导入硬脑膜漏口内。拉紧缝线,麻醉医师行闭气试验30 s[5],确认无脑脊液漏出。取相应大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11-10

  • 巨大囊实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一例
    出导致撕裂而出现漏口发生脑脊液鼻漏[4]。此类脑脊液漏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绝对卧床制动(平卧,头抬高位30°~35°)[5]、镇咳止痛、口服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等,药物治疗加腰大池置管引流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多能自行愈合。 如无效需要行手术修补,术前需明确漏口部位。魏晓明等[6]研究推荐CT联合MRI定位漏口,也有人推荐 CT 脑池造影联合 3D-FIESTA 判定漏口,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神经内镜下修补是治疗脑脊液鼻漏修补的主要措施,术中经

    云南医药 2022年5期2022-11-01

  • 内耳不完全分隔Ⅲ型畸形致复发性脑膜炎1例*
    弱处使之破裂形成漏口,从而脑脊液进入中耳,中耳腔的致病菌可以逆行进入颅内导致脑膜炎反复发作。内耳畸形导致的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治疗根本在于修补内耳漏口,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多种,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畸形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耳蜗不完全分隔(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 IP)Ⅲ 型是内耳畸形中一种极少见的分型,临床上缺乏其伴自发性脑脊液漏的相关报道。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1例IP-Ⅲ 型伴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致脑膜炎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9-20

  •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探讨
    从蛛网膜下腔通过漏口流入鼻腔或鼻窦,这种异常的脑脊液引流途径可导致脑膜炎或脑脓肿等颅内感染的发生,因此,正确诊断脑脊液鼻漏并积极治疗尤为重要。经鼻内镜手术是目前脑脊液鼻漏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较小并发症的优点,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本研究通过回顾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近年来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经验,为进一步了解脑脊液鼻漏缺损修补术提供临床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9-10

  • 内镜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或引流管造影发现漏口,内镜检查发现吻合口缺口等。临床上根据是否需要对吻合口漏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将其分为3个等级[15]: A级为患者仅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时发现吻合口漏,无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无需临床干预; B级为患者出现腹痛、发热等表现,需进行必要的干预,但无需再次手术治疗; C级为患者症状较重,其他方法治疗无效,需要行剖腹手术治疗。对于需进行干预的B级患者以及不能耐受二次手术的C级患者,由本院内镜诊治中心的高年资医师行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根据内镜检查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3期2022-07-26

  • 术区原位取材骨-膜镶嵌技术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中等流量脑脊液漏中的应用
    视[2]。低流量漏口多以人工脑膜简单修复[3];高流量漏口常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pedicled nasoseptal flap,PNSF)和原位骨瓣行多层重建[4-6]。但对于中等流量漏口,简单修补并不可靠,而应用自体脂肪筋膜、PNSF 等难免造成额外创伤[7-8]。针对中等流量漏口,基于本团队之前发表的原位骨瓣技术[9],于入路阶段在鼻蝶部原位取材,重建阶段将骨性与膜性重建相结合,达到恢复原有解剖层次、减少创伤及鼻腔并发症的目的,改善患者主观体验。此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期2022-07-11

  • 颈椎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并发食管漏两次修补一例
    漏,行血肿清除和漏口修补后,病人神经症状缓解,漏口愈合,最终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症状及体征病人,女,52岁。因反复颈部伴右上肢疼痛3年,再发半月入院。既往史:右肘骨折,出血性胃炎。专科体格检查:颈部、右侧肩胛区及右上肢压痛(+)。生理反射存在,四肢肌力正常,双侧Hoffmann (+) ,Rossolimo(+)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16分,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16分。术前影像学资料见图1。A:颈椎正侧位片:颈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4-05

  • 1例用脱脂棉球辅助修复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病例的报告
    棉球的基底黏在原漏口处,且棉球较为干燥,遂保留棉球。用碘伏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用少量的碘伏溶液浸润棉球的基底部,再用纱布块、棉垫对切口进行包扎。在为患者进行二次缝合后5 d,拆开其切口处的敷料,可见其切口处的脱脂棉球、纱布块均呈干燥状,轻轻提起棉球,不牵拉皮肤。用组织剪将棉球从黏附的皮肤处小心剪除,保留棉球与切口黏附点的残蒂。用碘伏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并对切口进行包扎,同时为患者停用头孢呋辛。在进行二次缝合后9 d,患者切口处的敷料在睡眠中松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2022-01-20

  • 伴有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序列检查,以明确漏口位置;术前均行全套垂体激素及电解质检查。1.2手术方法3例(7.3%)行开颅修补术,38例(92.7%)行神经内镜修补术。根据脑脊液流动方向追踪查找漏口,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一般病程较长,漏口周围由于长时间被浸润,明显苍白水肿,甚至有新生肉芽组织,在脑脊液停止渗出的情况下漏口为小息肉状,为辨识漏口提供了帮助[1,5-6]。根据漏口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1)漏口位于单侧筛板者,采用单侧经筛窦入路;若漏口波及双侧筛板或位于中线,选择双侧经筛窦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6-09

  • 内镜下钛夹及尼龙线圈荷包缝合治疗2.5 cm胃漏1例
    、感染及肿瘤等。漏口持续存在使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时间延长,机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致感染扩散,不断加重机体消耗,导致消化道漏经久不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及早封闭漏口、尽早进行营养支持是治疗该病的原则。对消化道漏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很多,内镜技术的发展为及早封闭漏口提供了新选择。我们2017年内镜下治疗外伤后2.5 cm胃漏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车祸伤胃破裂修补术后1月余,腹腔引流管引出脓性液25天”于2017年12月7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2

  • 胃袖状切除后胃漏的处理策略
    造影可见造影剂自漏口向左侧溢出。CT检查可见左侧胸腔积液及肺炎,膈下感染或积液。实验室检查呈全身化脓性感染的表现[4]。膈下感染如未能及时处理,脓液可穿破膈肌进入胸腔,发生支气管瘘。处理十分棘手。国际胃袖状切除术专家组共识根据胃漏发生时间将其分为4期。术后1周内为急性期胃漏;术后1~6周为早期;晚期胃漏指发生于术后6~12周;术后12周后发生的胃漏为慢性胃漏[5]。Aurora等[6]研究显示,92%的胃漏发生在胃食管结合部。发生于胃远端的漏很少见。胃近端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9期2020-12-14

  • 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21例临床研究
    确认终丝及脑脊液漏口;沿囊肿头端正常硬膜背侧中线切开,显露硬膜囊内的内终丝结构,顺行找到内终丝突破硬膜囊的漏口。将内终丝切断,尾端内终丝及其突破硬膜囊的漏口周围少部分硬膜囊切除。将囊肿壁及外终丝分离切除(图2);向头端松解粘连,分离并切除一小段内终丝,以彻底松解脊髓拴系,直到马尾神经完全松弛。将硬膜囊末端适当游离,在漏口处严密缝合,重建终池。术后嘱患者俯卧7 d,切口区域压沙袋。1.5 术后临床效果评价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2020-06-23

  • 鼻子滴清水,竟然是脑子漏水了
    颅底的脑膜出现了漏口,脑脊液就会经过鼻孔流出来,这就是脑脊液鼻漏。根据病因,脑脊液鼻漏一般分3类1.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主要是因为有的人颅底骨质天生就比较薄弱,当颅内压力突然增加时,颅底容易崩裂出现破口,脑脊液就流出来了。2.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主要是车祸外伤、打架斗殴、施工伤等外伤,导致颅底骨折扎破脑膜,从而导致脑脊液漏。3.医源性脑脊液鼻漏 主要是在一些颅底手术过程中,颅底脑膜出现破口,脑脊液漏就发生了。脑脊液鼻漏,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当脑脊液不断从鼻孔滴出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4期2020-06-06

  • 漏口内口封堵并带蒂肌瓣填塞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
    状性骶管囊肿,行漏口内口封堵并带蒂肌瓣填塞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6 例中,男7 例,女19 例;年龄20~72岁,平均46.7岁;病程0.5~120个月,平均29.1个月。1.2 临床表现 骶尾部疼痛16 例,下肢疼痛/麻木15例,会阴部疼痛/麻木6 例,肛周坠胀/不适11 例,尿频、排尿障碍5例,便秘、排便障碍7例,性功能障碍1例。腰骶部压痛7 例,骶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减退6例,下肢远端肌力下降3例。1例女性外院行2次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06-05

  • MR水成像联合颅底三维重建CT对颅底骨折性脑脊液漏的诊断价值
    ,能清晰、直观将漏口立体形态充分显示,并能够有效显示解剖结构间相互关系[3]。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将追求更精准的无创方法来确诊脑脊液漏的位置[4]。核磁共振水成像(MRH)联合颅底三维重建CT(3D-CT)是一项无创的临床应用技术,本文旨在探讨其对提高确诊脑脊液漏的阳性率,以指导难治性脑脊液漏治疗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 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海南医学 2020年8期2020-05-15

  • 神经内镜在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治疗中的应用
    采用神经内镜修补漏口的13例治疗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男女比为1:2;年龄20~62岁,中位年龄38.8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1.8个月;所有患者除外创伤性、医源性、颅脑肿瘤病史。漏口部位:额窦近颅底1例,蝶窦3例,筛板4例,筛顶6例,未发现漏口1例。临床表现:15例均有鼻腔流清水样液体,5例无伴发症状,伴头痛8例,发热7例;既往有高血压史5例,哮喘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影像学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4期2020-04-27

  • 自发性脑脊液耳漏临床诊治分析*
    周围镫骨骨质扩大漏口,取条状颞肌筋膜及肌肉组织自裂隙处向前庭池填充,保证填塞组织如哑铃样嵌顿于裂隙;观察15分钟并按压同侧颈内静脉确认局部无液体漏出;雕刻砧骨置于填塞物与鼓膜之间,复位外耳道鼓膜瓣;填塞外耳道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手术结束。术后患者绝对卧床3天,并予以抗炎、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患儿无发热、面瘫、眩晕,顺利出院;随访一年,无脑脊液耳漏复发,检查见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病例2:患者,男性,68岁,因“右耳耳闷伴听力下降3月余”收入院。入院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8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微创治疗进展*
    支架撑住管壁封堵漏口,阻断腐蚀性液体外漏,以帮助漏口愈合、防止狭窄和尽早恢复经口进食。目前有3种支架可用于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包括自膨胀塑料支架(self-expandable plastic stent,SEPS)、部分覆膜或完全覆膜的自膨胀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EMS)和生物可降解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BDS)。支架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漏口位置、大小、有无狭窄、食管直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2

  • 脑脊液鼻漏的定位及修补12例报告* ——附
    确定位,尤其是小漏口的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2010年11月~2019年3月鼻内镜下修补术后中小型漏口(漏口直径≤10 mm)[2]CSFR 1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2~66岁,平均47岁。左侧5例,右侧7例。病程1个月~72个月,中位数6个月。外伤性5例,其中1例脑外伤后14年,1例脑外伤后2年,3例脑外伤后立即出现(1例合并2型糖尿病10年);自发性7例,其中空蝶鞍4例,余3例无明确病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20

  • 磁共振3D-Cube T2序列成像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鼻漏和定位漏口位置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前提。临床常用的术前诊断方法包括鼻腔分泌物含糖量及β2转铁蛋白等生化检查、核素扫描、颅底CT检查等。生化检查属于定性检查,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核素扫描空间分辨率低,难以对漏口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颅底CT检查虽能敏感发现骨质缺损的部位,但不是所有骨质不连续的部位都存在脑脊液鼻漏,容易出现假阳性。磁共振成像(MRI)3D-Cube T2序列是3D-FSE T2WI的改进序列,具备良好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成像时间短,图像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5

  • 汤锅店的沙漏(外一首)
    ,一粒粒细沙,从漏口飘落在李家碾,天空像一口蓝色的大锅盘旋在天边的鸽哨,也有这样的好身段从哨孔穿过,童年就变成一个个小巧的音符,張着翅膀飞在故乡,天蓝得如此纯,如此浓轻轻一拧,就能拧出一群鸽子我一直忍着,没把沙漏倒过来我怕时间真的会倒流在白河边看柳絮一片柳絮飘下来,又一片柳絮飘下来,它们来自相邻的两棵树在夕光中若即若离两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距离不远,也不近他们不说话,像两座山足抵着足我看到多年后的我,也坐到了这张旧椅上望着府河牵着南河的手,蹒跚而行看一片

    诗选刊 2019年2期2019-02-18

  •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进入,寻找硬脑膜漏口,有骨瓣的需取下骨瓣,直视下找到漏口后,在无张力下直接严密缝合漏口,如直接缝合漏口有张力,则取自身筋膜在无张力下修补漏口,修补完毕时,需仔细观察,未见脑脊液漏后,有骨瓣的回纳并固定骨瓣,然后逐层严密缝合切口。2.结果15例采用手术修补治疗的均治愈,10例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的8例治愈,有2例再次行手术修补治愈,20例采用切口脑脊液漏处皮肤缝合治疗的19例治愈,有1例再次行手术修补治愈,8例采用切口加压包扎治疗的均治愈。所有修补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2019-01-05

  • 脑脊液漏的高分辨CT及MR水成像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
    底重建术。术前对漏口精确定位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对手术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1-3]。选择适当的方法行CSF漏口定位能大幅提高手术修补的成功率[4]。查明CSF漏口的位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手术安全及疗效的关键。随着CT及MRI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方法逐渐应用于诊断CSF漏,本研究拟探讨CSF漏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及 MR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28

  • 应急自动堵漏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模拟实验
    通过水流自动带到漏口位置,并在此处固化,堵塞渗漏通道,达到堵漏的目的,将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7-8]。普通堵漏材料在对无任何施工条件或施工条件受到严格限制,不允许对漏水处做任何处理,甚至是任何施工器械、施工装备都难以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需要一次性带水、带压、快速、自动完成应急堵漏,是很难实现的[9-11]。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自动堵漏、快速堵漏功能的材料十分必要,有利于应急处理放射性污水、有毒有害废水泄漏等环境问题。1 试验1.1 凝结时间按照GB/T 1

    装备环境工程 2018年6期2018-08-02

  • 应用Ⅲ型血管塞封堵二尖瓣瓣周漏1例
    周漏,大量反流。漏口位于二尖瓣瓣环6~7点,漏口为5 mm×8 mm卵圆形(图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型脑利钠肽310 pg/ml。入院诊断:二尖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心房颤动,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拒绝行外科手术修补漏口,拟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预埋Perclose缝合器1枚(雅培,美国),经右股动脉送入5 F猪尾导管(泰尔茂,日本),行左心室造影示:二尖瓣环底部瓣环外可见漏口,收缩期血流大量反流入左心房,左心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7-11

  • 脑脊液耳漏的MRI诊断分析
    颅底骨结构异常及漏口位置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MRI检查具有较高诊断率,本研究对10例脑脊液耳漏患者MRI图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0~2016年经临床证实的脑脊液耳漏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4岁,平均42岁。其中有外伤者8例,无明显诱因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1.2 扫描方法 使用荷兰飞利浦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采用头部相控阵线圈,所有患者均行仰卧位扫描,扫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9

  • 鼻内镜联合影像导航系统在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中的应用
    脑脊液。术中确定漏口位置。其中,额窦后壁1例 (图1A) ,筛窦1个漏口6例,2个漏口1例 (图2A) ;蝶窦1个漏口1例,2个漏口1例,共12侧,术后确定漏口大小为1 mm×1 mm~13 mm×13 mm。图1 左额窦脑脊液鼻漏Fig.1 Cerebrospinal rhinorrhea in left frontal sinus图2 双筛窦脑脊液鼻漏Fig.2 Double ethmoid 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2-28

  • 食管癌术后纵隔感染不常见,但更重要
    下,将细引流管经漏口导入纵隔,进行所谓“内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再逐渐拔除引流管。对于上述方法不便于处理的或处理后效果不佳的严重纵隔感染,可采用电视胸腔镜或电视纵隔镜手术,清除纵隔内感染和坏死组织,清洗纵隔和胸腔,彻底引流纵隔和胸腔[1]。个别纵隔感染会穿破气管、主动脉,甚至消化道(也可以是消化道漏引起纵隔感染而穿入气管,引起消化道——气道漏),危机患者生命。根据我们的经验,纵隔感染穿破气管,呼吸功能难以维持的,应积极进行手术引流和气管修补,术中应当将胸腔与

    中国肺癌杂志 2018年4期2018-01-19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4例开颅手术体会
    发现前颅窝底明显漏口和骨折11例,无明显异常者3例。无明显前颅窝底骨折者留取鼻腔内溢出液行糖含量检查明确诊断。临床表现均为间断性一侧或双侧鼻腔内清亮液体流出,低头或咳嗽时加重。非手术治疗采用调整体位、脱水、间断腰椎穿刺、腰椎置管等方法,持续1个月以上均未见好转。1.2 入选标准 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脑脊液鼻漏伤后持续1个月以上并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未见好转者;影像学检查明确前颅窝底骨折并与副鼻窦相通或收集漏出液证实为脑脊液;术前资料齐全且术后随访完全者。排除标

    武警医学 2017年4期2017-03-08

  • 前颅底骨折后的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手术治疗
    影(MRC)定位漏口,采用三明治法的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 结果 11例患者漏口定位准确,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效果确切。 结论 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联合MR脑池造影(MRC)可以准确定位漏口,去除经颅底骨质缺损处疝出的脑组织,结合带蒂帽状腱膜下骨膜瓣修补重建是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的关键步骤。脑脊液鼻漏;高分辨率螺旋CT;MR脑池造影由于前颅底硬脑膜与颅骨解剖学上结合紧密的特点,当外伤性前颅底骨折发生,尤其粉碎性骨

    安徽医药 2016年11期2017-01-06

  • 108例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脑脊液鼻漏患者漏口位置主要位于筛顶和筛板(78/108),其次位于蝶窦(18/108),额窦后壁12例。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组中,术后发生脑膜炎5例,感染率为7.2%,1例患者死亡;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组中术后脑膜炎1例,感染率为2.5%;漏口位于筛顶和筛板术后感染率为1.2%;漏口位于蝶窦术后感染率为5.5%;漏口位于额窦后壁术后4例出现颅内感染,感染率为33.3%(P脑脊液鼻漏;内镜术;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Retrospectiv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9-12

  • 鼻内镜下不同类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出确诊。1.2 漏口定位 21例自发性和外伤性CFR患者术前行鼻窦冠状位CT+鼻内镜检查基本定位漏口16例,脑池CT造影定位漏口5例(图1)。6例医源性CFR通过术中发现脑脊液来源定位漏口位置。漏口位置位于筛顶14例,筛板6例,蝶窦后壁5例,额窦1例,鞍底1例。表1 患者年龄、BM I、性别、漏口与病因的统计分析图1 定位颅底漏口位置的影像学方法A:鼻窦冠状位 CT定位漏口为筛顶(黑色箭头);B:脑池 CT造影定位漏口为筛板(黑色箭头)1.3 治疗方法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8-09

  • 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龄、性别、病因、漏口大小、漏口位置、既往有无颅内感染、预防性抗生素、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 d、手术次数、手术是否使用人工材料、修复材料的选择、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与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4例(5.00%)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对4例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8株病原菌,包括3例革兰阴性菌和5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手术操作不当、修复

    中国内镜杂志 2016年6期2016-08-09

  • 3D-SPACE序列在脑脊液鼻漏诊断及导航辅助鼻内镜修补术的应用
    图像导航定位鼻漏漏口。结果 27例鼻漏中,术前3D-SPACE准确诊断脑脊液鼻漏26例(96.3%),T2序列准确诊断脑脊液鼻漏17例(63.0%),两者在术前诊断脑脊液鼻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脑脊液鼻漏;磁共振成像;3D-SPACE;内窥镜检查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100853, China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ZHO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4-18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21例临床分析
    查,其中4例患者漏口位于前筛额隐窝区域,10例位于后筛筛顶,3例位于嗅裂筛板区,4例位于蝶窦外侧隐窝区。均在全麻下经鼻内镜入路漏口修补术,采用捣碎颞肌+颞肌筋膜修补位于前筛直径<2 mm的漏口,采用自体脂肪+捣碎颞肌修补位于嗅裂区筛板区域漏口,采用捣碎颞肌+鼻中隔筛骨垂直板+颞肌筋膜修补位于后筛区直径>4 mm的漏口,采用鼻中隔软骨膜+钩突表面黏膜修补位于蝶窦外侧隐窝漏口。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长期低盐饮食,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鼻腔漏

    海南医学 2016年11期2016-03-09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临床效果分析
    化检查做出诊断。漏口位置确定:所有患者均行术前鼻内镜检查,3D CT检查,50例行MRI检查。1.3 治疗方法1.3.1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根据术前检查初步确定CFR的大致位置。由于CFR的长期存在,使鼻腔黏膜呈现灰白色,若找不到漏口,压迫患侧颈内静脉,可见漏出清亮液体量增加,用吸引管吸引来自漏口的清亮液体,并追踪液体来源寻找漏口部位。找到漏口后,漏口周围黏膜或者肉芽组织用低温等离子电凝切除或者刮匙处理创造新鲜创面。根据漏口的大小及部位选择合适的修复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2期2016-03-08

  • 鼻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诊治分析
    内切开入颅后探查漏口,后实施修补手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修补术治疗,首先参照患者术前影像诊断资料对脑脊液鼻漏部位进行确定,取患者仰卧位,头偏向术者,给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根据患者情况选取合适修补材料备用。于鼻内窥镜下开展手术,探查到漏口后采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后取患者大腿内肌肉,经由捣碎处理后填入漏口位置,并在其表面添加生物胶,平铺筋膜并确保筋膜超过缺损面积,后采用抗生素明胶海绵压紧筋膜,并同时采用碘仿纱条进行术腔填塞,漏口处可使用鼻中隔软骨嵌顿[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2016-03-06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成功修补关键因素分析
    相关检查初步判定漏口位置,术中根据漏口位置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一次修补成功。1例患者出院后3周再次出现少量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出院后2个月出现脑脊液鼻漏,再次鼻内镜手术治愈。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治疗术式;术前鼻内镜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可帮助明确漏口位置,根据漏口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是脑脊液鼻漏成功修补的关键。内镜;鼻;脑脊液鼻漏;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4期2016-02-21

  • 经内镜下注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7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漏临床研究
    粘合剂封闭吻合口漏口可有效降低漏口周围渗出,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食管癌;吻合口漏;纤维蛋白粘合剂Oncol Prog,2015,13(6)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200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4位[1]。手术切除病灶并重建消化道是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后吻合口漏是手术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国内近年来报道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1

    癌症进展 2015年6期2015-07-28

  • 颅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治疗体会
    例,采取积极处理漏口,预防漏口感染,解除颅高压因素(包括持续腰大池引流等)有效控制颅内压,保证机机体足够的能量供应。结果2012年1月至2015 年1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脑脊液切口漏的21例患者中,经过系统有效治疗后,14例患者第2天脑脊液漏完全停止,其余的7例患者脑脊液漏均明显减少,且均于治疗后5 d内完全停止,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感染。结论通过对漏口的规范处理、保持漏口干燥,积极控制颅内压,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应,对颅脑术后脑脊液漏效果显著。控制颅内压; 治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6期2015-05-11

  • 鼻内镜下带蒂鼻中隔及中鼻甲黏膜瓣行脑脊液鼻漏修补
    具有如下特点:①漏口定位准确、便于取材及固定;②带蒂的移植组织血液供应丰富易存活;③相同的组织结构保证腺体的分泌功能,能有效避免鼻腔干燥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总体来看,此术式具有安全可靠、修补成功率高的优势。鼻内镜;脑脊液鼻漏;鼻中隔;中鼻甲;修补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蛛网膜下腔与鼻腔异常相通、脑脊液漏入鼻腔称之为脑脊液鼻漏。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修补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鼻内镜手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鼻内镜下带蒂鼻中隔及中鼻甲黏膜瓣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技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3期2015-04-19

  • 鼻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诊治分析
    其中14例患者漏口直径为5~10 mm,开放筛窦后, 在筛顶处找到漏口, 使用双极电凝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取患者大腿内肌肉, 捣碎, 将其填入到漏口位置,呈嵌顿状, 在其表面洒生物胶, 在肌肉表面平铺筋膜, 注意筋膜要超过缺损面积;然后在筋膜周围淋洒生物胶, 粘附固定后, 使用抗生素明胶海绵将紧筋膜压紧, 使用碘仿纱条对术腔进行填塞;9例漏口>10 mm, 在漏口处使用鼻中隔软骨进行嵌顿;在创面使用注射器涂抹EC耳脑胶, 将液补材放置到涂胶位置, 压实;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1期2015-02-02

  • 神经内镜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神经内镜行脑脊液漏口修补术,炎症表现者先予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行手术治疗。首先经神经内镜下处理鼻甲及鼻腔黏膜,达前颅底后据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及鼻内镜室检查所见开放漏液同侧全部副鼻窦,探查颅底骨质缺损及漏口位置。待明确漏口位置及大小后行个体化方案修补。2 结果2.1 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19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术后再漏,1例经腰穿置管配合体位后治愈,1例二次手术后愈合。2.2 影像学复查结果所有病例经薄层HRCT冠状位扫描或MRI特殊序列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2期2015-01-31

  • 经颅前窝底联合入路治疗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颅底三维重建进行漏口定位,且术后随访一年均未有复发,治愈率达97%。结论经颅前窝底联合入路内外兼顾,疗效确切,是治疗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安全、可靠方法。颅前窝底;联合入路;延迟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指头部外伤后脑脊液经颅底副鼻窦从鼻腔流出,是颅脑损伤特别是颅前窝底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9%[1],其病理基础为外伤后颅底骨折的同时撕裂颅底硬脑膜和蛛网膜,导致脑脊液从骨折缝经鼻腔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形成漏道,同时空气也能逆行逸入造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2

  • 脑脊液鼻漏的开颅手术经验总结
    方法开颅手术修补漏口:38例采取冠切双额开颅,15例冠切单额开颅(7例行冠切左额开颅,8例行冠切右额开颅),6例采取经眉弓入路,4例采取额颞断颧弓入路。采取硬膜下入路42例,硬膜外入路10例,联合入路11例。经典硬膜下入路的六步骤:(1)开颅过程取骨膜:采用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分离取下的骨膜面积足够大,备用面积可越过鸡冠覆盖前床突,无论用于单额还是双额,其基底为额底或颞底,可平铺于前颅凹底。(2)封闭额窦:电灼后取净其中的黏膜,然后以2%~4%碘酒棉棍充分涂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1

  • “三管法”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胃残端漏
    旋CT可准确判断漏口的大小和部位[1], 即可确诊。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 治疗方法 本组3例胃残端漏患者均行“三管法”治疗:①手术在漏口旁放置引流管引流漏出的消化液和渗液, 并保持引流管通畅。②将另一根引流管通过漏口置入胃腔引流胃液, 清除坏死组织和线结, 可吸收线适当缝合缩小漏口。③空肠造瘘置管行术后肠内营养[2]。2. 2 结果 3例均在术后3周左右引流液明显减少;第4周开始分次拔除漏口旁引流管、胃引流管和空肠造瘘管, 6周左右出院。其中1例出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8期2014-05-17

  • 食管切除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的外科处理和防治
    原切口进胸,探查漏口,胃壁坏死漏口较小可切除坏死的胃壁组织,用切割闭合器闭合胃壁漏口,并用带血管蒂胸膜肌瓣或胃网膜覆盖;吻合口漏发生24~48 h内可行漏口修补术,清除脓性坏死物质,反复清洗胸腔,放置上下两根胸腔引流管,上引流管放置在瘘口周围,下引流管放置在胸腔低位。术后用0.2%碘伏溶液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胸腔。同时行空肠造瘘,通过距屈氏韧带20 cm以远空肠处切口置管逆行经十二指肠置胃管引流胃液,减少消化液对漏口的污染、腐蚀,利于胸腔感染的控制、漏口的修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年5期2014-04-08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诊治进展
    安全且有效的定位漏口方法。1.1.3 β-转铁蛋白法 目前许多研究均将其推荐为脑脊液的生化标记物,并作为脑脊液鼻漏定性诊断的金标准[3,5]。但此方法对于漏口的不能明确定位,经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尤其对于同时并发脑脊液耳漏或慢性肝脏及代谢疾病的患者[6]。1.2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即脑脊液鼻漏缺损的部位,直接关系到后期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效果。目前临床已应用的定位方法包括:外伤病史、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棉拭子放射性核素测定等。1.2

    淮海医药 2014年4期2014-04-01

  • 鼻中隔带蒂粘膜瓣在脑脊液鼻漏修补中的应用
    MRI检测以确认漏口部位。1.3 方法1.3.1 观察组 患者保持仰卧位经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对手术部位严格消毒,充分收缩鼻腔黏膜。使用鼻内窥镜观察鼻腔和鼻窦结构,使用鼻中隔带蒂粘膜瓣作为修复材料。根据漏口位置在筛顶、筛板、额隐窝的患者在鼻内窥镜的观测下进行筛窦切除,对于漏口位置在蝶窦顶壁的患者直接用鼻腔撑开器通过总鼻道暴露蝶窦,咬除蝶窦底壁将蝶窦腔扩大到最大,术中仔细清除漏口周围水肿和肉芽组织。如果患者有脑膜膨出的现象要使用双极电凝凝固使之缩回,以漏口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2014-02-15

  • 46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漏的治疗体会
    等保守治疗手段,漏口均愈合,2例行开颅脑脊液修补术。结论 颅脑外伤及外伤手术后致脑脊液漏,大多采用改变体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腰大池持续常压引流是可以治愈的。颅脑外伤;脑脊液漏脑脊液漏主要原因为颅脑外伤致颅底硬脑膜及蛛网膜同时被撕破,导致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其次为开颅术后脑脊液通过硬脑膜漏口流入筋膜下间隙,同时空气进入颅内产生气颅,容易发生切口和脑膜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脑脊液切口漏及少见的脑脊液眼漏。大多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可以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2014-01-24

  • 翼点及扩大翼点入路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
    的征象,立即缝合漏口,减少颅内感染发生的几率。对于脑脊液鼻漏,绝对卧床休息,并选择合适的体位尽量使其不流出。若保守治疗无效,则行手术修补。1.4 结果切口加固缝合并加压包扎12例,8例行局部引流或穿刺抽吸,保守治疗28例,5例行手术治疗。并发颅内感染8例。2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2 讨 论2.1 脑脊液漏的预防要避免脑脊液漏的关键在于预防。导致脑脊液漏产生的原因,一是术中为切除肿瘤需要切除部分颅骨;二是术中硬膜缺损、缝合不严密,脑脊液通过硬膜由切口渗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期2013-03-31

  • 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诊治(附42例报告)
    鼻漏的首选术式;漏口的准确定位及恰当的修补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脑脊液鼻漏;治疗结果;内窥镜检查脑脊液自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流入鼻腔或鼻窦,经前、后鼻孔或鼻咽部流出,称为脑脊液鼻漏。脑脊液鼻漏多为颅脑损伤所致,易导致反复颅内感染及气脑,危及病人生命,临床上应积极诊断及处理。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脊液鼻漏病人42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2-20

  • SPECT/CT脑脊液断层显像定位隐匿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断[2]。准确的漏口定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时对于一些隐匿性病灶,由于漏口位置较小,颅底结构复杂及部分容积效应,CT及MRI等影像学手段定位较难[3],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困难,所以精确地定位对于此类患者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定位隐匿性脑脊液鼻漏位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并对检查过程中常见的影响显像成功的因素加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系住院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5岁,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1期2012-08-15

  • 多层螺旋CT在脑脊液鼻漏诊断中的应用①
    缺损30例,显示漏口位置28例,均与颅骨缺损位置一致;10例多发缺损可发现两处以上漏口;2例未直接显示,但副鼻窦腔内有高密度积液,可提示漏口位置。漏口位置:筛窦28例,额窦后壁9例,蝶窦上壁3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判断脑脊液漏孔位置的有效方法。脑脊液鼻漏;螺旋CT;多平面容积重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天坛医院2005年~2010年收治的4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颅脑外伤后鼻漏25例,肿瘤致脑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年9期2012-01-31

  • 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
    者进食困难、封闭漏口、减轻肺部感染,还可以为术后肿瘤复发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时机。有些患者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现就笔者所在医院2007-03~2009-08应用国产覆膜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的28例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46~78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均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经钡餐造影及纤维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其中鳞状上皮癌24例,腺癌4例。病变位于上段6例,中段22例。全组患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0期2011-04-13

  • 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3例护理
    野暴露满意、术中漏口判断准确等优点。因此,术前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有效的护理,对避免颅内高压、感染及脑脊液再漏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脑脊液鼻漏13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未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51岁,平均32.6岁。13例患者中,自发性脑脊液鼻漏9例,医源性2例,鼻内镜鼻窦手术1例,颅内感染病史1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8期2011-03-31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鼻内镜治疗
    及MRI检查确定漏口的位置,本组病例CT检查均显示颅底骨质缺损,MRI检查29例显示脑膜组织疝入鼻窦。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单一漏口,无多发漏口。1.3 手术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头部稍垫高,采用全身麻醉,一般在30°鼻内镜下手术。术中根据术前确定的漏口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对来源于筛窦的采用Messerkinger手术入路,来源于蝶窦的采用Wigand手术入路或鼻中隔入路。分别开放筛窦或蝶窦后,充分暴露前颅底和鞍区骨质,寻找并显露漏口及其周围,此时多数情况下可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9期2011-02-21

  •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治疗顽固性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①
    而引流可达到促进漏口愈合,降低颅内感染率,减少开颅手术修补率[2]。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对62例顽固性脑脊液漏患者采用腰蛛网膜下腔置管闭式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对此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7~70岁,平均39.9岁;62例均为外伤性颅底骨折引起的脑脊液漏,其中单纯鼻漏17例,单纯耳漏21例,耳、鼻均漏者24例,4例合并颅内感染。1.2 病例选择遇脑脊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