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迹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雷达点迹自适应融合方法
    信号级、检测级、点迹(跟踪级)以及航迹(情报级)四种[1]。信号级融合是直接将各雷达的探测回波进行融合处理,对时空频同步精度要求较高;检测级融合是在各雷达检测判决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点迹和航迹融合是两种资源经济型融合方法,点迹融合具有信息损失少、处理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优势[5],已逐渐替代航迹融合,成为现代组网雷达系统数据融合的主要手段。多雷达点迹融合方法可分为序贯滤波方法和数据压缩方法两类[6]。序贯滤波方法[7]是将各雷达量测点迹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3年3期2023-06-12

  • 基于LVQ 神经网络的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留大量的剩余杂波点迹,杂波点迹和目标点迹混合在一起会严重影响后续的航迹起始和跟踪的性能。因此,在雷达数据处理中进行点迹处理,抑制剩余杂波具有重要的意义。20 世纪90 年代,雷达剩余杂波抑制得到了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献[2]分析了剩余杂波的来源,针对非目标回波、目标分裂和有源干扰等不同原因造成的杂波分别给出了点迹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为剩余杂波抑制指明了研究方向。在对非目标回波引起的剩余杂波抑制方面,文献[3]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对海探测的回波数据后,发现目标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3年4期2023-06-01

  • 一种距离多普勒平面的二维点迹凝聚方法
    3)0 引言原始点迹数据主要分为虚假点迹和分裂点迹两大类。不期望的物体杂波、干扰等所产生的点迹,都属于虚假点迹。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目标或系统自身的原因一个目标会分裂出多个点迹,这些由目标分裂所产生的点迹称为分裂点迹。减少虚假点迹主要通过雷达的信号处理系统完成,例如采用动目标检测、动目标显示、恒虚警检测、杂波图等处理方法。对于同一目标的雷达天线扫掠过程中,回波信号经信号处理和恒虚警检测后,点迹提取器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点迹的现象,称为目标分裂[1],即检

    火控雷达技术 2023年1期2023-04-07

  • 基于雷达点迹处理的抗RGPO干扰的机动目标跟踪*
    3-4]或者雷达点迹[5-14]层面抑制其对目标跟踪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基于雷达点迹数据的抗RGPO干扰技术易于实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备受关注。本文同样聚焦于基于雷达点迹的抗RGPO干扰技术。文献[5-6]基于Neyman-Pearson的框架构造二元假设检验对RGPO干扰进行鉴别,并提出基于分解与融合的方法来实现对RGPO干扰环境下的目标跟踪,但该方法由于理论复杂使得其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文献[7]将雷达点迹的幅度信息引入多假设跟踪(Multiple Hyp

    电讯技术 2023年2期2023-03-02

  • 深圳机场航班跑道占用时间统计分析研究
    在的位置,以一个点迹表示,则同一航班所有点迹组成该航班的轨迹,场监雷达数据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航班在某时刻的点迹信息。在上述两种坐标中,计算后的笛卡尔坐标并不包含所有的点迹信息,而WGS84坐标包含所有点迹信息。为方便计算,机场地图使用笛卡尔坐标,在确定一个点迹的位置时需结合笛卡尔坐标和WGS84坐标共同得出,笛卡尔坐标不包含的点迹需根据WGS84坐标进行转换计算后得到其所在笛卡尔坐标的位置。设WGS84坐标系中点迹(纬度,经度)坐标为(φ,λ),使用国际标准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4

  • 一种改进的相控阵雷达TAS目标跟踪算法
    为:接收到TAS点迹后,将其与目标航迹进行关联,判断其是否在波门范围内,若在波门范围内,则进行跟踪滤波,否则做丢点、外推处理;若波门内存在多个点迹,则选择与目标预测最接近的点迹进行跟踪,流程如图1所示。目标的关联波门根据目标运动特性及探测误差设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若出现目标连续丢点,会适当扩大关联波门,防止因目标机动或滤波偏差导致目标失跟的情况;但扩大关联波门时,非目标的干扰点可能会进入波门,引起目标错跟。图2所示为国内某雷达使用TAS模式(跟踪周期约为

    新技术新工艺 2022年7期2022-09-21

  • 一种适用于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的目标跟踪方法
    成2个不同精度的点迹数据通道,若对2个通道的点迹数据分别进行跟踪滤波处理,不仅增加计算量,而且不能充分利用双波段雷达的点迹信息,使得跟踪精度较差[5-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压缩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不同点迹通道中进行点迹凝聚,然后对2个通道的点迹数据进行点迹融合,以提高点迹数据的精度,降低后续航迹滤波处理的计算量,从而得到较好的目标跟踪结果。1 雷达量测模型假设在直角坐标系中,目标的离散运动状态

    无线电工程 2022年9期2022-09-09

  • 基于PF-Net的点迹过滤算法
    。这些大量的杂波点迹一方面易使数据处理自动起始时出现虚假航迹,并影响跟踪时的正常关联;另一方面会导致数据处理系统饱和,超出设计的计算容量,影响系统完成正常任务[1]。因此,有必要在目标检测后进一步标记目标点迹,并滤除杂波点迹。国内外针对该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文献[2]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分类与识别方法,通过提取回波特征并进行多特征融合的方式,实现目标识别;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NN的点迹真伪鉴别方法,运用加权KNN模型对点迹真伪进行鉴别;

    雷达与对抗 2022年2期2022-08-26

  • 一种强杂波区目标检测跟踪算法
    过杂波区域感知和点迹过滤建模,降低虚假回波点迹。提出了M周期-航迹分裂检测算法实现了强海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跟踪。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该模型能提高强海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跟踪性能,有效抑制虚假目标航迹。一、引言雷达处理系统中,杂波是指有海面杂波、气象、射频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信号,若信号处理算法无法抑制上述信号,会导致雷达显示画面上呈现较多虚警回波点迹,增加了目标航迹起始和航迹维持的难度,尤其是强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跟踪。强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跟踪问题采用

    中国信息化 2022年7期2022-08-23

  • 密集杂波背景下雷达微弱海面目标的修正Hough变换TBD检测新方法
    ,其主要优势是对点迹丢失和非均匀采样不敏感,且无需目标数量先验信息.现代对海观测雷达面临海尖峰杂波的严重挑战.为检测海面低可观测性目标,通常需要设置较低的初级检测器门限,海尖峰杂波能够轻易越过这些门限,由此使得HT-TBD 检测器处于密集杂波点迹环境之中.在密集杂波点迹环境下,传统HT-TBD 检测器性能恶化严重,原因在于:作为一种批处理算法,传统HT-TBD 检测器忽略了点迹间的时序关系,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大量虚假航迹或剩余杂波点迹.不少学者都已注意到该问

    电子学报 2022年7期2022-08-13

  • 一种快速的无人机载侦察雷达航迹相关方法
    载侦察雷达系统,点迹数量会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加近似成平方倍的增长,随着点迹的增加,航迹与点迹相关的计算量会出现急剧的增长,当点迹数量较多时会占用大部分的处理时间,这是导致计算量猛增的最重要的原因,计算量的增加与处理周期有限之间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采用基于分区的相关方法会避免航迹与无关点迹是否相关的判断与运算,从而大幅度降低计算量,降低对硬件的要求,提升雷达的处理能力和航迹输出能力。1 应用背景无人机载侦察雷达搭载无人机升空,可以对较远区域的敌防区实施大擦地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2期2022-07-22

  • 基于ST DBSCAN 的航迹聚类实现
    CAN,通过统计点迹数据集内任意点邻域内邻近点的数量,不断向邻域扩张聚合为簇,直到遍历所有点完成聚类。同样可发现任意形状的数据聚类,但对密度不均匀、密度差异大的数据集聚类效果不好,且不能处理时空域数据的聚类。本文使用基于ST DBSCAN 的航迹聚类,既符合DBSCAN 聚类算法的特点和优点又增加了从时间域对目标数据集的扫描。1 ST DBSCAN 算法ST DBSCAN 算法的航迹提取实现是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对目标点迹进行扫描,以目标航迹点的密度为依据进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5期2022-06-07

  • 一种机载GMTI雷达点迹凝聚方法研究
    有十几甚至几十个点迹,而且由于雷达和目标的运动,以及背景信号的影响,造成目标幅度在方位上存在不规则起伏,因此,必须对这些点迹进行凝聚处理,才能更好地进行目标定位和跟踪处理。点迹凝聚作为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算法尽可能在大量杂波干扰的情况下提取出目标的真实位置、运动信息等参数,且在雷达扫描一帧时,一个运动目标只输出一个位置信息,点迹凝聚处理能够减少参与处理的数据量,提高点迹定位精度,减少虚警,为后面的航迹跟踪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首先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2年1期2022-03-29

  •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异步点迹关联方法
    来获得更加精确的点迹信息,使得多传感器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工作。点迹关联的目的是找到各个传感器中来自同一个目标的局部点迹。基于统计学,文献[1]和文献[2]将加权法应用于点迹关联中;Bar-shalom等[3-5]通过改进加权算法提出了修正法;Kosaka等[6]提出了最近邻(Nearest Neighbor,NN)算法;何友等[7-8]对最近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KNN和MKNN算法。然而当目标数目比较密集或者误差较大时,统计学算法关联的效果明显下降。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2年1期2022-01-28

  •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出了利用组网雷达点迹和多普勒速度进行融合鉴别假目标的方法,在保证检测概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滤除剩余杂波,该方法可以将不同体制、不同工作模式的雷达组合成网络,充分利用各雷达的资源优势弥补单部雷达信息受限的缺陷,使组网雷达的整体抗干扰性能得到了提升。但不同雷达的空间对准和时间同步难度较大,且各雷达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实现。段崇棣等[5]提出一种杂波分类辅助的近海岸模糊杂波抑制方法,通过特征提取构造多视干涉特征协方差矩阵,利用协方差矩阵间的

    现代防御技术 2021年6期2022-01-06

  • STAR2000型空管一次雷达杂波抑制浅析
    工作主要基于原始点迹(未确认为航迹)形成的距离方位波门图来实现。杂波抑制是一次雷达策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抑制虚警率的重要手段。杂波抑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1]:①降低虚警率、②减小航迹初始延迟、③提高检测概率和④提高检测精度。2 杂波抑制2.1 杂波抑制图的生成信号处理将雷达探测区域按照距离方位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0号滤波器输出形成探测范围内的杂波图。如下图1所示:图1 杂波图(滤波器0输出)每个单元(锁定或未锁定)的状态取决于所接收到的“未确认一次点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30期2021-12-24

  • 基于JVC的紧凑型地波雷达海上目标点迹-航迹最优关联方法
    算法的关键环节,点迹-航迹关联方法从雷达最新获取的来自多个目标与杂波的量测点迹数据中识别出属于已形成航迹的目标点迹,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目标跟踪的结果。在密集杂波环境下进行多目标跟踪时,由于雷达探测精度降低,常常出现因错误的点迹-航迹关联导致的航迹断裂现象。因此,如何实现准确的点迹-航迹关联成为紧凑型地波雷达目标跟踪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应用于紧凑型地波雷达的点迹-航迹关联算法可分为两类:一类基于目标的空间状态信息计算航迹与点迹之间的关联程度[10],典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年10期2021-10-31

  • 多目标跟踪下点迹凝聚的实时优化算法
    074)1 引言点迹凝聚作为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帮助雷达在大量杂波干扰下准确的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为后续的目标跟踪等算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脉冲多普勒体制的雷达系统中,为了提高采样信号的质量,一般雷达系统的采样频率会大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这样会导致对同一个目标点有多个检测点,恒虚警处理后,还是会留下多余的点迹,所以需要使用点迹凝聚算法对其进行处理,保留最能反应目标参数的点,而筛除掉其他虚假的目标点[1-3]。在需要凝聚的点数较少的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5

  • 一种基于目标点迹关联的舰载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
    迹级融合技术,而点迹和信号级融合技术研究得相对较少。在公共计算平台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本文给出了一种工程化的新型舰载多雷达点迹融合系统方案,简单介绍了点迹融合技术的实现方法,并对提出的多雷达点迹融合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讨论。1 总体方案1.1 点迹级融合优势多雷达数据融合可以选择对信号、点迹和航迹三个层次的数据进行融合:信号级融合处理雷达的回波信号;点迹级融合处理各个雷达经目标检测处理后得到的点迹信息;航迹级融合处理各个雷达经检测跟踪处理后得到的航迹信息[9]

    雷达与对抗 2021年3期2021-10-15

  • 二次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动态调整点迹相关门限方法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点迹处理和航迹处理。一个装载有二次雷达应答机的飞机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会产生独立的距离、方位以及属性附加信息的原始应答群,二次雷达询问机接收到这些原始应答群后,点迹处理通过一定的算法、方法将这些原始应答群进行凝聚处理,在二次雷达每个扫描周期,检测出该目标唯一空间坐标位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多个二次雷达询问设备对空域中的飞机进行询问探测,二次雷达应答机会对应的产生不同的应答信号,因此询问设备需要甄别出我方询问设备对应的应答信号,需要对原始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5期2021-09-22

  • 融合凝聚耦合度与航迹成长值的船舶跟踪算法*
    “最相邻”的量测点迹为关联点迹,但这种方法在高密度杂波情况下,容易造成大量虚假目标。文献[2]中提出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结合Kalman滤波后可以有效的对多目标进行跟踪,但该算法有一个劣势,随着目标数的不断增加,其运算量也随之呈指数“爆炸”增大,对整个跟踪带来极大影响。文献[3]针对量测信息缺失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渐进框架的目标跟踪方法,采用假设检验方式删选错误的量测信息,利用改进渐进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减少线性误差与数值计算误差,提高跟踪精度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8期2021-09-15

  • 浅析SKYNET-X自动化系统监视源处理功能
    来自雷达监视源的点迹/航迹,并通过PLINES设备接收雷达数据并将这些雷达数据进行格式和协议转换,由RS232同步串口数据转换成网口数据,经由交换机数据交换后送至雷达子网,再由多雷达融合处理服务器MSTS和旁路雷达处理服务器DRA取用,不同服务器经过后续处理后,形成系统综合航迹或者单雷达航迹供管制现场使用。2.1 MSTS服务器雷达数据处理MSTS采用的是多源跟踪处理技术进行多雷达数据跟踪、融合处理的,MSTS收到雷达报告时,会对其正北信息、扇区信息以及雷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6期2021-06-26

  • 如何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加速度
    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迹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有三种方法,从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两个方面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并非是最合理的方法,进而给出了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方法.关键词:纸带;点迹;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5-0057-02作者简介:黄洪才(1963-),男,湖南炎陵人,本科,中学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4 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好教辅资料

    中学物理·高中 2021年3期2021-06-06

  • 隐身目标点迹融合探测跟踪方法设计
    时频率序列。2 点迹融合跟踪方法设计该文针对隐身目标的回波特点,在航迹融合前先对雷达探测到的原始点迹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数据进行空间配准和量测坐标系的统一。如果雷达回波数据包含目标多普勒速度,则采用外推法进行时间配准,利用时空对准后的测量信息进行点迹融合,利用融合后的点迹进行航迹起始和关联,进而完成航迹滤波更新,输出最终航迹跟踪结果。如果雷达回波数据不包含目标多普勒速度,则根据各雷达测量值的时标进行排序,依次利用各雷达的测量值进行航迹起始和关联,完成航迹滤波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7期2021-04-30

  • 一种低配硬件资源的雷达目标点迹提取凝聚方法
    引 言当前目标点迹提取和凝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FPGA或DSP等芯片中的逻辑软件实现点迹提取,计算机实现点迹凝聚与滤波跟踪。该方法的特点是提取波门内点迹点迹组成往往只包含方位、距离和方位延伸值等基本信息。其优点是可以通过逻辑软件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要求,只发送少部分数据给计算机,计算机集中资源用于目标的凝聚、跟踪,可以释放大量计算机资源用于人机交互和接口控制,能够简化雷达数据处理和显示控制硬件架构,节约实现成本;缺点是点迹凝聚精度不高,原因是计

    雷达与对抗 2021年4期2021-03-18

  • 基于装袋决策树的雷达点迹鉴别方法
    了有用的目标信号点迹外,还包括了大量由强低杂波、强气象杂波和仙波处理后的剩余杂波点迹。这些剩余杂波点迹严重影响了杂波环境下雷达正常的探测和跟踪性能[1]。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剩余杂波点迹容易造成目标属性误判,影响雷达探测效果;二是剩余杂波点迹误判成“伪目标”与目标回波掺杂在一起,容易造成目标混淆,干扰了雷达“航迹关联”过程,影响雷达跟踪效能[2]。目前,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利用雷达回波特征,针对此问题做了一系列相应的研究。文献[3]提出了一种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21期2021-03-11

  • 基于自适应DBSCAN的雷达目标跟踪算法
    理单元后形成雷达点迹数据,但是对于民航等大型目标而言,目标本身尺寸较大,可以跨越多个距离及方位单元,在雷达信号处理之后同一目标仍会产生多个点迹信息.并且对于杂波环境下,由于各种杂波出现的不规则性[1],特别是雷达在受到地杂波或海杂波影响的区域,每个周期都可能出现大量的点迹报告,给数据处理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严重影响雷达目标跟踪效率[2].国内外对该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和进行航迹跟踪时算法改进方面.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主要是CFAR算法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26

  • 基于欧氏距离的无人艇载毫米波雷达点迹凝聚方法
    人艇载毫米波雷达点迹凝聚方法李瑞伟1, 李立刚2*, 金久才3, 刘德庆3, 李方旭2, 戴永寿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61)毫米波雷达在工作中会存在虚警和目标点迹分裂等问题。当前多数研究均通过处理雷达回波, 根据波形特征降低虚警, 但结果中仍存在无效点迹; 通过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0年6期2021-01-16

  • 基于PSO-SVM算法的雷达点迹真伪鉴别方法研究
    含大量的杂波剩余点迹,严重影响杂波环境下雷达正常的探测和跟踪性能[1]。而且,雷达回波信号在目标检测后,其点迹数据中除了包含目标尺寸、运动等本身固有物理属性外,还蕴含着可以鉴别目标点迹的特征参数。通过分析雷达点迹数据所反映的目标特征,可发掘出稳定用于区分目标点迹与杂波点迹的特征参数,再通过设计好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判决[2]。因此,目标检测后借助目标点迹特征参数,进一步区分目标点迹与杂波剩余点迹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目前,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利用雷达回波特征,针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4期2020-09-11

  • 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多假设分支跟踪方法
    过信号处理系统的点迹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关联、滤波后,上报更新后的雷达航迹信息,完成一个处理循环[1-2]。机载雷达在载机运动的过程中下视探测目标,杂波环境具有强度大、特性复杂、变化快的特点,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报和虚警;机载雷达一般需要同时跟踪大量目标,跟踪对象包含导弹、飞机、车辆、舰船等各类目标,目标运动参数范围广,缺乏目标的先验信息。因此,机载雷达跟踪目标时,如果航迹与目标一一对应,使一批目标只能处于运动参数固定的某种运动状态下,当目标机动状态不明或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4期2020-09-11

  • 基于PSO-MLP的点迹真伪鉴别方法研究
    经过恒虚警检测和点迹凝聚处理后,形成的虚假点迹会和真实目标点迹一起被雷达的目标提取器录取。一方面,这些虚假点迹会影响航机关联,甚至会产生虚假航迹,严重影响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正常跟踪;另一方面,虚假点迹过多会导致整个数据处理系统饱和,严重影响雷达正常的探测效能。因此,在目标检测后区分目标点迹与剩余杂波点迹,以进一步滤除杂波剩余点迹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针对此问题,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利用雷达回波特征参数做了一些相应的研究。文献[3]提出了基于杂波特性和回波信号

    舰船电子对抗 2020年1期2020-04-27

  • 双站紧凑型地波雷达海上目标航迹融合探测*
    ,多采用检测级的点迹融合,再利用融合点迹形成航迹,且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型阵列式地波雷达。对于小阵列紧凑型地波雷达,弱信号的检测困难会增大目标的虚警率和漏检率,难以给出有效可靠的点迹结果,而且较低的点迹测向精度增加了多方位点迹的关联难度,即难以判别不同方位探测的目标结果是否为同一目标,甚至出现错误关联的情况,致使无法做到有效的多方位信息融合。相对于点迹关联,双站航迹关联是在单站航迹跟踪处理后,可减少单个时刻点迹错误关联的概率,充分利用多时刻的目标信息,因此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年2期2020-04-13

  • 组网雷达多帧检测前跟踪算法研究
    可能是目标的虚警点迹,然后传递这些点迹或者由这些点迹跟踪滤波得到的目标航迹到融合中心进行融合[4,5]。本文定义这种方法为基于先检测后跟踪的多传感器融合(Multi-Sensor Fusion based on DBT, MSFDBT)。MSF-DBT在高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当信噪比较低时,目标往往很难通过单周期门限检测,造成本地节点信息损失,导致算法性能严重下降。解决DBT导致的性能损失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用多帧检测前跟踪技术(Multi-Frame

    雷达学报 2019年4期2019-08-07

  • 敌我识别目标航迹处理技术研究
    工作,会造成信号点迹携带的信号匹配特性不一致,目标位置信号的精度和数据率不稳定,直接使用该点迹进行航迹处理会导致目标航迹的起始、关联都出现错误,容易造成断批、混批等问题。就敌我识别信号的航迹处理来说,其具有定位数据率高的特点,每秒15个以上的定位点码字(不同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在定位精度一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目标航迹起始、关联、保持、消失、编批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判断这些定位数据是来自同一目标还是不同目标。因此,在进行航迹处理之前,基于点迹属性信息对目标

    舰船电子对抗 2019年3期2019-07-22

  • 一种基于特征加权的点迹质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目标分类的思路在点迹维[2-3]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对检测视频进行点迹凝聚,给出点迹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同时获取点迹的距离展宽、方位展宽、凝聚点数和幅度等点迹特征;针对不同的点迹特征,剔除奇异特征值的点迹;根据点迹特征进行点迹质量评估,通过点迹质量门限对点迹进行判决。基于特征加权的点迹质量评估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点迹处理流程图1 点迹凝聚与奇异点迹剔除1.1 点迹凝聚点迹凝聚处理的过程是,先进行距离上的凝聚,得到水平波瓣内不同方位上的距离值,因回波大小及

    火控雷达技术 2019年1期2019-04-11

  • 基于点航迹质量评估的雷达目标联合检测跟踪方法
    过程为经检测器和点迹提取器处理后形成点迹进行航迹起始与跟踪。随着现代战场环境的日趋复杂,敌方目标总是在有源/无源干扰或地海杂波掩护下进行突防。复杂的背景环境造成雷达检测器过门限回波数量急剧增加,点迹提取器输出大量虚假点迹,从而导致航迹起始和跟踪时形成数量不可控的虚假目标。大量虚假目标的存在使得雷达系统既无法有效甄别和提取真实目标参数信息,及时对敌目标做出相应威胁等级判别,又耗费系统探测时间资源,造成任务量和处理量过载。为了控制虚警数量,最直接的方法即是提高

    雷达与对抗 2019年1期2019-03-28

  • 细究21051轨道打点式小车的打点原理
    带.如图2所示,点迹稀稀拉拉,漏点严重,并且点迹颜色也比较淡.课后,笔者对学生得到的这条别样的纸带很是好奇,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注:笔者之后研究的点迹都是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图1 21051轨道式打点小车的结构2 学生操作还原点迹笔者课后仔细地了解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简化为如图3所示,小车底部的放电针接高压脉冲的负极,轨道上的银白色金属板接高压脉冲的正极,金属板的上方放置黑色墨粉纸,墨粉纸上方再放置白色纸带.这样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物理通报 2019年3期2019-03-05

  • 多功能射频模拟器中航迹模拟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有2种方式:点迹处理方式以及航迹处理方式。点迹处理分为数据收发接口、点迹凝聚及提取两部分。航迹处理分为数据收发接口、航迹相关、航迹起始、航迹滤波外推以及航迹质量管理5个部分[4-6]。在多功能射频模拟器中,航迹模拟的主要功能是对飞机目标、导弹目标进行搜素、跟踪,完成全空域范围内300批目标的建航。具体框图如图1所示。图1 航迹模拟组成框图该硬件平台采用MPC8640D通用信号处理板,每块板子上各4个CPU,CPU与CPU之间可以通过备板以以太网或rap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6期2019-01-19

  • 基于帧间数据处理的杂波点迹滤除技术研究
    检测时会产生杂波点迹,尤其是在杂波密集区,此类杂波点迹数量会更多[1-3]。信号处理若将这些所有检测点迹包括真实目标点迹和杂波点迹全送往空情显控台,会干扰雷达操作员对目标信息和空情态势的准确把握,降低其人工干预操作的正确率,因此需要对杂波点迹进行滤除。杂波滤除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帧内处理的滤除方式和基于帧间处理的滤除方式两大类。帧内处理又分为基于信号级处理的滤除和基于数据级处理的滤除,基于信号级处理的滤除即在信号处理过程中使得杂波回波尽可能不形成杂波点迹输出[

    无线电工程 2019年2期2019-01-16

  • 点-航迹质量评估的联合目标检测跟踪方法
    检测和质量评估的点迹提取,提出和定义点迹质量的概念;在第2级进行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的多周期联合检测判决,根据传统的跟踪技术对目标进行状态估计,根据估计值和量测值的欧氏距离和估计误差设计置信因子,结合点迹质量对指标函数进行改进。1 动态规划方法介绍DP方法是利用动态优化的分段优化思想,将目标轨迹搜索问题分解为分级优化的问题,使目标回波点能够有效地沿目标可能的轨迹进行积累,当轨迹的指标函数超过了给定的门限时判定其为目标轨迹,然后通过逆向反推,得到目标的运动轨迹[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4期2018-08-22

  • 基于网格聚类的弹道目标航迹起始算法*
    扰条件下起始断续点迹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序列检测技术制定采样终止规则以过滤虚假关联,构建飞行特征限制映射参数集来剔除虚假航迹,解决了航迹簇拥下的检测和估计问题,但由于该算法较为繁琐,导致达不到实时性的要求。弹道目标在再入段飞行时,飞行速度快,飞行时间短,而且真弹头的周围有多个重诱饵,加之所处的杂波环境使得起始多个弹道目标变得十分困难,对航迹起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弹道目标航迹起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聚类的弹道目标航迹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年7期2018-08-22

  • 一种基于ADS-B的雷达系统误差标定方法
    方法通过匹配雷达点迹和ADS-B信息,对匹配成功的点迹位置进行插值计算,得到点迹真值位置,最后进行误差分析得到雷达系统误差。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对雷达系统误差进行准确标定,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便于工程实现。1 雷达误差标定流程实现雷达的误差标定,就是要统计出雷达输出目标点迹的斜距、方位和俯仰与真实目标的斜距、方位和俯仰值之间的固定误差。由于雷达的量测除了系统误差之外,还存在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和雷达的精度相关,不同的雷达其随机误差不一致,可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2期2018-06-19

  • 基于网格连通的航迹自动起始方法
    ,同时虚警和杂波点迹很少,那么全程全方位的多目标航迹自动起始就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尽管运用了动目标显示(MTI)和恒虚警(CFAR)等信号处理技术,但由于热噪声、天电噪声和气象这些噪声源产生的宽带噪声,以及海浪、地物、云、雨、箔等分散单元产生的杂乱回波条件下,仍然可能有许多杂波、干扰点迹和真目标点迹一起进入数据处理系统。随着干扰和杂波的增加,系统的性能会不断下降,甚至会出现饱和过载的现象,这样传统的航迹起始方法很难实时进行航迹自动起始。对此,

    电光与控制 2018年5期2018-05-18

  •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多雷达数据处理与融合
    模型算法 航迹 点迹1 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航空器的数量不断增加,拥挤的空中交通已经成为常态,对民用航空中交通管制的要求愈发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管制员对空管自动化的依赖。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通过处理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ADS数据、气象信息数据等各种实时数据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保障。随着空管设备的更新换代,国产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也逐步的由应急系统,向备份系统乃至主用系统过度,逐渐夺回了部分国内的空管自动化使用市场。而作为空中交通指挥的一个首要依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9期2018-02-25

  • 基于环境感知技术的海面目标跟踪算法
    标跟踪算法。通过点迹密度统计和船舶避碰量测模型获取跟踪目标的环境信息。在不同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数据关联算法提高目标跟踪稳定性。通過实测数据验证,表明基于环境感知技术的海面目标跟踪算法可改善VTS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跟踪性能。【关键词】环境感知 点迹特征1 引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f简称VTS)提供海面船只或者浮标等目标点迹或者航迹供用户使用。在复杂海况条件下,如杂波区或者目标会遇、交叉时,由于点迹密集和点迹质量可信度的下降,会增加目标数据关联的难度,导致目标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9期2018-02-25

  • 基于关联准则的主瓣航迹欺骗干扰方法
    由于模拟的假目标点迹符合航迹关联准则,其必定能被雷达检测识别[22],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航迹欺骗效果。1 主瓣航迹欺骗原理对雷达实施航迹欺骗的目的在于使敌方雷达在我方想定的位置发现虚假的运动目标,而虚假目标则是由我方干扰机向敌方雷达发射具有一定规律的欺骗干扰信号得到的。雷达接收到调制干扰信号后进行处理就会在想定的方位和距离上发现虚假的运动目标,由于干扰信号的逼真性,雷达将无法分辨其是否为虚假目标,从而达到以假替真的目的[23]。其重点在于如何合理地设置虚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年2期2018-02-07

  • 二次监视雷达目标点迹分裂分析与凝聚方法
    二次监视雷达目标点迹分裂分析与凝聚方法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何 川 李 璐二次监视雷达点迹凝聚是二次监视雷达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点迹凝聚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目标距离、方位探测精度。但是在复杂的情况影响下,会产生目标分裂状况,对后续的航迹处理跟踪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对二次监视雷达的探测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监视人员掌握空勤状况。因此本文将分析二次雷达点迹分裂的原因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二次监视雷达;点迹分裂;点迹凝聚1.引言在空中交通管制

    电子世界 2017年14期2017-08-02

  • 雷达目标航迹建立和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雷达视频回波经过点迹凝聚处理,产生的单一点迹信息已经不能满足雷达系统和用户对雷达目标信息的要求,有必要在点迹凝聚和处理后对目标的运动轨迹等相关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而这正是雷达目标航迹建立和管理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所谓航迹,是指对目标的若干点迹进行处理后连成的曲线。航迹建立和处理是将同一目标的点迹连成航迹的处理过程[1]。通过航迹建立和管理,与仅提供点迹信息相比,用户可以更直观地获取目标的运动轨迹、速度等运动状态信息[2]。本文将结合航迹建立和管理在实际雷

    现代导航 2015年4期2015-12-31

  • 地波雷达与自动识别系统目标点迹最优关联算法
    自动识别系统目标点迹最优关联算法张 晖①刘永信*①张 杰②纪永刚②郑志强①①(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②(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为了提高海洋探测精度和范围,针对高频地波雷达(HFSWR)和自动识别系统(AIS)目标点迹的融合利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JVC(Jonker-Volgenant-Castanon)的点迹分状态全局最优关联算法。首先,通过判断高频地波雷达和AIS点迹的径向速度,将点迹分为准静态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年3期2015-07-05

  • 一种基于半脉组积累的雷达目标方位修正方法
    位误差,为后续的点迹凝聚和航迹跟踪提供有效保证。该算法简单实用,易于工程实现。文章的最后提供了实测雷达数据的信号处理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动目标检测;点迹提取;方位精度;半脉组积累0 引 言在雷达技术指标中,方位精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点迹的方位精度直接影响到终端点航迹相关和航迹跟踪,从而影响到雷达的整机性能。因此,点迹的方位精度问题一直受到雷达界学者和工程师们的广泛重视,并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1-3]。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点迹凝聚模块中的方位凝聚

    舰船电子对抗 2015年2期2015-03-23

  • 航管一次雷达精细化点迹处理设计与实现∗
    管一次雷达精细化点迹处理在距离、方位、幅度上通过对信号检测回波参数信息的分析,提取出一组目标参数信息;然后根据目标的一些特征参数信息,进行目标的点迹质量判别、固定回波/干扰回波/慢动回波等有效抑制[2],得到最佳的目标参数信息。点迹处理流程包括初始回波处理、点迹凝聚、点迹滤波。1 点迹处理设计与实现1.1 初始回波处理算法分析初始回波处理是点迹处理的前级,通过控制送往点迹凝聚的回波参数总量,防止点迹处理器过载,确保目标点迹的准确检测。初始回波处理将雷达威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年5期2015-01-22

  • 一种搜索雷达视频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现
    回波视频数据进行点迹凝聚、航迹建立及管理等处理。通过处理,不仅可以得到所需目标的准确位置信息,还能得到其运动轨迹、速度等运动状态信息[2]。由于现代雷达回波视频数据量大而且雷达系统对软件算法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文中将偏重于算法的实时性和软件可实现性,结合某型搜索雷达系统,对雷达视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即点迹凝聚和航迹建立及管理等相关算法进行讨论。1 点迹凝聚点迹凝聚的实质是为了在复杂的雷达回波视频中,排除各种杂波的干扰以及目标可能出现分裂等影响,按照一定的算

    电子科技 2014年5期2014-12-18

  • 对海虚警抑制的数据处理工程方法
    利用在数据处理的点迹凝聚、相关处理、跟踪滤波等阶段,采用等效幅度加权点迹凝聚法、径向频率模糊反解法,实现对海虚警的抑制。预警雷达;虚警抑制;数据处理;对海处理0 引 言雷达对海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工作环境,会出现大量的虚假点航迹。尤其是杂波的干扰,不仅不同海情下的分布具有极大的差异,而且还包含地杂波、气象杂波等。这些都给海面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带来困难。在信号处理层面,一般采用动目标显示技术(MTI)、动目标检测技术(MTD)、脉压、恒虚警检测(CFAR)等

    雷达与对抗 2014年2期2014-09-08

  • 基于多帧相关算法的稀布阵雷达目标航迹检测
    到雷达每次探测的点迹数据后,并不作检测输出,而是将其进行存储,对帧间数据的相关处理,通过数帧的积累,将目标航迹被估计出来后,检测结果与目标航迹同时宣布。目前常用的TBD方法主要有多帧相关法、粒子滤波法、Hough变换法、动态规划方法等[1]。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采用全向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长相干积累等处理手段[2],具有多普勒频道多、速度分辨率高、数据率快、数据量大的特点,传统TBD方法由于计算量大、实时性无法满足该雷达的处理要求,根据稀布阵综合脉冲孔

    电子科技 2013年3期2013-12-17

  • 基于VTS 系统实现的目标近岸行驶跟踪方法研究
    文提出了通过建立点迹杂波图来指导目标关联的方法,解决目标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跟踪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仿真结果以及在VTS 系统上实际跟踪的效果。1 点迹杂波图理论杂波图可以给出雷达覆盖范围内固定杂波的雷达图像。一般来说,雷达图像含有一些相当不规则的由地物杂波、点源和分布杂波构成的区域。当雷达工作于杂波环境时,使用杂波图可以消去雷达点迹中的杂波点,有效地消除杂波点在目标关联、跟踪时带来的干扰。点迹杂波图的基本理论是把在两次或两次以上相继扫描中的点迹位移与已登记

    雷达与对抗 2013年2期2013-06-08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并行雷达数据处理研究
    到信号处理送来的点迹,一般按照图2所示流程进行处理[5]。图2 数据处理流程图2所示的各个步骤是一个顺序的过程,不能并行执行。接下来对每个步骤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适合并行处理。(1)点迹预处理把点迹从目标量测坐标系转换到数据处理所在坐标系。该步骤是一个循环操作,每个循环对单个点迹进行坐标变换,循环之间没有数据依赖关系,适合并行处理。(2)数据互联建立当前时刻新点迹与历史数据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这些点迹是否来自同一个目标,分为新点迹与航迹的互联、新点迹与旧点迹

    雷达与对抗 2013年1期2013-06-08

  • 无源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的关联算法研究
    通过匹配、定位、点迹关联等手段将这些多站探测到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能够对环境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得出全局性的、更精确的航迹供指挥员用于作战决策,以减少雷达盲区,增加测量冗余度,提高处理质量。1 无源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多传感器无源探测系统的处理过程比单传感器无源探测系统更加复杂,其中多传感器目标的融合是整个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现过程中对每个传感器探测的目标数据进行匹配定位,然后再进行关联融合,如图1所示。图1 多传感器无源探测系统融合过程在融合

    雷达与对抗 2013年2期2013-06-08

  • 一种浮空器雷达公路航路图积累方法
    信号处理后的原始点迹信息作为积累的基本输入,设置一定的方位距离宽度门限与多普勒频移门限,可以提取出符合要求的动目标点迹,将原始点迹中的方位宽度、距离宽度及多普勒频移参数进行过门限取舍,将满足条件的原始点迹进行统计,作为积累基本单元点,设其距离方位仰角为(r,α,β);结合GPS 定位信息将积累基本单元点位置(r,α,β)进行坐标变换,转换到站点坐标系下形成探测点三维坐标(x,y,z),通过投影将点(x,y,z)投影到累积图中找到该点对应的单元格Uij,每次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6-10

  • 基于目标特征信息的航迹处理
    的目的是将无序的点迹数据关联成航迹,为控制系统建立目标引导。航迹处理要求目标快速准确地建航和维持低的虚警概率。然而这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复杂背景条件下,如果波门门限放宽,往往会出现虚警航迹过多,直接影响真实航迹起批。如果门限过小,虚警航迹减少,但真实航迹起始也困难,且不稳定,容易断航。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航迹处理在坐标系的使用、滤波模型、关联方式以及各种变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效果并不明显。对航迹处理来说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输入的传感器参数只有

    舰船电子对抗 2011年6期2011-06-28

  • 雷达目标点迹分裂与改进的点迹提取器设计
    工作与雷达目标的点迹提取息息相关,点迹提取是雷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门限判别,产生距离、方位的估值,估值结果录取到缓存后送至后续设备进行态势显示[1]。点迹提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级数据处理计算机对目标的跟踪的准确性。对于某特体雷达而言,其点迹提取器的设计功能单一,仅具备门限判别的功能,而未考虑对目标点迹的凝聚处理,导致在终端显示设备上观察目标时目标分裂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雷达对目标位置的准确判别。本文通过对目标分裂现象的分

    电子科技 2010年1期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