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土

  • “一气周流”理论临床应用
    则气机升降失司,脾土升举无力则下陷,胃土上逆,致使精微、阴阳化生乏源,“中气衰”为诸病之祸首,应“培土”以促升降之用,“燥土”以拨转运之机[8-10],此即“培土利枢”。“统经四象”指人之六气统驭十二经,肝经应厥阴风木,心经应少阴君火,肺经应太阴湿土,肾经应少阴君火。肝木郁而不达则生风,治肝之病常以畅达、通顺为主;少阴君火化热,心火不能下暖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治以敛肺降逆为主。总之,以左路升发、右路敛降为原则。2 “一气周流”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2.1

    河南中医 2023年10期2023-12-11

  • 基于“君火不煦脾土”理论探究心血管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共病的发病机制❋
    ],但是从心阳与脾土的角度探究CVD与NAFLD共病的鲜有提及。本文从“君火不煦脾土”立论,结合现代科学内涵阐述现状,探究CVD与NAFLD共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共病提供参考。1 “君火不煦”理论下CVD的形成机制1.1 “君火不煦”的内涵五行之中,心属火,心为君主,其与火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火曰炎上,火在燃烧时,火焰飘浮于上与心居于膈上的解剖部位相通,火色为赤通与心色为赤,火性温热通与心阳温煦,火性推动与心气、心血的推动作用相似。中医常将心喻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4-05

  • 升清降浊法治疗脾土亏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斑的全过程。其中脾土亏虚是黄褐斑的病机之一,对于脾土亏虚型黄褐斑,在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同时,以升清降浊之法组方用药,施展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使得脾胃出入升降有序,权衡以平,气血津液疏布畅通,脾土得以滋养,黄褐斑得以消除,此为治疗脾土亏虚型黄褐斑的总体思路。1 升清降浊法的渊源及内涵“升清降浊”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一句,以脾胃升降关系之失常,从病理角度来阐释阴阳二气之相互依存、有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2-27

  • 基于五行学说探讨大补脾土的中医临床应用※
    ,验案启迪后学,脾土的中焦枢纽作用是调节三焦畅达的不二法门。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脾虚在临床多见。本文基于五行学说探讨大补脾土的中医临床应用。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应用人体五行对应人体五脏,既有相生相克的机制,又受自然界四时节气的影响,同时依靠五脏发生作用[4]。1949年以后,哲学界提出应当一分为二看五行,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和机械性的两个层面。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十分重要,中医五行在临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5]。«黄帝内经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1期2022-12-22

  • 基于《内科摘要》探讨薛己对八味丸的应用*
    道:“相火之生,脾土甚切,而相火之中,命门之火尤为最亲……命门盛衰即脾土盛衰,命门生绝即脾土生绝也。盖命门为脾土之父母,实关死生。”赵氏[6]12云:“独土、金随母寄生,故欲补土、金者,从寄生处而补其母。”故命门火与脾土关系最为密切,命门火为脾土之母,脾土欲旺,则应补其母。命门之火为肾中之阳,是全身阳气之根本,命门火充盛才能培脾土,脾气得充则健运升清。八味丸虽功在温肾助阳,实则通过补命门火以实脾土,在论治时立足于脾胃诸症,以脾为要。2.1.2 补肾——益火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4

  • 黄挺教授自拟理气健脾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经验撷萃
    病核心,提出健运脾土、行气揉木、解毒抑癌的基本治法,总结创拟理气健脾方,治病求本,紧扣病机,顾护脾胃为重,斟酌药量,适当祛邪为辅,且兼顾他证,随证加减,其效甚验。笔者有幸侍诊黄教授左右,获益良多,现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传统中医典籍中虽无晚期肝癌之病名,根据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如肝区疼痛、腹水、黄疸等,可将其归为“肝积”“鼓胀”“黄疸”等范畴。黄挺教授认为晚期肝癌病因病机相对复杂,目前尚未明确,总结历代名医及自身临床诊疗经验,认为可基本概括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1-23

  • 从“土得木而达”论儿童抽动障碍
    ,木克土,肝木克脾土,这是被我们所熟知的木土相克关系,但木与土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此,我们从肝脾(胃)的生理特性、病理功能等方面来阐释木土关系,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2.1 生理上相互为用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清·周学海《读医随笔》中云:“脾其性镇静……静则易郁,必借木气以疏之……故脾之用主于动,是木气也。”即肝的疏泄有度能够避免脾出现壅滞的症状,所以说:“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脾土的正常运化功能赖以肝木的疏达之性。另一方面,脾胃主司气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2期2022-11-19

  • 治疗咳嗽 中医手法有妙招
    发生;脾胃虚弱、脾土不足会引起脾土不能生肺金,导致久咳不愈等。因此中医在解決咳嗽问题时以调肺为主,并结合个体情况具体辨证,以进行针对性的止咳调治。不同类型咳嗽的调治方法肺虚之咳此类咳嗽宜补肺气,可采取按揉大鱼际法。操作方法:大鱼际位于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手掌伸开时明显凸起的部位。用拇指在大鱼际处做轻柔缓和的环转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以按揉至大鱼际红润为度。心火过旺之咳此类咳嗽宜补肾水、泻心火,可用搓擦涌泉法。操作方法: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

    保健与生活 2022年14期2022-07-06

  • 基于开阖枢理论解读葳蕤汤※
    的现象,进而木克脾土,导致脾土虚。脾土虚乃太阴开之太过,土虚则将肾水中的阳气困遏,使其升发不出来,进而形成太阳不开的局面(土不伏火乃土实而火气妄动,此处乃土虚,故而能够压住火气)。同时,脾虚生湿,湿邪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功能。用“三阴三阳开阖枢气化理论”分析,葳蕤汤证主要是风温侵袭人体,致使太阳开之不及、太阴开之太过、阳明阖之不及的局面。葳蕤汤证机理见图1。图1 梁永林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下的葳蕤汤证机理2.1 “太阳开机”失司太阳为开,在自然界是

    中医药通报 2022年6期2022-06-25

  • 从化滞调气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而横逆乘土,妨碍脾土升清,胃土降浊,以及大肠传导功能,引起IBS-D疾病发生,《辨证录》云“脾乃湿士,畏肝之克,气不上升而下降,遂致成泻”[5],说明了肝木克土导致泄泻的病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生活压力增加,焦虑抑郁发病日益增加,使得情志刺激成为本病不可忽视的一环。1.3 肾气膹郁,胃关失阖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盛与否关乎全身气血运行,正如《难经·八难》[6]所说:“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肾又

    环球中医药 2022年4期2022-04-07

  • 补火生土法探析
    铠认为心火对温暖脾土有重要作用,在其著作《保婴撮要·下疳阴痿》[2]中写到:“脾为至阴,以丁火为母,虚则宜补丁火以生己土。”丁火即心火,己土为脾土。《保婴撮要·心脏》中论泻心散与导赤散时说:“心为脾母,脾为心子,然心既病则脾土益虚矣,用者审之。”《质疑录·论阴火为心乘土位》[3]中明确了“火乘土以伤脾土生发之气”中的火为阳邪之火而非心君之阴火,沿用了李东垣“心火为阴火”论,认为心火“上蒸丹田以腐熟水谷”“火为土之母,补土必先补火”“少阴心火,正补太阴脾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3-24

  • 己亥年运气方白术厚朴汤探析及临床应用举隅*
    抑木,用以治疗因脾土不及所致的内科疾病。白术厚朴汤由白术、厚朴、藿香、青皮、半夏、肉桂各三两,干姜、炙甘草各半两组成,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清代著名医家缪问先生整理撰写的《三因司天方》[3]中阐述:该方主治吐泻霍乱、心腹胀痛、四肢萎弱、肌肉膶酸、急躁易怒,或胸胁痛引少腹、食少失味、善太息等症。方中白术具甘温之性,燥湿健脾又可温中;厚朴苦温,下气平胃温中,两药合用以调补脾胃,使脾胃升降相宜,则机体生化有源。肉桂辛甘温通,通过振奋阳气来温养脾胃,土和木达则能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11-30

  •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Term “Xinch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Translation
    leen (木乘脾土), diarrhea happens. There i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Feeling heart being dragged and hurting” is the main symptom of “Xinche.” It also h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clinical evid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Xinche” Is a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5期2021-11-22

  • 从“一气周流”论治肝木下陷*
    主要治法。通过补脾土、温肾水、敛肺金、降胆火为主以升发肝气,使枢轴正常运转,从而一气周流,进而促进脏腑气血调和,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1 肝木下陷与一气周流理论一气周流理论作为黄元御的主要学术思想,把人体无形的气机升降出入以“圆运动”的形式周而运转。该理论以中土四维,枢轴运动为主,中土为轴,心肺肝肾四维为轮,轴行轮转,轴停轮止[1]。阳升于左,阴降于右,土居中央,以枢四象,以灌四旁。中气左旋为脾土脾土上行则生肝木,木升而极则化为心火,中气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12期2021-11-19

  • 夏日贪凉 当心腹泻找上门
    虚而木乘或肝木克脾土的病机。预防夏季腹泻,需做好以下几点:避免生湿之品  夏季脾弱而胃强,应注意避免饮食无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腹泻。忌过食甘甜、酒等容易生湿之品,而应多食能健脾祛湿和中之品,如薏米、芡实、茯苓、山药、陈皮、砂仁等。避免生冷  夏季易发受寒,故生活中应避免过食生冷,忌贪凉,而不避风寒,特别是现代冰箱、空调普及,进食生冷、受凉机会增多,抵抗力低的老人、小孩更应注意。顾护阳气   自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训诫,长夏之季喝碗姜汤或是烹饪过程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8期2021-09-05

  • 为何一到夏季就腹泻
    ,至长夏季节适逢脾土当令,湿邪外困而脾胃易虚,以致肝气犯脾之变。正如张景岳云:“春伤于风,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胆,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相似的论述也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之“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说明春季失于调养,风邪内伏,肝旺脾虚则易致夏季飧泄之患。春季肝木当令,情志容易波动,肝气失于疏泄,往往横逆而乘脾土,致使脾胃运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濁,这是夏季腹泻的一种重要病机变化

    大众健康 2021年8期2021-08-04

  • 从《黄帝内经》学春季养生指南
    春月肝木旺盛易乘脾土,故食甘味能培护脾土以防肝乘。《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黄黍、鸡肉、桃、葱皆辛。”因此饮食上,不宜多食酸性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损伤脾胃,应该多食用些扶助阳气的食物,如鸡肉、牛肉、黄米、红枣、花生等。药食同源,食材也有四气五味,酸涩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甘缓入脾,具有补脾和中之功。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4期2021-07-13

  • 从形气神论慢性泄泻*
    疏泄有余则乘之于脾土脾土被乘,运化失于常,久则可有湿邪内生,则可发为慢性泄泻。[13]②肝木之气疏泄不及,此种类型常见于长期情绪郁闷而而属阴者。脾胃之升降,依赖于肝胆气之疏泄,若疏泄不及,则脾气运化必然被阻遏,日久则亦可作慢性泄泻。肾气之于慢性泄泻主要是不足导致,[14]具体来分可有两种。①肾气虚,此类型多见于老年人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肾之先天之气虚则不能滋养脾之后天之气,后天脾气失于滋养则有碍于运化,再者,肾者,水脏也,虚则不能制水,水泛则脾土亦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12期2021-04-17

  • 中兽医脾土理论在牛病治疗上的应用
    结合诊疗病例探讨脾土理论在牛病治疗上的应用。1 脾之功土之说1)脾脏位于膈肌后方,属中焦,依附于胃,与胃息息相关。2)脾主消化、转输之运化,即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脾运化正常,畜体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四肢体强健,是故有曰脾主肌肉、四肢;脾若虚致疾,则运化功能不足,水谷不能腐熟、不能消化,则腹痛腹胀、湿邪泄泻,机体即显消瘦、精神现倦怠、四肢无力,脾疾甚者,水湿滞留,则泄泻水肿也。3)脾有统摄、控制血液之功。脾气若虚,则血溢管外致慢性血症,如便血、尿血、贫血诸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5期2021-02-27

  • 肝脾同治在慢性便秘中的运用心得
    脾运化失职,使得脾土传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失调,则进一步加重便秘,故慢性便秘的发生虽与五脏皆相关,但与肝脾功能失调尤为密切[5]。林爱珍教授一直从事便秘相关临床研究[6-8],林爱珍教授着重从肝脾二脏同治的角度入手,因为生理上二脏相互联系,病理上二脏相互影响,若单一疏肝而不健脾则失中焦运化之效,若单一健脾则失肝木条达之功,不能单一治疗某一脏,故二者需同时兼顾,不可偏颇,舒肝木,健脾土,二法并行,进而肠腑功能得以恢复如常。2 肝郁、脾虚与便秘的关系2.1 肝郁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7期2021-01-12

  • 拍打这里49下,全身湿气都排空!
    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橫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2、喝薏

    养生阅刊 2020年6期2020-07-14

  • 培土生金方对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脾两虚最为关键。脾土与肺金为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若脾胃不足,土不生金,母病及子,则肺虚。脾虚则水湿失于运化,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易发咳喘。若脾土强则痰浊不生,气血充足,肺金得养,肺气得宣而不咳喘。本观察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由党参、茯苓、炒白术、白扁豆、陈皮、炒山药、桔梗、薏苡仁、砂仁、甘草组成。方中以四君子汤平补中焦脾土之气,配以白扁豆、炒山药、薏苡仁之甘淡助四君以促脾土运化;砂仁芳香醒脾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2020-02-23

  • 论《傅青主女科》调肝法治疗妇科疾病
    ;脾为后天之本,脾土虚弱,则气血化生无源。“莫认为子之欲自悬,而妄用泻子之品则得矣。”胎得以安养乃是肝血与肾水协力的结果。倘若见肝气之滞而用开泄之品,失于顾及肝血之匮乏,仅独肾水一力,亦难以求得胎安。故“治法宜开肝气之郁结,补肝血之燥干,方用解郁汤”。解郁汤重在疏肝理气、养血和血,以白芍、当归为君药,养血柔肝,搭配臣药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佐药枳壳、薄荷疏肝理气,砂仁调气理中,山栀子清热除烦,合以壮气血生化之源,达到胎儿安和之目的。《傅青主女科·调经·

    江苏中医药 2020年8期2020-02-14

  • 从“君火不主令”论“益火补土法”
    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主要是受命火理论兴起的影响。笔者通过梳理古医籍,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实际是受五运六气理论(即王冰注解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君火不主令,以相火代之)的影响。1 君火不主令的影响五行之中“木”“土”“金”“水”皆一,唯“火”有二,其发端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说,由此也拉开“二火”学说的序幕。王冰注之曰:“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

    中医药通报 2020年6期2020-01-10

  • 《医学汇函》对《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勘误举隅*
    者,伏阳在内熏蒸脾土,是故少食,犹壮火食气,似虚非虚。原本作温和汤药,‘温’字恐误,今改为‘调和’。盖以伏阳在内,岂有温之之理也”句,言此疾本就因内伏阳热之邪而致病,故不应再言以温药治疗,于医理不通,故应改“温和”作“调和”。《新刊勿听子俗解脉诀大全·实脉指法主病· 实脉歌一》[3]155与《新编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实脉指法主病·实脉歌一》亦作“温和”[4]428,是为原误。2.补充脱文例1:《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五脏六腑·肺脏歌一》载:“顺时浮涩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3期2020-01-10

  • 一碗粥胜过名贵补品
    对应肝,而肝木克脾土。我本来脾胃就不好,瘦成这样,又赶上相克,这可怎么办啊?”我赶忙拉她坐下来,对她讲:“春天肝木克脾土,脾胃功能就受到抑制,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保养它的大好时机啊。难消化的东西都会给肠胃带来负担,食粥省去胃的一系列加工运动,这就等于给胃减压。另外,粥中充分的水液可以补养胃液,所以对于您这样的人,喝粥最合适。”接着,我教给她屡试不爽的元神养生粥的做法:一把粳米和一把花生补脾润肺;一把小米开胃;一把大枣补脾胃,润心肺;一把百合滋阴清热,理脾健胃;

    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10期2019-11-22

  • 一碗粥胜过名贵补品
    对应肝,而肝木克脾土。我本来脾胃就不好,瘦成这样,又赶上相克,这可怎么办啊?”我赶忙拉她坐下来,对她讲:“春天肝木克脾土,脾胃功能就受到抑制,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保养它的大好时机啊。难消化的东西都会给肠胃带来负担,食粥省去胃的一系列加工运动,这就等于给胃减压。另外,粥中充分的水液可以补养胃液,所以对于您这样的人,喝粥最合适。”接着,我教给她屡试不爽的元神养生粥的做法:一把粳米和一把花生补脾润肺;一把小米开胃;一把大枣补脾胃,润心肺;一把百合滋阴清热,理脾健胃;

    爱你 2019年37期2019-11-15

  • 饮食谨防肠胃病 省酸增甘养“脾气”
    ,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若肝木疏泄太过,脾胃会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气滞,两者皆会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情况。此外,雨水节气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而出现浑身沉重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在这一时期,还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由于春季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春季养生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9期2019-09-10

  • 补脾补肾说探析
    土,肾阳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运,导致饮食不进,或者已食但不消化,大便溏泄。他主张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足,肾阳上蒸脾土,则脾土温和,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明赵献可认为“欲补太阴脾土,先补肾中少阴相火”、“世谓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认为“补脾不若补肾者,既补肾中之火,尤补肾中之水,补火者生土也,补水者滋土也”。2 补肾不若补脾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倡导补肾不如补脾,他认为脾气虚弱,阳气不能生长,五脏之气不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科技视界 2019年10期2019-09-02

  • 为何有人口气这么重?
    气不舒,则横逆克脾土,也就是说情绪不好,会影响脾胃,脾土则受到伤害,此时气机瘀滞,容易出现水湿淤积的情况,因为土克水,如果土气壅滞,则水湿泛滥,这样,脾气就无法升清,脾气不升,则导致胃气不降。这个环节里面,水湿重又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水湿重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会加重这个恶性循环。所以,这种胃气上逆的口气重,一般多责之于胃火,但如果一味清火,虽然可以取效于一时,但是,寒凉之药伤到脾胃,中土颓败,则未来病情会不断反复的。调理方法:玫瑰陈皮茶那么,到底用什么样的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7期2019-08-21

  • 益火补土理论探析
    苦法”,泻心火益脾土。而益火补土中的“土”,意指中焦脾胃之阳,补土即意指恢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总之,“益火补土”的释义始终存在争议,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不同阐释如下。1 君火论1.1 理论探源 君火论的益火补土法,指温心阳以补脾阳,火为土之母,在治疗脾土疾病时,重在补心火之母,达到温补脾土的目的[1]。 此论依《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立旨,《质疑录》载“少阴心火,正补太阴脾土,此虚则补母之义,但不可大旺。”[2]明代薛铠、薛己父子执《难经》“虚则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12-31

  •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养脾。【关键词】脾土;运化;营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身体的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知识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对人体的调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基于多数人中医知识的匮乏,导致许多社会乱象产生,假中医盛行,中药材价格遭到哄抬,各种“肾虚”方面的宣传铺天盖地,人人自危,都在千方百计地“补肾”。殊不知,养脾土之气更为重要。脾主运化,为全身经脉提供水谷之精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否认,肾主津液,主精气代谢,肾的作用十分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8-11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
    温化无权,致湿蕴脾土,脾阳虚弱,中气升降失调。因此,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气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调节气机的升降成为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着手点。2.1 泄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粪质清稀为主症,属“泄泻”范畴。《四圣心源》[1]108谓:“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水之消化,较难于榖,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榖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黄元御认为,泄泻主要根源于脾阳虚,脾阳衰败,

    江苏中医药 2018年8期2018-02-13

  • 爱吃糖的孩子多脾虚
    克水,也就是说,脾土可以克制肾水。当食用了过多的糖分之后,脾土就会加倍克伐肾水。而肾主骨,牙为骨之余。人体是非常智慧的,当受到侵害时,它最先放弃的就是最末端、比较不重要的部分,所以最先出现问题的一般是牙齿。现代医学认为,留在牙齿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产生细菌,腐蚀牙齿。但稍稍观察就可发现,一般肾气充足的人牙口都特别好,他们刷牙就比别人干净吗?未必。他们牙好是因为肾气充足,牙质坚硬,不容易被腐蚀。喜甜者多脾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吃糖和甜食呢?尤其是一些“小胖子”,

    医食参考 2017年10期2017-12-11

  • 逍遥丸医“现代病”
    一日三餐不规律,脾土受伤。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郁之气就会克制脾土,脾胃更加虚弱,所以生气的时候气得吃不下饭,肝的郁闷又导致了脾的郁闷。现代人都有明显的肝气郁结,很多疾病都是源于肝气郁结,所以,我非常喜欢使用逍遥丸,通过疏肝解郁,让大家摆脱郁闷,体验一下逍遥的感觉。逍遥丸在过去是做成粉末给病人服用的,所以又叫逍遥散。现在一般都做成蜜丸,方便服用。逍遥丸由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生姜、薄荷这几味药组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和当归养血柔肝,白术、

    特别文摘 2017年2期2017-01-24

  • 温补肾阳脐疗调治肝郁疾病2则
    脾虚之人亦可克犯脾土,导致腹泻。本篇所举两例虽表现症状不同,但其发病原因皆因肝气郁结所致,最后通过温补肾阳之法竟能痊愈,其原理值得我们深思,现病例列举如下。1 病例介绍宋××,女,64岁,于2016年8月3日上午因“不思饮食3 d”就诊。患者自述3 d前因事与家人生气,而后开始不思饮食。现症见:患者夜不能眠,不思饮食,情绪烦躁,嗳气,矢气减少,二便尚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当属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按常规当以疏肝理气为主,考虑患者平日身体条件较差,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4期2017-01-15

  • 脾阳合中五说
    浊者由是而下降。脾土一伤,则一身之枢机不灵,而百体皆困矣。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盖言土为后天资生之本,而即洛书之中五也。夫中五阳也,病则不能运,因之上有中满腹胀不食等证,病则不能化,必至下有泄泻下痢清谷等证,皆五土之失职也。故仲景有建中、理中之制,他如四君、六君子诸方,所以培中五建皇极之意也。夫或曰脾土属阴,何以为洛书之中五曰脾土体阴而用阳者也。其质虽阴,而其健运之机则阳也,非洛书之中五而何?(摘自清·芬余氏·《医源》)

    中医药通报 2017年4期2017-01-14

  • 《四圣心源》圆运动理论在治疗鼓胀中的运用
    成一圆运动。其中脾土左旋,为左升之源,其温暖而使肾水化气,气升于左而为肝,升于上而为心;胃土右转,为右降之源,其辛凉而使心火化阴,阴降于右而为肺,降于下而为肾。《四圣心源》将鼓胀分为气鼓与水胀,认为鼓胀主要由于中土运转失衡导致气血结聚于内而成,其可分为阴阳,病于阳者,清阳不升,水不能化气,瘀积于下而成肿胀,名为气鼓。病于阴者,浊阴不降,水湿逆于上而成肿胀,名为水胀。故气鼓病于阳气不升,可从脾论治,当温燥脾土,疏肝利水治下焦水湿之患,以助脾土左旋化清阳升散。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2期2017-01-14

  • 情绪不好赶紧将肺气排出去
    是脾胃虚弱,本来脾土应该是干燥的,可是由于劳累等原因,导致功能下降,这样湿气就多了,脾土的上升就出了问题,本来肝气是可以和脾土一起上升的,可现在脾土不升了,把肝气也给憋在了那里。这个肝气一郁在那里,可了不得了,因为其志为怒,其气为风,如果它郁闷,导致的结果就是风气在体内乱窜,时间长了,体内就会津液消亡,最后就会出现筋脉挛缩,导致中风。医理分析——患者悲伤不只是情绪的问题,而是和肺有关,这位患者体内津液消亡,肺现在没有津液可输布,因此燥气动,就产生了悲观的情

    饮食保健 2016年21期2016-12-10

  • 女不离藕
    土中的呢,则带有脾土之气,可以健脾补脾。莲藕就比较与众不同了,我们都知道,莲藕生长在水下的泥土之中,所以它既有温和的土气,又有清凉的水气,不仅能够凉血止血,还能健脾补血。我们先来说说藕的补血作用以及食用方法。藕能补血,在于它入脾,能补脾土。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强健,气血的“原材料”充足,当然能起到补血的作用。宋代的《养疴漫笔》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医案,说宋孝宗患了痢疾,太医们诊治数日都不见效。有一天,他的父亲宋高宗赵构在宫外偶然看见一家小药铺,没

    爱你 2016年22期2016-11-26

  • 常按两穴位泻心火
    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在五脏所对应的生化过程,肝主“生”,所以肝生火;心主“长”,肝火到达心脏以后,得到滋养壮大。当然,这团火如果过大,会使人暴怒,有害身体。有火了要发泄,于是它经过心包经来到了劳宫穴,脾主运化,穴内的脾土便将这团火化成了脾湿之气,为身体所用。因此,发怒时要多按摩劳宫穴,可使身体内的营养物质为己所用而不至于浪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上火了,点按穴位的同时,最好也能对症选择一些食疗,没有效果时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11期2016-11-03

  • 从运气学说论述肠易激综合征
    从本,从湿也,而脾土本性喜温燥、恶寒湿,如《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景岳全书》曰“脾胃属土,惟火能生”,都说明太阴脾土得火始温,得燥始升运;而己土之运达,尤需得乙木之疏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 “土得木而达”,《血证论》曰: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木主疏泄,脾土之运化、中焦气机之运转,均有赖于乙木之疏泄。而腹痛者,木乘土也,《医学求是》言“腹中之痛,称为肝气……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2期2016-03-12

  • 常按两穴位泻心火
    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在五脏所对应的生化过程,肝主“生”,所以肝生火;心主“长”,肝火到达心脏以后,得到滋养壮大。当然,这团火如果过大,会使人暴怒,有害身体。有火了要发泄,于是它经过心包经来到了劳宫穴,脾主运化,穴内的脾土便将这团火化成了脾湿之气,为身体所用。因此,发怒时要多按摩劳宫穴,可使身体内的营养物质为己所用而不至于浪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上火了,点按穴位的同时,最好也能对症选择一些食疗,没有效果时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恋爱婚姻家庭 2016年33期2016-01-28

  •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火生土有补心火滋脾土、补命门之火滋脾土、补心火滋胃土、补命门之火滋胃土四种理论。补火生土法;发展;中医理论补火生土法亦称益火补土法,其理论依据是五行学说中的补母泻子理论,但对其内涵的阐发却有分歧。按五行生克关系来讲,心属火,脾属土,补火生土当是温煦心阳以温暖脾胃。正因如此,故一般教材解释为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虚致脾阳虚之证。笔者以文献资料为出发点,探讨补火生土的众多争论问题。1 主要理论补火生土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补火生土法来源于五行理论体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6期2016-01-23

  • 总是悲伤可能是肺出问题了
    是脾胃虚弱,本来脾土应该是干燥的,可是由于劳累等原因,导致功能下降,这样湿气就多了,脾土的上升就出了问题。本来肝气是可以和脾土一起上升的,可现在脾土不升了,把肝气也给憋在了那里。肝气一郁在那里,可了不得,因为其志为怒,其气为风,它郁闷,结果就是风气在体内乱窜,时间长了,体内就津液消亡,最后就会出现筋脉挛缩,导致中风。医理分析:悲伤不只是情绪的问题,而且和肺相关,这位患者体内津液消亡,肺没有津液可输布,因此燥气动,就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这就是生理影响了情绪。(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6期2015-06-25

  • 从圆运动升降紊乱角度浅谈消渴病机
    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喜条达而恶抑郁,肾水温暖,脾土得温,健运而不生湿,则肝木条畅、疏泄。若肾阳相对不足,命门之火不温脾土,湿困脾土,肝木失梳,木气郁滞而强行疏泄,则成肝风,相火失其封藏而向外耗散,风、火均属阳,煎灼阴液则成燥热,发为消渴。故水寒、土湿、木郁为消渴基本病机。图1 圆运动气机升降示意图3 消渴发展过程中圆运动变化消渴为动态发展疾病,不同阶段证候各有侧重,故相应病机也不同。消渴早期,“土湿”为发病关键环节,如《证治汇补·消渴》[4]云:“脾胃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2015-04-26

  • “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的内涵及临床应用
    土”之说,指出“脾土”不独主一时,而是融于四时、旺于四时。在临床实践中,从“湿”论治是“四时皆有土”学说的核心,在疾病的病因中突出湿邪为患,治疗以健脾化湿为大法,兼顾调节相关脏腑“脾”的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五行学说;土;四时;长夏;四时皆有土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体现。中医学以五行的抽象特征及相生相克规律来归纳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历代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多有差异,在五行五时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五行分布模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2-22

  • 钩 “益火补土”法之隐微*
    为火之子。心火与脾土,母子相生也。所谓“益火补土”法是根据《难经·六十九难》中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五行相生关系所确立的一种治疗法则,其目的是通过温心阳以补脾阳,治疗心阳虚衰、中焦脾土失于温煦,则易造成心悸、气短、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诸症[1]。1.2 基于命门学说的“益火补土”法“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宋代唯物主义革新精神的出现,尤其随着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使诸医家对心火和肾命之火间的关系以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7期2014-01-26

  • 陈士铎“补火生土”论剖析❋
    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有人不能食,食之而反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中之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1]78-79再如“泄泻”:“脾与胃,宜分讲也,能消不能食者,胃气之虚,由于心包之冷也;能食不能消者,脾气之困,由于命门之寒也。”[2]423又如“虚损”陈士铎指出:“脾胃虽为表里,然一主入,而一主出,能入而不能出者,脾气之衰;能出而不能入者,胃气之乏也……脾胃同属一土,而补土实有两法:脾虚属肾寒,胃虚属心冷也,故补脾者必须补肾,而补胃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2014-01-25

  • 《傅青主女科》治肝止带诸法浅析
    ,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不难理解,白带下主要病机为脾气虚,湿气盛所致,而肝气郁结亦为白带下发病因素之一,肝属木,脾属土,肝气郁结易下克脾土致脾气更虚,且脾气虚弱者肝木亦易犯脾土,故白带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柔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益气健脾,祛湿止带;方中重用白术、山药健脾益气燥湿以止带;人参益气健脾;苍术燥湿健脾;车前子淡渗利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白芍柔肝养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4期2013-08-15

  • 肝病实脾法之探讨*
    。在五行上有肝木脾土之相克相侮。若肝气过旺,疏泄太过,会导致“肝乘脾”的病理状态。肝失疏泄,使脾之升散受影响,引起“木不疏土”。唐容川在《血证论》提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1]如果脾虚失运,气血生化无源,则影响肝体之濡养,进一步会导致肝用之异常。而且脾虚又易受肝之所乘使肝脾不调加重。因此肝与脾在疾病发生中常相互影响。[3]2 肝病实脾法临证应用肝病有实证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2-18

  • 从五行学说认识肝(胆)脾(胃)关系及治疗
    ”。肝木太旺则克脾土,而胆木太旺克胃土,其克又有“太过”与不及之分,也就是说,肝胆之气的“太过”与“不及”,均能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如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皆能影响到脾,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四逆散”证、“逍遥散”证的脘协不舒、抑郁不乐、善太息、饮食不香等是“肝气郁结”所致。其“郁结”即是肝气不及。而“痛泻要方”证的腹痛、泄泻、肠鸣等就是“肝气横逆”乘克脾土的表现。横逆者,肝气太过也。又如“温胆汤”证的脘痛、嘈杂、泛酸、甚至呕吐酸苦、睡眠不安等,一般称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2013-02-02

  • 论五苓散
    。治湿必先理脾,脾土健运,始能渗湿,此定法也。又须分利,使浊阴从下而出,亦定法也。五苓散,仲景本为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表里有病者而设。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后人遂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症、身痛身重等症。总之治寒湿则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阴生阳,积湿化热,便当加清利之药,并桂枝亦不可用矣。至加减之附方,各有宜称,亦当细细参之。

    中医药通报 2013年3期2013-01-22

  • 亚急性重症肝炎辨治经验
    气健脾培补中州;脾土乃后天之本,土运则气血生化源泉不断,正气得充,抗邪于外,则可疗沉疴起痼疾。药理学研究表明,益气健脾可以有效增强肝、肾脏器的血液灌注量,从而减少其病变部位的缺血,防止肝细胞和肾单位的坏死。厥阴风木主疏泄气机,助其运化,太阴湿土司运化水谷而营木,利其疏泄,二者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脾和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生化旺盛。二者失和则木郁乘土,致脾土失运,或土虚湿蕴,致肝木郁滞,故形成肝脾不和之证。黄坤载先生于《四圣心源》注“盖厥阴肝木,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6期2012-01-25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主,兼用补法:补脾土,揉中脘、揉板门、摩腹达到健脾和胃,行滞消食的目的,清大肠、退六腑、揉天枢以清热利尿、疏调肠腑黏滞,揉龟尾、推上七节,理肠止泻;虚寒型补法:以补为主,补脾土、大肠以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摩腹、捏脊温阳补中以助脾土,推上七节、揉龟尾温中止泻;治愈133例,好转37例,未愈10例。宋红[2]根据临床经验分为伤食型、湿热型及虚寒型,伤食型推补脾土、推大肠、推七节、揉天枢、拿肚角;湿热型推天河水、补脾土、推大肠、推三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4-01

  • 《难经·七十五难》新解
    字,但叙述的却是脾土虚的病机和治法,因“东方实”、“西方虚”而致土虚,用“泻南方”、“补北方”而治土虚。篇末“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一句,清楚表明了该难以“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作问的意义,是正确理解经文要旨的关键所在。五行生克 五脏整体观 脾脏《难经·七十五难》中说:“《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

    中医药通报 2011年1期2011-02-10

  • 黄元御扶阳抑阴学术思想探析
    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笔者仅就其扶阳抑阴学术思想加以探析,以彰黄氏之学。1 生理上:人身立命,阳气为本黄氏认为,人身之贵者,莫过于阳气,阳气是生命的象征,有阳则生,阳旺则康,阳衰则病,阳绝则死。1.1 阳气是生命产生的原始动力黄氏认为,人体之阳气,如阳光之于花草树木,内含生生不息之机,是生命产生的原始动力,一旦阳气匮乏,则生育无由。其曰:“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气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

    中医药信息 2011年3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