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基

  • 石墨烯基材料的灰分测试方法研究
    材料[1]。石墨烯基于其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强、机械柔性高等优点[2],自2004年发现以来[3],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由于石墨烯众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结构改性、官能团活化、功能化改性等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基材料[4],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导热性,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能源储存、防腐涂层、建筑材料等领域[5-8]。石墨烯基材料开启了二维材料的新时代,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9]。石墨烯基材料在制备

    分析仪器 2023年6期2024-01-15

  • 十二烯基丁二酸单二乙醇酰胺单羧酸钠的合成
    01505)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一般被用作防锈油润滑油添加剂,使用具有局限性。二乙醇胺可以与十二烯基丁二酸进行酰胺化反应生成十二烯基丁二酸二乙醇酰胺,目前国内外大多集中于二乙醇酰胺和脂肪酸多酰胺的研究上,或者在此基础上合成缓蚀剂[1-2],而将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则较少[3]。本实验采用二乙醇胺与十二烯基丁二酸进行反应,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单二乙醇酰胺单羧酸钠盐表面活性剂,并测定其理化性能和应用性能。1 实验1.1 试剂与仪器试剂:十二烯基丁二酸(酸

    印染助剂 2022年11期2023-01-03

  • 芳基、烯基亚砜与苯酚、苯胺的[3,3]-重排反应进展
    团化特点的芳基、烯基亚砜[18-22]的重排受到了重点关注.它们与亲核试剂“组装-形成重排前体[23-27]-进行[3,3]重排”的独特反应模式,使反应底物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更加具有官能团兼容性.苯酚、苯胺作为常见易得的亲核试剂也被应用到亚砜的[3,3]-重排中.通过对该重排机理的研究,发展了控制中间体[28-32],获得双官能团化产物的化学.本文将按照芳基、烯基亚砜与苯酚、苯胺的[3,3]-重排,分类介绍它们的研究进展.图1 芳基亚砜与苯酚、苯胺[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27

  • 一种全新的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基纤维的方法
    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基纤维的方法。该研究以Super-strong graphene oxide-based fibres reinforced by a crystalline-amorphous superstructure为题在线发表在Matter上。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建筑和纺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氧化石墨烯(GO)是制造高性能碳基纤维材料的最佳选择材料之一。当前,超强氧化石墨烯基纤维(强度>800 MPa)主要以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平均

    航空制造技术 2022年21期2022-02-06

  • 含活泼次甲基的烯基硼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基硼酸/硼酸酯、烯基硼酸/硼酸酯、硼酸盐等)由于其稳定性和多官能团容忍性,在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Suzuki-Miyaura偶联[11-14]、Chan-Evans-Lam偶联[15-16])、无金属催化剂参与交叉偶联反应[17]、Hayashi-Miyaura反应[18-20]、Miyaura硼化反应[21]中有广泛应用。此外,有机硼试剂参与的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后期修饰。基于上述两个高活性且具有广泛反应活性的官能团,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含

    合成化学 2021年12期2022-01-12

  • 高性能光热转化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开发成功
    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能够解决相变材料相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并具有优异的光吸收能力,在太阳能热转换和存储领域具有潜力。然而,目前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多步过程,通常较为复杂、耗时耗能,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热化学研究组研究员史全团队通过简单直接的一步法策略,将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原位填充到氧化石墨烯网络结构水凝胶中,构建出石墨烯基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该复合相变材料具有高的相变材料负载量(质量分数95%),经历1 000个冷热

    润滑与密封 2021年11期2021-12-04

  • 制备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以及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得标准。2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2.1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 当前对于石墨烯的制备以及应用仍然不断研究过程中,石墨烯的用途也在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逐渐成为石墨烯应用发展最快的方向。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常被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复合来制备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这也是得益于石墨烯与金属陶瓷等材料之间容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2.2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2021-07-12

  • 石墨烯基吸附剂的特性、吸附原理、改性复合及研究方法
    因此,近年来石墨烯基吸附材料的研发正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11-15]。开发高性能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需要对其性质、结构、吸附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详细的了解。增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对指导石墨烯基材料吸附剂的制备、结构的优化、吸附性能的提高以及创新其研究方法皆大有裨益。尽管有不少石墨烯吸附材料的综述,但大都是介绍某类石墨烯吸附剂对重金属、有机染料、有机溶剂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而系统介绍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吸附机理、研究方法及它们间的

    包装学报 2021年1期2021-04-29

  • 石墨烯基海绵在止血领域的研究进展
    ],而对宏观石墨烯基材料的应用报道较少. 近年来,研究发现GO与水超亲和特性、独特的二维片层结构、表面易功能化和优异的理化性质在止血方面具有优势,由GO交联得到的石墨烯基海绵可用于外伤止血,主要因为:(1)石墨烯基海绵与水超亲和并具有多孔结构,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快速吸收液体[8,39~41],具备被动止血材料的固有属性;(2)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片层结构且表面易于功能化,这使得石墨烯基海绵可实现多功能复合,有利于发挥协同止血作用;(3)石墨烯基海绵独特的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4-17

  • 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开发成功
    热转换效率的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该复合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相变性能和光热转换能力,为大规模制备石墨烯基光热转化复合相变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能够解决相变材料相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并具有优异的光吸收能力,在太阳能热转换和存储领域具有潜力。然而,目前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多步过程,通常较为复杂、耗时耗能,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基于此,研究人员通过简单直接的一步法策略,将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原位填充到氧化石墨烯网络结构水凝胶中,构建出石墨烯

    山西化工 2021年5期2021-01-25

  • 多孔石墨烯基酞菁铁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张叶臻多孔石墨烯基酞菁铁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樊聪聪,郭岩琪,杜灿,王霄,胡静静,严欣,蔡鹏辉,孙瑞雪,张叶臻(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0)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多孔石墨烯,然后超声处理将酞菁铁修饰在多孔石墨烯表面,制备出多孔石墨烯基酞菁铁复合物用于碱性介质氧还原。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该复合物的催化氧还原的能力,结果显示:多孔石墨烯基酞菁铁复合物修饰电极比多孔石墨烯修饰电极表现出更正的还原电位,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多孔石

    辽宁化工 2020年5期2020-06-08

  • 石墨烯基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于表1。2 石墨烯基TiO2光催化机理及制备方法石墨烯因其独特的单原子层状结构和良好的光电特性,成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同时,TiO2作为传统的宽带隙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在实际应用中大为受限。因此以石墨烯为载体的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可提高半导体表面的吸附性能,促进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增强光催化剂的稳定性。2.1 石墨烯基TiO2在光催化过程中的电子迁移规律石墨烯与TiO2复合形成光催化材料,其光催化反应过程较为复杂。2008年

    云南化工 2020年1期2020-06-04

  • 氧化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去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计和制备氧化石墨烯基纳米材料能够实现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去除,从而解决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问题。本文对氧化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氧化石墨烯基材料的应用发展前景。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排列而成的具有蜂窝状六角形平面晶体结构的二维材料,最大理论比表面积为2630m2/g。作为重要的石墨烯衍生物之一,氧化石墨烯(GO)延续了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优点。此外,其还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和优异的机械强度。GO 通常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3期2020-01-14

  • 石墨烯基材料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展
    功能化。上述石墨烯基碳材料,在光电、催化、传感、清洁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4]。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经典电泳与现代微柱分离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高效、快速、微量、易于自动化等特点。石墨烯基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利于分离,当用作色谱或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的固定相时,可提供与分析物附加的相互作用位点从而改善分离[5]。而

    分析测试学报 2019年12期2020-01-08

  •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综上所述,对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其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无机污染物的去除1.1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在放射性元素去除研究中,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占据重要地位。He C.等[19]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偕胺肟修饰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了聚偕胺肟修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PAO-g-rGO)。不同pH条件下,该材料对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效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pH在2.0~11.0范围内,材料对Sr(Ⅱ)的吸附率从

    湿法冶金 2019年6期2019-12-05

  • 上海微系统所在石墨烯基可穿戴纤维传感器方面取得进展
    为解决石墨烯基纤维传感器在小应变范围内的灵敏度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课题组提出了通过结构化设计减少石墨烯与高分子接触面积来提高灵敏度的策略。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聚偏氟乙烯/聚氨酯DMF体系在水相的相分离过程,制备了高分子纳米球修饰的石墨烯多孔网络纤维,此结构大幅增强了该纤维在发生形变时石墨烯片层之间的结构变化,从而实现了石墨烯基纤维灵敏度的显著提高。同时,这种新型石墨烯基纤维传感器的最低形变检测限达到0.01%,其较好的应变–电阻线性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9年9期2019-10-08

  • 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和损耗。三、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一)石墨烯基二元复合材料1.石墨烯/纳米碳。碳纤维和石墨烯组合形成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有较大提升,不同电导率的碳纳米微球与石墨烯复合可制备吸波频率可调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中空结构增加了电磁波的耗散途径,增强了界面极化效应,增加介电损耗途径,有效提高电磁波损耗能力。2.石墨烯/纳米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金属是良好的吸波材料,具有宽频带和兼容性好等特点。磁性金属微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纳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2019-03-27

  • 石墨烯基纳米隔热材料的研究及节能应用
    将不同厚度的石墨烯基隔热涂层材料喷涂在不锈钢材料表面后涂层对太阳光的反射率。可以看到,当涂层厚度超过400μm后,超过90%以上的太阳辐射热都将被反射回空间中。表1 石墨烯基隔热涂层材料厚度与太阳光反射率之间的关系2.3 案例分析(1)民用建筑将制备的石墨烯基隔热涂层涂装于珠海香洲区某小区别墅的玻璃房屋顶,图2为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的玻璃屋顶。该玻璃屋顶面积为16m2,在涂装隔热涂层之前,环境温度为35℃左右,玻璃屋内实测温度超过60℃,每天必须从8:00~

    上海节能 2019年2期2019-03-19

  • 石墨烯基复合光催化剂用于染料废水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特性研究
    光响应活性的石墨烯基-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研究其对阳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RhB)和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MO)的光催化特性与降解效果。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罗丹明B(RhB,C28H31ClN2O3,分析纯);甲基橙(MO,C14H14N3SO3Na,分析纯);自制的新型光催化剂(即石墨烯基-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1.2 石墨烯基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表征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3400N 型,日本)观察分析样品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10期2019-01-21

  • HPLC 测定(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中有关物质
    -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是合成阿巴卡韦的关键中间体,本研究根据阿巴卡韦合成工艺路线,确定(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原料可能存在的有关物质(1R,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杂质 A),(1R,4S)-2-乙酰基-2-氮杂双环[2.2.1]庚-5-烯-3-酮(杂质 B)和 N-((1R,4S)-4-(羟甲基)环戊-2-烯基)乙酰胺(杂质C),结构式见图1。为更好地控制(1S,4R)-(4-氨基环戊-2-烯基

    浙江化工 2018年12期2019-01-18

  •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面积小是发展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优化制备方法,对石墨烯进行修饰或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特定复合材料是发展超级电容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有效途径。实现高效制备比电容、功率性能高、循环稳定、长寿命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广大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电容器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本文以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超级电容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石墨烯以其自身优异的材料属性在解决上述问题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扼要分析了石墨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6期2019-01-03

  • 季铵阳离子醚化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浆料的黏附性能
    种变性处理。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是在碱性条件下,将淀粉与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一种变性淀粉。由于淀粉分子链上引入酯基,其产生的空间位阻会降低淀粉分子间作用力,具有内增塑作用,使淀粉胶层内应力降低;同时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4],浆液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提高其对纤维的黏附性能。但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为阴离子淀粉,在水中和纤维一样,其Zeta电位为负值,同种电荷使淀粉胶层与纤维在界面上静电排斥[5],不利于淀粉对

    纺织学报 2018年12期2018-12-22

  • 石墨烯基高体积容量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欢,陶 莹石墨烯基高体积容量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徐 月1,2,何 兴1,刘 磊1,徐凤云2,李 欢2,陶 莹2(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350)设计和构建具有高体积容量性能的电极材料,对于推动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作为构建其它碳纳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石墨烯基高体积容量性能电极材料的构建策略,总结了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在高体积容量性能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2018-05-05

  • 热蒸发石墨烯基SnOx-Sn传感器气敏性研究*
    特性。研究了石墨烯基SnOx-Sn气体传感器对甲醛和二氧化氮的响应,并对SnOx-Sn的膜厚和基底加热温度对传感器的气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 气体传感器制备1)采用浓度为0.05 g/mL的过硫酸铵溶液去除铜箔表面大部分氧化层;2)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PCVD)法在铜箔上生长石墨烯,管式炉温度为1 035 ℃,压强为100 Pa[15],管式炉中通20 mL/min的H2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8年3期2018-03-26

  • Photo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over Graphene-Based Composites: Basic Principle,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11.00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应用于光电二氧化碳还原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全 泉1谢顺吉2王 野2,*徐艺军1,*(1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16;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面对日益严重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效应问题,二氧化碳还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研究课题,其通过消耗二氧化碳来生成可用于能源供应的产物。光电催化技术同时利用光能和

    物理化学学报 2017年12期2018-01-15

  • 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
    50080)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戴明金1,2,高 峰1,2,杨慧慧1,2,胡云霞1,2,胡平安1(1.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80;2.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80)石墨烯和类石墨烯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将二者结合组成的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综述了石墨烯基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7年3期2017-07-24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柔性化、平面化、集成化全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一个基底上实现了任意形状的超级电容器的制造及其模块化集成。研究人员以电化学剥离石墨烯为电极材料,纳米氧化石墨烯为隔膜,在形状可调控的掩模版协助下,通过逐层喷涂的方式在一个柔性基底上成功地制造出了具有任意形状、全石墨烯基三明治结构的平面超级电容器。与传统的柔性器件相比,该电容器不仅具有形状多样性,可形成长方形、圆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5期2017-04-25

  • 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对石墨烯基电容电极材料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的是使超级电容器实现更高的容量和功率密度。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理论比电容(550F/g)[1,3-5]。以石墨烯基材料为电极的对称超级电容在文献中多被报道[6,7],这些石墨烯大多经过活化或掺杂。有研究显示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对称超级电容在水系和有机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分别可以达到135F/g和99F/g。这些结果远远低于理论值(550F/g),只是因为石墨烯在形成宏观聚集体过程中,片层之间互相杂乱叠加,使得形成

    新材料产业 2017年2期2017-04-23

  • 新型多取代3-烯基吲哚的合成
    ·新型多取代3-烯基吲哚的合成李小云, 郭其祥*(西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715)开发了一种以吲哚为起始原料,合成具有多个反应位点的多取代3-烯基吲哚的新方法,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吲哚; 多取代3-烯基吲哚; 合成; 新方法吲哚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杂环化合物之一,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而在农药、医药、燃料、饲料、食品及添加剂等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合成化学 2017年4期2017-04-14

  • 原位水热法合成石墨烯基纳米银及在导电胶中的应用
    位水热法合成石墨烯基纳米银及在导电胶中的应用马明泽,马红茹,曾金凤,马彦青*(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兵团材料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832003)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导电材料组成的导电胶具有加工温度低、线分辨率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新型理想的电子封装互连材料,将具有较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基纳米银掺杂在基体树脂中具有增加导电通路的作用。本研究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其他辅助试剂的反应环境中,用原位还原银氨溶液和氧化石墨烯获得石墨烯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29

  • 封面图片说明
    快速发展中.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是将石墨烯和其他类石墨烯二维材料通过层层堆积而形成的异质结构.目前,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制备方法主要局限于实验室水平,真正可用于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制备方法还亟待开发.此外,由于石墨烯和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和奇异的物理化学特性,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在光电探测器、光伏器件和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本期刊载的文章“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一文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胡平安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7年3期2017-03-28

  • 电化学电镀ZnO对石墨烯基NO2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性影响
    电镀ZnO对石墨烯基NO2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性影响丁 樊 顾雁鸣 沈彦平 牟海川 谢海芬(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上海 200237)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单层石墨烯,用电化学电镀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沉积了氧化锌纳米层,制作出一种新的、简单、高效的掺杂氧化锌纳米层的石墨烯基气敏传感器,并研究了本征的和电镀氧化锌的石墨烯基气敏传感器对不同体积分数的NO2气体的响应特性和恢复特性。实验表明:在工作电压-0.5V,时间300s的条件下电镀ZnO的石墨烯基传感器

    物理与工程 2017年1期2017-03-23

  • 石墨烯基TiO2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30081)石墨烯基TiO2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李 跃1,祝立强1,陈佩华1,丁 枭1,程良彪1,丛 野1,李轩科1,2(1.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 武汉,430081;2.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81)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为碳源,在熔盐介质中与钛粉反应原位生成石墨烯基TiC中间产物,并通过后续控制氧化制得石墨烯基TiO2复合光催化剂,结合FTIR、XRD、Raman、SEM等手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1-18

  • 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研发成功
    日,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在北京发布.专家认为,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彻底打开了石墨烯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动力锂电池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的应用空间.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由东旭光电的子公司上海碳源汇谷推出,并命名为“烯王”.该产品性能优良,可在-30~80 ℃环境下工作,电池循环寿命高达3 500次左右,充电效率是普通充电产品的24倍.此次发布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技术不仅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快充问题,还突破了国际上对“碳包覆磷酸铁锂技术”的技术封锁.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6年3期2017-01-12

  • 电动滑板车用上了 “烯王”
    由此所带来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突破,预计将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烯王”已用于锂电滑板车“‘烯王’移动电源仅仅是我们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的一次试水,也是东旭第一次开始尝试切入消费级产品。虽然我们对产品的优异性能非常有信心,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石墨烯产业负责人王忠辉表示,东旭光电将后续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加快石墨烯的产业化速度,做精做优现有产品,并不断延伸拓展,开发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款滑板车是由东

    中国自行车 2016年10期2016-11-28

  • 发现牛股的五招技巧
    宣布推出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该产品所使用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性能十分优良,与普通电池相比不仅可在满足5C条件下实现15分钟内快速充放电,而且该产品可在-30℃至80℃环境下工作,循环寿命更是高达3500次左右。因此“烯王”所采用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技术将给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烯王”的推出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突破了国际上对“碳包覆磷酸铁锂技术”的技术封锁。笔者在5月24日CCTV上海证券频道电视节目中公开分析了东旭光电,当时股价是7.14元

    金融经济 2016年10期2016-11-12

  • 干法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干法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刘瑞帆1,安会勇1,*,徐昆2,张文德2,谭颖2,王明权2(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为酯化剂,在少量水存在下干法制备了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DS)。考察了无水碳酸钠用量、去离子水用量、DDSA乙醇溶液用量、DDSA稀释倍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SSDS取代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对SSD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6期2016-11-08

  • 中国造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
    造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发布会在京举办,国内最早进入石墨烯领域的上市公司之一东旭光电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这次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的问世,代表着我国在石墨烯技术上已领先于别国。作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该产品性能优良,可在-30℃—80℃环境下工作,电池循环寿命高达3500次左右,充电效率是普通充电产品的24倍。“‘烯王’的落地开启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时代。”东旭光电投资负

    电子世界 2016年16期2016-09-27

  • 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国专利分析
    430070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国专利分析夏芳芳 郑 亮 宋 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0从总体趋势、国内外分布、技术分支和重要技术构成等方面对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材料在中国的专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对策。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专利分析0 引言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纳米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在储能、催化、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几

    电子制作 2016年10期2016-09-01

  • 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等4则
    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2016年7月8日,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在京发布。专家认为,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彻底打开了石墨烯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动力锂电池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的应用空间。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命名为“烯王”。据了解,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良,与普通电池相比不仅可在满足5℃条件下,实现15分钟内快速充放电,而且可在-30℃~80℃环境下工作,循环寿命更高达3500次左右。通过测试,“烯王”充电用时15分钟,是普通充电产品充电用时的1/24。信

    派出所工作 2016年9期2016-05-30

  • 我国研发成功国际先进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
    成功国际先进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青岛市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出了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电容器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特性与较高能量密度特点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青岛市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容器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研发工作,研发出了新型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设计建设了国内首条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中试生产线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3期2016-01-05

  • 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导论
    。文中介绍了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相关内容,包括它们的电学特性、量子输运、应用等内容。其中量子输运是重点内容,作者对一些简单模型的分析和对比,对一些多尺度量子输运说明,为读者详尽地呈现出了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量子输运性质。本书共含8章:1.碳基纳米结构导论:从碳原子构型特点出发介绍了碳构成结构及其相关杂化性质,进而引入了对碳纳米结构的一般性介绍;2.碳基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质:此部分对石墨烯、少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碳纳米管等碳基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总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15年5期2015-07-29

  • 可见光诱导的光氧化还原催化的键氧化反应
    1 可见光诱导的烯基硼酸的键氧化反应Fig.1 Visible-light induced bond oxidation of vinyl boronic acid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由Varian-Mercury 400 MHz 或Varian-Mercury 600 MHz 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得,TMS做内标,质谱由Finnigan Trace质谱仪上用电喷雾离子源测定,高分辨质谱由 API 2000 LC/MS/MS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21

  • 酯化改性多孔淀粉的制备研究*
    ]。本文采用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对多孔淀粉进行酯化改性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酯多孔淀粉,以提高多孔淀粉的亲油性,降低其亲水性。论文探讨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与多孔淀粉发生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多孔淀粉(辽宁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烯基琥珀酸酐(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aON、乙酸和HCl 均为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1.2 酯化改性多孔淀粉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多孔淀粉,调成浓度为30%的淀粉乳,40℃恒温搅拌

    化学工程师 2015年9期2015-03-13

  • 烯基亚砜类化合物合成研究综述
    032)0 前言烯基亚砜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1],特别是手性的亚砜基团,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被广泛地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它可以有效作为Michael 加成重要受体[2],亲二烯体[3]和亲偶极子[4]。此外,它也可作为Claisen 重排[5]和一些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如:Heck反应[6]、Pauson/Khand 反应[7]的一类重要底物。因此合成各种有潜在用途的多取代烯基亚砜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尤其是不对称合成领域具有一定的

    浙江化工 2015年10期2015-03-10

  • 石墨烯基复合水凝胶的构筑及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效果。探索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催化效果,最终模拟太阳光,探讨制备的材料在太阳光下对水体中甲基橙的净化效果,获得易于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可携带型光催化材料。1 实验部分1.1 石墨烯和钛铌酸的制备根据文献采用Hummor方法[9]由石墨粉(光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制备获得黄褐色氧化石墨烯。经透析袋透析15天后冷冻干燥备用。根据何杰等课题组的报道[10],通过固相法由TiO2(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b2O5(高纯,国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12-12

  • 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实现产业对接
    业集团签订了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发技术开发协议,双方将在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研制的基础上,在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注册公司,集中推进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据悉,在北京市科委2012年纳米专项支持下,国家纳米中心智林杰研究员课题组采用国际先进的常温成膜技术直接在柔性衬底上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的连续化制备,并初步建成了1 m2/a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的中试线,为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杭州化工 2014年2期2014-08-15

  • 臭氧处理对石墨烯基NO2气体传感器气敏性影响*
    )臭氧处理对石墨烯基NO2气体传感器气敏性影响*侯书勇1, 胡竹斌1, 管福鑫1, 李春阳2, 谢海芬1(1.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系, 上海 200237;2.华东理工大学 无机材料系,上海 200237)通过臭氧处理制备了一种简单、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单层石墨烯基NO2气体传感器,并研究了纯的和经过臭氧处理的NO2气体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恢复特性。实验表明:经臭氧处理75s后的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对10×10-6NO2响应度可达到30%以上,是未经臭氧处理的石墨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4年8期2014-07-01

  • 德国仍将提交七氟菊酯统一分类和标识卷宗
    3-三氟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的统一分类和标识卷宗,尽管该国已错过了计划的提交日期。七氟菊酯被提议标识为2类急性毒性物质。引自《化学品安全信息周报》2013年第52期总第264期(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学品安全研究所编译)http://www.chinachemicals.org.cn/reported_detail.aspx?contentid=279&ClassID=229(2013 -12 -30)

    生态毒理学报 2014年1期2014-04-08

  • 聚羧酸减水剂分散保持性的研究
    限制;另一种是用烯基聚醚,合成工艺流程较短,用其合成的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性能不是很稳定、分散保持性相对较差、对水泥的适应能力不如聚酯类聚羧酸减水剂好[2],但其成本较低,目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如何通过工艺改进,提高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保持性,提高其综合性价比已显得非常必要。随着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性能减水剂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如今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减水剂分散保持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实验目的就是在烯基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

    上海化工 2013年4期2013-07-20

  • 水溶性防锈添加剂的合成
    也较广泛。如十二烯基丁二酸是油溶性防锈添加剂,又称为“T746”添加剂,在油溶性切削液中起着极好的防锈作用,但水溶性很差,不能直接用于水基切削液中。如何对油溶性的防锈添加剂进行改性,使其不但具有很好的防锈效果,又能够直接溶于水中,很多科研工作者很感兴趣,并且也作了大量的尝试。我们引入亲水性基团酰胺基、羟基进行改性,得到新型的水溶性防锈添加剂硼酸三乙醇胺酯十二烯基丁二酸酰胺,获得了极好的防锈功能,并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无疑将显著扩展其应用范围。1 实验部分1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2年11期2012-04-01

  • 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酯的合成研究及表征
    先锋 何冰芳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酯的合成研究及表征彭冬梅1张 灏1郑先锋1何冰芳2(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1,南京 210003)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2,南京 210000)将溶于一定量有机溶剂的十二烯基琥珀酸酐滴加入麦芽糖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得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酯。通过考察原料配比、酸酐溶剂、酸酐滴加速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酯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原料配比麦芽糖

    中国粮油学报 2011年9期2011-11-28

  • 微波法合成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
    磷酸酯类,特别是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且应用广泛[1~3]。迄今为止,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Homer-Wadsworth-Emmons反应[4]、氧化加成反应[5]、有机金属催化反应[6]等方法合成,这些方法有些需要昂贵的金属催化剂,有些反应条件剧烈、操作烦琐。本文报道一种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方法。以β-硝基芳基乙烯(2a~2f)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用微波法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1

    合成化学 2011年4期20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