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

  • 伏邪理论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中医大词典》将伏邪定义为“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1],即初感邪气时,由于体内正气尚足或邪气尚虚,或二者兼有,起初并无明显症状,待病邪入里或复感新邪时才出现症状。如“秋伤于湿”,湿邪潜伏的机制为“秋湿致咳,先伏于脾土,留于体内,冬寒外诱,湿邪方上逆而咳”[2]。又例如风邪潜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有“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此为风气伏于肠道,若其中再夹湿邪,则成洞泄。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为感染细菌、病毒和真

    世界中医药 2023年21期2024-01-26

  • 基于“伏火”理论探讨糖络病病机与治疗
    征的一类疾病。“伏邪”是指人体感受邪气,邪匿于体,伏而后发的病邪。通过临床观察与文献研究发现,糖络病的发生发展与邪气伏络的特点极为相似,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脏腑虚衰,邪伏于络,日久络损,并发他症。伏火作为伏邪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伏潜、潜藏特性的火邪,其贯穿于糖络病的始终。文章将从中医的“伏火理论”着手,对糖络病的病机与治疗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糖络病提供有效参考。【关键词】 糖络病;伏邪;伏火【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7期2023-09-24

  • 伏邪致病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
    复等特点,与中医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故从伏邪致病出发,对其病因病机做一浅析,并探讨其中医药防治思路。伏邪的定义及溯源《中医药学名词》[4]将伏邪定义为感而不即发,潜藏于体内的病邪,意指邪气侵害人体,积留不去,潜伏于内,伺机而动。伏邪致病肇始于《黄帝内经》,书中可见多处有关伏邪的描述,如“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次提出“伏气”致病的观点,认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至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4期2023-07-29

  • 基于伏风理论探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
    关键词】 风邪;伏邪;伏风;咳嗽变异性哮喘;体质【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8-0018-04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genesis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f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6-07

  • 基于“伏邪学说”应用简化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摘 要】本文从“伏邪学说”角度出发,以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为基础,认为本病是因正气虚弱,内生伏邪,郁于肌表,加之外感风燥之邪,内外合病,蕴于血分,化热生风而发,“血热”乃银屑病病机转化关键。故遵《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清热之意,再添凉血解毒之功,应用名老中医艾儒棣教授经验方简化消风散加减化裁以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为临床防治银屑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关键词】伏邪;血热;寻常型银屑病;简化消风散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3期2023-04-08

  • 基于见微知著探析伏邪理论在疾病早识中的应用*
    的含义,以及其在伏邪的洞悉与疾病的早识中的应用。1 渊源及内涵“见微知著”一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含义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韩非子·说林上》中言:“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2]。由此可见,“见微知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乃是一种极为高深的境界。“微”即微小;“著”,即明显;“见微知著”一词释义为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中医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古人亦在中医中融入了“见微知著”这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3期2023-02-10

  • 伏邪致病”学说与骨质疏松症※
    暗耗等,与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相契合。因此,本文拟从“伏邪致病”角度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1 “伏邪致病”理论近年来,“伏邪致病”理论备受关注。关于“伏邪致病”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多集中于慢性病、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4]。伏邪,指伏藏于体内,隐秘积聚,伏而后发的病邪。旴江名医万密斋在《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中提出:“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5]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0期2022-12-31

  •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研究。她总结出“伏邪成瘀”理论,指导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诊疗,与中医同道分享。1 伏邪成瘀概述1.1 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中西医认识中医学将DKD归于消渴,《内经》称之为“消瘅”,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也可以将本病归于尿浊、水肿、虚劳及关格等。DKD总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仝小林认为DKD的病机与“瘀”“虚”“浊”[1]有关,王耀献教授认为DKD的病机是“内热致癥”[2]。李忱主任医师认为虚劳隐藏在DKD从发病到进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疗的过程中注意

    黑龙江医药 2022年6期2022-11-25

  •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皆基于此逐步丰富伏邪理论。《内经》以“伏”字命名的医学专用术语虽有很多,但均非病因学范畴,如“伏梁”“伏兔”“伏冲”“伏膂”“伏阳”等,形容了人体一些脉象特征、症状表现及病理状态,其中的“伏”为隐藏、静息、俯冲之意,这与“伏”字本义相符。可见《内经》中“伏”与“伏邪”并未建立直接的联系,大多只是取“伏”字的基本内涵,命名中医学一些病名、穴位、经脉名称,或是描述了疾病的特点。厘清伏邪的概念需要明确这类邪气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笔者将从伏邪概念(特征与分类)、致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8-17

  • 伏邪致病”学说与骨质疏松症※
    暗耗等,与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相契合。因此,本文拟从“伏邪致病”角度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1 “伏邪致病”理论近年来,“伏邪致病”理论备受关注。关于“伏邪致病”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多集中于慢性病、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4]。伏邪,指伏藏于体内,隐秘积聚,伏而后发的病邪。旴江名医万密斋在«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中提出:“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5]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2期2022-03-15

  •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思想。任继学指出伏邪(伏寒、伏瘀、伏痰)隐匿脑络,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键,治疗时应重视伏邪贯穿整个病程中,未病时调控身心,急性期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恢复期宜健脾强胃,后遗症期预防复中。其中伏寒、伏痰、伏瘀三邪胶着互结,寒则血凝,血凝为瘀,伏寒可致阳气不足,不能温化脾阳,脾失健运,痰浊由此而生,寒、痰、瘀互结,隐匿于脑络,脑之脉络受寒、痰、瘀邪所扰,致使气血通行受阻,而形成脑络瘀阻。本文总结任继学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中提供新的临

    吉林中医药 2022年4期2022-01-01

  • 基于伏邪理论研究痛风治疗
    吴倩 倪青摘要 伏邪是指潜伏于人体,留恋伏藏,后而逾时而发的邪气。痰浊、瘀血、湿热是痛风最主要的伏邪,是病情发展及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确定疾病的分期及性质,对不同伏邪的辨证,对证选法,相应地予以化痰消饮、行气活血、化浊祛湿等治法,对法选方,祛除伏藏的邪气,早期截断,可有效改善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关键词 伏邪;痛风;中医;治疗;痰浊;瘀血;湿热Abstract Fuxie ref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9期2021-12-16

  • 伏邪源流及理论发微
    所说的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及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于里的一类温病[1]。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或“伏气”,此即狭义的“伏邪”概念。“伏”有隐藏、潜伏之意,“邪”一般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随着伏邪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意义及应用范围亦不局限于温病,《中医大辞典》就认为伏邪是“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使得伏邪学说对某些发病隐匿、缠绵难愈的疾病,能更好地揭示其规律,提供诊疗思路,并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7期2021-12-05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
    优势[3]。中医伏邪理论与UC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发病特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张莉敏等人[4]基于伏邪理论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运用健脾散邪方可以有效治疗活动期UC。UC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故笔者从伏邪理论出发,初步探讨伏邪与UC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论治UC有所启发。1 伏邪理论的内涵伏邪又称为伏气,为潜伏而暂不发之邪。伏有潜伏,隐藏之意,可分为由外而伏和自内而伏两种;邪有不正、妖异之意,中医引申为不正之气、不正之物。《中医大词典》把伏邪定义为:“藏

    福建中医药 2021年4期2021-12-02

  • 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复发率颇高。中医伏邪致病广泛,伏邪参与了复发性Graves病的发生与发展。论述伏邪与Graves病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肿、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伏邪论治复发性Graves病的合理性。取固复正气、化痰祛瘀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复发性Graves提供更多治疗思路。关键词:伏邪;Graves病;瘿病;正气不足;痰瘀内伏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9-0010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9期2021-10-14

  • 基于伏邪致病理论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特点
    还是内生痰、瘀等伏邪皆易侵袭肺脏 匿藏于肺络 一遇新感引动或伏邪势盛 皆可痹阻气道 导致肺气宣发失常 出现反复咳嗽、喘息发作。文章试从伏邪致病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病发病特点 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做到早发现 早干预 截断其发病之源。【关键词】 伏邪;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伏痰 伏瘀;发病特点Abstract: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in children is a ra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6-08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伏邪理论探析
    著作[1-2]。伏邪是指感受邪气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临床上一切伏而不即发的致病邪气均可称为伏邪。感受邪气,留而不去,伏藏体内,伺机而发,是伏邪的发病特点。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应用广泛的病理学概念。“伏邪”理论亦是叶天士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肝风、虚劳、咳嗽、肺痿、痞、哮、温热、暑、痰饮、癍痧疹瘰等近20余篇涉及伏邪相关内容和60余则医案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证诊疗。1 伏邪概述伏邪理论的产生是以《黄帝内经》的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29

  • 伏邪理论在慢性肾脏病复发与急性加重中的防治微探※
    。相关研究表明,伏邪在CK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伏邪理论治疗该病,收效较好[2-3]。本文探讨伏邪在CKD复发及急性加重期的致病作用,以期为从伏邪论治CKD提供理论依据。1 伏邪理论1.1 伏邪探源 伏邪,即藏匿于人体,不会立即发病但会伺机发作的邪气,也称伏气。伏邪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说明伏邪具有伏而后发的特点,同时“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论述指出正虚是伏邪致病的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0期2021-03-28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病机制❋
    而这一发病过程与伏邪的致病特点有较高的相似性。从中医角度来看,伏邪理论可以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另外一种解释。1 伏邪与肠癌病的内在关联1.1 伏邪理论的源流伏气温病之说出自《黄帝内经》,起于汉晋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至明清逐渐形成完善且成熟的伏邪理论体系。伏邪理论最早出现于《灵枢·贼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伏邪理论自提出到明代之前,一直是温病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03-28

  • 基于伏邪致病理论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特点
    塞性细支气管炎与伏邪理论的关系《中医大辞典》中指出伏邪为藏伏于体内而不即刻发病的病邪,此为广义的伏邪概念,泛指一切潜于机体择时而发的致病邪气。王燕昌在《王氏医存》指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5]。清代叶子雨在《伏气解》一书中提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曰: “伏邪为病……凡近世医生所谓调理本症是也,以其病持久而徐,变动不速,奏效不易故也”[6]。认为临床不易治疗,反复发作以及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6期2021-03-28

  • 伏邪学说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
    热症状,此与温病伏邪邪郁化火、病发于里的特点密切相似,故本文从伏邪学说论治此病,以期为临床防治此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 伏邪学说概述“伏”指匿藏于内,伏而不显于外,“邪”指伤人致病的因素,如食积、痰饮、瘀血、虫、风、寒、暑、湿、燥、热(火)等,如清代王燕昌 《王氏医存》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 痰、积 气、蓄、水、诸虫皆有之”。《中医大辞典》指出:“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定义最早起源于《灵枢·贼风》:“虽不遇贼风邪

    陕西中医 2021年10期2021-01-09

  • 基于“伏邪”理论刍议前列腺癌侵袭转移防治思路
    3]。本文基于“伏邪”理论,在整体观念上对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进程进行归纳概括,认为前列腺癌远处转移及复发具有“伏邪”的潜藏隐匿、渐进积累、迁延难愈、善变流动等特点,其主要病机为“阳化气”功能衰退,“阴成形”太过而发生前列腺癌,再由经络、血行等路径传舍他处;再者痰浊、血瘀、癌毒等潜藏流动于正虚之处,新的内伤外感因素共同积累、相互作用,终致发生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笔者据此提出调整体质偏颇、温肾助阳、扶正祛邪等手段防治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以其为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防治提

    环球中医药 2021年7期2021-01-05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
    《中医大辞典》对伏邪注释为:“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指外邪入侵机体,正虚难以祛除邪气,邪气伏匿于膜原、肌腠、脂膜等部位,择时择机而作。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后发的邪气,包括情志、饮食、痰浊、瘀血等,同时也包括伏气温病。 ”[1]笔者认为胆石症的致病伏邪多样,属于广义伏邪伏邪,既是邪气伏藏之病理过程,也是邪气致病之结果。胆石症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伏邪发病的演变过程,以“伏邪”理论为指导,可帮助医者全面把握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思路的制定提供参考,提

    福建中医药 2020年6期2020-12-19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筛查的重要手段。伏邪理论作为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疾病的病因及病变规律,为疾病早期筛查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查出潜藏于人体的“伏而未发”的病邪,是一种具有疾病早期筛查作用,将中医致病因素客观化可视化的有效体检手段。关键词:伏邪;红外热成像;体检中图分类号:R445H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9-0016-03伏邪,顾名思义,伏者,藏也,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及病邪潜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9期2020-10-27

  • 从“伏邪”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要] 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论治规律。笔者认为正气亏虚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之本,而正虚使致病之邪内伏,六淫、疫气、情志等因素引动伏邪而发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特点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肝肾、滋阴祛邪为主,根据不同分期辨证审因,灵活选方用药进行论治,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 伏邪;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分期论治;扶正祛邪[中图分类号] R259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13期2020-07-14

  • 从“伏暑”论治大叶性肺炎
    李节【摘要】伏邪源于《内经》,漫长发展之途便与怀疑、否定交织,杨质秀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认为任何一种学说的建立都有其意义,不可偏废,伏邪之说阐述温病病机及指导证治在临证很有积极的一面。本文将浅谈伏邪历史沿革,从“伏暑”论治大叶性肺炎,并附验案一则具体分析。【关键词】伏邪;伏暑;大叶性肺炎;杨质秀【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1大叶性肺炎发病近年来有增长势头,耐药菌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期2020-06-08

  •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
    延难愈。笔者基于伏邪发病的特点,认识到唇风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多环节与伏邪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认为唇风的发作与伏邪密切相关。基于伏邪理论,提出唇风的发病病机以脾气阴亏虚为本,湿热燥瘀内生为标,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关键词:伏邪;唇风;脾气阴亏虚;扶正祛邪中图分类号:R781.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3-0028-02唇风为中医病名,亦称作“驴唇风”、“唇槁”等,以唇部干燥、皲裂、反复脱屑、红肿疼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3期2020-05-11

  • 基于伏邪学说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
    的表现[4]。“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5]。伏邪理论最早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主要说的是外感伏邪,被认为是伏邪学说的理论基础[6],当时以“伏气温病”为主。直至清代,开始打破“伏寒化温”的局限认识,不断丰富伏邪的病因,明确提出了伏邪与新感的区别[7]。随之在后人进一步总结与归纳前人经验时,提出伏邪有狭、广义之分,其中狭义主指“伏气温病”;广义则指一切伏而未即发的邪气,主要包括七情内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7期2020-01-14

  • 从“结”病机探讨伏邪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思路❋
    310053)伏邪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病因学范畴。伏邪“结”病机是邪气与人体脏腑经络等合而为一、胶着难解的病理状态,是邪气伏留难以袪除、疾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将对伏邪“结”病机相关概念、病机特点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以期充实和完善中医伏邪理论,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 伏邪的概念伏邪分为狭义伏邪和广义伏邪。狭义伏邪初仅指伏气温病,后扩展为所有外感邪气潜藏于体内,在急性发病期伏邪可引起外感病,或由外感邪气引发而急性起病。此即清·刘吉人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9期2020-01-13

  • 吴耀南教授基于“伏邪”理论治疗慢性乙肝的验案举隅
    卿 吴耀南摘要:伏邪即邪气不即时发病,潜伏于内,逾期而发的疾病,伏邪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国家级名老中医吴耀南教授認为,慢乙肝与伏邪的发病颇为相似,慢乙肝为病毒侵袭机体后盘踞适合的“巢穴”,并累积一定的毒力及数量后方可发病。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伏邪与慢乙肝在疾病发展中的相似性,从慢乙肝“正虚邪伏”的病性特点辨证论治,浅析吴教授基于“伏邪”理论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关键词:吴耀南;伏邪;慢性乙型肝炎;名医经验中图分类

    医学信息 2019年19期2019-11-15

  • 崔霞教授从伏邪理论辨治小儿慢性扁桃体炎
    要〕 崔霞教授将伏邪理论引入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辨治中,认为瘀热留伏是其重要病机。发作期,外邪诱发伏邪,风火相煽,或湿热浸淫,瘀热相搏,重在清热泻火,宣透伏邪,予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或柴胡达原饮加减;缓解期,邪伏血络,瘀热内蕴,治以凉血散瘀,滋阴益气,方以当归复感汤加减。强调瘀热贯穿本病始终,治疗全程酌情凉血散瘀。〔关键词〕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伏邪;瘀热;清热泻火;凉血散瘀;崔霞〔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08-13

  • 从“伏邪”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
    之外感邪气,引动伏邪,合而为病。现代分子研究从遗传、病原学感染以及免疫产物3个层面论证。治疗上应以补肾透邪、寒热并举为首;其次应及时消除病理因素,升降共举,平衡脏腑;最后,需注重病证结合,调和气血,顾护脾胃。从“伏邪”论治,不仅丰富了“治未病”思想,而且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伏邪;治疗思路;中医药;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累及中轴关节、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5期2019-07-05

  • 从“伏邪”角度论治重症肌无力
    及现代研究,认为伏邪因素在MG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对MG的治疗方面,应在补虚的基础上,重视对伏邪的辨治。在急性发病期,应补虚与祛邪并重,随病情稳定,逐渐减少祛邪药物而增加补虚力度。补虚以补益脾肾为主,祛邪则根据毒、热、湿、痰、瘀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祛邪治法。[关键词] 伏邪;重症肌无力;中医药[中图分类号] R7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4(c)-0145-05Treatment of myasth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2期2019-05-28

  • 历代医家伏邪
    130021)伏邪,是清以前医家意会,但未经归纳的理论。到了一定时期,会发起对从前的某一个问题或知识的规范理解,这是中医溯本求源的使命所在,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因此,理解伏邪,应从伏邪概念,历代医家所论邪伏进行探究。1 伏邪概念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对于伏邪的理解不一而足。关于伏邪,始终被历代医家广泛认知、并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实际诊疗之中,直至清代后期才有较为明确概念的提出。要解读伏邪的概念,就要理解“伏”“邪”二字的发展演变,以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6

  • 中医“伏邪”理论与恶性肿瘤的辨证施治
    0101 中医“伏邪”理论“伏”字代表了由内至外的发越,因此,“伏”常引申为“伏匿”,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表达虽存在却未见的现象,即潜藏。“邪”在中医中一般为不正之气、不正之物,代指各种致病因素、病理物质及疾病实质等[1]。伏邪理论最初在《黄帝内经》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记载: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人体感受邪气,若正气不足,则容易导致邪气流连于机体之中,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谓之“伏邪”[2];《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有:“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1-05

  • 王立新教授以“伏邪”理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缓解期经验
    鞘疾病多年,以“伏邪”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伏邪理论辨证体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缓解期主要与阴虚髓亏、风邪内伏和阳虚髓亏、风寒湿内伏等关系密切,根据患者四诊资料,综合分析病因病机,辨证处方,采用温阳生精补髓、祛邪通络以及滋阴补髓、祛邪活络兼清热等治法,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伏邪;中医药治疗;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1(c)-0126-04[Abst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33期2018-12-22

  •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伏邪”论治内伤发热的经验探析
    医大师徐经世认为伏邪是内伤发热的主要病因。主要病机为有热毒内伏,邪及少阳;情志内伤,邪伏少阳;邪伏阴分,阴虚发热。治疗以转枢少阳,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处方用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减化裁。【关键词】 内伤发热; 伏邪; 名医经验; 徐经世【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6-0064-03Abstract:Professor XU Jing-shi, a great master of traditional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19

  • 以“伏邪”论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
    的应对手段。中医伏邪理论对于正邪交争的阐述与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的机制极为相似,本文通过对古籍的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伏邪理论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中医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一条新思路。〔关键词〕 伏邪理论;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中图分类号〕R22;R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8.05.007Discussion on Recurrence and Metas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9-10

  • 温病学理论指导辨治儿童银屑病探讨
    营血、斑疹辨证、伏邪理论探讨儿童银屑病的病机和治疗。结合儿童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小儿生理特点,从感邪途径、银屑病分型、临床表现、发作特点了解儿童银屑病。举1例治疗过程的银屑病患儿,探讨体现其中的温病治疗特色。[关键词] 温病学理论;儿童银屑病;卫气营血辨证;斑疹;伏邪[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4(c)-0129-03Discussion on warm disease theory app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2期2018-06-20

  • 伏邪理论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总结,笔者从伏邪理论的角度探讨ITP的病机治疗原则,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1 伏邪理论的渊源伏邪是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理论起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对伏邪的最早认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指出伏邪的发病与人体正气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历史的推演,历代医家对于伏邪的认识不断深入。宋·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说:“伏寒化温而发病,实必感受时令之气。”说明

    新中医 2018年6期2018-02-18

  • 中医伏邪体质理论刍议
    师任继学教授提倡伏邪致病的相关理论学说,用以指导临床阐发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2]。笔者总结《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体质与伏邪的相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中医伏邪体质理论学说,认为伏邪体质是先天和(或)后天因禀赋、内伤、外感、情志、饮食、环境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感受邪气后感而未发或祛邪未尽,邪气伏留体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或必然发病的征兆及病证的特殊体质类型。根据受邪伏留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先天伏邪体质与后天伏邪体质。辨识伏邪体质将有助于中医从更深层次剖析病人所患

    吉林中医药 2018年9期2018-02-12

  • 四季变化与伏邪
    节而发病,称为“伏邪”。【温馨提示】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指导出来的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不断深入,逐渐从宏观进入到微观。对许多无症可辨而身体异常的病人,通过细致了解患者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等,运用伏邪理论,对于传统的中医诊断盲区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于临床治疗。其重要意义:一是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既为伏邪,则必然有一定的潜伏期。其隐匿伏在体内难以察觉,往往无证可辨,但

    益寿宝典 2018年19期2018-01-26

  • 伏邪角度浅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
    为“急劳”。1 伏邪简述伏者,即藏匿于内,不显于外。《中医大辞典》将“伏邪”释为“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之说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明代汪石山将温病以病因分为伏邪、新感、新感引动伏邪三型。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言:“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夫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把“邪”的概念由“伏寒”扩大为“六淫伏邪”。总之,伏邪指邪气未除潜伏于人体,到一定时期或特定的条件下再致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4期2018-01-19

  • 从中西医汇通的角度谈乙型肝炎病毒与中医伏邪
    疾病的病因称为“伏邪”。这类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传染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就符合中医学的伏邪理论。本文从中西医汇通的角度深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的“伏邪”特性。1 中医对伏邪的认识“伏邪”是中医特有的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古代医家观察到一种病与时令不合的现象[1],《素问》中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中医学关于伏邪理论的基础。此后历代医家均有阐释,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2]提到“伏寒化温而发病,实必感受时令之气”;明清时期,伏气温病理论更加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2

  • 伏气学说与银屑病新探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伏邪致病与多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相似之处,故从银屑病的基本特征、现代治疗共识出发,探讨伏气学说指导下的银屑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关键词:伏气学说;伏邪;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25-051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银屑病[1](psoriasis)是以境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为特征性皮损的一种多基因缺陷疾病。西方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5期2017-06-01

  • 基于伏邪学说探讨肺痨辨治思路
    萍+叶品良摘要:伏邪理论是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解释、引申、发展而形成的一套成熟又完整的理论体系。伏邪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肺痨的病因病机、发病类型、病变特点、治疗与伏邪理论的相关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基于伏邪理论,从伏邪角度探讨肺痨的辨治,为中医临床辨治肺痨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肺痨;伏邪;辨治思路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2017-03-04

  • 伏邪病因,源于医疗实际;理论创新,服务现代临床
    梁腾霄 刘轶凡伏邪理论是中医学病因理论,尤其是温病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部分起病发病与新感温病相异的特殊温病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诊治思路,同时也对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应用伏邪理论,解决现代临床难题?近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专家,对此展开讨论。谨总结如下。1 伏邪发病理论,源远流长刘宁副主任医师:一般认为伏邪理论为温病学派重要的病因理论。伏,藏也,伏邪者,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有广义和狭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2期2017-02-28

  •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学 术 探 讨伏邪概念实质探析狄舒男,于淼,周妍妍,王涛,桑希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外感病的病因范畴,又是内伤杂病发病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明确了伏邪的概念基础上,讨论了伏邪的理论内涵,为伏邪理论的系统建立奠定基础。外感病;伏邪;伏气;基础理论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外感病的病因范畴,又是内伤杂病发病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明确伏邪的概念对中医伏邪理论的构建至关重要。目前

    中医药学报 2017年1期2017-02-27

  • 伏邪论治桥本甲状腺炎探讨❋
    )【理论探讨】从伏邪论治桥本甲状腺炎探讨❋左新河1,2,谢 敏1,陈继东1,2,赵 勇2,3△,陈如泉1,2 (1.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 2. 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武汉 430074; 3.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武汉 430074)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炎性疾病。通过回顾伏邪理论的概念、理论渊源及伏邪的本质、发病条件,从伏邪隐藏、起病隐匿,自我积聚、伺机而作,遗邪内伏、缠绵难愈证实了伏邪致病与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一致性,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1-16

  • 伏邪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
    学院广安门医院从伏邪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王建1巩勋2姜泉2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目的]从伏邪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病机,以期更全面的认识RA,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整理伏邪致病学术理论,从释义、理论溯源、现代医家认识等方面,对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伏邪致病的规律对RA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探讨。[结果]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9期2017-01-11

  • 伏邪理论的探讨
    4)·中医中药·伏邪理论的探讨曾治君1*,郑 恬1,吉燕华2,张政杰2,艾琴英1,严小军1,刘红宁1*(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目的 剖析伏邪理论的产生发展概况以及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和文献,探索伏邪理论的源流,从前人的智慧和宝贵经验中汲取知识。结果 全面解读和认识了伏邪理论。结论 伏邪理论由来已久,自《黄帝内经》时就已提出,经过历代医家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2017-01-10

  • 伏邪与冠心病的关系浅析
    ,中医称为胸痹。伏邪是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痰、伏瘀等都属于伏邪,是胸痹的重要致病因素,平素伏藏于体内伏而待发,如伏痰、伏瘀突然加重或感受外邪可立即发病。本文主要探讨伏痰、伏瘀等伏邪与冠心病的关系。【关键词】伏邪;冠心病;浅析【中图分类号】R25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0.02【Abstract】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common clinica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2016-11-16

  • 伏邪学说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探析*
    )·薪火传承·伏邪学说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探析*孔祥聿黄琳李海昌△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摘要】本文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提出SLE发病的伏邪致病理论。文章详细研究伏邪学说理论源流与伏邪的特点,从伏邪发病与SLE的病因病机,及从伏邪病位与SLE的多发症状等方面入手,探寻SLE发病与伏邪的关联,并结合SLE临床主要症状予以讨论。【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伏邪发病机制“伏邪”顾名思义是指藏伏于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3期2016-01-30

  • 伏邪理论在老年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中的意义
    730000)伏邪理论在老年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中的意义王铮 王昱(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伏邪理论的阐释,探讨伏邪理论在老年患者多重耐药假单胞菌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查阅古代典籍及现代文献,分析伏邪理论的发病特点,病机以及治疗原则,结合老年患者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特点,阐释伏邪理论在老年患者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理论研究揭示了中医理论中“伏邪”的致病特点、病机与老年患者耐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1期2016-01-29

  • 从表虚伏邪探讨玉屏风散双向免疫调节机制
    029)从表虚伏邪探讨玉屏风散双向免疫调节机制许璇璇,李玲孺,武彦伶,姚海强,孙冉冉,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免疫失调相关疾病常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生、发展、转归与表虚伏邪密切相关。玉屏风散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低下的免疫力,抑制免疫亢进,对免疫失调性疾病疗效颇佳。益气固表、清除伏邪是玉屏风散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关键词]表虚;伏邪;玉屏风散;双向免疫调节机体的双向免疫调节,是指体内各种因素对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12-17

  • 伏邪”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400021)“伏邪”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卢 毅(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本文在辨析“伏邪”概念的基础上,对“伏邪”理论疑临床相关的问题及其辨证论治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伏邪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伏邪”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认为,揣摩、熟知乃至掌握之,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为此特撰文探讨如下。1 “伏邪”的定义什么是“伏邪”?一般而言,外感六淫之邪而不随即发病,伏藏于体内的病邪,称之“伏邪”,亦称“伏气”。清·刘吉人《伏邪新书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7期2014-01-27

  • 浅议伏邪与传染病发病*
    的认识。本文拟从伏邪理论着手谈谈伏邪与传染病发病的关系。1 伏邪的源流与内涵1.1 伏邪源流伏邪之说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同时,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明确指出四时所感之风、寒、暑、湿之邪皆可潜伏于体内,过时而病。此外,在《素问·疟论》中亦有:“温疟者,得于冬中于风……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之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1-25

  • 伏邪理论探讨脾胃病复发之病机特点
    100029)从伏邪理论探讨脾胃病复发之病机特点王颖怡,林 燕△,李兴广(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本文讨论了伏邪致病的本质,并通过伏邪理论探讨脾胃病复发的特点。脾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邪毒为标;脾虚是导致伏邪的前提和基础,真正的伏邪则是湿热、痰浊、瘀血、邪毒等内停于脾胃。伏邪;脾胃病;复发脾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与中医传统理论中伏邪致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伏邪因素是导致脾胃病复发的重要条件,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0期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