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

  • 大理烟区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变化及蓝板诱集效率分析
    [4-6]。例如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番茄斑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该病毒后通常会导致作物减产30%~50%,严重时可减产70%,甚至绝收[7-8]。据报道,1996—2006 年西花蓟马曾导致美国烟草产业损失近140 万美元[9]。蓝色粘虫板(即蓝板)对小型昆虫成虫如蓟马、蝇等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在我国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害虫的防治。为了了解大理烟区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项目组从烤烟不同生育时期西花蓟马种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2023-12-28

  • 西花蓟马的识别与防治
    100097)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1]。西花蓟马食性杂,寄主广泛,通过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使植物无法正常发育,对农作物造成直接危害;还可以通过传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2],造成更严重的损失。起源分布西花蓟马起源于美洲西部山脉,于1895年在美国的洛基山脉首次被发现并记载,1955年在夏威夷考艾岛暴发。自20世纪80年

    蔬菜 2023年9期2023-09-19

  • 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
    ,草莓上的蓟马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为主,其危害草莓花蕾、花瓣和幼果,会造成授粉不良、果面斑驳、畸形果、瘦小果、落果,甚至导致整个植株因营养不良而枯死,使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严重的影响,且其间接性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1]。目前,生产者通常使用化学药物防治蓟马,优点是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较好,但其影响食品安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2⁃6]。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近年来,诱集植物作为一种综合防治措施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4期2023-05-20

  • 螺虫乙酯对西花蓟马两个品系种群动态的影响
    253023)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缨翅目,蓟马科)是一种入侵害虫,在我国北京、山东等地均发生危害[1-2]。该虫具有体型小、繁殖快、世代周期短且隐匿性强等特点,是我国花卉、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3-4]。目前西花蓟马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化学防治。螺虫乙酯是新型季酮酸类杀虫剂,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够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合成导致若虫死亡,并有效降低成虫的繁殖力[5]。昆虫为变温动物,温度是决定昆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0-10

  • 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642)0 引言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a)(Perganda)又称苜蓿蓟马,隶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1]。西花蓟马起源于北美洲,因其个体小,繁殖快,善隐藏,自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向外传播,迄今,该虫已分布在各大洲的69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2]。在中国,西花蓟马最早于2003 年在北京郊区的大棚辣椒上被报导[3],随后又在中国各个省份被发现,几年间西花蓟马大量暴发,对花

    农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7-09

  • 不同温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830091)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食性杂,能直接取食危害62科500多种植物(Moritz, 2002)。西花蓟马的锉吸式口器刺吸寄主植物的叶、芽、花和果实的汁液,在叶片上造成银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出现大面积的白色斑块,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落花、果实发育迟缓、畸形,种子发育不良等(Vierbergen, 1990)。同时西花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3

  • 西花蓟马取食蚕豆植株后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
    的嗜食度差异,如西花蓟马对四季豆、黄瓜和茄子的嗜食度高于对番茄和蚕豆等[21]。因此,研究西花蓟马取食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后其自身营养状况的变化,为探究植食性昆虫转移至新寄主取食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昆虫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昆虫对其取食的偏好性[3]。由于不同寄主植物体内所含营养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加之宿主昆虫的多食性和其寄主的多样性,使植食性昆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2期2022-04-06

  • 黄瓜花挥发性化学物质鉴定及其对西花蓟马行为反应的影响
    75000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昆虫,原产于北美洲,迄今为止,已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花蓟马以锉吸式口器为害植物,致使植株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形成伤疤,甚至枯死,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等[1]。由于西花蓟马食性杂,繁殖能力强[2-3],适生区广泛[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08

  • 西花蓟马趋光性的初步研究
    田项目服务中心)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又名苜蓿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的危险性入侵害虫[1]。我国首次发现是2003年在北京市大棚辣椒上[2],其蔓延速度极快,随后在云南、浙江、山东、宁夏等多地均有报道,并在全国呈快速蔓延趋势[3]。西花蓟马属杂食性,可危害62科500多种植物[4]。西花蓟马在危害植物叶片的同时,还可传播凤仙花坏死斑病毒和番茄斑萎病毒[5-6]。蓟马个体小,移动迅速,多栖息于叶片背部[7],防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4

  • 西花蓟马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杨艺炜 陈志杰西花蓟又称苜蓿蓟马, 属于缨翅目锯尾亚目蓟马科花蓟马属, 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 目前已在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69 个国家和地区已有报道。西花蓟马为多食性昆虫, 寄主范围广, 目前已知的寄主植物有66 科200 多种。1 危害性对蔬菜的为害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直接为害,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白色褪绿斑点、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死亡。另一方面,间接为害,以持久且增殖的方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3期2021-11-30

  • 乙基多杀菌素多代胁迫对西花蓟马解毒酶活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550025)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害虫(Ullmanetal., 2012)。该虫不仅可通过锉吸植物汁液和产卵于植物组织内造成直接危害,还能传播多种病毒,例如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等(Reitzetal., 2009; Websteretal., 201

    昆虫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6

  •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及其生理酶活性的影响
    明 650201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张桂芬等,2011),是一种全球性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寄主范围广、生活场所隐秘、个体小、生殖力强、生长发育快、易对农药产生抗性等特点,会对蔬菜、花卉等造成毁灭性危害(Reitzetal.,2020,2011)。花蓟马F.intonsa(Trybom)是西花蓟马的本地近缘种,在云南广泛分布

    生物安全学报 2021年3期2021-09-06

  • 基于两性生命表和年龄-阶段捕食率的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
    率的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胡昌雄1,范苇1,张倩1,陈国华1,殷红慧2,徐天养2,杨进波3,杨航3,吴道慧1,张晓明1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2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云南文山 663000;3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弥渡 675602【】西花蓟马()是我国重要农业入侵害虫,南方小花蝽()是其优势捕食性天敌。论文旨在系统评价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以及同一地区两个种群的生物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13期2021-07-21

  • 三种抗生素对西花蓟马存活率及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影响
    , 2004)。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害虫(雷仲仁等, 2004; 吴青君等, 2005)。具有个体小,易隐匿,繁殖力强和食性广等特点,可取食60个科250种作物(Reitzetal., 2019)。西花蓟马可通过直接取食和产卵造成危害,也可间接传毒危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P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5期2020-11-11

  • 西花蓟马P450基因在继代适应菜豆植株中的应答反应
    .,2004)。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是世界性的重要入侵害虫(Kirk and Terry,2003;Reitzetal.,2011),除直接取食和产卵危害,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谢永辉等,2013)。西花蓟马于2003年在北京首次报道其为害(张友军等,2003),随后在中国各地扩散(吕要斌等,2011),甚至西藏(王海鸿等,2013)、吉林(刘若思等,2015)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高振江等,2017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2期2020-05-11

  •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 200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是昆虫纲缨翅目的一种世界性入侵害虫(Wuetal. , 2018),自美国发现该虫以来(Gerinetal., 1994),在全球迅速扩张(Funderburketal., 2000),目前分布于全球的多个国家和地区(Kirk and Terry, 2003)。我国于2000年首次在云南发现西花蓟马(蒋小龙等,2001),之后在2003年将其作为入侵种正式报道(张友军等,2003)。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0

  •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福州35000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隶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是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寄主范围广(雷仲仁等,2004; Yudinetal.,1986),传播快(Kirk & Terry,2003),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Cockfieldetal.,2007),并能传播多种病毒(Jonesetal.,2005)。由于化学农

    生物安全学报 2019年2期2019-06-19

  • 气象因子对青岛市花生田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影响
    36300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属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外来入侵害虫,其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繁殖速度快,为害广,并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1]。西花蓟马自2003年传入我国[2],已逐步蔓延至北京、云南、浙江、山东等地[3-4],尤其近年来逐渐转移至花生,对我国花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5]。近几年与西花蓟马生物学有关的研究相继开展,关于西花蓟马生长发育

    花生学报 2019年4期2019-06-18

  •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理 67100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韩运发,1997),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60多科500多种(钟锋等,2009)。该虫不但可通过直接取食对植物造成危害,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陆亮等,2009),如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4期2019-01-19

  • 我科学家最新研究阐述西花蓟马全球入侵格局
    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西花蓟马全球入侵格局,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策略,为更深入了解这种重大入侵物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综述在线发表在《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昆虫学年评)》上。在我国,2003年首次报道在北京郊区的温室内发现西花蓟马以来,现在云南、河北、浙江、山东、吉林、江苏、贵州、新疆等国内多个省份(自治区)相继有西花蓟马发生危害的报道。西花蓟马的寄主范围广,食性杂,寄主植物包括马铃薯、茄子、辣椒、黄瓜、花卉、香蕉、芒果等多

    种业导刊 2019年11期2019-01-04

  • 云南省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干春霞,桂富荣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属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其个体小,易隐藏,繁殖快,食性杂,可取食约66科500多种植物,并可传播植物病毒,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蔬菜、花卉及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1-3]。该虫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地区[4],现已传播至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和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3],我国北京、云南、浙江、山东等地区农作物也受到西花蓟马危害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2-05

  • 宁夏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其中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自2012年被发现以来,在宁夏银川已成功定殖,并成为优势种群[1]。西花蓟马隶属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原产于北美洲,1870年前,西花蓟马只分布于美国西部,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频繁的国际贸易,西花蓟马扩散至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成为世界性的入侵害虫。1996 年我国农业部将西花蓟马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危险性害虫[3]。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3-20

  • 嗜食植物与非嗜食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物与非嗜食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寄主选择性的影响高 杭,郅军锐∗,刘 利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目的】西花蓟马是世界性害虫,利用西花蓟马对寄主植物嗜食性的差异,通过驱避作用防控西花蓟马,能够为绿色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西花蓟马嗜食的甘蓝和非嗜食的大蒜上互喷汁液,采用黄瓜+甘蓝、黄瓜+大蒜2种相间种植方式,研究它们对西花蓟马寄主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在甘蓝上喷洒大蒜汁液后,甘蓝叶片上西花蓟马的虫量和产卵量均明显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4期2017-12-02

  • 吡虫啉胁迫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及种群性比的影响
    1)吡虫啉胁迫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及种群性比的影响张晓明,胡昌雄,赵浩旭,张宏瑞,桂富荣,李正跃*(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为明确吡虫啉持续大量使用对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毒力测定得到西花蓟马室内种群LC30及LC50的两种吡虫啉浓度162 mg/L和171 mg/L,在室内人工气候箱环境下研究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及性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6

  • 花粉粘虫板对西花蓟马诱集效果的研究
    1)花粉粘虫板对西花蓟马诱集效果的研究常怀艳1,2,赵远鹏1,2,张永杰1,段平华1,李正跃1,2,张立敏2,3*(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 650201;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3.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昆明 650201)为了进一步开展高效粘虫板的研发与应用,本实验选用5种常见花粉(即玫瑰、油菜、茶花、桃花和松花花粉)并分别配比5种不同浓度(即0.05 g/板、0.15 g/板、0.3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6

  • 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危害的番茄植株后体内酶活性的变化
    550025)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危害的番茄植株后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温 娟,郅军锐*,曾 广(贵州大学 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为探讨番茄植株受二斑叶螨危害后产生的诱导防御反应对西花蓟马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密度(5头/片和15头/片)二斑叶螨危害不同时间(3 d、5 d和7 d)的番茄植株对后取食的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危害的番茄叶片后,其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9期2017-09-13

  • 利用冷冻切片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西花蓟马过程的观察
    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西花蓟马过程的观察张志建1,郑长英1,赵川德1,万方浩1,2,王俊平1*(1.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109;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为探索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侵染,研究球孢白僵菌在西花蓟马体表和虫体内的侵染过程,采用冷冻切片与HE染色技术,对被球孢白僵菌侵染的西花蓟马成虫进行组织切片及HE染色。结果表明,接菌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6

  • 不同诱导处理番茄植株对西花蓟马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导处理番茄植株对西花蓟马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蒲恒浒1,2,郅军锐1*,曾 广1(1.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2. 贵州省林业厅,贵阳 550001)研究了西花蓟马取食茉莉酸、水杨酸甲酯、机械损伤、虫伤处理诱导的番茄植株对其虫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处理的番茄植株对西花蓟马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只有西花蓟马取食茉莉酸处理的番茄植株

    环境昆虫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8

  • 不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
    下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尚素琴,刘平,张新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昆虫学系,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70)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初孵若虫的捕食效应,在相对湿度RH85%±5%,5个温度梯度16、20、24、28、32℃,光照L∥D=16h∥8h条件下选取西花蓟马的初孵若虫进行捕

    植物保护 2016年3期2016-09-02

  • 西花蓟马在新疆设施蔬菜种植区的发生与分布
    齐830091)西花蓟马在新疆设施蔬菜种植区的发生与分布杨 华, 何 伟, 崔元玗, 张 升, 孙晓军(农业部西北荒漠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目的】西花蓟马是近年来传入新疆地区的一种新的入侵害虫,对设施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性极大。研究新疆设施蔬菜种植区西花蓟马发生及分布情况,监测西花蓟马的发生与危害,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提供指导。【方法】在西花蓟马发生为害时期,调查温室蔬菜上西花蓟马的发生数量及危害

    新疆农业科学 2016年1期2016-04-13

  • 西花蓟马细胞色素P450 基因cDNA 片段克隆与mRNA 表达分析
    225009)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是蔬菜、果树和观赏作物上重要害虫(Kirk et al.,2003),除了直接取食作物造成危害,还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和凤仙坏死斑点病毒(INSV)(Bielza,2008),目前在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69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和危害报道。我国自从2003年7月在北京郊区保护地的辣椒和黄瓜上首次发现了西花蓟马的入侵为害以来(张友军等,2003),目前在山东、云

    环境昆虫学报 2015年6期2015-12-16

  • 五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明确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毒力效果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比较5种杀虫剂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毒力强于成虫, 但其对西花蓟马2种虫态的毒力效果一致, 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2%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70%吡虫啉WG、20%噻嗪酮WP,且5种药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及成虫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6期2015-10-28

  • 甲维盐胁迫对西花蓟马能源物质的影响*
    阳550005)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检疫性害虫,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1-3]。该虫世代短、繁殖快,在农林业生产上往往呈暴发性危害,因此,长期以来其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4]。随着杀虫剂的广泛应用,西花蓟马的抗药性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5-7]。许多研究从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 (carboxylestera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5年6期2015-06-06

  • 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害能力评价
    100097)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3年在欧洲首次被报道,并经过近二十年的传播成为世界性分布的害虫(Tygges,1991),其在温室内和田间均可为害作物(Karnkowski and Trdan,2002)。我国于2003年6月在北京郊区的蔬菜大棚内首次发现西花蓟马(吴青君等,2007),随后浙江、云南、山东等地相继发现其为害(杜予洲等,2005;吴青君等,2007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6期2014-12-16

  • 广州输入性花卉蓟马的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分析
    51064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源于美洲西部山区,是当地最常见的一种害虫,20 世纪80年代西花蓟马传入蔬菜和花卉生产的集散地荷兰后,发展成为抗性强、入侵性强的“温室品系”,并迅速向世界各地扩散,成为世界性的、园艺作物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Brodsgaard,1993;杜宇等,2001;吴青君等,2005)。西花蓟马食性杂,寄主植物有60 多科500 余种,尤其以温室花卉、茄果类蔬菜受害最重。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3期2014-12-16

  • 外源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
    酸和水杨酸甲酯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牟 峰, 郅军锐*, 从春蕾, 廖启荣, 田 甜(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为明确不同外源因子对菜豆的诱导抗性及对西花蓟马的影响,研究了茉莉酸、水杨酸甲酯、西花蓟马为害、机械损伤诱导处理的菜豆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茉莉酸、水杨酸甲酯、西花蓟马为害处理菜豆植株显著延长了西花蓟马未成熟期的发育时间,较健康植株分别延长4.72、2.87和4.95

    植物保护 2014年6期2014-08-10

  • 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为害菜豆的选择性与挥发物的关系
    550025)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为害菜豆的选择性与挥发物的关系田 甜,郅军锐*,牟 峰(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研究了二斑叶螨雌成螨的密度分别为5、10、15头/株,为害时间分别为2、4、6 d时,西花蓟马2龄若虫对上述处理菜豆的选择性,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了相应处理菜豆的挥发物。结果表明,在菜豆上二斑叶螨密度为10头/株和15头/株时,西花蓟马均趋向于选择二斑叶螨为害4 d的植株,二斑叶螨密度

    植物保护 2014年1期2014-08-10

  • 南方小花蝽在不同空间及笼罩条件下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
    。利用小花蝽控制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与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嗜好性有很大关系[3-4]。国外对小花蝽的研究较早,至今已经有多家公司规模化生产小花蝽,并且应用于田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5-7]。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是我国南部地区的优势种,一些学者对南方小花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活动规律和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8-9]。功能反应是判断捕食者对其猎物捕食效能的重要

    生态学报 2013年22期2013-12-20

  •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
    100081)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属缨翅目 (Thysanoptera)蓟马科 (Thripidae)害虫,寄主植物多达62 科500 多种[1-2],是世界范围分布的危险性入侵害虫[3]。我国最早于2003年在北京发现[4],现已扩散至云南、山东和浙江等14 省市,尤以云南和北京危害最为严重,在全国呈快速蔓延趋势[5-6]。在西花蓟马爆发期目前仍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5]。由于西花蓟马体型微小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6期2013-11-08

  • 西藏发现重要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
    85003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是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西花蓟马通过直接取食和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等多种病毒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3]。西花蓟马起源于北美洲,由于其广泛的寄主范围、较高的生殖能力和极强的抗药性[4]等原因,目前已扩散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经济重要的世界性害虫

    植物保护 2013年1期2013-09-28

  • 不同辣椒品种抗(耐)西花蓟马的初步筛选及苗期防御酶的变化
    ,长沙湖南408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Kirk&Terry,2003),寄主范围广泛,并且是番茄斑萎病毒病传播的主要载体(Bautista&Mau,1994)。2003年我国首次报道该虫,之后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严重时每株辣椒叶和花上的西花蓟马可达数千头(张友军等,2003)。目前,西花蓟马主要集中在云南、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天津、北京等东部沿海花卉贸易大省(市),浙江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1期2013-07-05

  • 南方小花蝽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及搜寻效应
    昆明650201西花蓟马(western flower thrips)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a)属缨翅目 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吴青君等,2005)。该虫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地区(Gerin et al.,1994),目前已传播至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和南美洲的69个国家和地区(Kirk&Terry,2003)。我国于2003年6月在北京近郊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1期2012-10-12

  • 外来入侵害虫 ——西花蓟马在山东省不同地区主要花卉上的分布
    济南25010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世界性入侵害虫。该害虫起源于北美洲,最早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目前已在69个国家和地区有报道(吴青君等,2005)。根据西花蓟马的适生性分析,该虫在我国的最适分布范围可能在 16.53°~30.77°N、97.85°~121.9°E,涉及华南、西南、华东地区的11个省(市、自治区)(戴霖等,2004)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期2012-07-05

  • 球孢白僵菌不同分离株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测定
    云南昆明650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s(Pergande)是一种重要的农林植物害虫(吕要斌等,2004;吴青君等,2005),其个体小,寄主植物广泛,发生隐蔽,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一定的抗性(Immaraju et al.,1992)。充分发挥天敌资源的作用,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措施一直是建立西花蓟马防控体系和开展综合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Hall,1992)。虫生真菌能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体壁直接侵染昆虫(蒲哲龙和李增智,1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1期2012-07-05

  • 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中国石榴之乡”。西花蓟马是近年来为害石榴花和幼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若虫多聚集在石榴的萼筒中取食为害,在石榴的外果皮留下锉伤斑,严重影响石榴的商品价值。目前有关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为害和防治方法有一定的报道,但对其生态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较少。研究西花蓟马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了解其空间结构,有利于改进抽样方法,同时对西花蓟马预测预报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研究方法1.1 调查地点和方法本试验于2011年5月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的石榴

    植物保护 2012年4期2012-06-12

  • 西花蓟马寄主选择性与寄主物理性状及次生物质的关系
    550025)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寄主广泛,对温室作物和大田作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1-3],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通过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产生直接危害,传播病毒形成间接危害,两者并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4-6]。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存活率、发育历期、产卵量等都存在明显差异[7-9],说明其对寄主有不同的选择性。昆虫不同的寄主选择性,致使植食性昆虫有向专食性演化的倾向[1

    植物保护 2012年4期2012-06-12

  • 3种环境友好型药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250100)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可为害50多个科500多种植物,并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该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危险害虫,最初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已经在69个国家和地区有报道[1]。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适合该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其潜在适宜定居区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自2003年在北京

    植物保护 2012年4期2012-06-12

  • 不同食物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650201)西花蓟马[Fr ankliniell a occidentalis (Pergande)],属缨翅目 (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和重要的检疫对象[1-3]。该虫为广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多达60科500余种,包括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尤其以温室的花卉、茄果类植物受害最为严重[4]。西花蓟马主要通过锉吸式口器刺吸寄主植物幼嫩组织的汁液及产卵进行危害。除直接为害寄主植物外,西花蓟马还能传播许多植物

    植物保护 2012年1期2012-02-28

  • 茄子品种对西花蓟马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的影响
    250014)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从2003年开始开始成为温室观赏性植物和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张友军 等,2003;郑长英 等,2007)。西花蓟马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寄主植物有60 多科500 余种,包括各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蔬菜、花卉。西花蓟马可以传播植物病毒病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Derrid et al.,1986;Yudin et al.,1986)。目前,化

    中国蔬菜 2012年8期2012-02-23

  • 阿维菌素与三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
    素与三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陈雪林, 孙 蓉, 杜予州, 王建军*(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 225009)阿维菌素是防治西花蓟马的常用药剂,为筛选出对西花蓟马具有增效作用的阿维菌素与其他药剂的混配组合,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和吡蚜酮等药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比值为2∶8与8∶2时,增效

    植物保护 2011年5期2011-08-27

  •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徐宝云 张友军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是世界性的园艺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该虫最早发生于北美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扩散至荷兰等69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在北京地区保护地蔬菜上首次被发现(张友军 等,2003),目前已蔓延到浙江、广东、云南、山东、江苏、贵州等地(郑长英 等,2007;

    中国蔬菜 2011年20期2011-08-07

  • 用WPRA平台分析西花蓟马在浙江的入侵风险
    310021)西花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虫迅速向外扩散,目前,西花蓟马分布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6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1-2]。在我国,西花蓟马于2000年5月首次在台湾省发现后,北京、云南、山东也相继报道,其他地方未见报道[3]。西花蓟马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除了直接危害外,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害的传播媒介。浙江是蔬菜、花卉种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1期2011-05-30

  • 基于GIS与生物气候相似性的西花蓟马在广东的适生性研究
    51064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英文名为 western flower thrips,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扩散,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分布已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及各国重要的检疫对象 (Brodsgaard,1993;杜宇等,2001;吴青君等,2005)。由于西花蓟马繁殖速度快、寄

    环境昆虫学报 2011年1期2011-04-04

  • 西花蓟马抗药性研究进展
    225009)西花蓟马抗药性研究进展陈雪林, 杜予州, 王建军*(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 225009)西花蓟马是世界范围内蔬菜和花卉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使用化学药剂是防治西花蓟马的主要手段,目前西花蓟马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从抗药性现状、抗性机制和抗性治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西花蓟马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西花蓟马; 抗药性;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西花蓟马[Franklini

    植物保护 2011年5期2011-02-17

  • 西花蓟马天敌种类及主要种类的控害潜能
    650201)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山区[1]。目前,该虫已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2]。西花蓟马个体小,发生隐蔽,化学农药防治较难[3],而且化学杀虫剂会带来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害虫再猖獗等副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天敌资源的作用,寻找环境友好型

    植物保护 2010年4期2010-06-12

  • 基于生物防治的西花蓟马治理及思考
    100193)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Thysanoptera:Thripidae)是世界性的果蔬和园艺作物上的大害虫。它原产美国,60年代以前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70、80年代在北美迅速扩散、蔓延至全美和加拿大。1983年在荷兰发现,以后差不多每年向外蔓延 200~250 km,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蔓延到整个欧洲 (Kirk and Terry,2003)。其扩散蔓延十分迅速,现广泛分布于世界

    环境昆虫学报 2010年1期2010-04-08

  • 信息化合物对西花蓟马的行为调控及其应用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西花蓟马的寄主选择及防治中的应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取决于昆虫的内在因素和外来刺激的感受和反应特点。植食性昆虫借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通道对植物特征所产生的刺激进行编导内码,最后通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和解码,并根据遗传形成的模板和生理状态,对植物的取舍作出决定(钦俊德,1995;李建光,2001)。西花蓟马主要通过植物颜色、形状、大小及挥发性物质选择寄主,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蓟马在寻找寄主时更优于利用花及其他寄主植物散发的挥发性物质(Le

    中国蔬菜 2010年22期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