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型

  • 教师需要合理的“权威”
    他的家中有一对权威型父母。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S·费尔德曼这样定义:“权威型父母会严格地设定清晰、一致的限制。尽管他们像专制型父母一样,会相当严格,但也会关爱孩子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他们还试着和孩子讲道理,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按照特定方式做事,说明他们为什么惩罚。权威型父母鼓励孩子独立。”其实在学校,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遇见权威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如何树立自己合理的“权威”呢?首先,要对学生设定清晰的行为界限。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发生的多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6期2023-06-19

  • 探析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
    促进作用。以“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为例,此类家庭教育要求幼儿在家庭中必须对家长说的话绝对服从,这类家长的教育行为长期以“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自己的决定是为了孩子好”为教育观念,在幼儿的成长中对其行为强加干涉,强迫幼儿做家长喜欢做的事情,这不利于幼儿的性格成长,长此以往幼儿会出现内向、抑郁、自闭等不良性格。在专制型家庭教育中,幼儿过于依赖家长的教导,无法形成独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在未来的学校集体生活中难以融入,幼儿与他人在交流沟通中出现障碍,不利于其性格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2023-04-06

  • 权威型亲子关系,有界限助成长
    的痛苦是矫情。权威型教育会让孩子更加乐观自主权威型教育的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这样的孩子会更加积极乐观、独立自主。这些孩子跟人交往时,他们不仅可以与别人友好相处,而且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这种亲子关系亲密且有距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距离的、有界限的良好亲子关系。如何成为有权威型的父母呢?权威不是来源于“父母”这一身份,而是来源于父母的人格对于孩子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欺骗孩子,说到做不到,懒散,没有规划,便难以在孩子心

    家教世界·V家长 2022年12期2023-01-05

  •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社会兴趣相关性研究*
    ind 发现,权威型养育子女的方式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8]社会兴趣的匮乏致使个体社会适应不良[9],刘文婧等得出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下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10]移情是社会兴趣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11],Padilla-Walker 等人提出温暖、参与和民主的养育方式可促进移情和自我调节[12],进而促进社会兴趣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兴趣发展之间的关联,为

    中华家教 2022年5期2022-11-05

  • 从经济学角度看育儿方式
    长(其中大多是权威型)所占的比例,是和基尼系数成正比的。在财富差距比较小,且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富足的地方,宽容型父母就会占据主流。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地方,权威型育儿就会成为主流。英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宽容、专制、权威三种育儿方式中,宽容型育儿是最难提升阶层的。相比宽容型育儿,专制型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7%,权威型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13%。“阶层向上流动”对孩子未来的幸福越重要,家长们就会越努力地“推娃”。“推娃”需要父母付出高昂代价,要支

    中外文摘 2022年9期2022-10-22

  • 2003-2020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政策工具划分为权威型、激励型、劝诫型、能力建设型及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权威型工具是指政策主体以政治权威对客体实行强制性、命令性的举措,表现有禁止、规定等;激励型工具指政策主体采取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发政策客体达成政策目标的热情并转化为行动;劝诫型工具主要是引导目标人群的理念与观点,侧重于思想层面的潜移默化作用;推进政策客体能力提升而实施的多元举措,可以统称为能力建设型工具;当政策环境产生较大变动时,为适应新环境和发展需要而采取的组织变革、责权变更等

    卫生软科学 2022年9期2022-09-15

  • 政策工具视角下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划分为权威型、激励型、能力型、符号劝诫型和学习型五种类型[6]。其中,权威型政策工具是指以正当性权威为基础,在限定的情况下要求、允许、禁止某些行为,在课后服务政策中包含制定标准、设置程序、命令约束等具体手段;激励型政策工具是指为达到政策目标,通过实质的物质报酬来诱导目标群体执行或鼓励其某些行为,主要有绩效提升、物质报酬、财政补贴、政策倾斜等形式;能力型政策工具主要指政府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和条件,使执行者决定完成某些行动,通常依托多方参与、改善设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8期2022-08-06

  • 什么让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
    回应孩子需求的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往往是“虎妈”“狼爸”的主力。假如权威型父母在育儿方面投入过多,就会晋升为“精细育儿”。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重视“勤奋努力”的家长(其中大多是权威型)所占的比例,是和基尼系数成正比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受访家长大多赞许“勤奋努力”,而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北欧国家盛产宽容型父母。什么让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过去,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家庭进行,一个人一辈子很少背井离乡。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一家人耕田种地,织布喂猪。在这样的背景

    北方人 2022年7期2022-07-20

  • 什么让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
    回应孩子需求的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往往是“虎妈”“狼爸”的主力。假如权威型父母在育儿方面投入过多,就会晋升为“精细育儿”。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重视“勤奋努力”的家长(其中大多是权威型)所占的比例,是和基尼系数成正比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受访家长大多赞许“勤奋努力”,而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北欧国家盛产宽容型父母。什么让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过去,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家庭进行,一个人一辈子很少背井离乡。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一家人耕田种地,织布喂猪。在这样的背景

    北方人 2022年4期2022-06-02

  •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体育活动方式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4类)、小学生体育活动方式。调查开始前对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3,信度(Cr onbachα系数)为0.80,结果显示良好。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向研究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问卷的填写注意事项,并强调遵守匿名、保密和自愿的原则,低年级段的小学生由老师或家长(监护人)代为填写。问卷经由班主任发送至学生群进行填写,为自填式匿名调查,问卷内设置自动核查,所有题目回答完成后方能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3-29

  •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视孩子的存在。权威型:父母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来跟孩子沟通,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权威型需要一个前提,父母得有较高的素质或懂教育,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专家研究发现,决定一个家庭教养方式的,或一个社会中哪种教养方式最多的,主要取决于以下4种经济问题。第一,蓝领收入水平我们小时候父辈们在大学里当一个老师和在车间里当一个工人,收入差不了多少。如果能在工厂里當一个工程师,那和教授的收入是一样的。反正大家觉得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生活也没有差那么远,所以整个社会对教育也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2期2022-02-13

  • 权威型亲子关系,有界限助成长
    的痛苦是矫情。权威型教育会让孩子更加乐观自主权威型教育的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这样的孩子会更加积极乐观、独立自主。这些孩子跟人交往时,他们不仅可以与别人友好相处,而且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这种亲子关系亲密且有距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距离的、有界限的良好亲子关系。如何成为有权威型的父母呢?权威不是来源于“父母”这一身份,而是来源于父母的人格对于孩子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欺骗孩子,说到做不到,懒散,没有规划,便难以在孩子心

    家教世界 2022年35期2022-02-11

  • 小学生羞怯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教师领导行为的调节作用
    为做了民主型、权威型和放任型的划分[19].民主型教师将权力定位于集体,通过集体商议确定活动目标及任务,教师从旁协助并积极引导;权威型教师将权力定位于教师自身,教师制定所有策略并要求学生执行;放任型的教师将权力完全定位于集体或个人,听之任之,不帮助、不引导.研究表明,教师领导行为与学生的学校适应联系密切.比如有研究指出,相对于权威型和放任型的领导模式,民主型教师领导模式下高中学生感受到的学校压力更低,学校适应更好,并且当领导模式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时,学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2-01-08

  • 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科医生政策变迁研究
    、能力建设型、权威型、系统变革型、象征和劝诫型6类工具,17个子条目(见图1)。1.2.2 Y维度:政策发展过程维度 全科医生政策的数量、政策工具的选择及执行过程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基于全科医生政策发展过程维度分析,能更全面地覆盖政策实施,本研究将四川省全科医生政策发展过程维度分为政策规划、政策实施、政策监督及政策评价4个环节。只有将这4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全科医生发展过程,才能更高效地实现全科医生配置目标。1.2.3 全科医生政策二维分析框架 只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4期2021-12-07

  • 《爱、金钱与孩子》
    断型、放任型、权威型。调查发现,在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成绩更好,幸福感和自尊感更高,更健康,更不易于沉溺于吸毒、打架等等不良行为和习惯。权威型教养方式在塑造子女上更成功的秘诀、同时也是这种教养方式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就是“父母参与”。父母要更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在校生活,他们不是通过命令使孩子服从,而是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通过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在育人上面,家庭是先于学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8期2021-09-24

  • 高水平乒乓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类型研究 ——基于13-18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调查
    将领导类型分为权威型、民主型、社会支持型、积极反馈型4种。根据教练员在训练时的领导行为,分为亲和父母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决策型。根据教练员指导经验指导方式分为经验型、科学型、创造型等。领导者根据自己带领的球队和选手们的比赛水平,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训练指示领导行为,民主领导行为、权威领导行为、社会领导行为、积极反馈领导行为类型(李光旭,2005)。1.2、训练指示型训练指示领导行为类型的突出特点是教练员通过向运动员强调训练的重点,强化教练员设定训练目标和训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2021-07-29

  • 子不教,父之过
    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的父母特点是民主与理性并存;专断型的父母控制欲强;放纵型的父母则过于放任,缺乏该有的约束;忽视型的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互动少,约束也少。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自尊、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以及学业成绩等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自尊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出高自尊的孩子,因为他们能够积极关注孩子,接纳孩子的优缺点,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但

    心理与健康 2021年4期2021-07-23

  • 区块链赋能税收征管与税务筹划的动态博弈
    务型和维护政府权威型。政府税务征收受自身目标和外界压力的影响,同样也受地方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如果地方政府作为,维持正清政企生态,表现为积极履行征税义务;反之,如果政企关系紧张,地方政府征税行为则更多表现为维护政府权威。H3:纳税企业分为知识型纳税企业和业务型纳税企业。纳税企业对待纳税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态度。如果政府对税务不够重视,纳税企业随意报税;如果政府重视税务管理,纳税企业将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税务成本。目前,企业的税务筹划主要是知识型税务筹划

    税务与经济 2021年4期2021-07-21

  •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科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以父母参与为中介
    维度即专制型、权威型、溺爱型。权威型家长教养方式的特点是高要求和高反馈能力,溺爱型家长教养方式的特征是低要求和高反馈能力,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高要求和低反馈能力[5]。Ren 等人发现,权威型家长教养方式使得幼儿有更少的内在化和外在化问题,而专制型家长教养方式则导致了幼儿更多的问题行为[6]。相关国内外研究表明,权威型家长教养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的识字能力和算术能力[7];幼儿园入学准备与适应能力[8];语言和认知发展[9]。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可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7-05

  •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动机的影响
    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专制型(Authoritarian)和纵容型(Permissive)。学业动机是对完成某项任务、坚持某项任务并持续至达到目标的渴望。缺乏动机意味着缺乏特定的目标和目的。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社會环境可以通过满足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需要来影响儿童的动机取向。家庭是孩子遇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自主动机的发展,而负性的教养行为则会挫败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父母可以通过提供关联性支持对孩子的学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5期2021-06-07

  •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 同伴拒绝的中介作用 *
    为三类,分别是权威型(或民主型)、专制型和纵容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指同时表现出控制和情感支持,父母表现出对子女既有掌控,也给予温暖支持和接纳;专制型教养方式是指较多的控制行为和较少的情感支持,父母表现出对子女严厉、专制,常伴有身体惩罚和言语责骂,温暖支持度较低;纵容型教养方式是指过多使用情感支持的行为策略而很少使用行为控制,父母表现出对子女言行过于放任,缺乏管束(Oliveira et al., 2018)。ADHD 症状形成机制的双通道模型指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2期2021-05-30

  •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政策内容分析
    策工具类型分为权威型、能力建设型、激励型和象征劝诫型。“权威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政府利用其合法权力对目标受众下达强制性与规范性的命令和要求,如多项政策中提到的“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提升受援医院和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激励型政策工具”是指有助于调动、激发政策实施对象主观能动性的政策手段。“象征劝诫型工具”是指政府为改变医疗主体的偏好和行动而表现出的一种价

    卫生软科学 2021年4期2021-04-23

  • 传统权威型领导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展望
    组织都属于传统权威型领导。这一现象引起广泛探讨,也引起了对东方权威型与西方自由主义型领导模式的对比研究,在对比中产生了理性认识,即传统权威型管理模式和领导风格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这正是传统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到前列的重要原因。当然,学术界也观察到了传统管理模式在企业和组织运行中存在负面领导行为等问题。通过梳理和展望,以期充实传统领导模式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引 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

    甘肃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4-15

  • 教养方式阶层差异对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及体育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型,具体分为:权威型(要求高、沟通多)、宽容型(要求低、沟通多)、专制型(要求高、沟通少)、忽视型(要求低、沟通少)。从“反应性”的问题和家长管理孩子的实际来看,可以将“反应性”的问题更换为“沟通”的问题,专制型家长教养方式缺乏沟通意识,趋向于孩子服从自己,而权威型家长更懂得于孩子沟通。2.4 控制变量该研究的控制变量,主要是家长和学生性别、家庭结构、体育思维能力和体育非智力因素等。其中,家庭社会阶层问题主要通过家长职业、 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情况来测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8期2021-03-07

  •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养方式主要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1.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有利的。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权威型教养是一种明智、理性而且非常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会给幼儿设定一定的目标,并随时观察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完善调整目标。权威型教养方式可以培养幼儿很多良好的行为品质,如自信心强、善于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等。2.专制型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认为自己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并将自己的想法或行为强行灌输给子女,导致幼儿的想法得不到及时的表达,也无法与父母及时沟通。专

    幸福家庭 2020年14期2020-11-13

  • 医学高职生生涯阻碍知觉现状调查与分析
    <0.01),权威型>放任型(p<0.05),权威型>民主型(p<0.001),权威型>溺爱型(p<0.05);在婚姻知觉维度上,放任型>民主型(p<0.01),权威型>民主型(p<0.05);在学校教育不足上,放任型>民主型(p<0.05);在信息探索不足上,放任型>民主型(p<0.01)。在性格缺陷上,放任型>民主型(p<0.001),放任型>溺爱型(p<0.05),权威型>民主型(p<0.01);在背景差别待遇上,放任型>民主型(p<0.01),权威

    科技视界 2020年29期2020-11-12

  • 培养孩子坚毅品格很关键
    高要求高回应的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比放任型、忽视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更能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有心理学家指出,为了避免与专制型教养方式相混淆,应该把权威型教养方式称为明智型教养方式。明智型教养方式,是同时兼顾对孩子支持和要求的教育方式。明智型父母的权威,是基于智慧、知识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并非来自权力、粗暴和打骂。他们知道孩子需要关爱、尊重和自由,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懂得还要给孩子提出要求、建立规则和适度批评,尤其懂得为孩子树立坚毅的榜样,给孩子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0期2020-11-06

  •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类型(一)民主权威型民主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允许或限制,对孩子保持温和的态度,能合理的接納孩子的意见与想法,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二)绝对权威型绝对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给予很少的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父母往往按照一套硬性的规范,命令、强调、要求控制孩子的行为。“必须这样做,不能这样做。”这一些强制性的口头命令语言等,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2020-06-27

  •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教养方式的研究分析
    力相关,母亲的权威型教养方式会正向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专制型教养方式则会对儿童的社会适应造成不利影响[8]。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ASD儿童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帮助患儿家长、特殊教育教师、康复治疗师、医疗健康工作者等提高对母亲教养方式的科学认识,同时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家庭教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持。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ASD组: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就诊并确诊的260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6期2020-06-22

  • 初探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   权威型   赋权型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管理经验,把班级模式大致分四种:放养型,允许型,权威型,赋权型。放养型,极少见,对班级管理放任自由,根源问题是班主任没有责任心,心并不在班级中,但通常状况下不会出现这种类型。这种模式下,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看似和谐,但大家都知道绝非良师益友,而是互相耽误,学生行为习惯越来越差,老师工作能力也会越来越差。允许型,主观上想管理好班级,因缺乏积极性或是管理持久性,慢慢地就懒得去管理,各类活动成绩或是考试出来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8期2020-06-08

  • 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非认知能力培养
    发展至关重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显著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体现在对孩子非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学业成绩,同时能够对孩子的人生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成长,努力做孩子的权威型父母。关键词: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非认知能力一、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有多种类型。美国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通过研究发现,父母可以被划分成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简单来说,如果把

    锦绣·上旬刊 2020年3期2020-06-08

  • 父母教育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初探
    纵型、专断型和权威型)的选项。研究对象为永胜一中高二年级随机抽取的66名学生,学生采用纸笔问卷回答问卷中涉及的问题,收回问卷后采用Epidata录入问卷,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2.2 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总状况。结果显示被测试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均分为1.81±0.52,低于2.00分,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维度,分值分别为1.80±0.54、1.67

    今天 2020年12期2020-03-04

  • 让良好的家庭教育伴随孩子成长
    式分为民主型、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3]。1.权威型即父母说了算。所谓的一棍子打死。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表扬。长此以往,这种家庭家教方式会使孩子产生消极、被动、自卑、懦弱、自闭、依赖、叛逆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脾气暴躁、包容心差。2.溺爱型这样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容易形成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为懒惰、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形成一系列不适应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3.忽视型这样的家庭教育在精神上没有提

    科学咨询 2020年46期2020-01-06

  •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的影响
    分为:溺爱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五种。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影响的分析为了研究本课题,本人随机选取了合肥市惠民新村幼儿园的家长及其孩子作为访谈对象。表1 通过下图表来看看教养方式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表2 对幼儿家长访谈调查整理后表格如下:(一)溺爱型由上表可见,比例最大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溺爱型。这是一种父母对孩子宠爱过分、盲目迁就的教育类型。这就导致幼儿不懂得谦让和礼貌,常常会在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表现出自私、霸道、不懂得谦

    家教世界 2019年27期2019-11-01

  • 权威型父母对于青少年早期吸烟的影响
    要:本文针对权威型养育方式与青少年早期吸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分别引用了不同地区相同年龄段青少年早期吸烟的调查报告,分析了权威型养育方式对青少年早期吸烟的影响程度。本文得出的结论显示,权威型养育方式对更好地缓解和抑制青少年早期吸烟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关键词:权威型;养育方式;青少年;早期吸烟青少年早期吸烟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增加人们对于它的成瘾性,甚至破坏肺部细胞,导致个体更容易感染肺部相关疾病,甚至癌症。更早的吸

    新一代 2019年16期2019-10-18

  •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个性行为的影响
    性的个性特征。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无视孩子合理要求,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过于苛求孩子把事做好,经常惩罚斥责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以家长说了算,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溺爱型: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经常娇惯放纵孩子,迁就孩子任何要求,迁就孩子的错,一切为孩子代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4期2019-09-10

  • 不平等时代的育儿焦虑症
    三类:专制型、权威型和放任型。专制型育儿是指父母从各方面对孩子采取严格控制的教养方式,权威型育儿是指父母试图用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去影响孩子,放任型育儿是指父母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权威型育儿(或称为密集型育儿)模式变得日益普遍。那么与放任型育儿相比,权威型育儿方式是否更有效呢?两位学者基于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采取权威型育儿方式的家庭,其孩子的大学完成率最高,并且这一现象在美国亚裔家庭表现更为突出。对英国的调查显示,在权威型

    浙江经济 2019年14期2019-01-28

  • 家庭教育的迷思:管束好还是纵容好?
    发展的需要!“权威型”不是最合适的度!初为父母意味着什么?做好父母又意味着什么?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有形形色色的思考:我们对孩子的爱、为孩子做一切,就是溺爱孩子吗?对孩子严格的管束就是不爱孩子了吗?父母是否应该平衡管束和放任,在其中寻找合适的度,使爱而不溺,厉而不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本里,一直收录有一个1960年的研究,即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父母家庭教育方式和孩子学习成绩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归纳出3种家庭教育类型:权威型、专制型

    父母必读 2018年4期2018-12-09

  •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教育策略
    们通常将其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方式。不同教养方式都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来说,不同教养方式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和深刻。根据相关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四种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如下:例如,父母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更好地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合理需求,也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很有好处,儿童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保障,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他人,由于与别人相处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4期2018-06-24

  •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负性撒谎行为的影响
    以下四种: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二是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三是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四是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锁定“负性谎言”。试图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来探寻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说“负性谎言”之间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2018-05-14

  • 四种常见育儿方式解析
    打骂孩子。3.权威型的父母权威性的父母的育儿方式是前两种类型的综合,他们是快乐的媒介。他们既期望孩子的行为良好,又希望能够在某些问题上质问一下孩子。他们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同时也会对孩子所说的要求和所问的东西进行质问。影响:权威型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是快樂和自信的,但是成为权威型的父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但是也比权利主义者的父母更理解孩子,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仔细地听孩子诉说。4.对孩子不理不睬的父母这种只做自己的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8年2期2018-04-13

  •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负性撒谎行为的影响
    以下四种: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二是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三是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四是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锁定“负性谎言”。试图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来探寻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说“负性谎言”之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3期2018-02-14

  • 觉得自己是好家长?也许你错了
    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一种高度关注孩子的情感及行为控制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的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以积极肯定的態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父母对儿童有较高且明确的要求,奖惩分明,所以在孩子心目中具有权威。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在儿童期心情愉悦,具有明显的幸福感和高自尊,青少年期有较高的学业成就和较好的道德成熟性。专制型教养方式也属于高控制型,但在情感方面,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47期2018-01-04

  • 3~5岁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5.0分;母亲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父亲权威型教养方式、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9、2.0、3.7、1.8分。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得分无直线相关性(r=-0.08,P=0.64)。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二、三层回归分析中,月龄均能正向预测儿童助人行为得分(β值分别为0.46、0.45、0.43,P儿童;亲社会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父母教养方式;气质毕岢,吴丽芸,施建农,等.3~5岁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19期2017-07-12

  • 多点人情味 多点幸福感
    去企业实行的“权威型管理模式”将不再适应社会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领导方式转型从“权威型领导”转变为“魅力型领导”。领导一方面要具有真才实干,以能力吸引员工,将他们发展为自己的“粉丝”;另一面要有“同理心”,不仅能准确判断员工情绪,还要能够感同身受为员工提供帮助或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宽慰和依靠,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增强员工与企业的联结纽带。沟通方式转型。从“表层”到“深层”。若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不能仅限于批评。首先,应该就事论事,对事情的负

    人人健康 2017年8期2017-05-02

  • 试述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
    为三种,分别是权威型、专制型与纵容型。纵容型的家长会对孩子予以赞许和积极的肯定,在作出各种决定的时候会告诉孩子原因。纵容型的家长把自己看做孩子的资源,反对主动干预孩子的当下的行为或者为他们规划未来的发展。在这样的养育下长大的孩子很少做家务,并且不在意自己是否在别人眼里足够乖巧。这些孩子常常表现为自我控制较差,容易出现物质滥用的问题。与同龄人相比也更少关注成就。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有绝对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家庭强调服从、守秩序、遵循传统的重要性。这一类家长从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7期2017-04-06

  • 权威型领导力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361003)权威型领导力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实践与思考李晓峰修秋萍郑宇翔温春燕曾华平(厦门眼科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03)领导力作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对组织的发展显现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医院环境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复杂性,如何提高领导力,使医院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成为现代医院领导者必须思考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领导力的内涵及权威型领导力对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发展的作用,了解厦门眼科中心领导力现状,为提高医院领导力提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2017-04-06

  •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负面的影响,而权威型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则更容易有助于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权威型家庭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民主型家庭具有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父母会以较为平等的姿态,用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在这两种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逐渐养成善于社交、乐于合作的性格品质,为他们在大学中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人际交往;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9

  • 4种教养方式,会养出何种性格的宝宝?
    养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4种。理性+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宝宝心目中应存有权威,但这种权威不是来自父母的威逼利诱,而是来自于:*对宝宝的理解与尊重*与宝宝平等地交流、沟通*对宝宝给予必要的帮助权威型父母对待宝宝积极肯定,对宝宝的需要、行为会及时、热情地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宝宝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们对宝宝有较高的要求,对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这种“高控制且以相对接纳和温暖的态度对待儿童所做事件”的教养方式,

    家庭·育儿 2016年2期2016-03-10

  • 别再说“我都是为你好”
    的结果。这就是权威型家长的困惑:为什么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却从不领情?我们的文化里总是在强调: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我们需要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国家或者民族去牺牲自己。其实说白了,我们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他们自己的家族和他们的父辈牺牲,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代代相传的自我牺牲。如今,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希望我们可以去为他们的价值牺牲。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延续这样的自我牺牲,我们到底要如何给予我们自己的孩子他们真正需要的爱?这值得天下的父母思考。(

    新传奇 2016年11期2016-02-04

  • 不当猫爸父亲还能怎么做
    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重视孩子的个性,既对孩子充满关爱和温情,又会给孩子一些限制和约束。权威型的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支持孩子的积极行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比较多。在权威型教养家庭长大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能够自我独立,成就感也比较强。他们和同伴关系融洽,能够与大人合作,也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少关爱和温情,也没有太多约束和限制,基本上对孩子的成长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在忽视型教养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社交能力,自控力和独立能力也较差,自尊

    母子健康 2015年8期2015-12-13

  • 试论教师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三种角色范式
    师型教师有超越权威型教师和民主型教师的时代优势,有利于现代大学德育的开展和主流价值观的传导。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师角色;权威型;价值中立;批判性肯定随着中国由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迈进,社会公德失范、道德危机频发引发人们对高校德育重要性的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在多元价值观日渐流行的今天,面对迈入成人世界、自主欲望强烈的大学生,教师该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却是个难题。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既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思考又不忽视社会的价值标准?这是新的时代对教师在

    高教探索 2015年2期2015-03-20

  • 早期家庭教养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方式界定为民主权威型、娇纵溺爱型、绝对权威型、忽视冷漠型。不同的教养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影响着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民主权威型的教育方式中家长与儿童的关系更为和谐,对儿童采取自由又带有控制的态度影响幼儿的行为,即“温和而严肃”;娇纵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不完全等同于放任不管,是完全出于爱的放纵;绝对权威型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关爱的同时过度强化父母的权威型、高控制性;忽视冷漠型的教育方式很少关爱孩子,基本不大关注孩子。诸多实验表明,民主权威型教育方式影响的儿童在自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2015-03-20

  • “不听话”开启的八个育儿反思
    任型、专制型、权威型三种类型。比如,6岁的孩子收到同伴的邀请,打算在周末晚上参加一个生日聚会,放任型的父母会说:“知道了,去吧。”他对孩子漠不关心,但又想用给予孩子自由来换取孩子对自已的尊敬。专制型父母的回答是:“不行,你还太小。我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别再跟我顶嘴!”专制型家长独断一切,完全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权威型父母则尊重和考虑孩子的请求,然后再作出决定:“你也知道,咱们家周末的熄灯时间是10点,这是大家商量决定的。要是你答应爸

    幸福家庭 2014年10期2014-09-10

  • 儿童谎言的两种不同类型:白谎与黑谎
    事。3.可通过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白谎与黑谎进行引导权威型父母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他们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好的行为父母会给予支持和肯定,对于不好的行为父母会进行说服和教育。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当其在礼貌情境下直白的说出真相时,父母会明确告诫其这样说话没有礼貌,并告知有关听话者的一些不良感受,也会让儿童换位思考来体验听话者的感受。儿童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改变直接说出真相的做法而选择说白谎。当儿童在礼貌情境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4-17

  • 儿童教养学问大
    好或坏的影响。权威型,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专制型,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该类型的父母通常对子女有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期望,要求子女无条件的服从。但是很少从小朋友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反馈和情绪体验。在“专制”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小朋友易产生焦虑、退缩的性格,男孩子易怒并伴随攻

    大众科学 2014年1期2014-03-04

  • 家长式领导风格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关系
    行事中表现出的权威型领导的倾向越明显,下属在工作中的自由度就越少,对资源分配的决策权就越小,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低。可见,权威型领导行为并不强调对下属主动性和活力的调动,而更多地强调步伐一致和较强的执行力。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强调的是团队协作、信息交换和参与式决策。面对权威式的领导,下属在分配程序的制定和执行中参与的机会并不多,与领导公平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权威型领导与下属的满意度、工作绩效和在企业中继续工作的意愿都呈负向相关(

    中国流通经济 2012年5期20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