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毛虫

  • 冷水鱼固着类纤毛虫PCR检测方法探讨及感染因素分析
    鱼养殖中固着类纤毛虫检测难和污染源不明确、种类鉴定难的问题,对冷水鱼养殖环境中固着类纤毛虫的主要寄生种类及感染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不同季节于河北省内采集冷水鱼和水环境样本。首先,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鱼体及水环境中的固着类纤毛虫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建立PCR方法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最后,对冷水鱼感染寄生虫的原因进行分析。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冷水鱼寄生的固着类纤毛虫主要有累枝虫(Epistylis sp.)和钟虫(Vorticella sp.)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7-18

  • 西藏年楚河流域湿地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物[3]。土壤纤毛虫一般泛指生活在土壤颗粒、土壤孔隙水中和覆盖在土壤表面凋落物水膜中的土壤原生动物,土壤纤毛虫具有种类繁多,体积微小,形态多样,纤薄细胞膜等特点,并且能够对外界环境微小变化作出快速响应,因此对土壤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4]。国内目前对于土壤纤毛虫的研究集中于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和形态学描述,如宁应之等对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态恢复下土壤纤毛虫群落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已经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样地与尚未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的样地之间土壤纤毛虫

    生态学报 2022年22期2022-12-16

  • 莱州湾近岸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化*
    1104)浮游纤毛虫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中上层、营浮游生活的纤毛虫, 粒级大小一般在5~200 μm 之间。它们是pico-级(0.2~2 μm)和nano-级(2~20 μm)浮游生物的主要消费者(Suzukiet al, 2007), 同时也是后生动物和鱼类幼虫的食物来源(Stoeckeret al, 1987;Gómez, 2007), 在连接微食物网和传统食物链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ierceet al, 1992;Weissee

    海洋与湖沼 2022年6期2022-11-25

  • 减少小龙虾纤毛虫病的有效方法
    鳃病、烂尾病、纤毛虫病等,本文将介绍小龙虾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1 患病原因1.1 底质环境恶化在小龙虾养殖中,为追求小龙虾尽早销售,养殖户往往投喂大量高蛋白质的饲料,导致许多饲料并未被小龙虾摄食,而是沉积在池塘底部。这些高蛋白质含量的残饵及小龙虾的粪便和池塘中死亡的藻类等都会在池塘底部蓄积,当水温升高时,底部的含氮有机物被大量细菌分解,使得池塘底部有机质增多、底质变差,成为纤毛虫大量滋生的温床。1.2 水草较少,长期水浑在小龙虾养殖中,由于缺乏经验或追求

    电脑迷 2022年10期2022-11-08

  • 中国北方砂栖纤毛虫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
    研究条件。砂栖纤毛虫作为砂质潮间带优势物种[16-18],是微型食物网能量传递的关键环节[19],并且其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分类学和生物学特征的文献记载相对丰富[20-21],有利于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的计算。以往研究虽已总结出纤毛虫群落与沉积物粒度[22]、水环境盐度[23]和富营养化[24-25]间的相关性,但一贯认为物理环境(海滩形态)是砂质海滩群落的主要决定因子[26]。除沉积物粒度外,表征海滩形态动力学特征的潮汐范围和海滩坡度等因子均较少被考虑,仅

    海洋学报 2022年10期2022-09-25

  • 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及改性粘土防控初探*
    池塘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及改性粘土防控初探*刘正宇1, 2, 3, 4俞志明1, 2, 3, 4①宋秀贤1, 2, 3, 4曹西华1, 2, 3, 4(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71;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 266071)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原生动

    海洋与湖沼 2022年5期2022-09-21

  • 小龙虾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鳃病、烂尾病、纤毛虫病等,其中纤毛虫病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患病原因(1)底质环境恶化。在小龙虾养殖中,为追求小龙虾尽早销售,养殖户往往投喂大量高蛋白质的饲料,导致许多饲料并未被小龙虾摄食,而是沉积在池塘底部。这些高蛋白质含量的残饵及小龙虾的粪便和池塘中死亡的藻类等都会在池塘底部蓄积,当水温升高时,底部的含氮有机物被大量细菌分解,使得池塘底部有机质增多、底质变差,成为纤毛虫大量滋生的温床。同时,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池塘中大量的氧气,

    农村百事通 2022年7期2022-07-14

  • 甲醛与戊二醛固定剂对基于Ludox–QPS染色方法的研究结果对比
    微型底栖动物;纤毛虫;固定剂0引言微型底栖动物个体微小且为单细胞,在海洋微食物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虫体脆弱,在离心分离过程中极易破碎.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其从沉积物中分离、固定并染色,成为微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技术瓶颈[1-3].徐奎栋等改进的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定量蛋白银染色法(Ludox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CombinedwithQuantitativeProtargolStaining,Ludox–QPS)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3

  • 渤海湾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
    1—2],浮游纤毛虫粒径较小(5—200 μm),主要包括营浮游生活的无壳寡毛类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两大类,分别隶属于纤毛门(Ciliophora Doflein),旋毛纲(Spirotrichea Bütschli)下的寡毛亚纲(Oligotrichia Bütschli)及环毛亚纲(Choreotrichia Small &Lynn)[3]。温带近岸海区的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一年之中往往呈现双峰值,一般在春季和夏季[4]或春季和秋季

    生态学报 2022年9期2022-05-26

  • 甘肃天水市退耕还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
    而显著——土壤纤毛虫群落正是这种环境敏感动物群落.土壤纤毛虫是土壤原生动物重要类群之一,泛指栖息于土壤孔隙水中、土壤颗粒和凋落物表面水膜中的纤毛虫[1],其物种繁多、现存量和生产量巨大、个体微小、细胞膜纤薄、生长繁殖快、群落演替迅速、分布广泛,因而成为对生态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动物类群,可广泛、快速、有效和经济地用于反映、评价、监测甚至预报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2].如前所述,由于纤毛虫在响应生态变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从上世纪20年代起开始研究土壤纤毛虫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5-16

  • 小龙虾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鳃病、烂尾病、纤毛虫病等,其中纤毛虫病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患病原因(1)底质环境恶化。在小龙虾养殖中,为追求小龙虾尽早销售,养殖户往往投喂大量高蛋白质的饲料,导致许多饲料并未被小龙虾摄食,而是沉积在池塘底部。这些高蛋白质含量的残饵及小龙虾的粪便和池塘中死亡的藻类等都会在池塘底部蓄积,当水温升高时,底部的含氮有机物被大量细菌分解,使得池塘底部有机质增多、底质变差,成为纤毛虫大量滋生的温床。同时,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池塘中大量的氧气,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9期2022-03-23

  • 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群落的季节变化
    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群落的季节变化于 莹1, 徐晓甫2, 王 硕2, 张博伦2, 张武昌3, 4, 5(1. 泰山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2.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天津 300457;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5. 中国科学院 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 青岛 266

    海洋科学 2021年11期2021-12-09

  • 3种宿主源盾纤毛虫的分离鉴定及体外培养研究
    16023)盾纤毛虫隶属于纤毛门Ciliophora寡膜纲Oligohymenophorea盾纤目Scuticociliatida[1]。该类纤毛虫能够自由生活在海水中,但在鱼体受伤、环境恶化等情况下,可引起海水养殖动物感染,主要表现为以宿主细胞或组织为食的组织性寄生虫,导致养殖动物大量死亡[2]。盾纤毛虫现已被公认为是海水养殖动物的一类病原体,在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均已报道鱼类严重感染盾纤毛虫的病例,如海洋尾丝虫Uronemamarinum、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07

  • 小龙虾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黑鳃、烂尾、纤毛虫等疾病,其中纤毛虫病是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纤毛虫病后,纤毛虫寄生在小龙虾外壳上,不仅会影响小龙虾的正常蜕壳生长,还会影响商品虾的外观,导致其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弄清危害小龙虾养殖的主要纤毛虫类型、生物学特性,找到发病原因,提出诊断和防控的方法对小龙虾健康养殖十分必要。一、纤毛虫的生物学习性纤毛虫(ciliate)是一类具有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的总称,其生存范围极广,有水的地方都有它们的分布。多数纤毛虫

    科学养鱼 2021年1期2021-02-24

  • 禁抗条件下养猪须对结肠小袋纤毛虫病重新认识
    ,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检出率高达81.20%(285/351)。不同粪便中滋养体密度差异很大,密度低的一张切片只有1~2个滋养体,密度高的一个40×视野可见数十个滋养体。一般一个40×视野有1~3个滋养体多为糊状稀粪,能有5个以上滋养体的多数为水样稀粪。只有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猪只稀粪一个40×视野滋养体个数能超过10个甚至更高,而这些顽固性腹泻猪只多表现为体格明显比同群猪瘦弱并间歇性排出水泥灰色糊状稀粪。粪便隔夜后滋养体密度会大幅度降低,但是很少见到包囊。

    养猪 2021年1期2021-02-22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纤毛虫研究中的应用
    401331)纤毛虫隶属于原生生物界,是一类形态多样、数量众多、分布极为广泛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其独特的接合生殖方式、双态核型及多样性的形态结构,成为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模型生物[1]。同时,纤毛虫在微生物食物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发挥了枢纽作用;此外,营寄生或栖生的纤毛虫常对水产养殖造成危害,且某些水体中纤毛虫大量繁殖可能危害水环境[2]。因此,纤毛虫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际基础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但纤毛虫

    生物化工 2021年4期2021-01-19

  •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病原因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一种纤毛虫门、动基裂纲、小袋纤毛虫科的病菌,它的生长通常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滋养体;另一个阶段就是包囊,这时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抵抗能力会大大提升,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中也可以生存10h左右。从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致病因素来看,导致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爆发不仅仅和虫体有关,宿主的免疫能力以及肠道的环境等都会影响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肠内微生物和结肠小袋纤毛虫之间是共生状态,结肠小袋纤毛虫可以采食肠内容物,如果寄

    兽医导刊 2020年17期2020-12-29

  • 如何防治日本对虾纤毛虫
    殖过程中,易患纤毛虫病,频繁使用杀虫药物会诱发各种病害,成了养殖日本对虾的一个难题。下面介绍如何做好日本对虾纤毛虫病的防治工作。一、日本对虾纤毛虫病高发的原因。1.清淤不彻底。养殖南美白对虾后,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有机质,特别是沙底塘,不易清淤,而日本对虾喜长期栖息沙泥中,虾身粘附大量有机质,极易滋生纤毛虫。2.养殖前期不管理。日本对虾主要集中在7月投苗,投苗后一个月内不管理、不投喂,池塘水浅、水清,青苔、泥皮暴发,池底污染严重。一个月内不投喂,对虾长期摄食

    农业知识 2020年20期2020-12-18

  • 高台黑河湿地土壤纤毛虫多样性及对环境质量指示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中原生动物——纤毛虫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和巨大的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环境变化的反映,纤毛虫的灵敏性比其他生物更高,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纤毛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迅速发生变化,这些特征使其更利于成为土壤环境的指示生物。因此,研究土壤生物种群的变化,并由此探讨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及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和预报系统,纤毛虫是最理想的研究 对象[1]。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研究水体中的纤毛虫,在水质监测中已有一些应用,但与在水体环境监测中获得广泛

    生物学通报 2020年2期2020-11-09

  •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牧还草生态恢复的响应 ——以玛曲县为例
    业可持续发展。纤毛虫原生动物作为一种复杂而高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和食物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种类繁多、繁殖率高、个体微小、现存量和生产量巨大、群落演替迅速、分布广泛、比表面积大,从而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在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微环境变化中,其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可作为理想的指示生物[3- 4]。目前,土壤纤毛虫已被广泛应用于农田[5]、森林生态系统[6]的评价与重金属毒性[7]监测中并成为当

    生态学报 2020年7期2020-06-03

  • 庆阳市庆城县退耕还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等方面。土壤纤毛虫作为一类最复杂和最高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土壤原生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物种多样性高、生长周期短、细胞膜纤薄、相对容易分离、培养和观察等特点,因此常被作为一种指示生物用于评价土壤生态环境(周可新等,2003;李琦路等,2008;Foissner,1999)。近年来有关土壤纤毛虫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利用分子信息结合形态学和细胞发生学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Li et al.,2018;Wang et al.,2016)、不同生

    生态环境学报 2020年3期2020-05-29

  •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底栖纤毛虫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点*
    近海域夏季底栖纤毛虫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点*孟昭翠1, 2 ,4徐奎栋1, 2, 3, 4①(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青岛 266071;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 266071)采用Ludox-QPS方法, 研究了2011年8月采自长江口邻近海域9个站位沉积物中纤毛虫的群

    海洋与湖沼 2020年3期2020-05-25

  • 近海水体环境DNA沉降对沉积物中纤毛虫分子多样性评估的影响*
    沉降对沉积物中纤毛虫分子多样性评估的影响*黄平平1, 2赵 峰1徐奎栋1, 2①(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青岛 26607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在陆架海区沉积物中,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检获大量浮游寡毛类和舞毛类等非底栖纤毛虫, 这些源于水体的环境DNA (eDNA)如何影响对沉积物中纤毛虫分子多样性的评估, 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了黄海冷水团中的两个站位, 通过提取水体和沉积物中

    海洋与湖沼 2020年3期2020-05-25

  • 拉萨河中上游夏秋季纤毛虫群落时空变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850000纤毛虫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及潮湿的土壤中,在微型生物食物网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传递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1-2]。该类生物的物种组成及功能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水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组成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分布和丰度[3-4]。因其繁殖周期简单而短暂,加之对水环境的变化敏感,许多种类已广泛用作水环境污染的指示者[5-6]。因此,揭示纤毛虫的群落变化规律对研究各类河流等水域的自净效能及污染评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尽管国内外有关种类水体原生动物群落结

    生态学报 2019年9期2019-06-04

  •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30070土壤纤毛虫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分布非常广泛,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组分(Giller,1996)。土壤纤毛虫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对自然界的能量流通和元素转换过程中有显著作用(Bardgett et al.,2013)。而作为地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纤毛虫在凋落物的分解和土壤局部环境的改善中起到了很大作用(Liao et al.,2015)。土壤纤毛虫生存在地表环境系统中,因此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数量和类群组成,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1期2019-02-26

  • 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消毒剂杀灭试验
    50)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osis)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已报道猪、牛、羊以及爬行类等50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1-3]。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检测到灵长类食蟹猴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达到22.2%[4],巴西学者在圈养灵长类动物粪便中检测到高达56.7%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5]。结肠小袋纤毛虫可致痢疾样腹泻及肠道外感染,或者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甚至引起肠坏死等症状,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年5期2018-11-23

  • 中国实验动物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快速鉴定及感染调查
    因素。结肠小袋纤毛虫是引起痢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体。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coli)寄生于宿主结肠,感染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osis),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数人类病例都来自南美和中美洲、中国、伊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和太平洋岛屿。目前已知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如猪、猩猩、猴、大鼠、豚鼠、马、牛、羊、鸵鸟、鹰等均可感染,感染的范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11-06

  • 景观水体周丛生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周丛生纤毛虫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微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 10]。纤毛虫生长速度快,可短时间在人造基质(如载玻片)上群集并获得较高的密度和丰度,成为周丛生群落的主要类群[11]。自Cairns等[12]首次用聚氨酯泡沫(PFU)法采集微型生物群落,周丛生纤毛虫已被广泛地用于生态调查的水质评估和监测中[11, 13- 14]。目前用于生物监测的周丛生纤毛虫采样法主要是PFU法和载玻片法两种。沈蕴

    生态学报 2018年15期2018-09-19

  •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退还模式生态恢复的响应
    的研究上。土壤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物种丰富、生长周期短、群落演替迅速、对环境变化敏感、易于培养观察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指示生物[12]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农田、森林生态系统评价和土壤环境变化的测试中[13-15]。目前,有关土壤纤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形态发生和分子信息等方面[16-17]。关于退耕还林后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利用其群落结构变化对退还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仅见于宁应之等人有关甘肃定西

    生态学报 2018年10期2018-06-23

  • 虾贝综合养殖池塘纤毛虫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虾养殖环境中,纤毛虫能够摄食水体内大量的藻类和腐殖质,促进水体的净化,是环境监测中理想的指示生物[1]。且纤毛虫作为养殖环境食物网的重要一环,是超微型和微型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及中型浮游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营养盐的再生者[2]。纤毛虫促进水体净化的同时,其中一些种类具有毒丝泡或黏丝泡,毒害水体。其中的共栖种类附着在养殖生物的鳃部,影响生物的游泳、呼吸和滤食,尤以缘毛目(Peritrichida)种类的危害最大[3],构成了育苗期和养成期的病害,因此,了解各环

    生物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4-17

  •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防控措施
    12)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首先由Malmsten(1857)从瑞典两例急性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发现,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之后,Leukart(1861)在猪的大肠中也有发现。Stein(1863)认为前两人所见为同一种,更名为Balantidium coli[1-2]。已知有30多种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之后可引起宿主腹泻,其中猪的感染率可达60%~70%,是最主要的传染源[3]。1 病原1

    养猪 2018年2期2018-04-12

  • 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湾近岸海域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于 莹1周 锋2房恩军1郭 彪1张博伦1张武昌3①(1.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天津 300457;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2;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9月)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调查。浮游纤毛虫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渔业科学进展 2018年1期2018-04-03

  • 纤毛虫群落结构对尕海湿地退化的响应
    原尕海高寒湿地纤毛虫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将为湿地微型生物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为丰富高原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样区概况及样点设置青藏高原尕海湿地隶属于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西南的尕海乡境内(图1A),E 102°09′-102°46′,N 33°58′-34°32′。该湿地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高寒湿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草茂盛,是许多珍稀鸟类南迁北返的落脚点和

    草业学报 2018年2期2018-03-04

  • 模拟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敏感区域。土壤纤毛虫是最复杂和最高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因其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等特点(宁应之等,2017),在生态学研究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大气氮沉降以无机态及有机态两种形式发生,无机态所占比重较大,约为70%,且硝态氮和铵态氮为无机氮素的主要形态(程云云等,2017),因此本研究选取硝酸铵人工模拟氮沉降,以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样区,旨在揭示不同浓度氮肥作用下,土壤纤毛虫群落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异,并探讨其相关性,以阐

    生态环境学报 2018年1期2018-01-29

  • 基于形态学与核糖体DNA及其cDNA高通量测序的海洋沉积物中纤毛虫多样性比较*
    0049)底栖纤毛虫作为底栖微食物网中的重要成员能够促进初级生产力向更高营养级转换, 从而促进底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徐奎栋, 2011)。过去对海洋底栖纤毛虫多样性的认识主要基于活体观察或固定染色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例如 Hausmann等(2002)通过半定量培养的方法, 对地中海东部海域底栖原生动物进行研究, 共发现35种纤毛虫。在黄海,Meng等(2012)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定量蛋白银染色法(Ludox-QPS)对夏季的48个站位进行了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7年2期2018-01-12

  • 一株海洋细菌YCSC6的鉴定及其体外杀盾纤毛虫的能力
    定及其体外杀盾纤毛虫的能力杜光迅1, 曲凌云1, 2, 尚 琨1, 3, 王 琛1, 高 萍1(1. 国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61; 2. 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5; 3.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116023)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防治大菱鲆()盾纤毛虫(scuticociliate)病新型药物, 本研究从近海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中筛选获得了一株有杀盾纤毛虫效果的细菌,

    海洋科学 2017年8期2017-12-27

  • 甘南亚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对不同坡向的响应
    亚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对不同坡向的响应孙辉荣,刘旻霞*,侯 媛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土壤纤毛虫不但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于2015年7月21—26日对同一山头的阳坡、半阳坡、西坡、半阴坡、阴坡五个坡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经“非淹没培养皿法”鉴定得到纤毛虫142种,隶属于9纲18目32科55属,各坡向物种

    生态学报 2017年21期2017-11-23

  • 奶牛前胃迟缓治疗的研究
    康水平,能提高纤毛虫的活力和数量。奶牛 前胃弛缓 治疗前胃弛缓在奶牛内科病中所占比例较多[1]。前胃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文旨在通过对疑似前胃弛缓的患病奶牛采用中药和西药分别来进行相关治疗,对健康奶牛采用中药和西药来预防[2]。以探讨中药和西药对该病的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3]。1 材料与方法1.1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9期2017-09-26

  • 鼎湖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比较研究①
    同森林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比较研究①王 超,徐润林*(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275)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在全部纤毛虫种类中,仅有4种出现在全部土壤样中,它们分别是、、和。依据物种出现频率高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中,广布种和特有种较少,而

    土壤 2017年4期2017-09-03

  • MOLECULAR PHYLOGENETIC EVIDENCES ON MOBILIDA BASED ON GENETIC DISTANCE AND GC CONTENT OF 18S rDNA USING BROAD TAXON SAMPLING
    C含量对游走类纤毛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唐发辉 赵元莙(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为了揭示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发生, 对寄生于淡水鱼类的车轮虫科中的6种车轮虫进行了18S rDNA的测序并获得了9个序列。采用了最大似然法(ML)与贝叶斯法(BI)对GenBank中所有游走类纤毛虫的18S 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树的构建, 并首次将SPSS与18S rDNA遗传距离结合分析了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发生。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2期2016-11-24

  • 秋季南沙群岛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沙群岛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吴风霞1, 黄洪辉1,2, 谭烨辉3, 齐占会1(1.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0;2. 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 广州 510300;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510301)根据2013年秋季(11月-12月)南沙群岛海域18个站位浮游纤毛虫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资料,对浮游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6年5期2016-05-25

  • 南麂列岛火焜岙潮间带底栖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时空分布
    焜岙潮间带底栖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时空分布陈旭淼1, 陈万东2, 蔡厚才2, 徐奎栋1(1.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2.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 平阳 325401)纤毛虫是潮间带沉积物中多样性高且丰度占优势的类群, 其群落结构可反映环境状态。于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开展了南麂列岛火焜岙砂质潮间带沉积物中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

    海洋科学 2016年12期2016-04-10

  • 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
    有甲壳溃烂病和纤毛虫病。①甲壳溃烂病。主要症状: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然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防治措施:避免虾壳损伤;投足饲料,防止争斗;每667平方米用10~15公斤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也可用含量为每立方米2~3克的漂白粉水全池泼洒。但生石灰和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②纤毛虫病。主要症状: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厚厚的一层“毛”。防治措施: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用含量为0.3毫克/升的甲烷基季

    湖南农业 2016年8期2016-03-08

  • 春季和夏季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岸海域大型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于 莹1, 马玉艳2, 陈 卫1, 王群山1, 张武昌3(1.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 天津 300457; 2. 国家海洋局 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天津 300457; 3.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为了解渤海湾砂壳纤毛虫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 于2011年春季和夏季在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进行砂壳纤毛虫群落的采样调查。两个季节砂壳纤毛虫丰度

    海洋科学 2016年11期2016-02-09

  • 海洋浮游纤毛虫摄食研究综述*
    49)海洋浮游纤毛虫(以下简称纤毛虫)根据肉体外是否具有壳体可分为砂壳纤毛虫和无壳纤毛虫两大类, 主要隶属于旋毛纲(Sprirotrichea)下的环毛亚纲(Choreotrichia)和寡毛亚纲(Oligotrichia), 另外也包括叶口纲(Litostomatea)下的中缢虫和一些寡膜纲(Oligohymenophora)下浮游生活的尾丝虫。纤毛虫是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微食物环与经典食物链的重要环节(Azam et al, 1983;

    海洋与湖沼 2016年1期2016-01-15

  • 黄海底栖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变化*
    0049)底栖纤毛虫是底栖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物质和能量从pico-级和nano-级生物传递到小型后生动物(类彦立等, 2008)。但由于从泥沙中提取纤毛虫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存在技术方面的困难,对于底栖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明显滞后于浮游纤毛虫。随着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定量蛋白银染色方法的提出(Wickham et al, 2000; Xu et al, 2010), 国际上关于底栖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逐渐增加(Hamels et al,2004; 20

    海洋与湖沼 2016年2期2016-01-15

  • 南黄海夏秋季纤毛虫等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动及其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
    动物(主要包括纤毛虫和小型鞭毛虫)。纤毛虫和鞭毛虫作为海洋微型和小型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 是微食物环的主要组成部分。纤毛虫主要摄食微型鞭毛虫、硅藻和细菌及微微型浮游植物, 从而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并调节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同时作为大中型浮游动物的饵料。由此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Fenchel, 2008)。小型水母摄食鞭毛虫和纤毛虫曾经被报道过。海月水母成体和水螅体可以直接捕食纤毛虫(Malej et al, 2007; Tur

    海洋与湖沼 2016年3期2016-01-15

  • 汉中市兴元湖纤毛虫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中市兴元湖水中纤毛虫群落进行调查,从3个采样点共观察到56种纤毛虫,隶属1门,3纲,11目,32属。优势种为纵长板壳虫(Coleps elonqatus)、钝漫游虫(Litonotus obtusus)、钩刺斜管虫(Chilodonella uncinata)、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沟钟虫(Vorticella convallaria)、尾瘦尾虫(Uroleptus candatus)、伪尖毛虫(Oxytich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7期2015-10-09

  • 瘤胃纤毛虫的壳多糖酶
    。我们还发现,纤毛虫能消化和发酵角素[2]。但是,一些种类的瘤胃原虫的有关壳多糖酶信息还不完全。本研究的目的是将纤毛虫的这些壳聚糖酶进行识别和特征描述。2 材料和方法Dogiel[3]识别出了纤毛虫E.maggii,它们是从天然绵羊种群的瘤胃中分离出来。这些纤毛虫根据Michslowski等[4]提出的方法在体外培养,然后被注射到没有纤毛虫的绵羊的瘤胃中[5]。生活在单一动物区系的绵羊的瘤胃中的纤毛虫会继续它们的酶工作。液体样品取自瘤胃,其中的原虫被分离出

    天津化工 2015年1期2015-01-01

  • 太湖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太湖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李 静1,2, 戴 曦1, 孙 颖1, 舒婷婷1, 刘正文1, 陈非洲1,*, 卢文轩2(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合肥 230031)用定量蛋白银染色法,对太湖浮游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在全湖设置32个点位进行季度采样,共检出11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5目、

    生态学报 2014年16期2014-08-08

  • 海洋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研究进展
    49)海洋浮游纤毛虫是一类具纤毛并营浮游生活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纤毛门(Ciliophora),多数属于旋毛纲(Spirotrichea)下的寡毛亚纲(Oligotrichia)及环毛亚纲(Choreotrichia)。浮游纤毛虫的粒级在10—200 μm之间,根据壳的有无分为具壳的砂壳类(900余种)和无壳类(约150种),它们在自然水体中的丰度约为1000个/L,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壳纤毛虫的丰度较高。浮游纤毛虫与异养腰鞭毛虫(dinoflagella

    生态学报 2014年8期2014-05-05

  • 海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
    生物被鞭毛虫和纤毛虫利用,提出了微食物环的概念。Sherr等(1988)把微微级自养生物加入到微食物环,一起组成了微食物网。在这些设想的微型浮游生物营养关系中,浮游纤毛虫与异养腰鞭毛虫(dinoflagellates)、异养鞭毛虫(flagellates)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微型浮游动物(microzooplankton),它们以微微级浮游生物为食物,同时也被中型浮游动物(mesozooplankton)摄食。海洋浮游纤毛虫是一类具纤毛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

    海洋与湖沼 2014年4期2014-03-09

  • 冬季和夏季南海北部浮游纤毛虫的分布特点*
    49)海洋浮游纤毛虫个体微小(粒径 5—200 µm),在海洋中广泛分布,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无壳纤毛虫及砂壳纤毛虫两大类。纤毛虫主要摄食 pico-和 nano-级浮游生物,同时被meso-级浮游动物和鱼类幼体等所摄食,是连接微食物网和经典食物链的重要中介(Azamet al,1983;Pierceet al,1992),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以热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海洋与湖沼 2014年4期2014-03-09

  • 用瘤胃内容物治疗牛中后期前胃弛缓效果好
    的细菌、真菌和纤毛虫等,笔者自2003年开始,先后用健康牛瘤胃内容物治疗牛中后期前胃弛缓三十多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汇总如下,供参考。一、理论依据健康状态下,牛前胃的消化机能是通过前胃的运动和前胃内微生物群、纤毛虫的活动来完成。当牛发生前胃弛缓时,初期症状是前胃运动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前胃兴奋性降低或抑制、收缩力减弱或停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后(中后期),由于前胃(主要是瘤胃)内容物不断发酵、腐败,使得前胃内微生物和纤毛虫的生存、生长和繁衍环境

    科学种养 2014年2期2014-02-20

  • 驴粪中肠纤毛虫的初步分类鉴定
    843300)纤毛虫在动物体内分布非常广泛,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瘤胃纤毛虫[1]。Bonhomme等[2]认为,纤毛虫存在可以使胃肠道保持适宜的发酵水平、高水平氨氮,使纤维、有机物消化率提高,稳定p H等作用。盲肠纤毛虫作为驴盲肠微生物的重要组成,对维持盲肠内环境和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有关驴的肠道纤毛虫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关于驴的营养消化的的研究报道也非常缺乏。目前马属动物肠道纤毛虫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依靠形态学法,国外的学者对马盲肠和结肠中的原虫进行了研究。如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2期2014-01-07

  • 寄生养殖大菱鲆的海洋盾纤类纤毛虫(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的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
    鲆的海洋盾纤类纤毛虫(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的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许 拉, 李天保, 叶海斌, 盖春蕾, 朱安成, 张 伟(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02)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纤毛虫, 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 初步鉴定为弗州拟尾丝虫相似种(Parauronemacf.virginianumThompson,

    海洋科学 2011年12期2011-01-12

  •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的室内培养
    2)海洋寡毛类纤毛虫的室内培养Laboratory culture of marine oligotrich ciliates于 莹1,3,4, 张武昌1,4, 许恒龙2, 肖 天1(1.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2.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03; 3.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4. 国家海洋局 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海洋科学 2011年9期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