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

  • 《段注》所据《玄应音义》版本考
    标注页码。,至于段氏所据何本,颇有争议。清冯桂芬之孙冯世瀓云:“蒙少时每闻大父训:段先生所藏《一切经音义》盖别一本,与今通行本不同,亦非释藏本,故注中偶著是书卷数,辄不与今本合,盖当时抄本也。”(2)冯世瀓:《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诸可宝编《学古堂日记》第4册,华文书局,1970年,第2170页。今人余行达则认为:“段书引用《玄应一切经音义》是依二十五卷的南藏本,而冯氏所据者乃二十四卷的通行本。”(3)余行达:《说文段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第25

    殷都学刊 2023年4期2024-01-12

  • 稷香馆丛书本《说文段注签记》刊误
    孙长于考据,友于段氏玉裁,虽于《说文》未有专攻,然每于《读书杂志》《广雅疏证》诸书中称言段氏《说文注》之得失,更出《说文段注签记》(或称《段氏说文签记》)一卷专事校正段书之非是,卓见灼识多得许书精义。此书乃研治段氏《说文注》之笔札残稿,专以校勘为范畴,各字下间加按语,断而不论,凡528条。或正今本《说文》之讹误,或匡段氏《说文注》之错谬,或申段氏《说文注》之未备,立意精纯,持论平实,诚足以弼成段书。《说文段注签记》旧无传本,1935年辽阳吴瓯据稿本影印,辑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6-19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上古音的归部。但段氏此处解释较为简略,后人读来或有不明之处。张道俊在讨论《段注》韵部考辨的多篇文章中曾指出段氏为每一个篆字在徐铉切音后所标注的韵部为古韵部,这体现段氏古音思想。[1-3]但文中并未对古音归部的标注法作以详细解说。刘忠华[4]进一步提出标注某部是古本音所在的韵部,而标注“古音某部”则包含了音转的概念。同时他还认为这种标注的不同隐括了段氏归部的依据有所不同,两种不同标注涉及是否以大徐所引切音为正。在此基础上李艳辉[5]在对《段注》中标注“古音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4-14

  • 论段玉裁的学术理路对其书法的影响
    究《说文》成风,段氏与桂馥、朱骏声、王筠合称为这一时期研究《说文》的四大家,其中段氏成就及影响最大。阮元曾评价段氏的著述,称其在三个方面有功于天下:言古音一也,言《说文》二也,《汉读考》三也。段氏卒后,王念孙尝云:“若膺死,天下遂无读书人矣。”段氏一生著述丰赡,不下三十余种,其中,《说文解字注》三十卷尤为卓著。段氏学有渊源,自幼读书,其所重在经、小学。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七十五岁的段氏在《博陵尹师所赐朱子小学恭跋》中自陈少时读书经历:遍读诸经,自

    艺术探索 2022年1期2022-04-09

  • 小学与经学:段、顾之争与校勘学的取径
    记训纂》都采用了段氏的主张。近年随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围绕段、顾之争的讨论硕果累累,若每条必举则恐行文啰嗦,今择其要者陈述如下:李庆在《顾千里对校勘学的贡献》一文中,简要概述了段、顾之争的焦点,同时对一些学者评价顾氏为“死校”的观点进行反驳,认为其“以不校校之”的校勘准则是不可易之论[1]。王欣夫在《顾千里集》的整理前言中虽然也提到了段、顾之争,却只是做了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陈述,对段顾之争并没有持明显的态度。漆永祥认为这次论争本身反映了乾嘉学术界内吴、皖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2期2021-12-08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关于“词”的修辞语法功能阐释
    此注为基础,结合段氏其他注释,对《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的阐释与理解进行讨论。一、《段注》对“词”的性质特征的理解及词、辞含义之别《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从司言”的含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段氏的解释是:“有是意于内,因有是言于外,谓之词”“意者,文字之义也;言者,文字之声也;词者,文字形声之合也”“意即意内,词即言外。”“词”是个从司从言的会意字,《说文》“司”篆云:“臣司事於外者”,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词”下云:“故於文司言为词。司者,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1-23

  • 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及其对方音的态度
    的畛域则未能超出段氏的范围。所以段玉裁在古韵学上,应该功居第一。”〔1〕对于这个评价,段氏当之无愧。段氏古音体系体大思精,义例谨严,构思缜密,《六书音均表》就是段玉裁入蜀数年、潜心商订、幸而成之的一部古音学力作,其中所分的五表为:“一曰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别其方位也;二曰古十七部谐声表,定其物色也;三曰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洽其旨趣也;四曰《诗经》韵分十七部表,胪其美富也;五曰群经韵分十七部表,资其参证也。”〔2〕这五表互为表里、互相为用,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7-13

  • 段玉裁校释《释名》底本考
    中称引,但是未见段氏《释名》研究专书行世,在其传世著作《戴东原先生年谱》《古文尚书撰异》《经韵楼集》《诗经小学》《春秋左氏古经》《毛诗故训传定本》《明史十二论》《说文解字注》《周礼汉读考》等书中也不见相关记载,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董莲池《段玉裁评传》和王崋实的《段玉裁年谱长编》等均未提到段玉裁校勘《释名》书稿的内容。其校释《释名》的内容也仅在《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和《古文尚书撰异》等著作中保留数条。因此在《释名疏证》所称引段玉裁校改“释名”条目中

    史志学刊 2020年1期2020-06-23

  • 刺杀金正男的两名女嫌犯命运
    金正男,越南女子段氏香和来自印尼的按摩店女工茜蒂·艾希亚,一度共同登上全球媒体头条。但如今,二人命运迥然:一个获释,一个可能面临死刑。2017年2月13日,段氏香和茜蒂·艾希亚涉嫌在吉隆坡机场向一位过境旅客脸上涂抹了一种“黄色油性液体”。马来西亚警方后来证实,该液体是被列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VX神经毒剂。那位因沾染毒剂而身亡的旅客,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哥哥金正男。段氏香和艾希亚随即被捕,但两人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罪名。两年后,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

    新传奇 2019年12期2019-09-06

  • 《说文解字》跾字的“疾”义分析
    们得以读懂许书,段氏如此鸿篇巨著,引用材料丰富,难免有一些解释前后互相矛盾的地方。其中跾字的解释就值得商榷。本文主要通过考察跾字的音义,以及和“跾”音义相关的字来对比分析跾字的疾义并非疾速义,而是疾病义。一、“跾”和“攸”的音义关系(一)跾字音义《说文》跾,疾也;長也。从足攸声,式足切。《段注》二義相反而相成。《易》其欲逐逐。薛(虞)云,速也。《子夏傳》作攸攸。荀(爽)作悠悠。劉(巘)作跾,云遠也。按,从字形来看,跾字从攸得声,意义上是否也和“攸”字相关,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2019-06-11

  • “身后毁誉”:段祺瑞逝世后的社会舆论反应
    、“复杂多面”:段氏个人品行的舆论评价段祺瑞素有“六不总理”的美誉,仅就个人操守而言,他在北洋诸政要中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正如《中央日报》所言:“政治领袖刚劲之节,廉介之风,其于人民精神上之感召力最为伟大,其取得人民之同情也最易,政治上到处充满罪恶,然其罪恶之永不能湔涤者,无过于贪黩,故清勤二字,为中国政治家最要之原则。”[1]可见,在政潮迭起的北洋时代,个人操守往往超然于政治功业之上,成为评价政治人物的重要面相。曹汝霖在段氏死后追述其一生功绩,对其人品做了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3-15

  • 试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形音义互求中的语义疏证方法
    。”[1]764段氏提出“音生于义”的理论,通过审音以知义来注《说文》。“音生于义”可推导出“义存乎音”。“义存乎音”是“屮”字注中提出的音义关系理论。《说文·屮部》:“屮,草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段注:“上言以为,且言或,则本非艸字。当何读也?读若彻。彻,通也,义存乎音。”义存乎音,说明字音承载着字义,就可通过字音来推求字义。要运用这些音义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来疏证语义,还必须具备对字音的系统认识,这也就是段玉裁前半生致力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1-13

  • 慕容垂弃燕考
    也因为慕容垂夫人段氏出身高贵并不尊事于她而心怀怨恨,在此之下,就有了专门针对慕容垂而形成的巫蛊事件。《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有载:中常侍涅皓因希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高弼为巫蛊,欲以连垂,儁收段氏及弼下大长秋、延尉考验,段氏及弼志气确然,终无挠辞。掠治日急,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段氏叹曰:“吾岂爱死者耶!若自诬以恶逆,上辱祖宗,下累于王,固不为也。”辩答益明,故垂免祸,而段氏竟死于狱中。此番巫蛊事件,原即出于慕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2018-11-14

  • 《说文解字注》对《说文》的订正及其方法 ——以贝部字为例
    的修改,由此管窥段氏的订正方法。一、《段注》对字序的改动段玉裁非常重视探求《说文》的列字规律,得出“凡部之先后,以形之相近者为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的结论,并将其运用于《说文》各部字的勘误中。如贝部第四十六篆“贵”,《说文》列于“賏”上“卖”下。段玉裁按语认为,大徐本中“贵”篆的位置并非许书原来的次序,应更正。于是依“据义系联”的列字规律——同一部首中意思相近的篆字放在一起,将“贵”篆调整至“买”篆上“贱”篆下。鉴于段玉裁对贝部字字序的改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4期2018-09-17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论证用语体现的归谬证伪方法
    逻辑运作和判断,段氏的“断无”和“断知”不是建立在只字个例的有无上,而是建立在系统事实和理论推演上的[1]。可见,段玉裁的研究方法已不同于传统的经验式方法,而是在进行推演、预测。为发掘段氏的“理必”思想,王用源、施向东和冯胜利考察了《段注》中“断、必、当、本”等用语的使用情况,梳理段氏的推理判断,揭示《段注》中蕴涵的“理必”思想[2]。“断不、断无、断知”等是段玉裁用来专表推理判断或推理预测的论证用语,这些“断”多为断其“不然”,即证伪。《段注》也常用“当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5-29

  • 中国古代十二大名厨之四 膳祖篇
    西江月 膳祖唐相段氏《食经》,主厨女师膳祖。原料修治添翼虎,精湛火候文武。成式《酉阳杂俎》,所载名食无数。滋味调配得心手,仰仗父辈家厨。膳祖 ,是唐代宰相、美食家、文学家段文昌的家厨。段文昌曾自编《食经》50章,山东淄博人,曾在四川龙泉驿任职12年。在川被贬期间,郁不得志,随潜心研究美食,更把自己的厨房称为《炼珍堂》。段文昌其人,不但在政治、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在美食的研究上也颇为独到。他用人很特别,专门挑选有着四、五十岁年龄,担任厨房工作达三十年之久

    美食 2018年1期2018-03-01

  • 金某案两被告机场进行案件重演
    9岁的越南籍女子段氏香当天被带往机场出境大厅,超过150名警察手持枪械抵达现场维持秩序,他们在自助值机处拉起警戒线,避免民众和媒体靠近。除第一案发现场外,一行人还到案发当日两名被告事后所去的厕所、死者遇袭出发大厅的车辆停靠站点以及死者遇袭后就医的诊所等地进行了实地勘察。据称,身穿防弹衣的两名被告起初表现克制,但重演进行到中途时,茜蒂艾莎突然啜泣,需饮水休息,段氏香也出现身体不适状况,随后工作人员为两人推来了轮椅。她们的辩护律师称,因穿着沉重的防弹衣步行了较

    环球时报 2017-10-252017-10-25

  • 论《说文解字注》“每”声“夐”声字的古韵归部
    化的情况而言的。段氏明确认识到“自音有变转,同一声而分散于各部各韵”,所以特别强调:“要其始,同谐声者必同部”[2]。实际上,累积在《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根据当时当地的读音谐声造字而来的,如用周秦古音系统或《切韵》系统来衡量,不可能完全符合最初谐声时的原貌,声符与所谐字上古异部、中古异韵的现象在所难免。从音家归部处理的结果看,《说文》同一个谐声系列中,声符与所谐字“同部”与“异部”交织的情况不在少数,段玉裁就此提出“古谐声偏旁分部互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7-10

  • “音转”“合韵”说在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中的价值
    转”与“合韵”是段氏古音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段氏通过重点解释“音转”与“合韵”两类例外现象,保证了其所分韵部系统的科学合理性。《六书音均表》;音转;合韵段玉裁把清代古音研究推向高峰,其《六书音均表》代表了清代古音学的最高成就。学术界对段玉裁的古韵分部及著名论断,诸如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侯部独立、古无去声说、同谐声者必同部说等有高度评价,但是专论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的著述还不多见。《六书音均表》着重以表的形式展示段氏古音研究的结论性成果。段玉裁的主要学术观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30

  • 《说文解字注》“浅人”说研究述评
    原文考察发现其中段氏有300多处“浅人”之词。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一是涉及“浅人”的专著,二是对“浅人”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浅人”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这部划时代的著作问世后,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学问。《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为段玉裁的毕生心血凝聚而成,其语言文献学价值毋庸置疑,为学界共识。《段注》一出,使得其他“说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3-10

  • 《说文解字注》“浅人”说辨析
    1 )“浅人”为段氏所称“妄改”《说文》之人,是段氏研究《说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段氏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其大致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篆体的改动,二是对说解的改动;其中对篆体的改动分为四个小类,对说解的改动分为六个小类。通过对“浅人”进行辨析,发现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浅人”说《说文解字注》(下文简称《段注》)中涉及到“浅人”说的条目为300多处,其成就和价值毋庸置疑,是《段注》精髓所在。自清代以来,研究《段注》的论著可谓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2-13

  • 顾炎武“无韵”与段玉裁“合韵”的对立及其原因
    及顾氏“无韵”被段氏当作“合韵”的根本原因。段玉裁认为某些字有韵部系统中归部音和特殊读音之别,把实际押韵音不是归部音(本音)的情况视作合韵;顾炎武单纯以字在韵部系统中的归部为衡量押韵与否的标准,自然会有“无韵”之说;是否把某些字的押韵音与系统中归部音(本音)区别对待,是顾炎武“无韵”与段玉裁“合韵”对立的主要原因。一、顾炎武“无韵”被段玉裁视作“合韵”的现象根据顾炎武《诗本音》和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发现“无韵”与“合韵”的对立涉及35 个韵段,集中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11-23

  • 张赦提纵妻受贿
    与悔恨。他把妻子段氏叫到跟前,对她怒目而视,恶狠狠地啐道:“贪浊秽吾者,卿也,又安吾不得免祸。九泉之下,当为仇敌矣!”意思是说:你这个婆娘,以贪欲拉我下水的是你,让我不得安生招致大祸的也是你。我今天死不瞑目,到了九泉之下,也会视你为仇敌!从英雄到贪官张赦提为中山安喜(今河北安国)人,性雄武,有谋略,起初任虎贲中郎。当时京城郊区,有两个绰号叫豹子、虎子的匪首,善于骑射,手下聚集众多亡命之徒与彪悍牧民,到处为非作歹。他们常拿活人当靶子练习射箭,有时还把人肚子刺

    廉政瞭望 2015年4期2015-09-10

  • 被妻子拉下水的贪官
    流满面。他把妻子段氏叫到跟前,对她怒目而视,恶狠狠地啐道:“贪浊秽吾者,卿也,又安吾不得免祸。九泉之下,当为仇敌矣!”意思是说:你这个婆娘,以贪欲拉我下水,让我不得安生招致大祸。我今天死不瞑目,到了九泉之下,也会视你为仇敌!结发夫妻,诀别之时,何以说出如此绝情话语?因为他走上贪腐不归路,与妻子段氏绝对脱不了关系。史书记载,张赦提为中山安喜(今河北安国)人,性雄武,有谋略。起初任虎贲中郎。当时京城郊区,有两个绰号叫豹子、虎子的匪首,善于骑射,手下聚集众多亡命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6期2015-07-24

  • 段玉裁异部假借考察
    间的语音关系符合段氏的“合韵说”及“异平同入说”理论,这为假借字语音关系的分析和阐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段玉裁;假借;异部假借《六书音均表》中,段玉裁在其创制的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假借的理论——“古假借必同部说”:自尔雅以下,训诂之学不外假借、转注二端,如《缁衣传》:適,之;馆,舍;粲,餐也。適,之;馆,舍为转注,粲,餐为假借也。《七月传》:壶,瓠;叔,拾也。叔,拾为转注,壶,瓠为假借也。粲、壶自有本义,假借必取诸同部。[1]82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02

  • 《说文》段注“谶”义疏证
    遍存在的那种径据段氏之说以厘定“谶纬”涵义、择取相关文献的研究方式,或有不察之失。从语源学角度看,“谶”之本义是指与普通民众吉凶祸福相关的、无需经由相关中介程序便可知晓天意的占验类型,因此有别于那种必须通过特定仪式方能推知天意的占验类型。而许慎以“验”释“谶”,未能昭显“谶”的本质特征及其内涵之独特性。一在当前谶纬研究渐趋兴盛的情势下,不少学者从“正名”角度出发,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说,以其所谓源于许慎的“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洛所出书曰谶”〔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0

  • 论段玉裁校勘学之特色
    是学者常备之书。段氏具有丰富的校勘实践,并曾与另一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1766—1835)展开过持久的学术论争,对校勘有着独特的认识,留下了十多篇校勘文章①《经韵楼集》卷一《十三经注疏释文校勘记序》,卷五《与胡孝廉世琦书》,卷十一、卷十二《与顾千里书》多篇、《与黄绍武书》、《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等文,段玉裁阐述了自己的校勘理论与主张。,被誉为“理校”的巨人[1]242。他的校勘学思想以及大量的校勘成果,距今虽已二百余年,而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并未因文化学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8-15

  •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
    攸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三部。主要包括中古尤、豪、屋韵,间或杂有一两个肴、铎、侯、鱼、虞、幽、模、脂、萧、佳、麻、职、侯、咍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第三部 高乔夭毛乐虐丵小暴曓盗交卓教爵翟尞刀劳苗嚣號勺敖巢弱票舟尧龠肉弔敫崔喿雥号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二部。主要包括中古豪、宵、药韵,杂有一到三个铎、觉、肴、锡、陌、尤、萧、屋、锡、灰、合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第四部 角木王娄口勹朱而区取後每侯几俞臾付睦谷屋族狱足束辱曲壳蜀彔豖卜局鹿禺芻后厚走斗奏丶尌冓豆具屚冠昼粟

    语言研究 2014年4期2014-05-30

  • 《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研究》评介
    银著的《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12月出版)是这套书系下的一种,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厘清了段氏家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姻亲关系、社会交往、家学门风等方面,深入挖掘了段氏家族的发展趋势、文化特点及文化贡献。第七章至第九章专注于段氏家族代表人物及其著述文献的详细考论。有关临淄段氏家族的研究,学界大多专注于家族内个别成员或其著作的微观研究上,①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吕扬《唐代段氏父子》,《大众日报》1983年1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7

  • 段玉裁的联绵词理论
    基础上,着意梳理段氏的联绵词理论。一、联绵词名实论1.联绵词的名称是连绵字。汉语联绵词起于先秦,盛于两汉,此后日渐衰落,不再能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类别,联绵词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称。文献显示,一直到宋代,张有作《复古编》,始将该类词冠以“联绵字”之名。①张有《复古编》下卷附辨证六门,其一为“联绵字”,收词58个。但是,这个术语明清学者很少用,杨慎、朱谋玮、程际盛用“骈字”,方以智用“謰语”,王念孙、朱骏声、王筠用“连语”,②参见杨慎《古音骈字》、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2期2014-04-06

  • 穷究事理开新境 ——读《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研究》
    ——读《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研究》牛卫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出现了众多成果,其中大多属于地方文化史通论研究,如对地方文化史、文学史、美术史的勾勒,对历史名人、民俗资料的汇集整理。这些宏观的“梳理”式研究理清了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面貌,明确了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和大致框架。另外一些微观“点线”式研究对地域某一个或一类历史文化事件、现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整理。总体而言,近年来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开展为挖掘地方文化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30

  • 谁见过段祺瑞“长跪不起”?
    史籍,也均不见有段氏“长跪不起”的记载。李洁近几年,有关段祺瑞曾在“三一八”惨案现场“长跪不起”并自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的说法,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炎黄春秋》上亦曾刊出此类文章。众多作者以段氏下跪为例,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其心可鉴。然而,笔者不得不说:其事可疑。“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88年。相关史料,多已被史学家打捞出水。除《文史资料选辑》上有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外,“文革”以后,尚有《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江长仁编,北京出版社,1985)和《“

    南方周末 2014-03-272014-03-27

  • 《说文解字注》“合韵说”研究
    1]今按,朱氏以段氏“合韵说”最谬,且并“合韵”“叶韵”牵混为一,宜其失之甚欤!“合韵”语,颜师古注《汉书》首用,若《列传·叙传》“汉之宗庙,叔孙是谟,革自孝元,诸儒变度”注“谟,谋也,合韵音‘慕’”、《列传·贾谊传》“斡流而迁,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变化而嬗”注“(嬗)此即‘禅’代字,合韵故音‘婵’耳”者是。江永《古韵标准·例言》:“叶韵,六朝人谓之‘协句’,颜师古注《汉书》谓之‘合韵’。”[2]知颜氏所谓“合韵”者,以求押韵而临时变读韵字也。段氏曰:“凡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8-29

  • 王念孙王引之正段氏《说文解字注》辨正四篇
    》、《光禄观察公段氏说文签记》、《说文谐声谱》者是;或为条目札记,散见于《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说文解字义证》诸书。①王氏父子亦于相关论述中称言段玉裁《说文注》之非是,闳通深肆,胜义层出,实发前人所未发。惜率多散论,或刊行者少,故未为学界所重。如横蒐遍讨,裁别深究,于王氏諟正段说处倾心肆志,推阐发明,殆于《说文》之学其功非细。今核王氏諟正段说之条目,要为订段氏之误改篆文、订段氏之误改注文、正段氏之误改经传、正段氏之曲说经传数端。爰区其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