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面

  • 劬庵篆刻印象
    、仪』则较复杂,印面是长方形,劬庵将『福』挪移为上下结构,『仪』字独占两格,印面瞬间变得平稳均衡起来。同样是无边鸟虫,也是一印一世界,各有相貌。『颓然一醉终日如愚』『欲买桂花同载酒』的倚正合度,『此情可待成追忆』五鱼戏水的悠然趣味,『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灵动巧思……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敬天爱人』是一方随形章,印面亦是观世音菩萨造像的底座,劬庵依形顺势上窄下宽结构印文,宛如净瓶造型,内容与印材交相辉映,上品也。天道酬勤,劬庵日日刀耕不辍,练就一流刀功,现场

    中国书法 2023年3期2023-08-23

  • 刘易
    肖形印(一)》 印面长9.5-11.5cm,宽1.5-2cm 老挝石刘易 《佛肖形印(三)》 印面长9.5-11.5cm,宽1.5-2cm 老挝石刘易 《佛肖形印(二)》 印面长9.5-11.5cm,宽1.5-2cm 老挝石刘易 《佛肖形印(四)》 印面长9.5-11.5cm,宽1.5-2cm 老挝石刘易(1962),男,江苏东台人,任教于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本科学历。

    艺术家 2023年3期2023-05-11

  • 视微如著 锲而不舍 ——篆刻硬笔书法印章的几点感悟
    米或0.8厘米,印面要刻一二字或三四字,这就会产生小印面和多字数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通过多年的篆刻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甲骨文入印。甲骨文,或骨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娟秀,有簪花之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甲骨文研究的深入,甲骨文入印在一些展赛上也频频出现,前贤简经纶等早有成功的尝试。甲骨文由于笔画相对简省,占用空间小,形体不固定,金石气浓等特点,被一些硬笔书法篆刻者所偏爱。凡是甲骨文刻出的硬笔书法印章,章法错落挪移,刀法含蓄凝练,字法宽窄不拘

    中国篆刻 2023年2期2023-02-25

  • “带走之旁的字”篆刻教学课例
    。在篆刻中,为了印面的和谐自然,篆刻家们常常会把走之旁作相应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篆刻章法中走之旁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用“辶”的甲骨文到简化字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演变,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探索归纳 学习方法1.品大师作品,寻找方法师:篆刻艺术讲究在方寸之内,毫发之间,从刀石凸显篆家的美术修养与艺术风格。我们来欣赏一下不同篆刻家对带走之旁字的不同处理方法。师(课件出示“王逞”印面):先来看看这枚印中“逞”的走之旁,你们发

    江苏教育 2022年93期2023-01-29

  • 刻章
    刻章。他正在打磨印面,在一张砂纸上磨,左三圈右三圈,来回换着方向磨,声音先是粗粝,渐渐细腻。少顷,他又换了张细砂纸,接着磨,直到声音细微到几乎听不见了,才用指肚抹了一下,抹了一指肚黑灰,搁围裙上擦了擦。然后,取出一张宣纸蒙住印面,将边缘压实,用毛笔在印面的宣纸上写印文。小楷。他写得极慢,每一笔似乎都重似千钧。写好了,左看右看。满意了,他点上一支烟,慢慢吸。吸完了烟,墨迹干了,再小心揭下来,反贴在印面上,这才拿出刻刀。刀柄是一支筷子,用胶布缠着,时间长了,白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2年12期2023-01-03

  • 高仿光敏印章印文鉴定实验研究
    但利用真实印章印面、真实印文扫描后制版形成的高仿光敏印章印文, 因其与真实印章印文特征相似度高,往往不易区分。鉴于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模拟高仿印章制作过程并回溯印文特征来分析利用前述手法制作的高仿印章的固有特征、盖印形成的图文与真实印章印文高价值差异特征,并求解各典型特征的具体成因,以期为此类高仿印章印文的鉴定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持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设备及材料实验所用设备、材料如表1 所示。表1 实验设备和材料清单1.2 实验过程1.2.1 同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4期2022-08-12

  • 山东昌邑辛置汉代铜印章赏析
    2枚铜质印章,其印面保存状态较好,印文均可识读,虽然尺寸较小,但能以小见大,对研究汉代书法艺术、印章学以及姓氏分布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鉴于此,本文拟对这批铜印章进行考释与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印文释读这批铜印章,从形状看,大致可分为方形、圆形和覆斗形。方形印章共8枚,纽式有桥形和龟形两种,其中5枚为桥形纽,3枚为龟形纽;圆形印3枚,均为鼻形纽;覆斗形印1枚,桥形纽。印章体积均较小,边长(直径)1.1~1.6厘米之间,通高0.7~1.9厘米不

    收藏家 2022年3期2022-06-18

  • 一枚干大事儿的“煤球”
    正的,也不止一个印面,形状很像武侠小说中霸气的流星锤!其实,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枚多面体印章。浑身是印黑溜溜在古代,印章不仅有“示信”的作用,也是身份与权力的重要象征。陈列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独孤信印”共有26个印面,包括18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其中有14个刻字的印面印面字数共47字,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至于这枚印章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它是由煤精石刻制而成的。这种黑色有机宝石通体乌黑,却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不同于一般文人通常会

    润·文摘 2022年8期2022-05-30

  • 篆刻作品《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创作札记
    留出足够空间,使印面各字安排更加匀称妥帖,是为“印眼”,同时印面形成两个同心圆,体现五岳独尊、国为核心、万众一心、圆圆满满之意;印面排为三列,中列 “泰山国泰”四字字形基本对称,左右两列各二字有意处理为向心凝聚之势,特别是在小篆的总基调中将“中”字以金文意于中竖线内侧各加两条飘带,既可平衡印面重心,也象征中华大旗永远飘扬,整体章法上起到支持印文内容的效果。作为篆刻作品有机组成部分的边款,该印单面顶款充分考虑了与印面的和谐统一。款右于方格中刻两列方笔魏碑楷书

    阳光 2022年11期2022-05-30

  • 纵横排叠 巧拙相生 ——邓散木仿古玺印作品赏析
    有框白文玺形式,印面空间打破了汉印匀称平正的布局形式,采用三面环绕式这一古玺印常用的空间样式;上密下疏,对比明确,点画劲直挺拔,方折较多;“孚”字采用左右结构处理,且三个横向笔画并列排布,形态几乎一致,排叠的秩序感十分强烈。蜀橐梁惠孚易之玺吾离之胤众志成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邓散木晚年的篆刻创作,已逐渐与赵古泥印作有显著的不同。从其晚年印存《一足印稿》中所辑印章可见,这一时期邓散木的个性面貌已经完全确立。章法上更为大开大合,布局更加自然。相较赵古泥印作而言,邓

    老年教育 2022年2期2022-02-27

  • 南京博物院藏明清官员私印举要
    印:玉印,瓦钮。印面为正方形,边长2.3厘米,高2.8厘米。印面刻篆书“范允临印”,回文排序。范允临(1558-1641),字至之、长倚、长倩,号长白,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官员、书画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工书画,时与董其昌齐名,著有《轮廖馆集》。范允临传世书画作品上所钤印章多以名号印为主,常见“范允临印”(白)、“长倩”(白)、“允临”(朱)等印。南京博物院所藏此方玉印,布局饱满规整,线条以直线条

    中华书画家 2022年1期2022-01-22

  • 赵之谦《丁文蔚》印浅析及临习心得
    笔尖细。审视整个印面,五个竖画都呈楔形,而“丁”字最为典型。此刀法用刀方式为:刻刀由竖画底端入石,紧贴右方行笔向前冲,行笔过程中逐渐增加力度。竖画的内侧由于抵石而刻,表面光滑。另一侧,受冲刀过程中力量的冲击,表面崎岖不平,有自然残破之势。最后在顶端横向切刀而成。在单个笔画中,形成两种不同的美感——线条两侧的光滑之美与残破之美。“文”与“蔚”粗壮的笔画为切刀而成,有含蓄之感。在一方印中,赵之谦不拘泥于一家用刀方法,冲刀、切刀运用自如,随意转换。体现出其娴熟的

    老年教育 2022年1期2022-01-20

  •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来了解陶瓷印章在印面表现中的章法、刀法的运用,印钮造型以及装饰与其他材质印章的优势,展现陶瓷印章独有的艺术价值和最终的艺术效果。也同时通过比较来进一步完善陶瓷印章的艺术审美价值,使其向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发展。关键词:陶瓷印;印体;印面;边款;施釉与装饰;烧制;制作技法;陶瓷印的制作方法多变,既可先素烧后篆刻,亦可先生坯篆刻再施釉烧制。在火的作用下,偶然的效果令篆刻家着迷。新的篆刻风格或效果亦可为传统篆刻提供新思路,为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新的可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0期2021-11-24

  • 热烫印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设计要求
    .1.5 产品烫印面折皱主要是由于工装受力不平稳,箔纸拉伸张力不一致,产品烫印面凹凸,通过调整工装位置,送箔的平顺性改善。4.2 热烫印涉及结构设计问题点4.2.1 面积太大造成烫印面起泡,附着力NG改善造型成凸弧面(宽度在2-10MM),烫头设计增加排气弧面。图6某车型格栅由于烫印面大于12mm*12mm且产品设计为平面烫,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烫印膜下压过程中,空气来不及完全排放,造成烫印面起泡,附着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大量报废,通过以上改善方法,最终使产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6期2021-06-26

  • 三晋古玺章法探析
    匀称型的章法分布印面中匀称的分布朱白是三晋古玺营造平均的和谐美的常用方式,在相对稳定的方形印面内,印文通过笔画的均匀排布和增损笔画的长短来将印面的空间均匀分割,以达到平衡,在此将这种平衡称为初级平衡。因为其字势平稳没有做大幅度的欹侧和聚散,因此边框内被印文线条分割的空间也相对均匀,留白和留红都没有强烈的对比,边框也没有大幅度的粗细变化。如“巡”一印,各线条之间的距离相似,整个印面的留白和留红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聚散关系,至于边框的粗细变化是锈蚀的结果,并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6-18

  • 印文历时性特征确定形成时间的检验应用
    。图1 附着物及印面结构特征3.分析根据印章的印面结构和印面附着物的变化规律性,通过对被检验印文与该印章印文的历时样本的比较检验,以印文的可变性印迹的异同,推断检材印文的盖印时间。在本次检验中,印文的历时样本,展示了该印章依时间顺序盖印的印文特征的变化,检验结果显示检材印文不应是其标称时间盖印形成,在现有样本条件下,判断其盖印时间应在“2014年2月19日”至“2014年3月14日”之间。依据上述通过印章的印面结构和印面附着物的变化规律性特征的检验及分析,

    法制博览 2021年9期2021-04-10

  • 篆刻创作中的图像意识
    图像意识,必须将印面文字进行巧妙的设计,使之融为一体,这就是篆刻中的章法。在篆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章法,俗话说“七分设计三分刻”,创作者对印章文字的设计和构思,往往最能显示作者在篆刻艺术上的实力,需要通过文字的长短、大小、方圆、曲直等变化来达到和谐、对立的统一。平正、均衡是最基本的章法,字形笔画不需要有太多的变形处理,非常适合从临摹到创作的过渡,在实践中吸取创作经验,逐步走向自己的个性化创作。在中国书画创作中,我们经常提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

    名作欣赏 2020年27期2020-09-18

  • 真假司马“字”字印古印之中有玄机
    铜质官印,蛇钮。印面纵2.5、横2.5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字”指的是“字县”,这是西汉的一个县名,《汉书·地理志》载“右北平郡下有字县”。其地大致位于今河北、辽宁、内蒙三省交界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字县,汉置。故治在今山海关西北边外子谷口。”“丞”指的是县丞,《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县丞是当时一县仅次于县令(长)的二号人物。此印仍沿用秦印界格的形式,“田”字界格中间的十字格较粗,且并不是完全平均分配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2020-06-15

  •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体,有8棱26个印面,其中三角形印面8个,正方形印面18个,正方形印面中又有14面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印章上所镌刻的下凹文字),如臣信上疏、大司马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这个组印制式打破常规,不似传统印章只有一个印面,而它的选材也异乎寻常。组印由煤精制成,煤精又称煤玉,属于有机宝石,在古代常做成文房用品中的砚台,像独孤信这样用煤精制作印章的却十分罕见。这枚组印可谓见证了独孤信的辉煌人生。北周建立时,独孤信“迁太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恩宠无以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4期2020-05-21

  • 篆刻章法之大效果
    这里说的虚实即为印面上的朱与白。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言:“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可见,留白可以使画面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适当的留白与画面之间可以形成虚实作用的效果。因此,在篆刻中我们要注意印面的留白。通过留白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这也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重虚实结合。留白在篆刻中即是通过笔画简单的字或者笔画间的空隙为印面留白,白文印表现出的则是印面效果的留红。大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2019-11-12

  • 汉印之美 ——由《山阳尉丞》和《渭成令印》谈起
    1 《山阳尉丞》印面2.3cm×2.2cm通高2.0cm《山阳尉丞》印文章法是篆刻创作中最重要、最具艺术魅力的环节之一。章法以篆法为基础,通过精心的设计来表达艺术构思。在印文确定以后,朱白文的差异、印面的状态、字法、篆法等要素构成了复杂的章法关系,而刀法和印章形式的选择也会给章法构思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切精细巧妙的构思,加之刀石间的磅礴气势乃至细如发丝的意趣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此印文四字的布白,遵循汉印的“三密一疏”章法布局的形式美。其中,“山”字空间内大片

    老年教育 2019年10期2019-11-07

  • 金代纪年万户印铜印解读
    皆为铜制,把钮,印面基本为方形或近方形。如下将对这些印章的印文、出处、尺寸和刻款等内容进行描述,并将印样图片集中于文后。“行军万户垣字号印”铜印(图一)[4],印面长6.6、宽6.6、印高5.54厘米。印背右侧刻款“贞元元年”(1153),左侧刻款“礼部造”。“行军第三万户之印”铜印(图二)[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出土,现藏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印面长6.6、宽6.6厘米。背刻“行军第三万户之印”“明昌七年十一月”(1196)款识。“

    文物天地 2018年5期2018-09-29

  • 古代的“快递”和信件如何保证不被偷看呢
    代国主。这枚金印印面为正方形,长和宽都是3.1厘米。汉代规定皇帝印章印面尺寸为“方寸二”,相当于今天的2.8厘米左右。因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汉时期最大的皇帝金印。玺印DIY体验活动一、准备材料 前往文具店或上网购买,总成本可控制在50元以内:二、制作过程友情提示:必须先要把临摹纸左右翻转,否则最终刻印出来的图案会是反的,还有,使用刀具时请一定要注意安全哟!1 选择想要刻印的图案,把临摹纸铺在图案上,用铅笔在临摹纸上把它描出来。2 把描出图案的临摹纸左右

    奇妙博物馆 2018年9期2018-09-27

  • 关于文件上可见指印连续捺印鉴定方法研究
    鉴定[1]。1 印面特征概述对于连续捺印指印的认定主要是以印面特征的符合为依据[2]。印面特征主要包括积墨特征、漏白特征、边缘特征、介质特征和变异特征等[3]。积墨特征是指可见指印上的油墨堆积特征,漏白特征是指可见指印上的油墨浅淡或无色特征,上述两种特征的特异性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位置和形态上,因一次蘸墨时手指表面黏附的有色介质分布不均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共同作用下随机产生的,其特征价值及出现率均很高。边缘特征是指可见指印的边缘轮廓特征,但多次捺印无法保证手指与

    中国司法鉴定 2018年4期2018-07-30

  • 适合中学生篆刻教学的材料 ——石膏篆刻印章创作
    体成形。3天后对印面进行打磨抛光待用。二、印面的设计在打磨抛光石膏造型模块上进行图案、文字的设计。按照模块体面大小在纸面上构图,必须注意疏密、轻重、粗细、曲伸、挪让、乘应、巧拙以及界面、边缘处理等。文字必须先正写后反写,将纸面上的图案和反写的文字覆盖在石膏印面。用铅笔从外形线进行勾画,最后在印面上留下图案及文字痕迹,进行添墨,使印面布局合理。三、印面的刻制当设计石膏印面完全干燥通透后,利用阴刻、阳刻法以及冲刀、切刀、薄刀法。使石膏印面曲径通幽,或雄浑肃穆,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2018-02-25

  • 印泥使用五注意
    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接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按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满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坦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效果,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进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钤印。盖印章推荐三种方式。方式一: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

    老友 2018年12期2018-01-22

  • 橡胶印章印面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与应用
    的弹性,在盖印时印面能够与纸张充分接触,印迹清晰,盖印质量较好,且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于激光雕刻,成为激光雕刻方法制作印章的首选印材。由于橡胶材质印章在刻制之前需要对印坯进行表面处理,因而会留下有规律的不同形态的细微特征,这种特征就是印章印面的微结构特征;印坯加工形成的印面微结构特征具有随机性,属于表现稳定的本质性特征,印迹反映细微、隐蔽,极难被仿制,因此,对橡胶印章印面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可大大提高印章检验效率和准确程度。2 橡胶印章印面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与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8-01-12

  • 说说篆刻中的边界
    。”若气势磅礴的印面视觉冲击力强,边界可作助势;若线条取欹侧之势,边界可反作正势;若印文取开合之势,则边界起和谐团聚之功(当然也有无边界之印,这里不论);若印文匀称整齐,则边界可作变化使之统一,弃印面之板态;若增其印面的意趣层次,对空间有秩序的分割,则边界可做断、连或大、小起隔断作用,让印活起来;若根据印面文字笔画的多寡,边界可做替代、粘连、粗细或消减的合适变化。可见,边与界、边与笔画、界与笔画、边与边、界与界之间皆有变数,只有求异才能打破印面之浅识。《常

    老年教育 2017年12期2017-12-20

  • 元朱文印篆刻臆说
    的特征征服人心,印面雍容优美,毫无瑕疵,让人望峰息心,叹为观止。汪关、林皋莫不如此,至陈巨来登峰造极。另一类是在继承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略施技巧”:或在线条上更突出刀感与笔意;或在用字上不拘于小篆,将大篆甚至六国文字兼收并蓄;或将文字图案化处理;或在印面打破平衡制造“扰动”以形成欣赏的亮点等等,不一而足。当代篆刻家大多在后一类审美特征上做文章。二、我刻元朱文印的体会元朱文印创作是一件很细致很细腻的活儿,与一般的篆刻创作相比,除了要有深厚篆书功底外,它对工具、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9期2017-11-30

  • 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下)
    上,此印采用三分印面的方法来安排文字,前面两列三字占一格,最后一列两字占一格,大小参差却又十分自然,此印对于我们分析印面形式尤其是对多字印的印面文字分布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折冲将军章晋官印,铜印龟钮。纵24毫米,横23.5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折冲将军,武官名。此印风格独特征,纵向笔画尖锋收笔,似单刀冲就而成,给人以猛利峻拔之气。此印当为军中临时急就之章,故匆匆所就,不计工拙。该印笔画多作头粗尾尖之状,类似《天发神谶碑》之用笔,而且笔画平直中又有扭曲抖动之处

    艺术品 2017年10期2017-11-28

  • 方圆并济 淡中求味 ——战国吉语玺“敬事”临摹谈
    。进而,我们再将印面分为上三、下三六个部分来分析,上部的三个形状各具其姿,有正有侧。“敬”字左侧上部的斜线与弧线的穿插扭合在一起,浪漫之极,以其为中,辅以左右两个不同形状的图案围合,饶有意趣。下部三个小旁,以“敬”字左侧下部为中,使左右两个小旁照合相呼,可为佳制。印文与四边框均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并与印面中不同形态的小空白呼应过渡,气脉相合,神韵飞动。统观印面,疏朗之气跃于纸面。这种通过印面本身的线条分割产生的虚实变化,比大开大合的虚实手法要难上几倍,这就是

    老年教育 2017年10期2017-11-07

  • 元朱文印篆刻臆说
    的特征征服人心,印面雍容优美,毫无瑕疵,让人望峰息心,叹为观止。汪关、林皋莫不如此,至陈巨来登峰造极。另一类是在继承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略施技巧”:或在线条上更突出刀感与笔意;或在用字上不拘于小篆,将大篆甚至六国文字兼收并蓄;或将文字图案化处理;或在印面打破平衡制造“扰动”以形成欣赏的亮点等等,不一而足。当代篆刻家大多在后一类审美特征上做文章。二、我刻元朱文印的体会元朱文印创作是一件很细致很细腻的活儿,与一般的篆刻创作相比,除了要有深厚篆书功底外,它对工具、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9期2017-10-17

  • 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上)
    “裨将军章”等,印面活泼多变,笔画劲挺,别有一番趣味。右贤王印(北汉)亲赵侯印(前赵)奉车都尉(前燕)奋威将军章(前秦)前将军章(后蜀)择地羌王(北凉)庐陵太守章(刘宋)金城太守章(南齐)襄贲长印(梁)常山太守章(北魏)临泉男章(北齐)安北将军章(北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多为凿制而成,就当时而言,只是为了致用而已,虽然其艺术性方面倒不太讲究,至于十六国的印章,虽然十六国政权多由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建立,但其进入中原以后逐渐被汉化,故十六国的印章

    艺术品 2017年9期2017-10-16

  • 容轩读印—汉代私印(下)
    势。在布局方面,印面安排匀称,略有块面的留红,如“之”字的上部留红,增加印面的厚重感。印中四字排布均匀,间距也较小,字与字之间形成了细小的十字通道。虽然是四字均分印面,但由于四字笔画多寡不同,整个印面也有了轻重变化。韩众 汉代私印。纵14毫米,横14毫米。著录于《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玺印·下》。此印笔画处理十分活泼,富于张力;字形结体也独具匠心,“韩”字突出上部竖笔,“众”字突出下部的流畅修长,形成斜角呼应。四字印的斜角呼应通常是对角的两个字之间的呼应,此印

    艺术品 2017年8期2017-09-29

  • 吴昌硕印中的“墨点”
    ”形成掎角之势,印面方能展现出落落大方、稳稳当当、堂堂正正的伟岸气势。此印出名,也就在此。《石人子室》清·吴昌硕“千寻竹斋”印中,最抢眼的一笔便是这一个墨点,可称“点睛之笔”。像这类墨点,值得细细品味,越品味越浓。《千寻竹斋》清·吴昌硕吴氏刻“丁”字,大多数是用墨点表现的。光这一个字,便集合了吴氏墨点的所有特色。“园丁”这两个字,吴氏刻了很多,“园”字处理大同小异,“丁”字的处理却各有不同,千姿百态。在朱文“园丁”中,是吴氏最大的一个墨点,可以说是“墨团”

    老年教育 2017年7期2017-08-07

  • 容轩读印 ——汉代私印(上)
    印而言,为了适应印面布局的需要,往往会对印文的笔画进行增加或减省。增加笔画的情况比较少,主要是“丁”“山”等笔画极少的字,如“丁苍之印”“长孙山都”等。笔画的减省是汉印文字中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左子豫印”中的“豫”字,“薛就私印”中的“薛”字,笔画减省到极致,但并不妨碍释读。汉印文字的简化,往往通过减省笔画和简化笔意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如“张君宪印”中的“宪”字(“心”部被压缩到极致)、“王子辩印”中的“辩”字、“李赢私印”中的“赢”字,都是通过减省笔画和

    艺术品 2017年7期2017-07-25

  • 篆刻步骤
    对准石章四角蒙于印面,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以防错位。用干净毛笔蘸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图3)。用生宣吸干印面多余水分,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于印面上(图4)。奏刀:执刀分为如执毛笔式之直式执刀和如执硬笔式之斜式执刀,运刀法有冲刀法及切刀法。奏刀先修边缘(图5),次刻制(图6-8),最后填粉修补(图9-11)。刻治边款:以单刀法刻治,即每一笔画均以单次运刀完成(图12)。钤印:先以印刷清理印面,次沾染印泥,后就印笺钤拓完成。印笺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7年10期2017-06-30

  • 巴蜀地区战国到两汉时期铜印章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1枚圆形鼻纽。印面长径3.2厘米。另1枚方形鼻纽。1954~1955年,重庆市巴县冬笋坝战国巴人船棺葬先后共出土铜印章18枚。这批印章的形制很小,基本上是一般所谓的周秦小印。大致可分为六种形式:长方形鼻纽印、覆斗形鼻纽印、圆柱形鼻纽印、扁圆形鼻纽印、近方形鼻纽印、长方形犀纽印等。这批印章的印文,可分为符号文和篆书字两类。符号文印的印文,是由一个或几个单体合并成一印,各印中又多相同的符号。篆文印多是吉利语及敬语之类的私印,有刻“富贵”、“万岁”、“敬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4-02

  • 汉代肖形印图形的再现性特征
    、蝎等都是常见的印面内容,且均具形似、概括、生动特征。首先,这些图形都有很高的可识别度,虽然简单,但观者总能依图形轮廓快速了解印面内容,不会因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造成阅读的困扰。其次,因为印面一般较小,所以在将客观物象转化成图形的过程中,创作者精确地提炼出对象的显著特征,用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概括地总结出印面图形。虽然这些图形看起来比较粗放、简单,但赳赳鹿昂首奔,草间兔侧耳听,丝毫不乏生动性。如果将汉代肖形印图形中的这些动物造型,与霍去病墓前的“伏虎”“跃马”

    艺术评论 2017年2期2017-03-16

  • 临摹汉印的目的
    还要体味在不同的印面环境中选择和组合繁简不同的文字,培养篆刻创作的能力。第二,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汉印章法的基本特征是平正方整。印面布局的基本手法,一是文字或笔画基本平分印面,二是印面文字疏者任疏,密者任密。学习汉印的章法,需要有老实的态度。许多平正的汉印,会让初学者感到章法简单、平淡,不容易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用心去体味汉印平淡中的深意和平正中的变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许多谈论汉印章法的读物,往往过多地强调汉印章法的变化手法,而

    老年教育 2017年1期2017-02-10

  • 对“知白守黑”的现代阐释 ——以汉铸印为例
    本为一公分见方,印面呈正方形,通常为四字平分印面,如下图:山阳尉丞当然也有多字印,除白文印之外,也有朱文印以及朱白相间印。汉铸印形式规整,是讨论“知白守黑”的极佳案例。本文从布白和印文的关系入手,考察了印中点线面的存在方式,在对比了汉铸印和古玺的区别的基础上,对汉铸印布白作深入的讨论。汉铸印中的点在几何学中,点是二维上无限小的面积,是在时间上最简短的形,是一种复杂的(大小比例和形状),一种轮廓鲜明的外切体。[1]作为汉铸印中的点,和几何学中的点不同,有着一

    书法赏评 2016年4期2016-11-21

  • 容轩读印 ——战国古・燕(上)
    马印,体型硕大,印面近70毫米见方,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古印。“日庚都萃车马”是指“日庚都”这个地方官署副车所用的马。战国时代的烙马印,这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实物。此印1892年在河北易县出土,后为著名学者王懿荣购得,现藏于日本京都有邻馆。也有人将“日庚”释为一字,“萃”当读作“焠”,烧灼之意。“日庚都萃车马”印在印面布局上,密其周围,虚其中,风格恣肆,整个印面文字排列成“∪”形,印面共有六个大的圆弧,多条横长线,排列错落有致,长短合度,“萃”字的“卒”部左

    艺术品 2016年7期2016-11-03

  • 容轩读印 ——战国古·楚
    多平行线条,使得印面秩序井然。在章法上,四个字三密一疏,“陈”“都”大,“新”“之”小,呈对角呼应,中部大块留红与四角及字内空间气息流通。在字法上,三个左右结构的字处理方法各不相同,“陈”字两部分左右错位,左耳旁小而偏上,“都”字的“邑”部窄而居中,“新”字两部分左低右高、左欹右正,二字上下咬合紧密,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整体来看,此印恣肆率真,凿刻娴熟凌厉,笔墨意味浓厚。此印印文识读顺序有别于常规的顺时针方向,而是从右向左横向两次排列。篆刻家在刻制一方印章

    艺术品 2016年6期2016-11-03

  • 容轩读印 ——战国古·齐
    马鄟市师齐系官在印面形式上以方形为主,印面作上方突起的“昜都邑圣□盟之”和矩形的“尚□”之异型类极为少见。也有在印文中间加竖线和界格的,界格和边栏一样,粗细程度一般与印文相近,如“左中军司马”和“鄟市师”。齐系私在印面形式上也以方形为主,少数为圆形,其他形状的印面则极为少见。有些圆形印会用到复式框,即圆形框中再置一方形框,方框四角与圆框相接,两框之间的空白处用短线装饰,印文在方框中安排章法,如“孟徒”。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布局,菱形的印面中再置一方形,方形四

    艺术品 2016年5期2016-11-03

  • 名印赏析
    代玺印之一。整个印面布局疏朗,笔画线条内含劲力。这方印虽然没有界格,但字与字之间、字与印边之间的留白十分均匀;印文中的笔画以略带弧度的横线为主,这与完全平直的线条相比,不仅更加自然,而且更加富有力度。“皇”字中的 “白”、“后”字中的“口”、“(玺)玺”字中的转折部分,都被处理成方中带圆、圆中带方,使得笔画在饱含劲力的同时,又不失流畅;“之”字中的两个竖折部分,分别被处理成圆转和方折两种形式。正是由于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使得这方玉印在工稳端庄之中不失变化。

    老年教育 2016年5期2016-06-13

  • 为适应方化印面而讹变的篆法
    刚田篆刻是发生在印面上的艺术,印章形式是篆刻艺术的载体,同时又是其限制,人印文字要依靠印面这个舞台来展示,通过以刀刻石的手段来展示篆刻之美。人印文字要作适合方寸印面的变化调整,使之变为印面的“适合纹样”,笔者曾撰文称之为“印化”。然而印化手段需要入印篆书屈曲回绕、错落移位、“或颇省改”,对入印篆书进行适应印面的改造时将会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破坏篆法的纯洁性,有时会悖谬“六书”。这种现象从古代印章制作一直到明清以来的篆刻创作中都普遍存在,对一些篆法细节上悖谬“

    中国书画 2015年5期2015-05-30

  • 古今篆法的分别与融合
    《说文》,但赏读印面,觉得用繁体的“壹”比用“一”视觉效果要好得多,看来作者是站在篆刻艺术立场上来处理这个字的篆法。再举吴昌硕刻“一月安东令”朱文白文各一方。在这个印文中,“一”是数字的意思,而吴昌硕在朱文印中用了“一”、白文印中用了“壹”的篆法。细读印面,两种篆法置于不同的印面章法环境中都非常自然贴切,如试将两方印中这个字的篆法互换,就会使两方印面都难以容纳消化使之浑然一体。看来吴昌硕在选用这个字的篆法时只是考虑篆刻艺术效果,考虑印面的统一协调,而没有去

    中国书画 2015年4期2015-05-30

  • 闽南瓷糅印赏析
    后者基本为龟纹。印面除了龟和少数寿桃是直接依形雕刻外,其余皆为圆形构图,讲究对称,由印堂和边牙两部分组成,印堂内陷,通过手工雕刻,以阴刻、减地雕、浅浮雕、线雕等技法,表现出纷繁复杂的主题图案;边牙以连续的弧形粗齿纹、锯齿纹等装饰。装饰图案题材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类:龟:在印面上雕刻圆形、椭圆形、亚腰形的龟背纹饰,四周阴刻头、四足和尾。龟背上常刻有楷体、篆体的“寿”“福禄寿”“福”等字,寓意长寿多福。寿字:印面为圆形,四周雕刻菊瓣纹或锯齿纹边牙,中心或单独雕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8期2015-03-19

  • 指印印面特征的运用--CNAS-T18指印项目结果解析
    3)1 前言指印印面特征是民事案件指印鉴定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利用指印印面特征不仅能够检验多枚检材指印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而且在认定同一的前提下,能够认定这些检材指印是同一时间捺印形成[1]。众多的鉴定案例表明,在能够利用指印印面特征的情况下,它不仅解决了模糊指印鉴定的难题,而且能够有效地确定文件的相对制作时间,在民事案件审判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强化鉴定机构指印鉴定者利用非纹线特征进行民事指印鉴定的能力,强化指印印面特征(非纹线特征)运用的思维意识,提高检材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1期2013-10-26

  • 印章印文盖印时间鉴定的实践研究
    定的实践中,印章印面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如木材、橡胶、塑料、石材及各类储墨垫等,不同种类的印面材料其理化特性的稳定性不同,加上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由于受使用条件、保存环境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印文的某些特征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特征我们统称为印文的阶段性特征,特指印章印面在使用、保存、传递、盖印、清洗、修补、注墨等过程中形成的或产生变化的表征印章使用时间的印文特征。其中印章在同一使用阶段形成的或产生变化的,能够客观反映印

    中国司法鉴定 2011年4期2011-01-16

  • 选篆与用篆之一
    ,又要顺乎自然。印面如能顺乎自然之势又得神采动人,作者如能匠心独运又若不经意,此古人所谓“须老手乘以高情”方可得之。章法安排有赖篆法,用篆之法不过选择和变化两个方面,然而因印面制宜恰到好处地选取篆书必须见识广、胸贮千万,才能俯拾即是,游刃有余;变化篆书则必须深通篆法,才能“增损不失六谊”,又须深明分合变化的艺术规律,才能变得有根据,变得有意味。先举几方选篆而得势的印例。齐白石“一代精神属花草”(图1),印面第一眼看去,是右上和左下留空的呼应,在大章法上比较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6年5期200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