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品

  • 安徽省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分析★
    10 年来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并提出适合安徽省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安徽省高质量发展。1 出口结构指标与比较优势测度指标1.1 数据来源与出口结构基于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金额所占比重大于1%以及SITC 两位数分类标准,选取2011—2021 年《安徽统计年鉴》35 类工业制成品中的18 类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18 类指标,占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82.9%,在分析中具有代表性。1.2 比较优势测度指标1.2.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该指标是196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8期2023-11-18

  •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竞争力研究 ——基于国际产能合作视角
    亚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能源产业和数字贸易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三是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推进路径的研究。宋振东和雷宏振(2020)[8]认为要在贸易需求、政治影响、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和贸易便利化发展程度方面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王慧敏(2019)[9]、陈秀娟和邢孝兵(2021)[10]提出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应加快“五通”建设,尤其是运输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通道畅通机制建设。(二)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相关研究一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曾嘉星(20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3年9期2023-10-14

  • 中国对美国制成品出口波动研究 ——基于修正的CMS 模型
    振美国制造业。制成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近年来尽管美国也曾以利益失衡为由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导致双边贸易出现波动,但是不能掩盖中美制成品贸易仍具有很强互补性的事实,两国在很多领域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发展中美贸易仍然互利互惠(张二震等,2019[1];张二震 等,2020[2];沈国兵,2018[3];余振 等,2022[4])。2020 年 1 月中国和美国以签署第一阶段经济贸易协议的方式暂时结束贸易摩擦,但中国对外经贸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29

  • 中南半岛进出口贸易对云南经济影响研究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低技术含量工业制成品和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探讨进出口商品异质性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出口贸易,出口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越有利于云南省经济增长;进口贸易则相反,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商品越不利于云南省经济增长。故云南省应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对外贸易对一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2020年,云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期2022-12-11

  •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现状(一)双边制成品贸易规模从总体来看,2016-2020 年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发展稳步上升,双边制成品贸易总额由2016 年的1560.70 亿美元增至2020 年的2000.87 亿美元,年均增速为6.41%。其中,中国对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以出口为主,中国对RCEP 成员国制成品出口贸易总额由2016年1112.93 亿美元增至2020 年的1358.65 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11%。中国对RCEP 成员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2022-11-02

  • 中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贸易模式实证分析
    济实力。高技术制成品贸易不仅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其高附加值的特征还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我国高技术制成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对推动全国商品对外贸易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能有效增强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一国占据竞争优势地位获得长足发展尤为重要。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政策是否能提高我国高技术制成品的竞争优势可以为推动今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提供参考。2 文献综述现有文献大多研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0期2022-08-17

  • 中国对拉美国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总量与技术结构视角
    国对拉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中拉出口总量的影响情况及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作用效果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中国与拉美地区经济贸易研究的文献涵盖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农产品贸易、贸易结构、竞争合作关系、贸易潜力测算等诸多方面。江时学(2018)指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机遇、挑战和举措。宋海英和胡冰川(2019)判断了拉美替代美国出口各类主要农产品至中国的潜力,划分为潜力有限型、较大型、巨大型,认为潜力发挥受拉美农

    技术经济 2022年2期2022-03-22

  • 中国与拉美国家产能合作国别潜力 ——基于制成品空间动态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贸易结构使中拉关系被污名化,认为中国从拉美掠夺资源,造成拉美“去工业化”[2]。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当中传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型,核心区国家提供大量差异化产品和多样化产品,边缘区国家则专业化生产某种标准化产品。事实上,中拉贸易是基于各自优势和潜力开展的合作,但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因此,中拉合作需超越核心—边缘结构,遵循动态比较优势,挖掘高层次的合作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业成本优势不断弱化,技术、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强化,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年2期2022-03-22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占中国与世界工业制成品贸易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但中国在与韩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中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这一逆差逐年扩大。从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额来看,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总额由1992年的35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509.6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7.86%。与此同时,中国对韩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由1992年的12.36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900.6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7.93%。可见,中国在与韩国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处于劣势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1

  •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影响的分析与检验
    展的作用。工业制成品作为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保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及地区开展了更多的贸易往来,这无疑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工业制成品作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在对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条件等方面,张先锋、刘飞对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8-13

  • 中药炮制成品图谱在中药炮制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程中发现中药炮制成品质量没有一个具体化的参考标准,学生凭借着感官认知来炮制中药[1],中药炮制炒出来的中药成品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包括现使用的中药炮制技术教材里也没有炮制成品“不及”“合格”“太过”三个品种图谱来学习参考,很多学生在炮制技能操作中难以区分什么是“不及”“合格”“太过”三个标准。项目研究选用全国中药职业技能大赛炮制项目里提供的35种中药材,炮制成“不及”、“合格”、“太过”三个标准品,拍摄制作成彩色图谱在中药炮制技能培训应用,帮助我们

    山东化工 2020年7期2020-05-19

  • 中国骄傲
    计,当年中国的制成品产量占世界所有制成品的19.8%,比占比19.4%的美国略胜一筹。自此以后,“世界最大制造业产出”头衔一直由中国拥有。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与最近海岸线的距离约为2500千米。世界上最大的三维LED灯矩阵世界上最大的三维LED 灯矩阵由39 万个LED灯组成,这一纪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创造。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0年4期2020-05-14

  • 安徽省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安徽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产品结构。2017年,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5%和93.5%。比较优势决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模式,决定区域出口产品类别与产品结构。比较优势变化会推动出口产品变化,反映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因此,安徽现有出口产品结构是地方比较优势的体现。当安徽比较优势有变化,则出口产品结构也会有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比较优势动态分析成为区域贸易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方法上一般是利用指数进行比较优势数量化并开展指数的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3-11

  • 中俄工业制成品贸易潜力研究
    、纺织品等轻纺制成品进口需求较大。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落实与发展,中国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与俄罗斯之间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规模势必也会逐步提升,因此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文献回顾很多学者已对中俄贸易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尚静(2015)从中俄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方面研究双边农产品的发展动态,通过贸易竞争性指数和结合度指数对中俄农产品贸易关系和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中俄农产品贸易进一步扩大的建议。[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03

  • 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研究
    大进口国。两国制成品贸易比重逐渐增加,2018年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占两国贸易总量的93.19%。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成为中韩双边贸易最明显的特征。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系统研究始于Balassa提出产业内贸易指数[1],以林德、波斯纳、弗农、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坎姆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入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对产业内贸易模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当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更多致力于实证分析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趋势。郑思宁、杨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2-05

  • “一带一路”广义物流绩效与工业制成品贸易研究
    ,相对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研究较少,而贸易国之间的物流差距研究更少。因此本文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义物流绩效对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影响,以及两国的广义物流绩效差距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二、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物流是工业制成品贸易实现的必要条件,工业制成品贸易促进物流发展。物流国际化与工制造业国际化两者双向作用。如图1所示。图1 物流国际化与制造业国际化双向作用机制(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中定义的“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9年3期2019-11-08

  • Ф12mm螺四切分轧制成品勾头冲出口故障处理分析
    mm螺四切分轧制成品勾头冲出口的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包括通过孔型优化、精轧轧制通道优化等方式有效减少故障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Ф12mm螺;四切分;轧制成品;勾头;故障处理一、引言在柳钢棒线型材生产过程中,通过成品机架轧制Ф12mm的热轧带钢筋,并将其进行四切分轧制,在轧制过程中需要将成品机架的速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最高速度可调至为13.5m/秒,在生产初期,Ф12mm螺四分切轧制成品勾头冲出口故障时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6期2019-09-10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工业制成品贸易潜力研究
    主要产品是工业制成品(SITC5-SITC8),而中东欧国家出口我国的主要产品也是工业制成品,在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上,两国一直保持着较小的贸易份额。因此,说明两国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潜力巨大。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中东欧国家位于“一带一路”区域的拓展区,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从而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潜力的研究有很多。孙金彦(2016)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

    对外经贸 2018年10期2019-01-25

  •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PPX,和工业制成品MPX这三个变量进行分析,选取2005—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初级产品中包括: ①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②饮料及烟类;③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④矿物燃料 、润滑油及有关原料;⑤动植物油、脂及腊。工业制成品包括:①化学品及有关产品;②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纸张和纺织品等 );③机械及运输设备;④杂项制品(包括鞋、服装和家具等)。为了去除单位影响,把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我们对以上数据取对数,分别为:LNG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期2018-05-24

  •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15个省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三大方面,将15个省市分为五类,分别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国际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聚类分析引言2016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速低于2015年,且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增多,主要发达经济体“黑天鹅”事件频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止跌回升、部分品种价格暴涨暴跌,特别是“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在全球环境之下,中国外贸环境也不容乐观,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

    财讯 2018年19期2018-05-14

  • 基于“一带一路”的中欧工业制成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路”的中欧工业制成品贸易互补性研究呙小明,汪世珍,黄 森(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 重庆 400033)欧洲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终端节点,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相关欧洲国家的贸易潜力,选取位于西欧、南欧、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区域中的21个典型欧洲国家为研究对象,鉴于中欧贸易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分析欧洲各国与中国制成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2006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年12期2018-01-06

  • 后金融危机下安徽省主要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评价
    安徽省主要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评价徐李婷, 王 力(安徽三联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根据2006—2016年《安徽统计年鉴》进出口数据及SITC分类,从工业制成品中抽取18类进行结构分析,并运用RCA、RTA指数进行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该阶段虽反映较高附加值的7类为安徽工业制成品主导出口产品,但竞争力仍不敌6类和8类产品。为此,应强调贸易规模与结构统一,着力多元化创新模式建设,提升工业制成品附加值,并针对产品不同竞争力特征采取不同措施,以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9-13

  • 铁素体区轧制IF钢试生产实践
    料成品与常规轧制成品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铁素体区轧制IF钢成品在综合性能上要优于常规轧制成品的,尤其是反映深冲性能的重要指标塑性应变比r值比常规轧制成品的平均值高出约0.2;但试验钢成品表面存在典型的热轧除鳞不良导致的氧化铁皮缺陷,表面氧化铁皮问题是其与常规轧制成品相比存在的劣势,也是制约其大批量生产的主要难题。薄板坯连铸连轧;铁素体区轧制;IF钢;组织结构;力学性能IF钢又称“无间隙原子钢”,通过添加充足的钛、铌等元素,使钢中的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7年8期2017-08-24

  •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逐渐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地位的格局,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是否会对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1990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借助Eviews软件对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之间进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结合我国出口贸易实际发展情况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措施,从而能够为我国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出口贸易结构;碳排放;协整检验

    环球市场 2016年9期2016-09-22

  •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基于WITS数据库,运用G-L指数、MIIT指数和RCA指数,实证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中波、中匈、中罗、中斯制成品贸易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总体上,2000-2014年中捷制成品贸易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中国的竞争优势不显著;SITC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且向产业内贸易演变。关键词:中捷贸易;

    北方经贸 2016年7期2016-08-09

  • WTO、欧盟与美国反规避措施对比分析
    配件的价值应占制成品所使用的全部零配件价值的百分比,而只是规定制成品的价值与所使用的被控规避国家的零配件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足够“小”时,才能对零件倾销行为征税。具体应“小”到什么程度则完全由美国商务部在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后决定:(1)出口厂与美国的组装厂是否存在股份或资金等联系;(2)来自被征反倾销税的制成品的国家的组装件或原材料的进口量是否在进口的制成品被征反倾销税后出现了增加;(3)进口的制成品与在美组装的制成品是否属于同种或同类。2 欧盟反规避措施要求欧

    南风 2016年9期2016-05-14

  • WTO、欧盟与美国反规避措施对比分析
    配件的价值应占制成品所使用的全部零配件价值的百分比,而只是规定制成品的价值与所使用的被控规避国家的零配件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足够“小”时,才能对零件倾销行为征税。具体应“小”到什么程度则完全由美国商务部在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后决定:(1)出口厂与美国的组装厂是否存在股份或资金等联系;(2)来自被征反倾销税的制成品的国家的组装件或原材料的进口量是否在进口的制成品被征反倾销税后出现了增加;(3)进口的制成品与在美组装的制成品是否属于同种或同类。2 欧盟反规避措施要求欧

    南风 2016年26期2016-04-14

  • 区域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环境效应 ——基于安徽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年来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2 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的定量测度运用相关年份《安徽统计年鉴》所给出的数据,以下对安徽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进行详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未分类商品的范畴过广,且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低,本文对其不加以考虑。2.1 各类产品在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地位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1999—2013年,总体而言,在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所占的地位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期2016-03-13

  • 欧盟将苯并(a)芘列入高度关注物质清单
    身及其混合物和制成品都需要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制成品中含有SVHC且质量分数大于0.001,其供应商需要向下游客户及消费者传递信息;此外,当制成品年进口量或出口量超过1 t时,其进口商和制造商还应在该物质被加入SVHC清单后的6个月内向ECHA进行通报,但如果该物质作为某种特定用途的使用情况已经注册过或该物质没有暴露的可能,则可以豁免。(本刊编辑部)

    橡胶科技 2016年9期2016-02-23

  • 我国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分析
    贸易比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总贸易比重等因素来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发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图1 2003-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变动(计量单位:亿元)图2 2003-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发展态势(计量单位:亿美元)(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图1显示,2003-2013年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三大产业年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有所不同。第二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5期2015-12-30

  • 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研究*——对1995—2012年10类商品MS、RCA、TC和IIT的综合评价
    PP)、资源性制成品(RB)、低技术制成品(LT)、中技术制成品(MT)和高技术制成品(HT)等5大类;然后,再将初级产品以外的4类制成品细分为9类(见表1)。其中,RB和LT类产品通常技术水平较低,而MT和HT类产品技术水平较高。Lall的分类很清晰,可反映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进而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演变。表1 商品的技术分类根据表1的分类方法,本文计算出1995—2012年中国各类商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199

    西部论坛 2015年1期2015-09-20

  • 中国工业制成品对法国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林俊锫中国工业制成品对法国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邓俊涛喻美辞林俊锫本文选取UN Comtrade数据库1995~2013年SITC第三版分类标准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借鉴Schumacher(2003)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工业制成品对法国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表明SITC分类一位数的5~9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均存在着较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SI

    中国商论 2015年34期2015-09-09

  • 基于技术复杂度的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及演进研究
    术复杂度的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及演进研究洪世勤(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江苏南京211169)利用SITC Rev.3五位码的出口贸易数据,通过对2001—2010 年中国出口制成品的显示技术附加值指数的测算,对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分布及演进进行了考察。提出应继续做大对外贸易,优化与提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及增强抗风险能力。中国制成品 复杂度 测度方法 出口技术结构0 引 言对贸易结构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技术在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而对贸易品技术

    天津科技 2015年11期2015-06-26

  • 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演变
    对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发现我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中工程类制成品、加工类制成品及电子和电力类高科技含量制成品竞争力逐渐显现。出口商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演化一、引 言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报酬水平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在逐渐减弱,而劳动力素质提高与技术创新的步伐却比较缓慢,新的竞争优势形成须待时日。加之主要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6-23

  • 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研究
    保持传统低技术制成品强大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基本成功;但商品贸易竞争力仍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优势,且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过高,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应促进各类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其价值链的高端,并在某些中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提高整体贸易竞争力。关键词:贸易结构;出口商品;技术结构;贸易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中图分类号:F752;F224.0 文献标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15年1期2015-05-27

  • 巴西中等科技含量制成品贸易背离模式与演进
    西中等科技含量制成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指标动态考察这类商品的背离程度以及背离中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产品比较优势提高等指标(选择中等科技含量制成品研究,是因为这类制成品与资源的关系紧密,可以从一定角度反映一个资源大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二、主要测量指标和数据分类(一)主要测量指标1.净出口率。本文应用净出口率指标来衡量产品的净出口能力:NXRit= (Xit- Mit) / (Xit+Mit)(1)这里NXRit表明了i国产品t的净出口比率,即i国产品t的净出

    税务与经济 2015年6期2015-03-13

  • 阶梯分型、推杆推出的模具结构设计
    ,使之成形合格制成品较困难,废品较多而合格制品的成本价格较高,采用本文新型的阶梯分型、推杆推出的模具结构可解决上述推出结构的不足。图1 阶梯分型、推杆推出的模具结构及组成1 新型的阶梯分型、推杆推出的模具结构设计新型的阶梯分型、推杆推出的模具结构采用金属压铸模具和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相结合,利用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来弥补上述推出机构之不足而达到要求;其结构和工作循环是按填充液方向在制作件的最后充填位置开设溢流槽和排气槽,加装动模镶块、动模套板、定模镶块、定模套板

    机械工程师 2015年7期2015-02-18

  •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禽畜类制成品质量安全研究
    ,人们对禽畜类制成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对禽畜类制成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食品安全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Glynn T T[1]以研究了西方几个国家的消费者对牛排食品安全的估值,David L O[2]基于食品安全角度研究了中国消费者选择偏好,Marcel K[3]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的信息来源,Janneke D J[4]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心。有的学者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1-13

  • 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个大类。初级产品指没经过加工或者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料等。工业制成品指由工业部门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或进行再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工业制成品又可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2]表1 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单位: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张,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使我们的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也在不断枯竭的原因。虽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这些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11-29

  • 奶站取消之博弈分析:基于质量控制视角
    示为高品质原奶制成品的售价;pl:检测显示为低品质原奶制成品的售价;C:加工企业关于原奶品质提高技术的获取与推广费用;L:消费者索赔。(2)模型假设2 模型构建(1)奶站收购原奶模式在该模式下,奶站以不同价格收购奶农不同品质原奶,并对原奶进行初步分级,将高品质原奶与低品质原奶相比较,加以不同辅助成分进行“伪装”,使之质量水平“貌似”达到高品质水平。加工企业仍以不同价格收购检测显示为低品质与高品质原奶,且再次分级,对检测显示不同品质原奶以不同工艺水平进行加工

    物流科技 2013年10期2013-09-03

  •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及优化对策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总额呈递增趋势,从1980年的91.14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005.45亿美元,增加了11.0倍;出口比重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50.30%下降到2011年的5.30%。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也呈递增趋势,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7978.36亿美元,上升了199.6倍;出口比重显著上升,由1980年的49.70%增长到2011年的94.70%。1981年,我国工业制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2013-08-15

  • 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0 为工业制成品)。并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对1980-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量中所占比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此30年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初级产品方面。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呈现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50%左右,下降到2011年的5.30%,2007年为历史最低点,为5.04%。从具体产品来看,1980-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5期2013-06-28

  • 人民币汇率和FDI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商品。本文将0—4类视为初级产品(SITC0-4),5-9类为工业制成品(SITX5-9),其中 5、7类视为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57),6、8类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68)。由图1可知,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从1981年的53.4%上升到2011年的94.7%,中国已逐渐从以出口资源能源类初级产品为主,转向更多地出口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

    对外经贸 2013年4期2013-06-08

  • 我国制成品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
    货物贸易尤其是制成品出口贸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粗放型特征较为明显,而长期以低端嵌入的方式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容易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从而形成一种所谓“低端道路”的路径依赖[1-2]。许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出口贸易“只赚数字不赚钱”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低端嵌入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中国外贸发展备受诟病的焦点所在。二是与中国货物贸易发展极不相协调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通信科技的突飞猛

    中国软科学 2013年2期2013-01-28

  • 东盟五国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门,与此同时,制成品出口额迅速增长。1980-2008年,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额从168.4亿美元增加到5792.9亿美元,年均增长1.23倍。东盟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如何、比较优势何在?一 前 言国际上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是波特(Michael E.Porter) 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国家钻石”模型,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取决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1-22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汇改制度以来,由于受到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力的双重压力,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升值的态势。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对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自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的态势,特别是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以强大攻势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效应主要是对我国出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1-01

  • 我国出口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评估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出口价格恢复较快上涨,主要是由输入型价格因素推动的。国外需求、国外物价和美元汇率对我国出口价格上涨也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且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出口数量扩大、人民币汇率小幅度贬值和国内物价等国内因素抑制了出口价格的上涨,并消化吸收了大部分由国外因素引致的出口价格涨幅,但国内因素对出口价格涨幅的消化吸收能力正在弱化,由国内因素引致的出口价格降幅从2010年一季度的11.88个百分点下降到2011年一季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3期2012-10-30

  • 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
    贸易来讲,工业制成品是两国贸易的最主要产品,而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两国的贸易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中韩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及问题1.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贸易中某一产业同时有进口和出口的,表现出在该产业之内所进行的产品贸易,也被比喻成“双向贸易”和“重叠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其一

    中国商论 2012年31期2012-07-14

  • 皖苏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实证比较分析
    01)皖苏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实证比较分析王 力(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2000-2009年,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6类为主导,江苏以7类为主导,且安徽相对江苏结构相对“匀质化”。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可能归结于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出口规模粘性,安徽绝大多数产品出口变化速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1-05

  • 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环境污染的TKC检验与对策
    0870)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环境污染的TKC检验与对策战玉锋,罗丹程,周明哲(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沈阳 110870)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实力逐渐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而我国工业制成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凸显。选取1990—2008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数据以及环境污染数据,把EKC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研究中,通过建立CUBIC模型,验证我国EKC曲线的形状,在此基础上把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05

  • 青海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中的所占的相对比重来评价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劣是研究学者经常采用的衡量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青海经济的不断发展,青海省对外贸易结构正逐步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用EXI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IMI表示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结构,EXP表示初级产品出口贸易结构,IMP表示初级产品进口贸易结构,由下列图表可以看出,从1986 ~2010年,青海省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 (X)从1986 年的0.26 亿美元增加到

    中国商论 2011年35期2011-08-29

  •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现状
    易子芳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现状□文/陈方方1易子芳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要。本文着重分析工业制成品现状,从中找出工业制成品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工业制成品;出口;现状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总体规模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制成品自身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涨到2008年的13,527.36亿美元,上涨了150倍。其中,2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4期2011-08-15

  • 出口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转变。浙江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从1997年的86.1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283.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43%,而初级产品的增长幅度不大,从1997年的14.8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6.9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0.9%。相应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从1997年的85.2%上升到了2009年的96.5%,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从1997年的14.8%下降到了2009年的3.5%,工业制成

    浙江经济 2011年15期2011-05-25

  • 空间经济集聚理论的兴起与演进
    讲,对农产品和制成品的偏好相同,因此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表示总效用函数,表达式如下:公式(1)中,M表示制成品数量,A表示农产品数量,μ表示在制成品上的支出比率。由于制成品是异质的,因此我们用mi表示每一种制成品的数量,假定制成品M符合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其中,ρ表示消费者对制成品多样性的偏好程度,当ρ趋近于1时,制成品之间几乎是完全替代的;当ρ趋近于0时,制成品之间的替代性很低。我们用σ表示两种制成品之间的替代弹性,σ与ρ之间的关系为给定收入Y和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4期2010-08-24

  • “亦敌亦友”的中国-东盟贸易关系——基于RCA指数的分析
    量的中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比较优势用RCAx1z表示,RCAm1z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中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比较优势。其中RCAm1z=(M1z/M1)/(Wz/W),M1z为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口额,M1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额。如果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的RCAx1z值大(比较优势突出)。东盟的RCAm2z值大(比较劣势突出),则中国和东盟在工业制成品上有互补性。互补的程度用index12表示。在多种产品贸易存在的情况下,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我们用各行业的互补性指数的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2010-05-24

  • 金融危机下制成品出口价格纵横谈
    “世界工厂”,制成品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地位至关重要。因而,十分有必要對现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贸易的价格走势做出客观评价。纵向视角:从显灵到失灵的“马铃薯效应”温总理在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实际上,2008年10月份以前,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是风声鹤唳,但实体经济受到的打击要远远小于虚拟经济,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因此,单纯从海关编制的价格指数上看,20

    中国对外贸易 2009年8期2009-09-27

  • 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贡献分析
    是指,随着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升级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通过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特别是凭借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东道国一方面能够更多地进入全球工业体系之中,对技术、产品、营销和融资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也可以通过参与出口市场的竞争,分享国外优秀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东道国企业管理水平。另外,东道国通过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可以大量出口,从而扩大生产规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1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