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蒙德

  • 我存在是因为有你的存在
    名社会活动家德斯蒙德·图图用非洲南部祖鲁语“ubuntu”一词描述了这个小女孩的思维方式。“ubuntu”的意思是“我存在是因为有大家的存在”,这是非洲的一种传统价值观。图图这样解释这个概念:“非洲人有一种叫作“ubuntu”的东西,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因别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与大家紧紧相连。在他们看来,‘孤独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你为群体的共同利益而工作,所以你存在于群体中。当你有了归属,也就有了你自己。”(摘自《讽刺与幽默》)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21期2023-06-04

  • 我存在是因为有你的存在
    名社会活动家德斯蒙德·图图用非洲南部祖鲁语“ubuntu”一词描述了这个小女孩的思维方式。“ubuntu”的意思是“我存在是因为有大家的存在”,这是非洲的一种传统价值观。图图这样解释这个概念:“非洲人有一种叫作‘ubuntu的东西,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因别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与大家紧紧相连。在他们看来,‘孤独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你为群体的共同利益而工作,所以你存在于群体中。当你有了归属,也就有了你自己。”(泉 竹摘自《讽刺与幽默》2023年2月24日)

    读者 2023年9期2023-05-26

  • 美陆军在非洲搞培训,瞄着中俄
    部少将托德・瓦斯蒙德10日在出席美国陆军协会年会时表示,“随着陆军重新关注中国,以及俄罗斯构成的严重威胁,我们认识到在非洲积极竞争很重要”,中国和俄罗斯非常了解非洲的战略意义,他们试图利用信息、经济杠杆和军事活动来影响非洲。《防务新闻》称,美国陆军希望“安全部队援助旅”第二旅能最终帮助非洲伙伴融入北约部队。但瓦斯蒙德说,中国和俄罗斯的活动使这项任务变得复杂。《防务新闻》分析认为,瓦斯蒙德的讲话反映出“安全部队援助旅”的最新动向,其在加强美国与非洲的军事关系

    环球时报 2022-10-122022-10-12

  • 在绝望中追寻自由
    和吉尔伯特·奥斯蒙德的歹毒圈套里。在伊莎贝尔眼中,梅尔夫人虽然是美国人,但是却是被欧洲文化彻底同化的美国女人。她是欧洲人身上所具有的高贵优雅、才艺卓绝的代表。而欧洲文化的华贵与高雅正是伊莎贝尔内心一直想要追寻的精神。在伊莎贝尔的姨父去世之后,她带着巨额遗产去往意大利。梅尔夫人想要从纯真无邪的伊莎贝尔手中骗取这笔巨额财产,因此将长期移居欧洲的吉尔伯特·奥斯蒙德介绍给她。奥斯蒙德看似富有教养、优雅高贵,实则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是一位十足的美国“半吊子艺术家”。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5期2022-07-06

  • 新女性的热爱与追求 ——论伊莎贝尔的回归
    半吊子艺术家奥斯蒙德,从此陷入了婚姻的牢笼。在经过了不幸的婚姻之后,伊莎贝尔回到花园山庄陪伴即将去世的表兄拉尔夫。这时,她的美国追求者戈德伍德于花园山庄再次求婚。但是,她毅然决然选择返回罗马,回归家庭。目前,伊莎贝尔选择返回罗马、回归家庭的动机成为国内外批评家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社会、家庭和作者自身等角度分析伊莎贝尔回归家庭的动因。本文主要从19世纪中后期出现新女性的影响、伊莎贝尔对欧洲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伊莎贝尔回归家庭的动因。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01

  • 冰雪人物志:加拿大花滑黄金一代难逃伤病魔咒
    凯特琳-奥斯蒙德,1995年12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奥斯蒙德两岁开始滑冰,并跟随她的姐姐一起训练。由于当地在暑假期间缺乏冰场,他们前往蒙特利尔训练。1998年,她开始了自己的滑冰事业,并成为世界上最性感的花样滑冰选手,此外,由于她的运动技巧,奥斯蒙德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高度关注。2011-12赛季,奥斯蒙德第一次参加加拿大锦标赛。她是第一个在短节目后,领先于卫冕冠军辛西娅,以及2011年铜牌得主艾米丽-拉科斯特。可惜,奥斯蒙德最终获得铜牌。2012年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2021-09-10

  • 女性主义视角下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的悲剧精神
    痕,在圆滑的奥斯蒙德的追求下,伊莎贝尔彻底沦陷,接受了他的求婚。在求婚的镜头中,镜头的前景是一直在不停叙说的奥斯蒙德,伊莎贝尔的镜头形象相当渺小,并且灯光昏暗,这暗示着奥斯蒙德在她面前已经牢牢掌控着生活的话语权,在奥斯蒙德那命令式的语气中,她深陷命运的漩涡。在三年的婚姻生活中,伊莎贝尔因失去孩子和丈夫的背叛而变得毫无生气,她所居住的辉煌的宫殿般建筑越来越像一座囚禁她的牢狱,屋内家具、古董等发出的清冷之光不时地映衬着她的凄凉。她那曾经青春活泼的卷发早已变得毫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16

  • 什么是DNA折纸技术
    研究员保罗·罗斯蒙德。他将自己研究出的这项新技术,称为“DNA折纸术”。多年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DNA结构的研究,并发明了一种所谓的“DNA折纸术”。“DNA折纸术”就是将天然DNA单链中的长链进行反复折叠,并用短链加以固定,由此就能绘出方形、星形等一系列对称的DNA图形。半导体行业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据了解,在IBM的构想中,利用DNA分子结构研制的芯片上,其电子线路间的距离将仅为6纳米左右,相比起45纳米标准,这将是一个大幅改进。利

    科学导报 2020年67期2020-11-02

  • 澳议员竟要求华裔自证“忠诚”
    ita工作的奥斯蒙德·邱还在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以《我生在澳大利亚,为什么就要和中国“割席”》为题对有关行为提出质疑。《环球时报》记者15日尝试联系奥斯蒙德·邱就相关事宜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参议院一委员会14日举行听证会,本欲讨论澳移民社区面临的问题,但3名受邀出席听证会的华裔公民,却被来自塔斯马尼亚州的对华鹰派议员埃里克·阿贝茨要求当场表态,“是否愿意无条件谴责中国共产党的专制”。报道显示,这3人分别是奥斯蒙德·邱

    环球时报 2020-10-162020-10-16

  • 跑的太快的斑马
    [英]珍妮?德斯蒙德和朋友在一起该不该顾及(jí)朋友的感受?相信读了这本绘本,你会从斑马的身上找到答案。绘本中的斑马、大象和小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斑马在玩耍时只顾自己,忽视了朋友们的感受,结果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朋友相处时应懂(dǒnɡ)得换位思考、包容和接纳,从而让友情变得更加美好。斑bān马mǎ有yǒu两liǎnɡ个ɡè最zuì好hǎo的de朋pénɡ友you,大dà象xiànɡ和hé小xiǎo鸟niǎo。他tā们men三

    学苑创造·A版 2020年5期2020-07-04

  • 梦想聚集地
    2017年为德斯蒙德·图图设计的拱门。Design Indaba 10x10低成本住房项目,2009该项目挑战了南非10个建筑团队,目的是为该国的低成本住房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呼声最高的设计师来自于MMA工作室的Luyanda Mpahlwa,他们设计了沙袋解决方案,这一设计灵感来自当地Mud-and-wattle建筑技术。其中10所独栋房屋是在2009年开普敦的自由公园镇建造。点亮,2014年对于“点亮”项目的设计,Design Indaba与Faith4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5期2020-06-03

  • 伊莎贝尔的心路历程
    伊莎贝尔嫁给奥斯蒙德前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她的人格便相应受“本我”支配。同时,在受“本我”支配阶段,主要有三种“力比多”能量存在于她体内,驱使着她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分别表现为对“新奇”“完美”和“自由”的追求。(一)追求新奇伊莎贝尔前往欧洲之前,一直在美国生活,当杜歇夫人初见伊莎贝尔时,她的生活处境:破旧的老房屋、凄凉的房间、庸俗的大街和冰冷的雨,无不烘托一种沉闷的氛围,再把目光转向伊莎贝尔,“她盯着书本,竭力集中思想,最近因为她思想总爱飘忽不定,她费了很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2-27

  • 卡尔·朗格
    “我叫汉斯·欧斯蒙德斯。”“汉斯·欧斯蒙德斯。”他走到桌旁,把这个名字写在一个信封的背面,然后转过身,说:“好了,就这样吧。”他们走了。卡尔·朗格站在窗边,看着车子开动,开走了。他进厨房,注视镜子里的自己。他突然想起来他要回电,接着却把这个念头丢到一旁。他拿出蓝色的塑料洗脸盆,往里灌满了热水,然后进卧室拿了剃须刀和一把剪刀。几分钟后他的胡子没了。他看着自己想:他干嘛要问我在超市买没买过东西?他倒了盆里的水,把盆放回柜子里,去打电话。“我是卡尔。妈过来了,你

    湖南文学 2019年7期2019-07-30

  • 伊萨贝尔回罗马去了
    及吉尔伯特·奥斯蒙德。她先后拒绝了婚恋市场上热销的前二者,而最終选择了不受欢迎的奥斯蒙德,定居罗马。婚后生活不幸,伊萨贝尔因表兄拉尔夫·杜歇的病有了一个逃离的机会。然而,最后,伊萨贝尔回罗马去了。伊萨贝尔与奥斯蒙德的结婚可以说是小说中另一人物梅尔夫人一手谋划的结果,当伊萨贝尔终于看清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这两人的真相,并且有了摆脱他们的机会时,“伊萨贝尔回罗马去了”这一行动开始变得令人费解。但既然小说作者相隔二十余年后曾对小说做过修订而未改动结局,我们只好认为

    美文 2018年21期2018-11-27

  • 《血战钢锯岭》的人文视角
    期间美国英雄戴斯蒙德·道斯真实事迹改编的《血战钢锯岭》(HacksawRidge,2016),从人文性的视角来讲述残酷的战争故事,给予参战个体现实与终极两个层面上的人文关怀,而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也与电影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有关。一、人文视角下的个体电影中的人文性首先便落实在对个体的关注和尊重上,关注和尊重的对象包括人的价值、尊严、生存的权利和意义,乃至人的精神生活等。而人文性又是多层次的,其中包括现实层次上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层次上的人文关怀

    电影文学 2018年7期2018-11-15

  • 电影《血战钢锯岭》的批判性叙事解读
    上战场的军医戴斯蒙德的形象;传统的战争电影以国家意识为英雄诞生的最高精神准则,而《血战钢锯岭》表现的则是宗教信仰对英雄的成就。虽然影片的视觉表现形式依然是非常主流的好莱坞大片艺术形式,但是影片在塑造戴斯蒙德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在对战争、人性做出批判性叙事,表述了导演梅尔·吉布森的个人观点。一、战争的批判反战是战争电影的恒久主题,甚至很多时候被电影人当作是艺术职责一般看待,对战争场景的反观与描绘反而是对和平年代的热爱使然。对于战争的批判不仅表现在视觉艺术上对于

    电影文学 2018年12期2018-11-14

  • 由《血战钢锯岭》看美国电影的战争叙事
    来交代主人公戴斯蒙德在入伍之前的生活)。而戏剧冲突则能“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当这些矛盾现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和行动发生联系时,则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纠葛或冲突,人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不和谐,人物自身性格及思想上的各种冲突或斗争等。矛盾是构成电影剧作情节的基础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也是揭示生活本质、创造典型形象的重要途径”。在战争电影中,由于事关生死甚至两国存亡,戏剧冲突往往能被上升到最强有力的程度。在《血战钢锯岭》中,戏剧冲突主要

    电影文学 2018年1期2018-11-14

  • 《血战钢锯岭》的镜头语言与美学特征
    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人物形象。《血战钢锯岭》塑造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呈现的血肉模糊的战争场面,以及表现的反战、人性、信仰等主题内容都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深处。2016年12月,《血战钢锯岭》入选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2017年2月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以及最佳影片提名。从表现内容来看,《血战钢锯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钢锯岭之战,另一个是远离战争的和平生活。影片从故事内容到视觉形式都遵循了冲突美学与真

    电影文学 2018年2期2018-11-14

  • 《血战钢锯岭》的暴力叙事解读
    故事,以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为原型,塑造了一位非典型的战争“硬汉”形象,在收获了来自世界的掌声的同时荣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剪辑奖、当年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次年美国演员工会奖电影最佳动作群戏奖,还入选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2016年度“十佳电影”。在影片《血战钢锯岭》中,故事发生在冲绳战役中美军夺取钢锯岭这一关键节点上,在6次攻岭失败并损失了3个营的美军力量后,戴斯蒙德所在的战队再次上岭,开始了一场不惜一切代价的血腥

    电影文学 2018年3期2018-11-14

  • 《血战钢锯岭》的影像叙事与表意
    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从细节到整体、从个人到国家部分还原了冲绳战役的诸多战争场景。戴斯蒙德·道斯的经历颇具传奇性,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坚持自己服役上战场是为了拯救他人而不是以杀人为目的,最终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名受伤战友。电影《血战钢锯岭》并没有过于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只是用丰富的电影语言构建了戴斯蒙德的传奇经历,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都一一呈现在银幕之上,并用具象的、具有冲击力的影像实现了大

    电影文学 2018年2期2018-11-14

  • 04扫地出门
    增反减,马修德斯蒙德决意深入贫困社区,一探问题的核心。2008年5月,德斯蒙德住进了密尔沃基南部的一个拖车营。同年9月,他搬至北部旧城区的一处出租房。当时还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德斯蒙德笔耕不辍,记录濒临被驱逐群体的日常生活: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家中的水槽长年堵塞,暖气电力说停就停。房客们使尽浑身解数,把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交租,却依旧阻止不了跌至绝境的命运。在这本精彩却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德斯蒙德带领读者走访了密尔沃基的贫困社区,娓娓道来8个在绝境边缘的美国家庭

    机电信息 2018年22期2018-08-21

  • 战争片中信仰的诠释 ——《血战钢锯岭》作品探析
    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基督徒战士在战争中拒绝携带武器,作为医疗兵救死扶伤,并在惨烈的冲绳战役中凭借自己坚定的信仰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人生故事。这部影片豆瓣评分8.7,在战争片好评榜中排名第39位,全球票房1.64亿美元。为什么会有如此佳绩?笔者认为这部片子讲述战争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信仰,把信仰描述得比战争更为震撼,让人扪心自问,久久不能忘怀。一、不幸童年时树立信仰(一)战争洗礼后的父亲戴斯蒙德的父亲托马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2018-01-27

  • 《血战钢锯岭》:没有武器,不代表没有力量
    场上,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所以他成了一名军医,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的排挤。尽管戴斯蒙德·道斯没有武器,但他在冲绳岛战役中救下了75名战士,成了一个传奇。为了真实再现惨绝人寰、尸横遍野的战场,导演梅尔·吉布森将澳大利亚悉尼西南部郊区布伦格利的一个农场炸毁,伪装成钢锯岭的顶端,成功拍出了几万平方米的浴血战地场景。梅尔·吉布森坚持“纯实拍”完成拍摄,所有戏份均采用实景拍摄,其中“火烧鬼子”的戏份是采用特殊火直接“喷烧”真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2期2017-12-26

  • 天地阅读
    誉勋章获得者德斯蒙德·道斯的真人真事创作的军事文学经典,并获得德斯蒙德·道斯遗产基金会授权出版。日军密集如蜘蛛网一样的丛林攻势,轻重型机枪从各种刁钻的角度射来,“地狱恶魔”毫不停顿地收割着美军士兵的生命。在如此惨烈的情况下,美军第77步兵师医务兵德斯蒙德·道斯却坚持不持武器辗转于美军在关岛、菲律宾莱特岛、冲绳岛的整个太平洋战场。并参与了美军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史无前例的残酷战役———钢锯岭战役。日军的高射炮、迫击炮、步兵炮、掷弹筒劈头盖脸,两军的拉锯战瞬间让钢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0期2017-12-05

  • 从历史到影像:《血战钢锯岭》改编分析
    得荣誉勋章,戴斯蒙德·道斯就是其中一个。他在珍珠港事件后应征入伍,但是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戴斯蒙德只想当军医救人,拒绝触摸枪。在冲绳战役中,没有武器的戴斯蒙德在钢锯岭秉承着“再救一个”的信念在日军的炮火中不断地营救战友甚至是敌军。由于戴斯蒙德救下的人太多,最后统计时只好取他本人与长官回忆的平均数75个。为了表示对历史文本的尊敬,电影有意在最后十几分钟以纪录片的形式给观众展现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包括戴斯蒙德年轻的时候接受授勋、与妻子接吻的场景,以及对已经垂垂

    电影文学 2017年11期2017-11-16

  • 安德鲁·加菲尔德:角色的诠释之旅
    锯岭》中扮演戴斯蒙德·道斯一角时,便遭遇了这样的两难境地。道斯是二战时的一位美国军医,由于和平主义信仰而拒绝配枪,他在没开一枪的情况下,成功拯救了75条生命。这些举动让他成为首位被授予荣誉勋章的拒绝服兵役者(出于道德和良心而拒绝服兵役的人),而该勋章是美国用以嘉奖超出职责范围的个人英勇行为的最高军事奖章。加菲尔德并非首次挑战饰演名人。他曾在《蜘蛛侠》系列电影中两度出演了同名角色。在他看来,这给他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压力感。“蜘蛛侠在人们的想象中十分鲜活,每个

    时代英语·高三 2017年5期2017-11-16

  • 叙事学视角下电影《血战钢锯岭》之主题
    期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还原了戴斯蒙德在冲绳战役中在没有任何武器与队友支援的情况下,救下75名战士的传奇事迹。影片完美地再现了戴斯蒙德的传奇人生,高度重现了冲绳战役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残酷影像。该片上映后,凭借良好的口碑赢得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称号。导演梅尔·吉布森凭借该片获得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称号;影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最佳剪辑两项大奖。影片当之无愧地成为近年来历史战争题材影片中的上乘之作。影片中男主人公戴斯蒙

    电影文学 2017年15期2017-11-15

  • 救赎之后,愿钢锯岭永远沉寂
    军医,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来自美国的弗吉尼亚。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瘦弱的戴斯蒙德志愿成为救死扶伤的军医而应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终不愿拿起枪支操练,为此宁愿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军事法庭。几经周折,戴斯蒙德最终和战友来到了钢锯岭。枪林弹雨,转瞬之间无数人应声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仅凭一己之力拯救了数十条濒死的生命……焦黑的钢锯岭,是留在史书上的一道伤痕。它无声横亘在冲绳,记录下那些最黑暗的日与夜。电影《血战钢锯岭》就带我们重回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7年2期2017-08-13

  • 新里程
    程。哈达威与戴斯蒙德·梅利韦瑟相识于幼年,两人都出身于孟菲斯宾汉姆顿的贫民窟。在201 1年,梅利韦瑟打电话来问哈达威,有没有兴趣参加母校莱斯特初中的一场校友比赛。“我两天后答应了,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哈达威说,“从那以后我就成了那的教练。”在那年秋天,哈达威在莱斯特中学,梅利韦瑟的手下当起了助教。几场比赛后,哈达威代替了自2009年起就与结肠癌作斗争的梅利韦瑟,成了学校的主帅。“每次要接受化疗时,他都根本没办法坐在场边,因为他毫无力气,所以他问我能

    扣篮 2017年6期2017-08-08

  • 灵魂之重
    人。”主人公戴斯蒙德·多斯是虔诚的基督徒,而年少时与父兄的家庭经历,让他更加严酷地理解了这条诫命。有人说,神说“不可杀人”单指谋杀,战场杀敌则不属此类。可戴斯蒙德依此决定,再也不拿起武器对准别人,无论是谁。我无意评判他的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只是在片中以及片外,此举让他的上级、战友、家人与豆瓣上的影评家们气愤不已。“大敌当前,你就不能暂时放下你那该死的信仰吗?就不能拿起枪,哪怕是装装样子吗?难道还有比国家、战争更大的事情吗?”国家、战争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如若

    中国三峡 2017年5期2017-06-21

  • 从未杀敌的二战英雄
    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戴斯蒙德·道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一位良心反战者(在美国,那些由于道德或宗教信仰原因不肯服兵役的人被称为良心反战者,比如拳王阿里)、一位特别的美军下士,同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英雄。戴斯蒙德曾因为不愿持枪上战场,被美国军事法庭审判,最终却凭借无人匹敌的意志力,坚持留在军队成为了一名没有武器的医务兵。在太平洋战场最激烈的冲绳岛战役中,戴斯蒙德赤手空拳,冒着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7年1期2017-05-20

  • 人性掩盖下的爱国主义
    影片内容梗概戴斯蒙德·道斯是一个四口之家中最小的孩子,家庭成员有参加过一战的老兵父亲老道斯,还有母亲和哥哥哈尔。戴斯蒙德的成长经历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两件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小时候,一次和哥哥打架,因一时冲动捡起地上的砖块将哥哥打晕,险些要了哥哥的命。还有一件事是戴斯蒙德的父亲老道斯的三位最好的朋友都在战争中阵亡,导致父亲出现间歇性精神障碍。有一天晚上,父亲挥舞着手枪险些伤到戴斯蒙德的母亲,戴斯蒙德实在看不下去,夺下父亲的手枪对准他。在母亲的

    轻兵器 2017年8期2017-04-27

  • 《血战钢锯岭》原型大揭秘 ——拒绝拿枪的“开挂”战神
    ●佩珊电影中戴斯蒙德用绳索将伤员一一从高地送下去。战争大片《血战钢锯岭》自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戴斯蒙德·道斯像一个“开了外挂”的战神。在死亡人数将近20万的冲绳岛登陆战中,他赤手空拳,冒着整个日本军队的狂轰滥炸,独自救回了75名战友的生命,并因此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杀害任何敌人却获得这枚勋章的美国军人。一、儿时的信念1919年,戴斯蒙德·道斯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市。在他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在屋子里挂上框裱过的《

    山海经 2017年1期2017-04-11

  • 《血战钢锯岭》: 梅尔·吉布森再现“勇敢的心”
    军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一同经历了人生起伏,最终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信念的伟大和电影艺术的魅力。我们当然记得21年前梅尔·吉布森为观众奉献的经典之作《勇敢的心》,如今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人类战场,为观众谱写一曲人性颂歌。《血战钢锯岭》以饱满热忱的眼光,审视了伟大救助者的故事。影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现实中的戴斯蒙德·道斯也在片尾出现。“血战钢锯岭”是太平洋战争“冲绳战役”中的最后一战,对于很多士兵而言却是“人生最后一站”。在这场战争中,拒绝持枪的戴斯蒙德·道斯

    综艺报 2016年24期2017-04-11

  • 让我再救一个
    于二战医务兵德斯蒙德·多斯,讲他在地狱般的战场如何选择。德斯蒙德在童年玩闹时用石头砸晕过弟弟,在战栗中开始铭记《圣经》里“杀人是第一重罪”的训诫。成年后,他不再忍受酗酒的父亲对母亲家暴,夺枪过来顶着父亲的脑门,看着父亲痛哭流涕……那一刻,他突然感觉自己正在第二次“杀死”父亲。一战期间,父亲第一次被“杀”。父亲提到好友亚提,穿上帅气军装被姑娘簇拥时是多么自豪,而走入战场后背就被击穿,瞬间肚破肠流,血染军服……兄弟一个个被战火毁掉,战后成了一座座墓碑,而他退役

    中国青年 2017年2期2017-02-16

  • 《贵妇画像》象征艺术手法探究
    别墅的主人是奥斯蒙德,伊莎贝尔认为奥斯蒙德举止优雅、言谈诙谐,与其相处总是能够感受到轻松愉悦,所以她认为奥斯蒙德能够给予她所追寻的自由与幸福,于是她来到山顶别墅。金色阳光、郁郁葱葱的树林、宁静的空气使得伊莎贝尔的心完全被俘获了,她感觉实现了梦想,找到了向往的圣地。伊莎贝尔同奥斯蒙德结婚,她认为婚后的生活还会是自由多彩的,自己的梦想终于能够实现。但是这一切都是伪造的,都是奥斯蒙德的伪装,窗上的铁链不是为了与外界进行交流而是为了防止外界的干涉。在婚后,奥斯蒙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1-28

  • 看《血战钢锯岭》的另一种途径和角度
    讲述了主人公德斯蒙德从少年到参加冲绳战役的前半生,尤其浓墨重彩地突出了德斯蒙德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很明显,他是一位英雄,一位圣徒,但就不是一位可感可亲可触的人。德斯蒙德出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父亲因战争后遗症而备受折磨,酗酒、家暴,然而这些似乎对小德没有丝毫影响,他依然顽强地出落成一枚阳光强壮的小鲜肉。初次恋爱即能抱得美人归。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可以抛下热恋的女友,义无返顾地踏上运兵车。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饱受同袍欺凌,却始终不改报效国家之忠心。第一次上战场就

    创作评谭 2016年6期2017-01-10

  • 不拿枪取得的胜利才是真胜利?
    演的小镇青年戴斯蒙德·道斯,肩负起传递上帝力量的责任,并成功地让观众相信了他所叙述故事的真实性。《血战钢锯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之所以具备改编价值,是因为人物原型拥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他想冲上战场为国效力,却因为信仰上帝,不愿意拿起枪作战。当镜头转向血腥的占领钢锯岭的现场,当一个个刚刚建立起感情的战友纷纷倒于血泊中,当每个人在日军压迫式的扫射下疯狂地寻找武器时,戴斯蒙德依然不肯拿起武器复仇。他的军医身份,要求他把救人当作第一使命。杀人与救人,构成了这个

    新民周刊 2016年49期2016-12-26

  • 从未杀敌的二战英雄
    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戴斯蒙德·道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一位良心反战者(在美国,那些由于道德或宗教信仰原因不肯服兵役的人被称为良心反战者,比如拳王阿里),一位特别的美军下士,同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英雄。戴斯蒙德曾因为不愿持枪上战场,被美国军事法庭审判,最终却凭借无人匹敌的意志力,坚持留在军队成为了一名没有武器的医务兵。在太平洋战场最激烈的冲绳岛战役中,戴斯蒙德赤手空拳,冒着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10期2016-11-23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
    的男性权威者奥斯蒙德的陷阱,可见伊莎贝尔“新女性”形象的局限与矛盾。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新女性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亨利·詹姆斯,女性主题几乎占据了他的大部分作品。无论是其早期代表作《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还是后来的《波士顿人》,其作品中都无形地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他被誉为“伟大的女性小说家”。詹姆斯的女性主题创作风格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他出身于一个有钱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哲学家、神学家却为人专横野蛮,其童

    名作欣赏 2016年30期2016-08-15

  • 澳大利亚对华签证费远超欧美
    席执行官马姬奥斯蒙德说:中国游客有理由发问,为什么他们要被收取135澳元的签证申办费,而其他国家的游客只需支付20澳元。这将会向即将成为我国最大旅游市场的中国发出错误的信息,即我们对他们的旅游来访毫不在意。 报道称,去年进入澳大利亚的外国游客数量增长6.7%,达到670万人,他们的消费额也增长13%,达到348亿澳元。奥斯蒙德说:国际性的研究已经表明,具有竞争力的签证改革能够在三年时间内使入境游客人数平均增长5%至25%。如果将这一提升潜力应用在中国市场

    环球时报 2016-02-242016-02-24

  • 天下
    镑。英国 “戴斯蒙德”风暴12月7日,英格兰西北部的卡莱尔市,“戴斯蒙德”风暴引发暴雨和洪水,救援人员在疏散被洪水围困的人。5日,“戴斯蒙德”风暴席卷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超过100个地区发布了洪水警报。在重灾区坎布里亚郡,24小时内降雨量几乎相当于常年一个月的降雨量。“戴斯蒙德”是英国近来遭受到第四个强烈风暴。英国 圣露西节12月11日,约克大教堂举行圣露西节游行。圣露西节又叫迎光节,是瑞典的传统节日。每到12月13日这一天,瑞典所有的企业、学校、商店都要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51期2015-12-17

  • 伊莎贝尔·阿切尔的人物形象赏析
    此,她选择了奥斯蒙德,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伊莎贝尔觉得奥斯蒙德是最自由的,因为他没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束缚,这样她就可以更好地追求她想要的自由了。可见,女主人公盲目地追求自由,拒绝接受周围亲戚朋友的劝告,本想以此来证明她是自由的。但是,她最终并没有获得她想要的完美生活,反而为她的错误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可以说,伊莎贝尔的人生悲剧,事实上就是她性格的悲剧,也是她个人意识的悲剧。本文对于伊莎贝尔的人物形象分析将分为三个方面展开:文化教养;人物性格;自由意识。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2015-08-15

  • 论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叙事视角
    心理活动:“奥斯蒙德走后,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呆呆地坐在静悄悄的客厅里,直到午夜,她仍然沉浸在思索中。……伊莎贝尔在这种种丑恶中的可能性中间来回徘徊,终于迷失了自己。于是她冲出迷津,擦擦眼睛,对自己说,她的想象力无疑没有给她带来益处……。”[6](P418)这段描写读者看到了伊沙贝尔的内心迷茫和不安,亨利·詹姆斯把读者带进了主人公由内心独白展开联想的叙事过程。詹姆斯的叙事分析使他扮演着心理医生的角色,他的‘画外音’带领着读者跟随伊沙贝尔心理意识活动共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4-14

  • “画像”小说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而神秘莫测的澳斯蒙德充满好奇和探究埋下了伏笔。第二次去画廊是在被伊莎贝尔拒绝的沃伯顿勋爵的邀请下看画的。这次的看画留存于形式,就像“她清楚这些画他已看了不下二十次”一样,她的心也不在于此,不在勋爵的身上。而伊莎贝尔和澳斯蒙德的相遇在朱庇特神庙的美术馆与其说是澳斯蒙德的处心积虑,不如说是作者的匠心独具。澳斯蒙德把自己伪饰成心平气和和住在山顶别墅里的脱俗艺术家,整日潜心于艺术收藏和研究,切合了题目的“画像”。伊莎贝尔是“画像”中的人物,澳斯蒙德连同这个“画像”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期2014-12-11

  • 《贵妇画像》中的象征艺术手法探析
    ,成为她丈夫奥斯蒙德的收藏品。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房子场景也被作者寄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伊莎贝尔自由之梦的开始、憧憬和破碎,同时也深刻的阐释了伊莎贝尔的人生交响曲。二、象征自由理想的房子年轻、漂亮的伊莎贝尔小姐带着她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从美国到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她从一所房子到另一所房子,最终仍然回到了她人生的地狱——多卡内拉宫。小说中对几处房子场景的描写代表着伊莎贝尔理想和命运的变迁。这几处房子各有特点,作者对这几处房子的外观、装饰的描写代表着伊莎贝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17

  • 自由与责任并存:谈伊莎贝尔的人生观
    似高贵出尘的奥斯蒙德。但在婚后不久,伊莎贝尔就发现,奥斯蒙德原来是“鲜花丛中的一条毒蛇”(詹姆斯2000:520),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伊莎贝尔又面临另一个抉择:是逃离这段婚姻还是继续下去?最后,借探望重病的拉尔夫回到伦敦的伊莎贝尔,在拉尔夫过世后,在戈德伍德再次示爱后,经过长久的思考,选择了回归罗马,回到她的婚姻,她的丈夫和继女身边。小说就故事情节而言,就是围绕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进行的:一是选择谁作为结婚的对象;二是是否逃离虚假痛苦的婚姻。对《女士画像》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2014-03-29

  • 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自由之旅
    尔最终选择了奥斯蒙德是因为相对于奥斯蒙德她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奥斯蒙德是一名鳏夫,和女儿一起生活,既没有财富,又没有身份地位。对伊莎贝尔来说,和这样的人结合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可以让她保持自由与独立。“奥斯蒙德同社会的脱离,他的社会身份的缺失,都变成了他的优势。”[3]伊莎贝尔所理解的自由将社会生活赋予人的义务拒之门外,然而,“这样的自由和道德观就缺乏伦理的基础,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自我实现”[4]。事实上为了获得伊莎贝尔的财富,奥斯蒙德与他的情人梅尔太太经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1期2014-03-28

  • 跨文化博弈下的成长主题解读 ——以成长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
    ,也使她成为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觊觎的对象。最终她与伪君子奥斯蒙德结合,婚后的伊莎贝尔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在经受煎熬之后,她依然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去接受生活给予自己的未知的考验。作者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在经历不同的文化博弈后,追求“一些归于平静”的努力,展现了接受美国文化又生活在欧洲文化下的美国人的众生相。1 跨文化博弈中的成长主题解读在作品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成长话题最引人注目,这个美国姑娘,在欧洲大陆上的生活经历使她从一个追求独立自由的少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2014-03-26

  • 池边怪物
    有人要倒霉。特斯蒙德抬起头张望着,李姆先生的目光直射自己的座位。他屏住呼吸,想悄悄地抽掉练习本底下的一张纸,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就是你!”李姆先生气恼地嚷着,露出满口大牙,“我在黑板上写,你却在下面做小动作。把那张纸给我拿上来!小家伙!”特斯蒙德乖乖地向讲台走去,脸上火辣辣的,背后传来一阵压低了的吃吃笑声。他是个好学生,从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也很少拿弹弓打人家的窗户,看到他也被逮住了,同学们都有点幸灾乐祸。当他把那张纸放到讲台上,就听到“嘘”的一声——那是李

    中学生 2013年32期2013-08-15

  • 新书推荐
    ,他在老朋友德斯蒙德·莫瑞沃斯那找到了答案。德斯蒙德当时正在莱斯利中学任教,但在被确诊为结肠癌后,他迫切需要一个人来接手自己的球队。“便士”的出现让他找到了可以放心托付的人,于是在莱斯利高中最困难的时期,哈达威接过了重任。那时的莱斯利篮球队有着太多的问题:球员能力低下,球员的家庭成员经常混迹监狱,成绩压力,还有来自孟菲斯街区那些隐藏犯罪的威胁,但“便士”并没有因此屈服,他亲自上场为球员做一对一辅导,教导他们完成家庭作业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示范,让孩子们树立

    扣篮 2013年4期2013-04-02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人物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想卫道士——奥斯蒙德。二、《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人物形象解读在这部小说中,亨利·詹姆斯主要塑造了三类女性形象:具有不彻底独立精神、“被修正”的女性,具有强烈自由意识和独立行为的女斗士和甘愿被父权社会压抑、驯服的悲剧“仙女”。在父权文化中,女性始终作为被鄙视、被征服的角色出现。西方文明深深植根于父权思想文化之中,从《圣经》开始,女人就是一根肋骨做成的人,被当作礼物送给了男人亚当。在希腊神话传说当中,英雄永远都是男性,女性形象一直不那么光彩,潘多拉是祸水,美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8-15

  • 《The Portrait of a lady》中依莎贝尔对自由的渴望
    她选择接受了奥斯蒙德。奥斯蒙德是杜歇尔夫人的客人,也是梅尔夫人的老朋友。梅尔夫人在向依莎贝尔介绍奥斯蒙德时说:“他没有职业,没有名声,没有地位,没有财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一切……他是一个天生就该出人头地的人物。”依莎贝尔认为,奥斯蒙德什么也不是,只是他自己。他的身份不是由任何外在的社会因素而是由他自身来定义的,因此,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同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结合,意味着依莎贝尔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免除被拉入他人的体系和轨道的危险。“他拥有广博的学识,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