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

  • 非布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床临疗效分析
    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587.1 R5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1-0041-04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主要并发症,同时也是DN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寻找一种药物控制DN合并HUA患者的尿酸水平,同时终止、延缓甚至逆转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成为了近年临床探索的重要方向。近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期2022-05-30

  • 服用别嘌醇后为何痛风加剧
    尿酸排泄两类。别嘌醇是一种常用于降尿酸的药物,主要功效为抑制尿酸的合成,从而使尿酸水平降低。适用于痛风患者的日常治疗,主要的适应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者,也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还有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以及用于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或者是尿酸性肾病的治疗。 但有一些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后出现痛风的复发,或者痛风的加重,这个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是由于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后,血尿酸的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使体内尿酸水平出现剧烈的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5期2022-04-21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治疗可以获益。别嘌醇为代表的XO抑制剂是临床目前常用的降尿酸治疗药物之一,降尿酸机制为通过XO抑制尿酸的产生,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但因其具有皮疹、胃肠道反应、肝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在降尿酸治疗的应用中有一定局限[3-5]。另一类降尿酸药物是以非布司他为代表的非嘌呤选择性XO抑制剂,通过紧密结合钼蝶呤相关的分子通道,来抑制底物与XO的结合,达到降尿酸的作用[6-8],对HUA患者肾功能或有保护作用,该药适用于有痛风症状的HUA患者的长期治疗[9]。本研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03-02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对比分析▲
    步加重[1]。别嘌醇是临床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但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会加重患者的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非布司他能够与钼蝶呤活性位点紧密结合,保持氧化还原态的钼辅因子处于孤立状态,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与底物结合,从而减少机体尿酸合成,有效降低SUA水平[2-3]。为对比分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90例患者分别给予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

    内科 2021年6期2022-01-17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对高龄伴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
    ),代表药物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相比于别嘌醇,非布司他是一种非嘌呤选择性XOI[4],其同时对氧化和还原形式的XOI均有抑制作用,且药物主要经肝代谢为葡萄糖醛酸苷,少量经由肾代谢,因此,对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多项临床研究对非布司他开展探讨,结果表明,非布司他在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方面优于其他降尿酸药物,其可通过降低合并有HUA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改善心功能[5-7]。本研究拟通过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高龄伴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01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探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对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第4周、12周、16周、24周时的血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与痛风发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4期2021-09-10

  • 非布司他片和别嘌醇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尿酸药物主要为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它能有效抑制XO活性,减少嘌呤合成尿酸,降低血尿酸浓度[1]。但别嘌醇为嘌呤类似物,会影响嘌呤和嘧啶代谢的其他酶通道,不良反应较多,包括皮疹、肝酶异常等,甚至是危及生命的超敏综合征。研究表明别嘌醇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与人体HLA-B*5801基因存在关联性,且该基因在中国人群中阳性率较高[2]。最新美国风湿病学痛风治疗指南建议,使用别嘌呤醇的患者应筛查其HLA-B*5801基因型[3]。非布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1期2021-06-18

  • 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应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对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肾移植术后发生高尿酸血症治疗中降尿酸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比较,并通搜索文献资料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的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收治且进行肾移植手术,随后对术后出院并于门诊复查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在治疗研究前提下自愿参与,根据患者所使用降尿酸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非布司他组(用量:40 mg,qd):共30例;别嘌醇组(用量:250 m

    药学研究 2021年3期2021-04-21

  •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临床效果比较
    的非布司他联合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作为分析病例,采用随机选取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包括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大剂量非布司他联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剂量非布司他联合别嘌醇治疗,将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给予比较。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管内皮素1及血尿酸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关键词】 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1期2020-12-30

  • 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别嘌醇应注意发生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风险
    L以下。应注意别嘌醇引起的超敏反应,有条件的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使用别嘌醇前如条件允许,建议进行HLA-B5801基因快速PCR检测,若为阳性,应避免使用别嘌醇。实践表明,别嘌醇的超敏反应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一旦发生剥脱性皮炎,可导致全身多种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中国人HLA-B5801基因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此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故中国人服用别嘌醇时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风险高于白人。因此,在使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2020-12-25

  • 别嘌醇的合成工艺改进
    吟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非布司他、匹伐司他;增加尿酸排泄药苯嗅马隆和丙磺舒;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酶;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抑制剂雷西纳得。尽管别嘌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目前仍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一线治疗药物。因此本研究对别嘌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简化合成步骤,提高收率。1 别嘌醇的简介(1)别嘌醇(Allopurinol)又被人们称之为称赛洛克(Zyloric)或者别嘌呤醇,它的形态为固态粉末,外观为白色或类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期2020-11-26

  •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HLA-B*5801 基因携带情况及其与别嘌醇过敏反应间的相关性研究*
    330006)别嘌醇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能有效减少尿酸合成,作为降尿酸药物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别嘌醇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有常见的药疹、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1];也有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 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 重 症 渗 出 性 多 形 红 斑 药 疹(Stevens-Johnson syn

    江西医药 2020年10期2020-11-10

  • 别嘌醇与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
    症患者分别采用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治疗,进一步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变化,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别嘌醇组与非布司他组,各35例。别嘌醇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0.82±3.71)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20.01±6.17)个月;体质量57~8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2020-10-31

  • 小剂量苯溴马隆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剂量苯溴马隆与别嘌醇两种不同药物在高尿酸血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选取了48例存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并在入组后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使用别嘌醇、小剂量苯溴马隆,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白细胞、谷丙转氨酶、尿酸、肌酐等临床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经别嘌醇、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酸及肌酐均得到缓解,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10-26

  • 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应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首次诊断为原发性痛风且在本院经药物跟踪治疗时间达半年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治疗药物分为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非布司他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34±5.76)岁;别嘌醇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02±5.24)岁。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研究中具有可比性。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3期2020-09-28

  • 芒果苷与别嘌醇长期毒性比较研究
    其降尿酸作用与别嘌醇相当,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嘌呤代谢的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有关,类似于别嘌醇[3]。别嘌醇作为抑制尿酸生成的代表性药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临床上降尿酸和抗痛风的主要药物,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生成,进而降低血尿酸[4]。别嘌醇在临床主要应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但其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过敏、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小鼠对芒果苷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5.0g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6期2020-09-15

  • 降尿酸应首选别嘌醇
    降尿酸用药首选别嘌醇。建议降尿酸同时给予急性发作预防用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泼尼松/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后,预防用药至少持续3至6个月而非3个月,并持续评估,如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则需按持续预防用药。部分亚裔(如汉族、韩国裔、泰国裔)和非裔美国人,在别嘌醇治疗前须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上述人群该基因携带率高,与别嘌醇过敏有关)。其他族裔人群则不建议进行这一检测。在生活方式管理上,痛风患者除了要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外,还应

    华声文萃 2020年8期2020-09-07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
    觀察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106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平均血尿酸降低50%、血肌酐降低10%时间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结论

    医学信息 2020年15期2020-09-06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伴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CKD 2~4期伴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慮过率(eGFR),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eG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6期2020-07-27

  • 评价非布司他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的安全性
    分组,主要分为别嘌醇组以及非布司他组,每组各15例。在别嘌醇组的15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2.46±8.47)岁,有男性患者9例,有女性患者6例,而在非布司他组的15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2.51±8.49)岁,有男性患者8例,有女性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 治疗方法别嘌醇组:我院医师对别嘌醇组患者进行单纯别嘌醇药物进行治疗,初始药物剂量为50 mg/次,2次/d,需要每天早晚口服治疗,维持药物剂量为50~75 m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17期2020-07-16

  • 非布司他治疗78例痛风患者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实验组,而实施别嘌醇治疗的39例患者归纳入对照组,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UA、TC、LDL、TG各项指标均降低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两组比较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关键词】痛风;非布司他;治疗;别嘌醇;血脂代谢【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63-02痛风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类型,致病原因主要为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07-10

  • 降尿酸应首选别嘌醇
    降尿酸用药首选别嘌醇。建议降尿酸同时给予急性发作预防用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泼尼松/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后,预防用药至少持续3至6个月而非3个月,并持续评估,如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则按需持续预防用药。部分亚裔(如汉族、韩国裔、泰国裔)和非裔美国人,在别嘌醇治疗前须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上述人群该基因携带率高,与别嘌醇过敏有关)。其他族裔人群则不建议进行这一检测。在生活方式管理上,痛风患者除了要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外,还应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2期2020-06-08

  • 别嘌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效益的评价
    全[1-2]。别嘌醇(allopurinol)是最早上市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属于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通过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成尿酸而减少尿酸的合成降低尿酸水平[3],是痛风性关节炎降尿酸治疗的一线药物,长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关节破坏的发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疾病负担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人群患病率为 10.8%[4]。患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年1期2020-04-07

  • 三丫苦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尿酸合成相关酶调节作用研究
    .2 实验药物别嘌醇片(上海信宜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1020334,产品批号07130806,规格100mg/片),临用前以生理盐水溶解浓度为50mg/mL。三丫苦叶购于广东省中医院,以每克生药加水10mL,冷水浸泡60min后,武火煎煮,煮沸后用文火慢煎20min,过滤药液。采用FLT-U系列膜过滤系统(湖北菲尔特公司)过滤药液,115℃、30min湿热灭菌,60℃恒温下旋转蒸发,浓缩为含生药10g/mL的药液,置4℃冰箱保存备用。1.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2期2020-04-06

  • 1例别嘌醇诱发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琦【关键词】 别嘌醇;痛风;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82别嘌醇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线降尿酸药物。别嘌醇可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包括轻度斑丘疹或危及生命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s), 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性的药物反应。别嘌醇诱导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ADRs)被认为是与药物代谢和免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期2020-03-30

  • 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对缺氧和高氧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引起氧化应激。别嘌醇抑制XO活性可以减少氧化应激,防止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并发症[4]。已有研究表明别嘌醇可以缓解血管损伤、炎症、心力衰竭和缺血心肌[4-6]。但别嘌醇对大鼠HRV的影响及XO如何抑制心率神经源性的调节尚不明确。为此,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研究基于HRV分析技术,探讨别嘌醇标准常压条件下,以及控制在缺氧和高氧条件下激活或抑制外周化学反射时对大鼠HRV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广东医学 2020年1期2020-02-29

  • 别嘌醇的合成工艺改进
    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非布司他、匹伐司他;增加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酶;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抑制剂雷西纳得[3- 7]。尽管别嘌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目前仍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一线治疗药物。因此本研究对别嘌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简化合成步骤,提高收率[8]。1 仪器与试剂化合物熔点经BUCHI熔点仪(瑞士)测定,1H NMR核磁共振氢谱Bruker AV- 500 spectr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2-12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治疗中降尿酸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研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治疗中降尿酸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痛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尿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血尿酸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治疗;降尿酸;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1-17

  •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0 mg/d与别嘌醇300 mg/d相互对比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3月,收集非布司他80 mg/d(试验组)、40 mg/d(观察组)与别嘌醇300 mg/d(对照组)治疗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

    中国药房 2019年23期2019-09-10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对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进行痛风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進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治疗4周、12周与24周的血尿酸达标率分别为15/40.5%、24/64.9%、30/81.1%,对照组分别为7/18.9%、14/37.8%、19/51.4%,两组对比,观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8-21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照组,对照组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8、16、24周时血清尿酸,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彩超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16、24周均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腔积液、痛风结晶、滑膜增厚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应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8期2019-08-19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对照分析
    研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研究组(非布司他)与对照组(别嘌醇)各31例,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3、6月血尿酸值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尿酸值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尿酸值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P【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3-28

  • 别嘌醇缓释片的制备及释药机理的初步探讨
    符合使用要求的别嘌醇缓释片。关键词:别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缓释片;释药机理别嘌醇大多用于高尿酸血症,并且需要长期服用。尿酸生成过多的判定标准为每24小时中尿酸排出量是否超过0.8g。近年来,别嘌醇也被发现了一些全新的用于,例如可以治疗癫痫、可以保护缺血在关注损伤心机等等,同时也可以避免自由基导致的组织损伤等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国外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规格为300mg的别嘌醇缓释胶囊,日服一次即可满足要求。而相比之下,国内仅有10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期2019-02-28

  • 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对比
    病学会推荐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用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已经十分明确,但患者在用药后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进而限制了此药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2]。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研究表明,用非布司他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血尿酸的水平,而且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少[3]。但是,非布司他在国内上市的时间较短,故其疗效的可靠性还需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2019-01-16

  • 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分析
    要]目的 探讨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25期2018-12-21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痛风患者60例,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治疗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酸值达标率高于参照组,急性痛风发作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疗效更好,安全性高。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痛风是一种关节病,其致病因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期2018-11-06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比较
    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入院的痛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挑选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别嘌醇治疗,研究组接受非布司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肝肾功能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尿酸水平及肝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以及肝肾功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13期2018-08-31

  • 非布司他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研究进展Δ
    TLS的药物有别嘌醇、拉布立酶,但别嘌醇存在皮疹、急性肝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超敏反应,而且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剂量[5],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拉布立酶由于免疫原性和昂贵的价格,其很难在治疗中常规应用。非布司他为新型且长期用于治疗伴随慢性痛风的高尿酸血症药物,近年来,其在预防TLS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临床广泛关注。1 临床预防TLS的现状根据国外最新研究指南,TLS低风险患者需注意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必要时给予别嘌醇预防;中等风险患者在化疗开始后需连续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8期2018-08-29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对照分析
    探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5年4月-2016年5月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所有患者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降压等综合治疗,别嘌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别嘌醇治疗,每天100 mg口服;非布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治疗,每天20 mg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血尿酸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9期2018-05-23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对照组患者实施别嘌醇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尿酸情况、痛风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尿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痛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予以非布司他药物治疗,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别嘌醇治疗较为相似,但非布司他药物的降血脂效果更为显著,能使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血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30期2017-11-16

  • 清痹汤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组予美洛昔康、别嘌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清痹汤、外敷金黄散。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10期2017-11-07

  • 肾衰宁片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讨肾衰宁片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7例)与治疗组(33例)。治疗组给予肾衰宁片加别嘌醇片, 对照组除不使用肾衰宁片外, 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BUA)、尿素氮(BUN)以及肌酐(Scr)水平, 记录两组症状控制所需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BUA、Sc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2017-09-12

  • 别嘌醇不良反应分析
    要:目的 探讨别嘌醇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别嘌醇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包括皮疹、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血管炎、肝损害、消化道症状等。结论 加强对别嘌醇用药后的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关键词: 别嘌醇;不良反应;分析Analysis of 30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医学信息 2017年9期2017-04-22

  • 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一例并文献分析
    ”,开始服用“别嘌醇缓释胶囊0.25 g PO qd”;约1周余前起开始出现头皮瘙痒,停用别嘌醇缓释胶囊,但头皮痒症状逐渐加重,伴颜面部充血、浮肿、瘙痒。约4~5天前患者先后出现颈部、胸背部、上肢、腰腹部及下肢红色密集皮疹,伴明显的皮肤瘙痒,前往我院皮肤科就诊,考虑“药物疹”,收入院诊治。否认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6℃,呼吸20次/分,脉搏115次/分,血压128/75 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5期2017-03-06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2)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周 乔,苏 江,吴晓丹,周 彬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四川 成都 610072)目的 对比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治疗中降尿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90例痛风患者,分为非布司他40 mg组,非布司他80 mg组和别嘌醇组各30例,比较降尿酸的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尿酸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基线比较均明显降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6期2016-06-21

  • 别嘌醇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预后的影响
    63.com别嘌醇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预后的影响郭建军,倪晓俊,史丽,刘就娣,吴小燕,魏伟民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广州增城 511300),E-mail:jianjung3011@163.com摘要:目的观察别嘌醇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发病7 d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4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别嘌醇治疗,每两周测血清尿酸水平,调整别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8期2016-06-16

  • 槲皮素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mg/kg),别嘌醇组(20 mg/kg),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第5天采用微晶尿酸钠和次黄嘌呤法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2、6、12、24和48 h用缚线法测取右后肢小腿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计算肿胀率;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胱素C (Cys-C),尿素(Urea),肌酐(Cr)含量。脱颈处死大鼠,取肾脏称质量,计

    天津医药 2016年2期2016-05-31

  • 护肾痛风泰颗粒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疗,对照组口服别嘌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尿酸、肌酐等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及肌酐数值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复发率及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肾痛风泰颗粒剂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血尿酸水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6期2016-05-14

  • 别嘌醇,最好先做基因检测
    药物不少,其中别嘌醇是痛风患者再熟悉不过的药物。作为目前上市时间最长、价格最为低廉、应用最为广泛的降尿酸药物,可以说别嘌醇在人类对抗痛风这场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直至今日,别嘌醇仍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别嘌醇虽然疗效肯定,它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剥脱性皮炎,让医生都“怕”别嘌醇1966年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痛风和尿酸性关节炎治疗。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约有25%~30%的痛风患者接受别嘌醇的治疗。别嘌醇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有

    家庭医药 2016年5期2016-05-10

  • 1例口服别嘌醇致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例口服别嘌醇致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蒲俐,马登艳,陈崇诚,宋晓丽,刁永书关键词:别嘌醇;口服;剥脱性皮炎;护理1病例介绍病人,女,40岁,患高血压2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20 d前病人因尿酸高口服别嘌醇(每次50 mg,每日2次),10 d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红斑、明显瘙痒,继而累及全身,面部大量皮疹融合成片,面部及双足脱屑,口腔黏膜充血、水肿,胸部、背部见大量点状红疹,遂于2014年1月4日入院治疗。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

    护理研究 2016年5期2016-03-09

  • 别嘌醇所致严重皮疹与HLA-B*58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
    华·短篇论著·别嘌醇所致严重皮疹与HLA-B*58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关灵 刘碧波 廖玉婷 江丽华目的探讨服用别嘌醇后发生严重皮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801等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例服用别嘌醇后发生严重皮疹的患者作为别嘌醇皮疹组,17例服用别嘌醇后6个月未发生严重皮疹的患者作为别嘌醇对照组,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与直接测序方法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进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2016-03-06

  • 别嘌醇超敏反应研究进展
    疫科·综述·别嘌醇超敏反应研究进展陈泽娜古洁若51063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摘要】别嘌醇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也是最常见引起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药物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发现,HLA-B*58∶01 与别嘌醇严重不良反应关系密切,但在不同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且HLA-B*58∶01 并非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的充分、必要条件。目前,临床通过检测 HLA-B*58∶01预警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但是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为

    新医学 2016年3期2016-02-20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对照组应用别嘌醇降尿酸, 观察组应用非布司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非布司他;痛风;别嘌醇;高尿酸血症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82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具有异质性, 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尿酸持续性升高所致。高尿酸血症为痛风生化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期2016-01-11

  • HLA-B*5801携带情况及其与别嘌醇过敏反应间的相关性
    携带情况及其与别嘌醇过敏反应间的相关性叶晓兰1,陈朝生2,徐仁爱1,张春红1,潘晓峰1,张秀华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15,1.药学部;2.肾内科)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情况并研究其与别嘌醇发生过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10月我院住院部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检测其HLA-B*5801等位基因。结果:100例患者中,HLA-B*5801等位基因阳性23例,其中有8例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12-27

  •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XO I)——别嘌醇(a l l o p u r i n o l)、非布司他(febuxostat);②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苯磺舒、苯磺唑酮、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URAT1)抑制剂;③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如尿酸氧化酶。临床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24h尿酸排泄量以及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

    药品评价 2015年7期2015-12-09

  • 别嘌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3-5]。而别嘌醇(allopurinol)是黄嘌呤氧化酶竞争抑制剂,除具有治疗痛风的作用外,还能显著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其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益处已为临床研究证实[6-7],但对AMI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拟评价别嘌醇对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入2013年8月至2014年7

    重庆医学 2015年20期2015-03-05

  • 别嘌醇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与心血管危险中的作用
    KD 患者中,别嘌醇的应用对于降低炎症指标、心血管风险及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授权批准,并且每一位受试患者,均在入组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间,在我院肾内科门诊诊治的135 例患者,为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病患者。入选标准:(1)存在肾脏疾病,定义为eGFR 低于60 mL/min;(2)处于临床稳定期,即在筛查前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11-25

  • 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对高尿酸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京210006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对高尿酸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万盟 张倩 杨小红 朱余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210006目的探讨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小鼠时对小鼠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尿酸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组、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给予相应药物14 d与28 d后,取静脉血检测各组小鼠血尿酸值、空腹血糖值、20 d糖耐量、24 d胰岛素耐量等因素的变化水平。结果高尿酸模型小鼠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5期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