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

  • 抗菌肽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50002)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众多优点,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1]。尤其是新品种“中科5 号”,饲料转化率高、耐低氧、成活率高等特点更加明显。但是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导致异育银鲫病害问题严重,在各种细菌性疾病方面尤为突出,养殖户为减少经济损失,擅自盲目过度使用抗生素致使鱼体药物残留超标,大量未被鱼体吸收的抗生素(约80%)随着鱼体排泄物将进入水体或沉降聚集于底泥,导致

    饲料工业 2023年24期2024-01-11

  • 饲料添加牛至精油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14081)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生长速度快、个体规格大、易养殖,是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目前已经在江苏、山东以及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养殖。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异育银鲫养殖病害问题多发,如大红鳃病、孢子虫病、鳃出血病[1-3]等,给异育银鲫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肠道是鱼类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其发挥着多种作用,例如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和吸收、抵抗病原微生物和食物抗原对机体的影响等[4]。因此,如何通过饲料途径维护养殖

    淡水渔业 2023年2期2023-03-29

  • 异育银鲫“中科5 号”抗病毒对比试验
    自2008 年异育银鲫“中科3 号”成功培育以来,因其优美的体形和鲜美的口感,很快被市场认可并大规模推广养殖,但是随着推广年限的增加,异育银鲫“中科3号”孢子虫病和出血病也日益严重。异育银鲫“中科5 号”对比“中科3 号”有多种优势,尤其是抗病能力较强,感染鲫疱疹病毒时存活率平均提高12%。本文主要针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抗病毒能力做对比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点位于射阳县盐场兴阳管理区苗种培育管理试验基地,紧邻228国道和新洋港,排灌方便,水、电、

    科学养鱼 2023年2期2023-03-20

  • 杂交黄金鲫、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养殖适应性对比研究
    行杂交黄金鲫、异育银鲫“中科5号”两个新品种的适应性试验,以期解决痛点,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杂交黄金鲫和异育银鲫“中科5号”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鱼苗成活率分别达到88.3%和75.6%,杂交黄金鲫、异育银鲫“中科5号”尾重较彭泽鲫尾重分别高出327.3g、299.2g,生长速度分别快80%、73.1%,两个新品种适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推广。定西市是甘肃省地级市,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陇中地区中心城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西

    中国水产 2022年12期2023-01-06

  • 异育银鲫“中科5 号”、斑点叉尾鮰亲鱼汽车长途运输小结
    在实施自治区《异育银鲫“中科5号”、斑点叉尾鮰引种养殖示范推广》项目期间,于9月11-13日采用活鱼罐汽车运输异育银鲫“中科5号”、斑点叉尾鮰亲鱼,沿途进行换水、充氧,总行程4 200千米,历时50小时40分钟,异育银鲫“中科5号”成活率91.6%、斑点叉尾鮰99.1%。现就亲鱼运输工作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运输工具的准备租用往返于新疆及内地省区的天龙KL465活鱼运输车1辆,装载容积16米3、底部均铺设氧气管道的活鱼罐,罐内被分隔成容积2米3的8个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2022-12-29

  • 营养小肽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用[3-5]。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运用雌核发育技术培育的品种,有着良好的性状优势,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抗逆性强、饲养周期短和成活率高等特点,是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之一。现以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在其基础饲料中添加营养小肽,养殖52和128 d后,随机抽样,计算其形体指标(鱼体质量、体长、体高、内脏质量和肝质量)和生产性能指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肝体指数、脏体比、饵料系数和成活率),分析营养小肽对

    水产养殖 2022年10期2022-11-10

  • 异育银鲫“中科5号”池塘生态增效养殖模式总结
    18年开始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河南的洛阳、南阳、商丘、郑州、信阳、周口等地进行养殖试验,结合各地实际养殖情况,开展了大规格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套养在主养福瑞鲤、松浦镜鲤、斑点叉尾鮰等池塘中的多种模式试验示范,均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其中洛阳恒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进行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鮰鱼混养模式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稳定的收益,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河南地区的养殖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现以近两年异育银鲫“中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2022-11-09

  • 饲料蛋白与脂肪水平对越冬异育银鲫体重的影响
    城224345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雌核发育而得的子代,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生长速度较父本快34.7%,是普通鲫鱼的2 倍左右[1],一般当年苗种可长到200~250 g,最大个体可超过400 g,且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我国当前的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适宜水温为22~30 ℃,当水温低于15 ℃时摄食量显著下降,低于6℃时则基本不摄食。由于其越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8-10

  • 异育银鲫IgM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究[3-9]。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和肉质好等优点,是主要的养殖鲫品种之一。关于异育银鲫IgM的单克隆抗体已有学者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并未进行商业化开发,仅限于在研究者所在的实验室内使用[3,10]。近年来,随着异育银鲫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鲫鱼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鲫造血器官坏死病(俗称鲫鳃出血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11

  • 崇明地区异育银鲫“中科5号”池塘主养试验
    场有限公司开展异育银鲫“中科5 号”池塘主养试验,希望通过对养殖模式、水质调控、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健康养殖几大关联因子的配套,总结出一套适合崇明地区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池塘主养技术,以稳定本区的大宗淡水鲫鱼养殖状况。一、概况异育银鲫是鲫鱼改良新品种中的主力,产量约占全国鲫鱼养殖总量的70%。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水产科学家们共培育出了5 代异育银鲫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作为第五代异育银鲫新品种,背高、头小,资料显示其生长速度快,能适应低蛋白质

    科学养鱼 2022年4期2022-05-09

  • 主养大口黑鲈池塘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试验
    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CAS Ⅲ)模式试验,“中科3号”异育银鲫为底层杂食性鱼类,可以以大口黑鲈(中上层鱼类)的残饵和粪便为食物,两者互利共生,改善池塘水质,又降低饲料系数和增加养殖效益。本试验中,饲料系数降低了0.22,单位养殖效益增加61 734.55元/hm2,效益增加率35.8%。關键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套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

    河北渔业 2022年3期2022-03-17

  • 兴安岭地区“大青眼”异育银鲫“中科5 号”养殖初探
    数低、易饲养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并于同年5月投放养殖。一、放养条件1.“大青眼”概况在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精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的采金坑,金坑1 号面积0.25 公顷,水深 0.1~3.8 米,金坑 2 号面积0.31 公顷,水深0.3~4.4 米,周围均有山水渗入,池底平坦,沙底少淤泥,附近有河流通过保水性持久,水位线与附近水系持平保持稳定,附近植被为稀疏低矮实生桦木,通风条件良好,水质清澈,条件受限没有增氧设备,两坑最近直线距离36米。2

    科学养鱼 2022年1期2022-02-17

  • 饲料脂肪水平对长养殖周期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和脂代谢的影响
    于长养殖周期中异育银鲫不同生长阶段饲料脂肪水平的需求还未做系统评估, 因此对其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需求的研究意义重大。不同鱼对脂肪的需求不一致, 同种鱼的不同规格对脂肪需求水平亦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体重为17 g的异育银鲫脂肪需求为4.08%—6.92%[13];小规格(约3.5 g)、中规格(约54 g)和大规格(约189 g)的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最适水平分别为74.1、124.6和121.2 g/kg[14]。本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研究对象,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1期2022-01-20

  • 抗鲤疱疹病毒Ⅱ型卵黄抗体防治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案例
    V-2)引起的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在江苏主产区不断发生,部分池塘鲫鱼死亡率高达80%以上乃至绝收。为防止该病的大流行,盐城市大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与苏州大学联合攻关,研制成功了抗鲤疱疹病毒Ⅱ型卵黄抗体(IgYCyHV-2)。经实验室验证,该抗体对感染CyHV-2的异育银鲫免疫保护率在70%以上。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将IgYCyHV-2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防治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暴发。经过2019-2021年1 000多亩异育银鲫养殖池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鳃出血病

    科学养鱼 2021年12期2022-01-14

  • 投饲甜菜碱对异育银鲫血清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现,甜菜碱降低异育银鲫脂肪沉积可能与调控生脂基因表达有关。异育银鲫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不仅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而且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泛、容易饲养。本试验通过考察异育银鲫血清和肝胰脏生化指标,探讨饲料中甜菜碱的添加量对异育银鲫的影响,旨在为异育银鲫健康养殖和防止脂肪异常沉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饲料制备不同甜菜碱添加水平的4组试验饲料(粗蛋白质水平37%左右、粗脂肪5%左右),甜菜碱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08%、0

    科学养鱼 2021年12期2022-01-14

  • 异育银鲫大规模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225800)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6—1981年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选育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品种,目前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鱼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严重的病害问题,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于2020年对宝应县异育银鲫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对策。1 异育银鲫病害现状1.1 发病面积大宝应县

    水产养殖 2021年8期2021-12-05

  • 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224500)异育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是利用三倍体的方正银鲫(母本)与二倍体的兴国红鲤(父本)以人工杂交的方法诱使方正银鲫的卵进行雌核发育而研制成的。异育银鲫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滨海县的一个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指环虫病高发,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有效地预防异育银鲫指环虫病害的发生,对指环虫病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 试验方法1.1 材料异育银鲫。1.2 时间与地点2020 年,滨海县五汛镇

    水产养殖 2021年9期2021-10-21

  • 低洼盐碱地池塘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大规格苗种试验
    250117)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山东高青地区低洼盐碱地池塘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大规格苗种试验进行总结,以供相关从

    水产养殖 2021年8期2021-09-06

  • 水霉病防治案例与分析
    亩地塘口,主养异育银鲫。放养鱼种前用漂白粉清塘消毒,每亩14kg。鱼种外地购买,起运前用应激灵预防鱼体受伤,春季未发病。2.2 养殖户B2亩地塘口,混养草鱼、异育银鲫、鲢鱼等。草鱼300-400克时,出现死亡,同塘异育银鲫、鲢鱼未死亡。草鱼体表长有絮状物,镜检确诊为水霉病。塘口水深不足1米,通过施用硫醚沙星、加水、拌饵投喂制霉素等措施,情况好转,草鱼不再死亡。2.3 养殖户C5亩地塘口,主养异育银鲫。4月5日起出现死亡,持续3天。病鱼3条,约12cm。背鳍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4期2021-08-12

  • 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早繁技术
    为探索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 Ⅲ)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4月初池塘融冰后,从越冬池塘挑选个体重400 g以上的母本异育银鲫“中科3号”400尾和个体重1 500 g左右的父本兴国红鲤80尾,移入阳光温室内分池强化培育,促使亲鱼性腺快速发育。通过阳光温室提温和人为调控,将温室内池塘水温控制在18.1~22.3 ℃,高出室外池塘水温5.4~13.6 ℃。经过22 d强化培育,人工繁殖催产率

    河北渔业 2021年5期2021-06-10

  • 饲料不同水平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
    有一定的影响。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摄食24%—32%淀粉水平的饲料时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较好, 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求量在30%左右[11—13], 而中规格(52 g左右)和大规格(129 g左右)异育银鲫的最适饲料淀粉水平分别为29.2%和27.2%[1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6.5 g左右)可以较好地利用33%—38%淀粉水平的饲料, 37%淀粉水平的饲料则显著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3期2021-06-02

  • 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232094)异育银鲫“中科3号”鳞片紧致,不易脱鳞,具有很高的成活率,且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发病率较低,肉质鲜嫩可口,富含人体所需多种营养物质,是我国农业农村部近年来主推的鲫鱼品种之一。近年来,淮南市芦集镇各养殖主体在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 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物学特性异育银鲫,属鲤科,鲫鱼,银鲫亚种,鱼体扁长但厚实,呈银灰色,生长速度比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9期2021-03-22

  • 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在安徽小老海建成
    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结果表明,无论是较本地的异育银鲫品种还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一龄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优势明显,生长快20%以上;因不感染孢子虫而表现

    科学养鱼 2020年5期2020-12-20

  • “中科5 号”异育银鲫池塘主养技术
    芳“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异育银鲫第三代新产品,“中科3号”异育银鲫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特点。相比“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异育银鲫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较强、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等优势。从2019年4月-2019年12月,光泽县安财生态农林场在县水技站的指导帮助下,在1口10亩的池塘开展“中科5号”异育银鲫主养试验,取得了亩产900kg,亩产值1.4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中科“五号”异育银鲫主养技术总结如下:一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4期2020-12-20

  • 浙江省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良种
    术推广总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鱼苗1 200万尾,在萧山、富阳、余杭、桐庐等区县(市)的苗种培育协作基地开展鱼种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所培育的鲫鱼优良品种,具有肉质细嫩、生长速度快等特性。截至目前,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已连续8年引进品质优良的“中科3号”苗种,在杭州渔业区县建立示范培育基地并推广养殖,在池塘养殖和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模式中都获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好评。2020年,杭州市继续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

    水产养殖 2020年5期2020-12-19

  • 利用盐碱水进行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培育试验
    新的鲫鱼品种是异育银鲫“中科5号”,是由桂建芳院士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五代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具有生长优势明显、饵料系数低、耐低氧、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景泰县利用盐碱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已引进的适宜盐碱水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虹鳟、金鳟、鲟鱼,但大宗淡水鱼主养品种还是以鲤鱼、草鱼为主。为更好地选出适宜当地盐碱水养殖的新品种,本试验通过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新品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混养进行鱼种培育,研究其对盐碱水的适应能

    科学养鱼 2020年2期2020-05-12

  • 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异育银鲫的慢性损伤效应
    不可逆的损伤。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异育银鲫属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后的雌核发育子代,是我国鲫养殖中的主要品种[3]。本试验选用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由于它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有取代鲤鱼成为我国非滤食鱼类中第二大淡水养殖鱼类的趋势[4]。由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目前在广大盐碱地区和海边滩涂池塘中也开始进行规模化养殖[5]。近年来,盐碱水域养殖技术也已取得较大发展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7期2019-11-28

  • 注射热休克蛋白促进剂或抑制剂后异育银鲫感染CyHV-2时生理状态的响应
    高璐摘要:鉴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与温度相关的发病特征,分别对异育银鲫注射HSP70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了其体内热休克蛋白的人工干预。研究发现,养殖池塘自然发病的具有鳃出血病典型症状的异育银鲫,其肝脏内HSP70基因的表达量与健康异育银鲫相比明显升高,人工感染CyHV-2病毒后,肝脏内HSP70表达量在24h后显著增加,当鱼体表现出发病症状时,HSP70表达量极显著上升。对照组在人工感染CyHV-2后,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鱼体发病时显著升高,且在发病时与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3期2019-09-10

  • 钝顶螺旋藻对“中科3号”异育银鲫生长、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科3号”异育银鲫,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筛选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水温适应范围广,对水体pH值、盐度、低溶解氧等理化因子有较强的耐受力[1],是一种肉质鲜美、鱼肉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的低脂肪和高蛋白的优质鱼类。螺旋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2],繁殖速度快且条件简单,可进行大量的人工繁殖,其市场经济价值很高。目前国内外大规模人工培育的螺旋藻主要有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3],

    饲料工业 2019年14期2019-08-15

  • 镉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
    物体危害极大。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抗逆性强[4],增产效果明显,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性状。镉对植物[5]、低等水生生物[6-8]和鲫[9]等的毒性均有报道,但对异育银鲫的毒理学研究大多集中于农药[10]、渔药[11]及酚类[12]等,镉对异育银鲫的毒性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通过研究镉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防治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水产品的安

    水产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20

  • 异育银鲫“中科5号”
    员会审定通过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福瑞鲤2号等多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宣传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适合在全国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因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本培育单位于2008年培育成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主养品种。近十年的推广养殖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因其体型、体色具有很好的市场接

    中国水产 2018年8期2018-08-18

  • 异育银鲫有望实现一年三造
    近些年的异育银鲫养殖中,养殖户最怕出现孢子虫病,因为治愈率较低;后来,鳃出血病暴发,异育银鲫的养殖更加艰难。但是,随着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成功培育,该新品种抗病率强,将有望抵抗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症并且因其长势快的特点在一些地区将有望实现一年三造。“中科5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鲫鱼领域的最新成果,因其摄食量低、长势快、抗病能力强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据了解,桂建芳院士潜心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已有30余年,从1985年起,29岁的桂建

    农家之友 2018年6期2018-06-20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感染Ⅱ型鲤疱疹病毒的影响
    01306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据统计,鲫鱼人工养殖总产量约2.0×106t,其主要养殖品种是异育银鲫[1]。随着养殖产量的增长及养殖区域的扩大,日益恶劣的养殖生态环境使得鲫鱼病害频繁发生。近几年来给江苏地区鲫鱼养殖产业带来极大困扰的Ⅱ型鲤疱疹病毒,是高致病性病毒病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致病病原[2-3]。除Ⅱ型鲤疱疹病毒对鲤科鱼类造成较大的危害外,Ⅰ型鲤疱疹病毒和Ⅲ型鲤疱疹病毒对鲫

    水产科学 2018年3期2018-06-04

  • 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异育银鲫的慢性损伤效应
    ,从而了解其对异育银鲫的慢性损伤效应,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相关数据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化学试剂 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钠(NaCl),购自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剂为分析纯(AR 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2 盐碱胁迫试验 试验异育银鲫120 尾,由长春市新立城水库提供。 饲养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水温维持在(25 ±2)℃,pH 值为7.3 ~7.5,氨氮含量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12期2018-04-25

  • 基于生物能量学原理构建异育银鲫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模型
    加实用的模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as gibelio) 是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 以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 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2—3倍, 是我国鲫鱼养殖中的主要品种[16]。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学者开始着手有关异育银鲫能量收支方面的研究, 并建立了异育银鲫的能量收支方程[17]:100C=12.32F+3.32U+63.74R+20.72G, 式中C为摄食能, F为粪便能, U为排泄能, R为代谢能, G为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2期2018-03-30

  • 池塘环境中异育银鲫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的检测与传播途径分析
    224000)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是由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引发的一种危害非常大的流行性病毒性疾病。关于CyHV-2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一种可能性是通过鱼卵、受精卵到鱼苗的纵向传播途径,另一种可能途径是通过鱼体体表黏液在鱼体之间的横向传播途径。纵向传播途径的研究需要在鱼卵、受精卵中找到CyHV-2存在和传播的路径,而横向传播则需要在鱼体体表黏液中找到CyHV-2存在的证据和传播路径。本研究以发生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单一池塘为研究单位,以同一池塘中的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4期2018-02-13

  • 异育银鲫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215123)异育银鲫是以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Bloch)为母本、兴国红鲤Cyprinuscarpiovar.singuonensis为父本,经异精雌核发育得到的子代(徐文斌,孙晓波,1993)。它具有生长迅速、食性广泛、捕捞容易、耐低氧、繁殖方便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养殖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性状(潘庭双等,2001),其养殖业在淡水渔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陈静等,2014)。然而近年来,因感染鲤疱疹病

    四川动物 2018年1期2018-01-30

  • 福建南平顺昌繁育成功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
    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饵料系数低、耐低氧、耐运输等优点。与“中科3号”相比,“中科5号”能在较低蛋白饵料系数下生长良好,抗病能力有所提升。另外,“中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2018-01-18

  • “中科3号”异育银鲫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中科院水生所以高体型异育银鲫与平背型异育银鲫为亲本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广养殖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之一。“中科3号”体色银灰,鳞片紧密,不易脱鳞,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规格大、抗病力强、耐低氧、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2年以来,信阳平桥区积极引进推广“中科3号”异育银鲫,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池塘条件选择面积3335~66

    河南水产 2018年3期2018-01-18

  • 异育银鲫“中科5号”
    消费者的欢迎。异育银鲫“中科5号”(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7)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选育。培育单位利用银鲫独特的异精雌核生殖,辅以授精后的冷休克处理以整入更多异源父本染色体或者染色体片段,筛选获得整入有团头鲂父本遗传信息、性状发生明显改变的个体作为育种核心群体,以生长优势和隆背性状为选育指标,用兴国红鲤精子刺激进行10代雌核生殖扩群,培育出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优良性状│“中科3号”的升级版

    海洋与渔业 2018年9期2018-01-17

  • 桂建芳:异育银鲫“中科5号”有望抵抗鳃出血病
    玟/文近年来,异育银鲫养殖户最怕出现孢子虫病,因为治愈率较低。后来,鳃出血病暴发,异育银鲫的养殖更加艰难。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他透露,目前正进行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培育,该新品种抗病率强,有望抵抗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症。桂建芳院士潜心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已有30余年。从1985年起,29岁的他便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50多个样点调研取样,取样四五千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选育,不辞辛苦。如今,人们餐

    海洋与渔业 2017年12期2018-01-16

  • 生态调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底泥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调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底泥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苟小兰1,2,苏艳秋1,2,3,黄 丹1,2,李骏程1,2,吴立锋1,2,罗国强1,2( 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2.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3.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为探讨菌藻调控技术、底质改良技术及投饵区微孔增氧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江苏大丰地区选择3口总面积约42.93 hm2的异育

    水产科学 2017年2期2017-12-18

  • 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毛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刘兴旺1,2, 梁 超1,2, 祝焱彬1, 许 丹1,3(1.江苏省沿海滩涂养殖鱼类饲料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盐城 224112;2.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94;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为研究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ilo)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用0%、1.5%、3%、4.5%和4.5%羽毛粉替代相应鱼粉蛋白,配制成

    中国饲料 2017年17期2017-09-28

  • 异育银鲫A+系和F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430072)异育银鲫A+系和F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李 志 周 莉 王忠卫 李熙银 张晓娟 汪 洋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研究采用常规测量法和解剖法, 并结合CT透视, 比较分析了异育银鲫主养品种“中科3号”(A+系)和候选新品系F系的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 6月龄和18月龄异育银鲫F系平均总肌间骨数分别为71.8±2.9和83.3±1.4, 均极显著少于相应月龄银鲫A+系总肌间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期2017-08-16

  • 低盐养殖异育银鲫肌肉成分及呈味物质的研究
    11)低盐养殖异育银鲫肌肉成分及呈味物质的研究徐小双, 郑华坤, 乐琪君, 胡佳宝, 王亚军(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 海洋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211)通过对比传统淡水养殖和低盐(4‰盐度)养殖条件下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17种水解氨基酸以及呈味物质肌苷酸(IMP)含量,发现低盐养殖的异育银鲫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淡水银鲫(P0.05);进一步检测得出

    生物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8-16

  • 异育银鲫“中科3号”不同龄亲本繁育及后代鱼种养殖性状的对比试验
    厉成新 丁华静异育银鲫“中科3号”不同龄亲本繁育及后代鱼种养殖性状的对比试验文/厉成新 丁华静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二、三龄鱼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授精、孵化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子代,经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龄亲本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70.2%及83.8%,二龄为48.6%、50.1%、72.5% 。三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亩,总产量46200kg,亩产770kg,平均规格为100g/尾;二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

    中国水产 2017年6期2017-06-19

  • “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红“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文/方旭 滕淑芹 杨建利 马艳红“中科3号”异育银鲫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发病率低等特点。从2013年至今,天津市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中科3号”异育银鲫水花共计1800万尾进行苗种、成鱼养殖试验、示范,成效显著。“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

    中国水产 2017年3期2017-03-24

  •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高产健康养殖技术
    362300)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高产健康养殖技术林金典(南安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建南安362300)本文就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的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工作以及放养后日常管理、消毒、施肥、饲料管理、水质监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高产;健康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实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

    黑龙江水产 2016年4期2016-09-09

  • 异育银鲫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给养殖业者的几点忠告
    224000)异育银鲫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给养殖业者的几点忠告■ 陈昌福1冯东岳2陈辉3方苹3赵杰4胡明4(1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 100025; 3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 210036;4 江苏省盐城裕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盐城 224000)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地区等异育银鲫主要地区开始流行一种以“鳃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些常用治疗鱼类疾病的措

    当代水产 2016年7期2016-09-03

  • 异育银鲫“中科3号”山区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人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该鱼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总结出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供参考。1生物学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研究所通过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所培养出的新的子代品种,母本是黑龙江方正银鲫,父本是兴国红鲤。该鱼是典型的杂食性底层鱼类,尤其适应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既可生活在静水

    河北渔业 2016年4期2016-07-30

  • 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的脂肪酸及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1)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的脂肪酸及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邓博心1,邹超1,梁晨1,成向荣1,徐钢春2,唐雪1,*(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利用GC-MS和HPLC测定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肌肉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确定其在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中的差异。结果表明:生鲜的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的肌肉正己醛含量无显著差异,经加热后两种鱼的肌肉正己醛含量分别增加了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6期2015-10-21

  • 山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试验初报
    年我县重点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 号”新品种在池塘内养殖,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2014年我县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 号”高产高效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和地点2014年1 —12月,选择我县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建成的标准化池塘内开展。1.2 养殖规模2014 年,我县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 号”进行池塘养殖,池塘养殖面积为130 亩。1.3 主要技术措施1.3.1 试验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地点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黑龙江水产 2015年3期2015-07-26

  • 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寄生黏孢子虫的种群动态
    430072)异育银鲫具有生长快、个体相对较大等特点,且肉质鲜美, 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 遍布于各养殖地区[1,2]。但是, 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养殖的兴起, 使得异育银鲫的疾病越来越多, 给异育银鲫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黏孢子虫病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迄今为止, 已经在异育银鲫上发现了40多种黏孢子虫, 其中不少种类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比如, 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寄生于异育银鲫鱼苗的皮肤上, 影响鱼苗正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6期2014-11-05

  • 中科3号异育银
    丁德明中科3号异育银鲫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丁德明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尤其适宜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最佳生长水温25~30℃,银鲫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长江流域生长期为3~11月,其中7~9月生长速度最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水体的pH值、低溶解氧等亦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宜在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中科3号异育

    湖南农业 2014年12期2014-04-28

  • 饲料中铜浓度对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的影响
    中不同铜含量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初始体重(128.6±2.0) g]和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初始体重(159.4±2.0) g]的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以及组织中铜积累量的影响。两种实验鱼的实验饲料均以CuSO4·5H2O为铜源, 铜含量分别为3.1(对照)、7.5、49.8、100.5、506.9、965.1和1491.1 mg/kg饲料。实验结果表明, 异育银鲫摄食量(FI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4期2014-03-29

  •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驯化养殖高产技术措施
    154400)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驯化养殖高产技术措施刘贵仁(桦南县向阳山水库管理处 黑龙江 桦南 154400)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黑龙江水产 2014年2期2014-03-14

  • 罗格列酮对异育银鲫血清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影响
    试验旨在通过在异育银鲫基础纯合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罗格列酮,研究其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鱼类饲料中糖类物质的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 试验饲料为精制饲料,以酪蛋白为蛋白源,以糊精为糖源,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 mg/kg(试验Ⅱ组)和 20 mg/kg(试验Ⅲ组)罗格列酮,制成本试验所需的4种试验日粮。各种饲料原料分别过60目筛,按照逐级放大的

    中国饲料 2012年4期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