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求真、扬善、立美”

2015-02-10 05:40侯新闻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扬善求真树人

侯新闻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立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各个学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各学科都自觉地担负起德育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寻历史教育中的“求真、扬善、立美”,则是基于历史学科德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首先,什么是中学历史教育?中学历史教育是“秉持求真的精神与方法,以求善为目的,要回答的是学生为何学习历史的问题,历史教育须以历史上真实的人与事为素材,帮助学生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促进学生习得历史学家的批判气质”[1]。其次,什么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 “真善美”?对于历史教育而言,“真”就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要真实、经得起推敲;“善”就是所学的知识能使人向善,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就是指教师自身的美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能够感染到学生的内心体验。再次,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从个体角度来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做好自己”,从社会角度来讲,就是学会“参与公共生活、自主思考、自主决策、自主担责,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2],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在历史教育中将“求真”、“扬善”、“立美”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一、“求真”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求真”是历史学者治史的基本准则,同时落实到学科层面,“求真”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历史教育的“求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群体“求真”的教学态度,即在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还原历史的真相,二是学生的“求真”质疑的精神,即学生养成“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教科书上的知识持有怀疑的眼光,以“史证意识”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1.教师“求真”的教学态度

历史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因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导致后人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愈加模糊,探求历史真相,寻求历史规律正是历史学科最大的魅力所在。因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求真”是教师教学坚守的基本底线。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都是循规蹈矩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阅读不彻底、史学基本素养缺失,本着标新立异的目的,选择一些未加以考证的史料佐证自己的观点,这些做法显然违背了“求真”的教学态度,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举一个例子,在学生中拥有诸多读者,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以讲故事的手法教学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兴趣。但是通过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我发现袁老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学识和故事性的教学手法,但是在讲到一些历史事实时缺乏必要史料的支撑,道听途说值得商榷。例如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视频中,袁老师在评价历史人物毛泽东时,处于个人情感的支配,以“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四千三百万人”等史料讲述毛泽东的过错。有关三年困难时期具体的死亡人数,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袁老师并没有呈现出学术争端,而是一言以蔽之。此种做法既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求真”的价值取向,又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学生的“求真”质疑精神

某些历史教师限于自身知识储备少,再加上历史学科复杂性的特点,犯错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其实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利用得当,每一次错误就可以成为一次学习提升的起点,成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新起点。如前文所述,从社会角度看,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例如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时,老师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通过展示一张张血腥残暴的历史图片揭示日军的罪行,有学生站起来提问:“为什么日本民古屋市长河村隆对到访的中国代表团说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3]这一问题引来了同班同学的齐声喝笑。该老师当时心头一震,没想到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敷衍了事,答应学生下节课将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课后的史料收集和分析思考,下节课该教师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料、日本侵华未刊发的照片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通过交战双方和中立国第三方的史料,论证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同时解释因为日本投降后,国共内战打乱了南京大屠杀史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才会让如今的日本右翼分子有了颠倒黑白的机会。

湖南师大的余柏青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谈到,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历史课并不一定要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启发他们提出很多问题的课才是好课。“求真”的历史教育遵循主体交互性,强调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对话与互动的动力是差异,有差异才有对话和互动。因而,学生“求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二、“扬善”是立德树人的核心

“扬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弘扬历史正能量,宣扬中外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立德树人”核心内涵是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相契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写道:“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4]要实现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我们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突出“扬善”的教育。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指出:“当前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核心的要求。”[5]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养分。翻看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历史长河,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如司马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一言”的秉笔直书;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士风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崇高气节。这些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崇高思想、气节风度、私人道德和他们的名言、警句,通过中学历史教学,都将成为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例如教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模块时,一些教师往往会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画等号,通过与西方希腊民主制度、罗马法治的对比,批判甚至抹黑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我的导师姚锦祥就曾著文指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非一无是处,决不能用两千年来的中国只是一个专制黑暗的整体一语所能概括。中华文明历属千年之久而不败与其政体的合理性因素必然有关。”[6]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只有认同、接纳、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热爱我们的祖国。只有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得“立德树人”的目标变得具体深刻、有血有肉。

2.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现代世界已经发展到全球化阶段,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是我们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历史教育只是把“扬善”局限为中华传统文化,则成为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传统的学校历史教育研究,把本国历史的重点放在爱国主义方面,把世界历史的重心放在国际主义方面。赵亚夫先生认为“这种做法的偏误是显而易见的”[7]。

公民教育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臣民,有学者提出公民教育至少满足三方面条件:“一是应以尊重人的主题人格为前提;二是应结合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来进行;三是应以唤醒人的公民意识、提升人的公民素质为目的。”[8]全球视野下的公民教育是要树立国际理解意识,拥有宽阔的视野,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认识到各个文明都曾创造过属于它们的价值,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生存是相互依赖的,国家之间需要和平共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全球化的视角,把中国史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察。例如在教学清朝中期“康乾盛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时,需要教学同一时期英国所取得的工业革命的成就。在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不仅仅要解释中英之间经济贸易。文化礼仪的冲突,立足于全球化的视野,战争的爆发更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目的在于通过由历史学习中培养出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其权利、责任和在公民社会中应作的贡献。

三、“立美”是立德树人的支柱

历史教育的“立美”就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师素养提出新要求,需要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教师是现代中学德育的主体,历史教师需要自觉承担起德育的任务。没有教师“立美”的根基,“求真”、“扬善”的历史教育将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将成为“空中楼阁”。

1.“三爱”意识的内化

“三爱”即爱学生、爱专业、爱岗位。首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句,长久以来激励过无数投身教育的人。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用自己的厚德博学感染学生,才会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成为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其次,每一位教师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教学,都应该热爱自己的专业,培养专业兴趣,这样才能做到忙而不累,乐而不忧,体会到职业成就感。教师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使得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再次,教师应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做到爱岗敬业。我国教育学者查有梁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之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新思维。

2.学术道德的坚守

教师只有通过良好的美德言传身教,才能内化为优良的师德;只有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且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求才必先求德,树人必先树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竞争压力的上升,近年来,受到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浸染,某些教师迷失了自己,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一些教师为了获取学术地位及相应待遇,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学术交易行为。这些都突破了教师师德的底线,导致某些教师学术道德失范。

“求真”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扬善”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立美”是立德树人的支柱。只有在历史教育中持之不懈地追求“真善美”,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理想目标,才能培养完善的人格和合格的公民。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1][2]张汉林.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5).

[3]陈东亮.要注入新的观念——“南京大屠杀”教学反思[J].历史教学,2014(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6]姚锦祥.从钱穆的国史观谈中国古代史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J].历史教学,2007(8).

[7]赵亚夫.为什么历史教育要有个全球视野[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8]叶飞.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兼论公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猜你喜欢
扬善求真树人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张锦绣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扬善
扬善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略论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