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FABP的动态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中的应用*

2015-04-12 01:49温宝泉彭远强林湘燕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心颅脑入院

温宝泉 彭远强 林湘燕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是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的小分子蛋白,当心肌受到损伤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破裂,H-FABP可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因此H-FABP水平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在心血管事件中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了认可[1-4]。本次研究

旨在通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变化,探讨H-FABP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 h内入院,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挫裂伤。排除合并有身体脏器严重损伤者,排除有胸部创伤者,排除近期有急性梗死,排除心脏按压复苏者。共计纳入7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GCS:13~14),中度组(GCS:9~12)和重度组(GCS:3~8),分别纳入26、23、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轻度组,男17例,女9例;年龄(41.36±13.27)岁。中度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2.36±13.51)岁。重度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0.85±13.14)岁。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1.06±12.83)岁。经统计学分析各组受试者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和入院后1、3、5、7 d时采取静脉血,并记录采样时相应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H-FABP定量检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FABP水平变化。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预后判断,比较植物生存(包括死亡)、重度残疾、轻度残疾、恢复良好患者间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差异。

GOS分级标准:5分,恢复良好,尽管有轻度缺陷但能恢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4分,虽有残疾但能独立生活;3分,重度残疾,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但神志清楚;1~2分,植物生存或死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9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多个治疗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间不同时间段血清H-FABP水平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各个时间段血清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间血清H-FABP水平历时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FAB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入院后1 d血清H-FABP水平处于最高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各组间不同时间段血清H-FABP水平比较(x-±s) μg/L

2.2 不同预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预后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预后越差者血清H-FABP水平越低( 字2=4.512,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比较(x-±s) μg/L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意外伤害疾病,尽管这两年诊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急性脑损伤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存活患者常常留有后遗症,生活难以自理,给患者及其家庭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5]。目前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仍旧是脑外科研究的重点问题。基础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常常会引起脑心综合征,导致继发性心脏损害,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加重了原发疾病,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引发死亡[6]。因此早期准确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阻断病情的发展,预防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也一直在探索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判断的方法[7-9]。

脑心综合征临床上可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酶谱异常。有研究显示随着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加重,心脏受损程度也加重,因此通过心肌酶谱、心脏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并预测患者的预后[10]。H-FABP也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就能被检测到,临床常与肌钙蛋白T一起用于ACS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11-13]。目前也有一些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也会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14-15]。笔者研究验证了上述观点,血清H-FAB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另外通过对血清H-FABP水平的动态监测发现,血清H-FABP水平最高点出现在入院后24 h,随后开始下降。这个结果提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为入院后24 h内,因此这个时间段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随时准备急救。笔者还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预后越差患者入院后血清H-FABP水平越高,提示血清H-FABP水平可以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判断。

综上所述,血清H-FABP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1]范树虹,杨曙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81-284.

[2]马春华.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价值研究进展[J].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2):107-110.

[3]李萍,王化芬,许会彬,等.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3007-3008.

[4] Figiel L,Kasprzak J D,Peruga J,et al. Heart 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 reliable marker of myocardial necrosis in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out persistent ST elevation[J]. Kardiol Pol,2008,66(3):253-259.

[5]杨丽清.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6B):52-53.

[6]胡善友,任广胜.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641.

[7]曾春生,荆国杰,姚晓腾,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06-107.

[8]魏学霞,李化龙,张大庆,等.急性颅脑损伤外周静脉血白细胞水平变化与SIRS发生的相关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27-28.

[9]符付献. 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救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9-70

[10]李硕,马青变,郑亚安,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cTNT、CK-MB组合诊断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比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299-302.

[11]蔡福金,田亚平. H-FABP、NT-proBNP、CRP、cTNT在ACS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8):1373-1375.

[12] Matsumoto S,Nakatani D,Sakata Y,et al. Elevated serum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the convalescent stage predicts 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surviv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 J,2013,77(14):1026-1032.

[13] Carroll C,Al Khalaf M,Stevens J W,et al.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as an early marke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merg Med J,2013,30(25):280-286.

[14]何永利 黄廷富 潘小平.急性脑梗死患者H-FABP 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1):9506-9509.

[15]庄恺,吴光勇,廖达光.脑挫裂伤患者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24-2725.

猜你喜欢
脑心颅脑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