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真教育”

2017-08-28 15:44张思文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求真陶行知毕业

张思文

临近毕业,同学们忙着拍照留念,写毕业留言。后来终于考完了,班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毕业了,收拾东西离校吧!教室里顿时哭声一片,当然陪着一起流泪的还有老师们!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学校年年上演。每年毕业季来临时,毕业班的孩子们都会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生出浓浓的依恋。为何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能让孩子们如此懂事、感恩和留恋呢?

古语有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当我们的教育一直着眼于学生心灵的培育,在其内心留下一份仁爱与感恩时,就会培育出真正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成功的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

曾几何时,有不少学校乃至一些所谓“名校”,学生要么戾气十足,要么怨气冲天,在毕业季或毁坏公物,或殴打同学乃至老师,或撕书抛洒……成了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有志之士痛心疾首扼腕而叹:“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是群白眼狼啊!”

这不免让人唏嘘。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还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何谓真教育?我們认为,真教育必然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跟风,不作秀,不急功,不近利。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和“育,养子使作善也”,真教育是爱的教育,真教育是修道养德的过程。

按照陶行知老的真教育思想,求真知既包含对知识的追求,也包含追求知识的态度;传真情强调的是发挥情感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唤真心既包括求真知的心,也包括养成真的情感。最终目的是做真人。即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而做真教育的学校,绝不是那些将应试发挥到极致的学校,也不是那些一味提倡竞争、剥夺学生权益的学校,更不是家校合力剥夺孩子体育运动时间、泯灭孩子兴趣爱好的教育。

真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把点燃;真教育不是升学,而是达成终身幸福;真教育不是训练,而是生活和创新;真教育不是管束,而是唤醒和激励。因为人格比知识更重要,灵魂的美善比分数的高低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诗意的表述告诉我们,教育是“慢”的事业,容不得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的主旨即唤起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教育活动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通过良好的朋友式的师生互动,激活灵魂,化育人格,提升心灵。当年的西南联大之所以始终令人怀念,除了老师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仁爱的种子。

当年,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教育是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忘光了以后,还留下来的东西。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头审视学校教育,会发现真正留下来的无非文明素养、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这恰是我们需要的核心素养,恰是我们需要的“真教育”。

(作者单位: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

山东枣庄 2770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求真陶行知毕业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张锦绣
阎生德
陶行知夜归
毕业季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一日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