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果桑修剪技术试验

2021-04-29 00:20赵晓峰马云戬薛忠民刘勋勃
北方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桑椹红果桑树

赵晓峰 马云戬 薛忠民 苏 超 刘勋勃

(1.千阳县蚕桑工作站,陕西千阳 721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千阳县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近年来按照“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组织实施蚕桑、果桑、茶菜桑等多元化开发示范,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在发展果桑产业方面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千阳县位于陕西西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年均气温10.9 ℃,无霜期197 d,≥10 ℃的活动积温为3 462 ℃,冬季最低气温-17 ℃,桑树生长及越冬的自然条件明显差于西安周边地区。2015—2018年,我们结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下达的任务和杨凌区科技推广项目,进行了千阳县果桑修剪技术试验,初步探索出偏寒冷地区的果桑修剪技术,期望对北方地区发展果桑产业有所帮助。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桑园

选择千阳县南寨镇水泉村陕西鲁桑源农业科技公司果桑基地建立试验示范桑园。该地块为旱耕地,较肥沃。2013年春季由实生桑嫁接为果桑,有多个品种,行距200 cm,株距100 cm,每667 m2栽植333株,按照低干树型养成,桑园常规管理,做好桑椹菌核病防控。用同一地块的品种进行试验,每品种30~50株,生长势尽量一致。

1.2 试验设计

1)果桑品种:以大十和红果2号为主,红果1号、北方红、白玉王等为辅。后期引进台湾72C、红果3号、陕玉、黑珍珠等。

2)修剪时间试验:①常规生产夏伐,桑椹采收结束7月1日剪伐枝条;②提早夏伐,桑椹采收80%时6月15日剪伐枝条。每个处理15株桑树。

3)修剪方法试验:“春季重剪梢-第2年夏伐-第3年春季重剪梢”模式。3月份桑树发芽前,留枝条长度60~80 cm(大十留短、红果2号留长)剪梢。桑椹采收结束后,剪掉结果枝上部30~40 cm,留下部分(必须有生长芽)每枝培养2个新梢为枝条。第2年按照常规夏伐,第3年仍然春季重剪梢,依此循环。以常规夏伐模式为对照。每个处理15株桑树。本试验只进行前两次。

4)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①调查项目,桑树品种性状、修剪后株发条数、平均条长、冬季冻梢、桑椹产量、桑叶产量等;②调查方法,每处理测量5株桑树,计算单株平均值。桑椹产量调查每3天采收1次,每品种共5次。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果桑品种特性表现

2.1.1 夏伐后的生长量及耐寒性

2015年进行的不同品种经济性状调查结果见表1。桑树夏伐后,红果2号和大十的平均条长比较长,但是大十的发条数明显少,总条长比红果2号少38.78%,而且节距长,单条着叶数明显少。红果1号和北方红居中,白玉王生长量小。夏伐后桑树平均条长普遍短小,其原因,一是剪伐时间偏迟,生长时间短;二是夏季干旱,秋雨来迟,生长延后。所以要保证一年生枝条长且壮,必须改变修剪方法和加强桑园管理。

表1 不同品种夏伐桑树生长量

2015年和2016年连续调查大十、红果1号等6个果桑品种冬季冻梢率作为耐寒性参考指标,数据见表2。大十不耐寒,冻梢率达到48.71%;红果2号耐寒性强于大十,冻梢率22.02%;红果1号和北方红比较耐寒,白玉王耐寒。台湾72C耐寒性差。因此,有效条长(平均条长-冻梢长)以红果2号为最高,每667 m2果园3 227 m,其它依次为红果1号、台湾72C、北方红、白玉王,大十品种1 689 m为最低,仅是红果2号的52.34%。

表2 不同品种冬季冻梢情况

综合分析品种特性认为,红果2号是适宜千阳县大面积生产栽培的鲜食兼加工优良品种,红果1号、北方红和台湾72C可作为加工用品种,白玉王作辅助品种。大十不适合露地栽培。

2.2 不同修剪时间桑树生长量

2016年夏季进行了不同剪伐时间桑树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见表3。表3显示,将剪伐时间提前到6月15日时,虽然发条数一致,但平均条长增加,枝条充实度提高,冻梢减轻,667 m2总条长和有效条长明显增加。大十品种每667 m2有效条长增加720 m,增幅达到40.95%;红果2号增加866 m,增幅27.1%。

表3 不同夏伐时间桑树生长量

试验结果表明,7—8月是桑树生长最旺盛时期,夏伐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发芽和生长。虽然剪伐只提前了15天时间,但对枝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这应该是提高抗寒性的一条重要措施。

2.3 不同修剪方法桑树生长量

以提高一年生枝条长度和耐寒性为目的,2017—2018年对红果2号和大十两个品种,进行了春季重剪梢处理试验,数据见表4。表4显示,春重剪不夏伐桑树生长芽多,条长长,枝条充实。红果2号冻梢率降低6.72个百分点,大十冻梢率降低10.98个百分点。桑椹产量上,春重剪当年,大十品种因为修剪程度差异不大,产量相差比较小,红果2号产量减少15.4%。第2年两个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红果2号产量增加74.14%,667 m2产果达到2 020 kg;大十产量增加88%,单产1 410 kg。

表4 不同修剪方法枝条耐寒性和桑椹产量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春季重剪梢方法,利用适当位置的春季新梢连续生长培养为枝条,有效地延长了生长期,桑树枝条发育充实,越冬安全,为下一年桑椹优质高产创造了条件。冬季或开春对枝条短截,大十约60 cm、红果2号30~40 cm,能够保证足够的结果枝,利于高产。6月中旬采用提前夏伐方法修剪,下一年再用春季重剪梢方法,形成“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的循环修剪技术,解决了偏寒冷地区果桑生长期短、冬季冻害严重的关键技术问题。

3 讨 论

3.1 千阳县比同纬度的西安市临潼区年均气温低2.6℃,无霜期短22 d,春温慢升,秋温迅降,冬长雪少,干燥寒冷。一般养蚕用桑采用春伐修剪模式保持了生长季节连续生产。而果桑则需要春季有足够枝条结果,不能春伐。初期曾采用过临潼区那样的夏伐修剪模式,但如表1-2显示的结果,枝条短小且不充实,冬季冻梢严重,桑椹产量很低。经过几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选择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提早桑树夏伐和春重剪与隔年夏伐的果桑修剪模式。这项技术已经在千阳县新发展果桑中得到推广应用,红果2号大面积生产第3年667 m2平均产果达到1 300 kg,第4年达到1 800 kg以上。

3.2 果桑“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循环修剪技术是在千阳县特殊气候条件下试验总结形成的,还不够完善,比如“春重剪”的适期和程度,桑椹采收后的修剪留枝留芽位置,秋季梢叶如何利用等,仍需要继续研究。

3.3 果桑已经成为蚕桑产业多元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栽果桑情绪高涨。但因为果桑栽培技术研究相对滞后,生产上尤其是北方比较寒冷地区,在品种、修剪等方面盲目性很大,发展连连受挫。有关寒地果桑的修剪技术资料很少,建议科研和技术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果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桑椹红果桑树
小刺猬送红果
桑树下的快乐
春天手作“桑椹膏”
红果果富了口袋袋
桑椹(外一首)
桑椹
汤米的红果果
我的小桑树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