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性反思:拓展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2024-04-27 15:41王芳肖萌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班本研讨教研

王芳 肖萌

回溯性反思的核心是观察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支持、拓展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发现教师在回溯性反思时往往不能在儿童的视角下准确识别、分析游戏中的发展价值。如何开展班本教研活动,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深研班本教研实践,增强回溯性反思实效。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提高教师回溯性反思的有效性,教师开展问题自查,针对回溯性反思中经常以描述幼儿游戏现象为主,彼此之间没有针对问题、困惑的探讨,后续支持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现象进行研讨。首先是教师达成“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记录儿童,而不是计划儿童”的理念共识,并将教师角色定位于:主班教师发起话题,副班教师以及配班教师思辨分析,以此引发研讨,在相互交流中达到思维共享,增强回溯性反思实效。

聚焦儿童游戏观察,强化教师识别支持。我们通过提供观察记录表,引导教师聚焦幼儿游戏中的兴趣、问题、发现价值,并对比分析新旧经验,正确识别幼儿游戏行为,解决教师在回溯性反思中针对幼儿游戏图式发展、动作发展、投放材料等困惑。

比如,教師在研讨中借助视频影像和实物照片分析出今天的幼儿游戏发展价值是在连接布和床的游戏中生成了抛接球游戏,小组合作解决了系绳子问题。教师结合幼儿扔球的行为,分析判断产生了轨迹游戏图式,使幼儿的投掷动作和小肌肉运动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均得到了发展。可见,有目的的观察,准确的分析、研判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聚焦研讨话题,解决投放适宜的材料、环境上的支持的困惑。

同时,教师能够在分析幼儿兴趣需求、情绪情感、新旧经验对比中探讨出后续支持的策略,并通过班本教研引出作为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支持者的重要作用。

多元开展回溯沟通,提升反思路径灵活性。在班本教研研讨中,教师认为,回溯性反思和集体共同学习思维共享之间不存在先后的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开展,满足幼儿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做好幼儿后续有意义活动的支持。

回溯性反思的优势是教师在充分互动、研讨基础上,通过班本教研解决彼此间关于幼儿分析、后续支持的困惑,然后再聚焦是否利用小组和集体形式开展思维共享。但是当幼儿兴趣浓厚、急于解决游戏问题时,教师应追随幼儿探究的热情,先进行小组思维共享,再开展回溯性反思。同时,教师可以改变原有回溯性反思时间,既可以是幼儿离园后的深度共研,又可以是幼儿表征时的即时沟通,或者是午睡时的短时回溯。如果遇到共性问题,还可以形成思维共享式集体活动。

推动三级反思模式,助力幼儿有意义学习和发展。我们通过“幼儿—教师”“个别教师—班级教师”“班长—业务干部”的三级反思模式,使回溯性反思中的话题聚焦、支持形式多元。利用过程性表格反思,支持教师的观察与思考,使幼儿的发展点、教师的支持更加聚焦,活动更加深入。

在互动研讨中,我们对回溯性反思策略的梳理又拓展到家园工作、个别化幼儿的引导跟进。家长从了解到认可、从参与到互研,使回溯性反思的话题、对幼儿有意义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更具有实效。

着眼儿童连续表征,拓展多维回溯性反思。《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到,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于是,我们分析幼儿连续性表征与回溯性反思的关系,引导教师持续观察、一对一倾听幼儿,并借助幼儿连续性表征,验证小组分享、共同学习和支持策略是否有效,进而形成验证昨天、回顾今天、支持明天的回溯性反思模式。

在落实《评估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复盘反思,深度强化回溯性反思的价值,助力每一个幼儿快乐发展。

猜你喜欢
班本研讨教研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