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淘气”,培养好习惯

2024-04-27 15:41杨丽丽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扬善小淘气发育期

杨丽丽

几乎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遇到过所谓的“淘气”幼儿——他们经常不遵守班级常规,喜欢和教师“对着干”。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凡事喜欢自己动手。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淘气”表现时,教师该怎样引导幼儿呢?

正确理解幼儿“淘气期”

3-6岁是孩子的第一个“淘气期”,也称“第一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希望独立,却又离不开父母和教师。很多成年人忽略了“第一发育期”的规律,难以应对幼儿的“淘气”行为。当幼儿开始会说“不”“讨厌”“我就要”时,是他们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这个时期的幼儿虽然什么都想做,但做的时候又感到害怕;感觉自己能胜任,但又无法做好。这就是“第一发育期”幼儿的困境。

与“淘气”相对的是“听话”,那么“听话”的幼儿就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吗?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忽视了幼儿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幼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探索的需求,但缺乏自控力,这些特点导致了幼儿“淘气”行为的出现。作为教师,要更深入理解幼儿出现“淘气”行为的原因。

家庭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是幼儿“人之初”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由于家长采取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有些幼儿在入园前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外在表现就是幼儿的“淘气”行为。

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態度。有的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幼儿在家形成的习惯了解不够、与家长沟通不到位、管理方式不当、对“淘气”幼儿态度疏远等,都会强化幼儿在园的“淘气”行为。教师往往低估“淘气”幼儿的能力,认为他们不能担当大任。出于安全的考虑,教师很容易限制“淘气”幼儿的活动参与度,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良好习惯养成。

巧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用爱感化法。教师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给幼儿足够的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产生影响。平时,教师要多一些爱心、耐心,要坚信“淘气”幼儿在专业的引导、教育下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教师付出的努力要多一点,周期要长一些。教师要和“淘气”幼儿的家长多多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教养方式与生活习惯,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逐步改进。

扬善抑恶法。“淘气”的幼儿并不是一直“淘气”,也不是所有的方面都“淘气”,也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扬善抑恶”的养成教育,要遵守正面表扬、背后批评的原则。也就是说,表扬幼儿优点的时候要明显,在全班进行;批评幼儿的不足尽量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最好和幼儿面对面单独进行,以便维护幼儿的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师幼契约法。幼儿的秩序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可以与“淘气”幼儿商定适合他们的契约规则,可以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者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是与小朋友相处的方式等。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约定即可,越具体越好,越容易做到越好。切忌限制幼儿的行为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互换角色法。轻松的情景游戏能让幼儿明白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当幼儿“淘气”时,教师可以和“淘气”幼儿互换角色,教师扮演幼儿,再现“淘气”行为,请幼儿做小老师。这时幼儿的表现会各有不同,需要教师细致地观察,分析幼儿的期许,加以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委以重任法。人的需要有很多种,被尊重与认可是其中之一。“淘气”幼儿也是如此。教师在充分了解他们后,可对其委以重任。要教会幼儿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做,引导幼儿反复做。给予“淘气”幼儿改变和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正能量,增强他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扬善小淘气发育期
不同发育期云南‘三台’核桃营养品质研究
设施葡萄果实发育期管理技术要点
扬善
扬善
愉快的暑假
构建扬帆课程 打造适宜教育
我家的小淘气
基于累积热量单位的甜瓜幼苗发育期模拟
略论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小淘气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