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09-01-18 06:01王红梅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圆盘红旗礼物

王红梅

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打破传统,更新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教师对学生教的过多,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面对单纯、枯燥和抽象的定义、符号等,一直处于被动、强迫接受的地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难以适应素质教学的需要。要改变这种情境,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新的教学思想要求把教学的重点和立足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放在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乐学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例如在学《认识圆》这一课中,认识圆的半径时,以往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验证圆的半径是相等的,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却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其过程是: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抢红旗的游戏,谁抢到红旗老师就把小礼物送给他。(老师把红旗随便放在一个学生面前)

生:老师,您这样放红旗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红旗离吴浩最近,他肯定先抢到红旗。

(老师把红旗又放在另外一个学生旁边)

生:这样还是不公平!

师:那我怎样做才公平啊?

(学生开始思考讨论)

生:就像“丢手绢”那样,我们围成一个圆圈,您把红旗插在中间,这样就和我们每个人的距离都一样了,就公平了!

这样学生就能够领悟到“圆心到圆上每个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知识点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了。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实践与探索,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这样理解才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这会使那些以往学生看来单纯、枯燥、难记的性质、特征等变得容易理解掌握,更易灵活运用。例如讲一年级《认识物体》一节课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的特征,而是给学生很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体,如积木、球、茶叶桶、魔方等,让学生摸,然后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他们理解了这些物体的特点,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学生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的自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宽松、民主的人际环境,同时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教师在讲《摸球游戏》时,在与学生总结了可能性之后,出了一道练习题进行巩固,而且别出心裁地拿出一个带指针的大圆盘,然后对学生说:凡是答对的同学就可以来转动大圆盘,当指针指向黄色部分时,就能获得礼物。(黄色部分只占大圆盘面积的八分之一)。接着,老师就向学生出示了漂亮的礼物,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问题,但当他们兴冲冲地转动圆盘时,却一个个失望而归。因为他们谁也没有使指针指向黄色部分。老师抓住时机紧接着问学生为什么谁也没有获得礼物,怎样才能获得礼物呢?这样的设计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开动脑筋,再次总结了可能性的大小,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我们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圆盘红旗礼物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圆盘锯刀头的一种改进工艺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单位圆盘上全纯映照模的精细Schwarz引理
爱的礼物
礼物
基于Profibus-DP的圆盘浇铸控制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