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让“精彩”在英语课堂里绽放

2009-01-18 06:0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精彩单词小朋友

陆 玲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使教师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迈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学习乐趣的场所”。在这快乐的场所中,师生互动的过程“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互动中,一切是开放的、活泼的、充满激情的。笔者认为,如果能抓住这种互动并充分加以利用,那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充满智慧、爱意,更具有生成性。

因此,教师要考虑应设计怎样的情境,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材料,进而将课本上缺乏生气的材料融入情感,创造师生合作探究的材料,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英语课堂教学转变为具有个性和人性魅力的动态过程。

一、“因势利导”,生成意外的精彩

又到了放学的时间了,今天这个班没有课,若不布置点作业我有点不放心,让学生们回家做点什么呢?有了,周末作业纸不是印好了吗?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回家做份作业纸。”“啊——”“这份作业纸是周末作业——”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学生接着我的话说:“那明天没作业了。”“可以这么说。”“OK.”孩子们兴奋地答道。“但前提是:全做对的同学没有作业,有错的同学我就要多布置点了。”“OK.”孩子们爽快地应道。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好单调,不说‘OK行吗?”“All right.”部分孩子立即反应道。我笑着说:“不说‘All right.行吗?”“Good.”一孩子响亮答道。”“不说‘Good行吗?”我刁难道。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Great!”“Super!”“Sure!”“Of course!”——我灵机一动,说:“不错,在同一语境中,表达同一意思的词很多,一意多词嘛!你还能想到哪些呢?”这下,孩子们更来劲了,当场就列举了很多,如:开始start, begin;听listen, hear等。一个孩子提议说:“Miss Lu, 还有一意多句呢!”“是吗?举个例子听听”我问道,“你身体怎么啦?Whats wrong with you ?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不说不要紧,一说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还有昨天刚学的,几点了?What time is it? Whats the time ?” “还有……”“同学们,用笔写下来如何?我们明天来比试一下,谁写得多。”“OK.”孩子们热情高涨,开心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到了第二天一上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他们所写的“一意多句”,有的同学写了十几句,我欣慰地笑了!

二、“弄拙成巧”,生成巩固的精彩

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犯错,而有时这样的“错”却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资源。教师只要稍加引导,“错”便能生成精彩,帮我们巩固教学任务。

在教3A文具类单词时,我将book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刚一转身,班里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我感到很奇怪。“咦,小朋友都会呀?”“会。”“我们班小朋友真棒,Miss Lu还没教,你们都会啦!”经我这一表扬,他们更得意了,一个个露出了自豪的微笑,“You, please!” “/bukei/”。 我连续喊了几个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发音。我紧皱眉头,难道小朋友将字母K的音标读成了/kei/ (应该是/k/), “小朋友,你们怎知道是这个音呀!”小朋友将手举得更高了,“书柜是bookcase,将后面去掉,不就成了/bukei/了吗?”原来是这样,我告诉小朋友/ei/ 是字母a的发音,k发/k/,颜色类单词black,家具类单词desk都是如此,此时我出示图片复习了这几类单词。

我要感谢学生的“错”,是他们的“错”让我参透了音标,是他们的“错”让我帮他们巩固了所学内容,是他们的“错”让自己更有信心!用一个小“错”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内容,成就了学生的信心,收获到了“巩固”的精彩。

三、“奇思妙想”,生成创新的精彩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即兴创新,超越预先设定的模式。

在教Colour前,我绞尽脑汁还是没想出什么新意,最后决定通过实物引出这些颜色。我先通过苹果引出red, 编了一句red,red, 红彤彤;讲完yellow后,立刻有小朋友举手,yellow, yellow 黄澄澄,也有小朋友说黄灿灿;blue, blue,蓝湛湛;white, white,白茫茫; black, black,黑乎乎。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一个完整的chant就生成了。咦!这不都是ABB词吗?大家无形中将语文与英语结合起来了,这不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吗?

正是这样的“生成”让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轻松,充满活力;正是这样的“生成”让我很轻松地完成了一个始料未及的目标;正是这样的“生成”让我收获了创新的精彩。

四、“旁搜博采”,生成个性的精彩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将学生的视野圈定于课本内,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主,让其全面发展,弘扬他们的个性。

记得教《Seasons》这一课时,我问学生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S: I like spring.

T: Why?

S: I can fly kites.

这一问,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了喜欢的理由:

S1: I like summer. I can have an ice-cream./ I can swim.

S2: I like autumn. I can pick apples./ I can go to the farm.

S3: I like winter. I can have a snowball./ I can make a snowman.

“你们能将你们喜欢的季节和理由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吗?”同学们都欣然接受了这次作业。等到第二天检查作业时,我欣喜地发现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琅琅上口的小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

“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朴实、自然,不加粉饰,再现的是师生之间无距离的界限,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这样的界限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向往的,向往它的返朴归真,向往它的激情四射,向往它的清新活力!而这需要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能从“框式教案”走向“动态生成”,让课堂成为师生快乐的家园,让每一个动态都自然生成,让我们英语课堂都充满精彩!

参考文献:

雷玲,《故事里有你的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精彩单词小朋友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找茬儿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