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1-18 06:01马庆荣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马庆荣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还应逐步学会学习,并养成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探究等各项能力中,兴趣都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二、课堂是激发兴趣的主渠道。三、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

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还应逐步学会学习,并养成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探究等各项能力中,兴趣都显得格外重要,几乎左右着他们的一切活动。而体味到教学过程中的快乐,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何让“乐”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我就自己的切身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一)一个老师不但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在学生面前适当加以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希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激发他们接近老师并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

(二)老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的确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如果老师高傲冷漠,学生便会觉得爱不能及,因而避而远之,就无法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课后我经常深入学生活动区,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说心里话,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遇到问题及早解决。时间长了,他们很喜欢和老师在一块,遇到什么事情都想说给老师听,师生之间也越来越亲近。

(三)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说到做到。即使做不到,也得及时说明原因,切忌空许愿、瞎承诺。否则一但不能实现,学生就会对你失去信任,教学必将失败,相反信任学生,积极鼓励使其树立信心,对激发学习兴趣大有帮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信,便从内心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话都愿跟老师说。这样,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使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敬与喜爱,乐于参与整个过程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表扬、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之下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乐学。

二、课堂是激发兴趣的主渠道

(一)采用各种新颖独特的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先欣赏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课文进行学习,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引入课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质疑引题、情境引题、以图引题、比较引题、故事引题等。只要灵活运用,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兴趣带学生进入课文的天地。

(二)巧妙设疑激发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学习高潮。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教师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设问:“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尽管学生争相发言,但很少讲到点子上。这时我就通过故事谈话设疑,巧妙地突破难点。同学们静下来,听老师讲个故事:一个孩子做饭,一家四口用一碗米,天天这样,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而这位小朋友仍旧用一碗米。吃着吃着,饭不够了。这时,这个小朋友才发现自己错了。请同学们谈谈这个孩子不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对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索后说:“他少放了米。”“他按老办法办事。”……“那么以烧饭这件事联系到课文,是不是说明一个道理呢?”学生们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称是,并举出了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事例。

三、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有发挥多种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把各种激趣艺术巧妙地加以提炼、糅合,才能营造出一种积极融洽、高涨热烈的氛围,才能掀起一波又一波课堂教学的高潮,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