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备”出质量 上出精彩

2009-01-18 06:0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正负数温度计天气预报

彭 燕

一、数学课堂“备”出质量,上出精彩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成这些目标,高质量地上好数学课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愿望。一节课的准备与授课过程无不花费了老师众多的心血。现就前段时间所上六年级上册的《正负数(一)》为例,谈谈自己对上好一节数学课的体会。

二、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搭建教学成功的台阶

学生对正负数已有三学期未接触。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完成新知识的教学是有难度的,特别是“求正负数间的差”与“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例如学生建立的知识经验只是在温度的表示上,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实验室找到了教学用温度计,发现并没有0度以下的刻度,很不实用;我又到市场上进行了调查,发现适合使用的温度计价格较高,要便于小组观察使用,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多,使我很为难。回到本班六(3)班教室,在不透露教学过程的前提下,征求了学生意见,学生提出用零花钱自备温度计和画温度计图两种解决方案。实物胜在直观,画图为抽象认识数轴打下了基础,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次跨越,我赞同了这两种做法。第二天,有63名学生自备了温度计,有11名学生画了温度计刻度图。新课学习中“求正负数间的差”教学难点顺利突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扎实,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课前资料的收集是学生知识形成的桥梁

原本准备的一节公开课临时变成了“一课二教”,同一教学环节的实施由于课前学生准备情况的不同,两个班学生的知识生成情况也截然不同。

课前准备:

(3)班:学生自备了温度计实物或自制了温度计刻度图,前一天下午收看、记录了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2)班:未准备温度计实物或自制温度计刻度图,前一天下午未收看、记录城市天气预报,但借用了(3)班的温度计实物或自制温度计刻度图,以及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记录单。

课堂实录:

【片段一】(3)班:(此环节耗费时间5分钟)

师:昨天下午同学们收看了《天气预报》节目,谁为我们播报一下记录的天气情况?一生在小黑板上填写,其余观察记录单看是否和板演的同学一样。(目的:导出正负数和零)

(效果:生顺利写出了最高温度和最低气温,零下温度用负数记录正确)

师:想一想这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现在请小组同学一起同桌观察、讨论到底相差多少摄氏度,然后各小组汇报结果。

(效果:学生借用身边的温度计或图,很快讨论得出正负数之间的相差数应该将0上数据即正数与0下数据即负数的数字相加)

师:老师手边没有温度计,怎样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呢?

(效果:生1:可以和我们一样画一个温度计。生2:只需要表示刻度,所以不需要画外形……师引导用数轴理解,重点理解以0为分界)

师:小结求正负数之间的相差数的方法。

【片段二】(2)班:(此环节耗费时间8分钟)

师:同学们收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吗?拿起你手中的天气预报记录单,谁为我们播报一下记录的天气情况?一生在小黑板上填写,其余观察记录单看是否和板演的同学一样。(目的:导出正负数和零)

(效果:个别学生写零下温度记作“0下……”,大部分学生通过记录单勾起了记忆,和教师一起回顾0下温度用负数记录的方法)

师:想一想x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现在请小组同学一起同桌观察温度计或刻度图,讨论到底相差多少摄氏度,然后各小组汇报结果。

(效果:学生借用身边的温度计或图,很快讨论得出正负数之间的相差数应该将0上数据即正数与0下数据即负数的数字相加)

师:老师手边没有温度计,怎样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呢?

(效果:学生迟疑不决,师只好引导用数轴理解,重点理解以0为分界)

师讲解:可以画一个温度计,只需要表示刻度,所以不需要画外形。(师引导板书数轴,引导理解0的分界作用)

师:小结求正负数之间的相差数的方法。

四、实践与探究是催开知识花朵的沃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对两个班的教学中,对于“求正负数之间的相差数”和“正负数如何抵消”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都采取了观察发现——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教师演示强化的教学流程,由于每个重要环节都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相应的知识在脑海里扎下了根。

猜你喜欢
正负数温度计天气预报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走进生活,感受正负数
中期天气预报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