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之我见

2009-01-18 06:01薛桂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开放性语文课师生关系

薛桂平

由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实施开放性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性社会所需的开拓创新的人才。下面拟就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是课堂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教材进行。而现代的教学论则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学生的教科书。过去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纲一本”的局面已被打破,教科书开始变得多样化。这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只有开放性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不仅有静态的教学资源——教材、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乡土资源等,而且还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教学资源——网络资源。

而生活化是新课标语文教学最鲜明的特色,首先基于生活的需要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成为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调整和选择教学内容。精选一些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等问题,增补一些对学生学习有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和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决定了语文课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

二、教学形式是开放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应是开放性的,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设疑、释疑、获取、积累、运用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课堂的、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学习、思维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学形式不能仅仅限于班级授课制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之间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活动,动脑动手,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受到启迪。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时空是开放的

开放式的教学必然要有开放的教学时空与之相适应,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语文课教学活动的时空安排必须灵活机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主题内容确定哪些是当堂课必须完成的,哪些可以留到课后去继续完成,哪些是过一段时间再完成的。加之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虽然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电视、报纸、相关杂志等都是课外学习语文的好渠道。因此,语文课的教与学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限制,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中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去思考,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区去调查研究等等。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需要的,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

四、教学手段是开放的

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教学质量、效益的高低等等,都与所使用的教学技术手段有密切的关系。教师不能囿于旧的教学手段和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树立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纵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都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在整体上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广大语文课教师应在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挂图、粉笔、幻灯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萌发灵感,增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师生关系,一种是专制主义师生关系,另一种则是放任主义的师生关系。这两种师生关系都是与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背道而驰的。

教师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发表意见,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这种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它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由于语文学科的内容和自身的特点,语文课教学的开放性应当是全方位的,绝不应仅限于本文上述的几个方面。作为语文课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教好,让语文学科的特有价值真正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语文课师生关系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