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09-01-18 06:0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创新思路教学模式

傅 沂

摘要:本文在系统指出传统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思路,从而为提高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产业分析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在欧美国家,主流的产业经济学又被称为产业组织学,是研究同类或相似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研究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它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在我国,产业经济学不完全等同于产业组织学,而是一个包括产业组织的综合理论体系。具体来说,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可分为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组成部分。

自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后,“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列入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各校经济学类专业陆续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一般为经济类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这些学生经过了系统的经济学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能够更好更快地把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实践进展,但缺少产业实践的社会经验,没有产业的概念和有关产业的切身体会。因此,产业经济学本科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洞悉某一产业的发展动态,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知识基础,也为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基本的思维训练空间。

二、传统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而围绕某一主题所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和程序,能体现教学规律效能的规范形式。任何教育阶段、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模式包含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具体内容。其中,与特定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得已形成的核心和“灵魂”。

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十分紧凑、逻辑非常严密,实践性要求特别强。因此,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过中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枯燥、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偏重灌输而缺少启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分析产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具体来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对学科理论体系演变和现有理论体系的介绍,而偏重于对知识点的零散介绍,忽视产业经济学各组成部分、各知识点之间应有的逻辑关系。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产业经济学的本科教学经常出现对产业经济学各个理论的孤立介绍,而没有从源头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的演变历程和其内部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片面理解。

2.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笔者在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很多学生最后课程考试的分数较高,但是遇到需要对我国产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时,就显得缺乏洞察力。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使笔者开始认真思考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

3.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使得学生不能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受教学大纲、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无法对产业经济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产业经济的热点问题无法深入讨论。

三、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针对传统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笔者提出了创新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路,从而为建立新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首先要创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多样化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的重心由过去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转到素质培养上来。在这种创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必须树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教学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单纯传授理论的教学观念,而是要把培养学生分析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发现现有产业经济理论缺陷的能力放在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

2.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在“创新意识”和“学为主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来说,就是要增加对产业经济学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打下基础。

3.教学方式把握要灵活。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从而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到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行业分析,完成行业分析报告,然后举行行业分析报告会,最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而且还全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科,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创新的教学观念,增加研究型教学内容,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茂荣.《现代教学模式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2.徐小洲.《高等教育理念与现实》[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3.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产业经济学创新思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变革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