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2009-01-18 06:01赵俊杰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归因职高榜样

赵俊杰

当前许多教师反映,现在职高的学生难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就是“混日子”,有些学生与教师“顶撞”、“对着干”,对此不少教师采取了“管、守、压”的方式,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严防死守的盯课堂,穷追猛打的压典型,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职业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成人愿望与自我独立的意识,迫切地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不希望教师还把自己当“小孩”看待,再加上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结果是恶性循环,教师越压学生越反感。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对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是管理职高学生的有效又长久的方法。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决定着个人的目标设置,并且影响着一个人为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程度、面对困难的持久力以及失败后的恢复能力。据调查,职高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偏低的状况。

经分析,职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如下:

第一,自身失败的经验过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职高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由于考试失败而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而逐渐产生对学习考试的恐惧心理,从而多次体验到失败,成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自信心不断被损伤或泯灭。

第二,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过多。由于外界单一的评价标准“一切向分看”,而这些学生在上职高之前大多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家长及同学的肯定。很多教师和家长常常指责成绩差的学生“笨”、“蠢”,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智商低、接受能力差、脑子笨等,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变得不思进取,成为“惯于接受的失败者”。

第三,过多不良的生理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调节着人的回避行为和焦虑唤醒水平。职高生往往由于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表现为厌倦、逃避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害怕考试或对考试麻木不仁。有些学生因为讨厌学习而受到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感强,情绪常处于紧张、抑郁、焦虑的状态,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目标。

第四,榜样的成功经验较少。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反之,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职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成功的榜样较少,导致不少学生认为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走向社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人生的奋斗目标和追求理想,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方努力,本文主要从学校、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议:

1.教师在学校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走向更大的成功

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分层设置目标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通过成功地完成任务、解决困难,可以体验到成功,认识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根据职高学生既学文化课,又有专业课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与实践活动,立足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励,竞赛活动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在成功中增强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

2.提供积极的外部支持,及时鼓励学生

那些有失败经历的学生最需要老师对其能力的肯定,对其努力的赞赏。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其独特潜能的个体,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优点长处上,恰当的运用外部强化,当学生达到某一目标或要求时,要及时作出评价、奖励。权威者的评价是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心中,教师往往是这种权威的象征。积极的外部支持能使学生感受到尊重的春风、理解的雨露和信任的阳光。

3.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归因,学会自我强化,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任务完成情况下,通过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对自我效能感和主体的控制感都能发生影响。职高学生往往简单地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或运气好坏,这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可通过归因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归因。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只是努力不够。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克服不足之处,使学生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审视自己,重树学习信心。

4.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实践证明,对于才能不强的个体,在成功合作的系统中比竞争情况下结果要好许多。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生活的感受。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利于缓解抑郁、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协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学风。自我效能感的有关理论表明,榜样示范的替代性经验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改变影响很大。成为榜样示范的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同班、同校同学,或往届毕业生。这些来自他们身边的榜样,使他们更有认同感,从而在根本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行为有向,学有榜样,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职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和学生自身,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教育和社会的支持。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反复的工作。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心、宽广的容人之心和锲而不舍的耐心。

猜你喜欢
归因职高榜样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