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的和谐

2009-01-18 06:01赵春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外书权利班主任

赵春霞

最近,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第十六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保证了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权。对此,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作为一个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普通中学教师,我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不在于《规定》本身写什么内容,而在于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对“情”与“法”的认识,和实际操作中的把握程度,只要把握好分寸,使二者“和谐”相处,那么班主任管理工作似乎并非难事。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是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基本精神,“情”之一字源于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不只是被教育的对象,学生也是一个享有尊严和权利的个体,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必须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懂情”、“重情”、“用情”,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做一个懂得“热爱”的班主任、懂得依靠学生的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在做思想工作时,不要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体罚。要以表扬为主,多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样,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就愿意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从而使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流程顺畅,达到满意的结果。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开始时,他让我很不满意,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常常引发同学间的矛盾;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还偷偷抽烟等,每天总少不了给我添麻烦。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他应着老师的苦口婆心,可仍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他的父亲。原来,他的父亲是继父,在一家养猪场做清洁工作,收入很低且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他的母亲,并且不给他生活费。我曾经与他继父交流过他儿子的情况,他的粗俗和漠不关心的表情让我震惊。“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调查清楚情况后,我思忖着必须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我从这个学生很爱护母亲入手,问他:“你想过将来吗?”“你怎样才能帮助你的母亲?”“你现在对生活、学习中的事情都漠视不管,如果我也放弃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会觉得生活有意思吗?你希望出现这种局面吗?”他重重地摇了摇头。从此,这个学生变得学习努力了,也开始和同学们认真交往。我欣喜在心,每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都表扬他、肯定他,他有时故意克制,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欣喜和进步。现在他已能融洽地与同学们生活在集体中,学习情况也今非昔比。我感到很欣慰,这是“情”的力量。

二、适度批评是“以人为本”的另一种体现,不容忽视,“法”之一字现于此

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意义,对学生的错误不敢批评、不想批评、不会批评。其实,教师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就是教育在校学生。为有效地履行这种责任,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也允许教师使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既包括表彰、鼓励,也包括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和教育。不光是班主任可以这样做,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这样做。比如看到学生在破坏公物,都可以批评他。这一权利是习惯上的,内在于教师的职业角色之中的。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当然应当始终得到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尊重,但这种尊重并不排斥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批评。“以人为本”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指导。中学生远不是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都不完全,犯错误是难免的、必然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讲究方法是对的,“快乐教育”也不错,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是错”、“犯了错误就必须要接受批评和进行反思并改正”。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忽视批评,不敢用“法”,处处“以情动人”,难免会丧失原则,丧失法定权利,反而对管理不力。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课上看课外书。为了照顾她的自尊心,我很委婉地说:“同学们积极扩大信息量是好事,但不要耽误正课。”过了几天,我又发现这位学生在课上看课外书,几位科任教师也向我反映这一情况。于是,我利用班会又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不要在课上看课外书,这样会影响你的学习。”并讲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我想这样应该好了吧。可没多久,大家反映我们班课上看课外书的现象越来越多。我很疑惑——说了几次了,难道学生不知道吗?还是故意与我作对?我找了几名同学做调查,他们都说:某同学上课看课外书你也没说犯错,我们也就看了。我这才意识到,用“情”过度适得其反,反而画蛇添足。我马上找来那位同学,对她上课看课外书的事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同时了解了她的想法。她认为,课上讲的内容已经全会了,就想看看课外书,再加上我也没有说明,就一直看下来了。我不禁哑然,然后给她说明了这样做对自身学习上的不利之处和对班上同学的不利影响,她也认识了错误,并在班上作了自我批评,事情才得到完美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管理要尽量做到“情”与“法”的和谐使用;何时动情,何时用法,存乎一心;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敢于批评,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书权利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爱看课外书的我
我们的权利
课外书
夸夸我的班主任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班主任
权利套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