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种关系

2009-01-18 06:01池卫东邓晓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池卫东 邓晓红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从高职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出发,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与教育基地等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在专业教学的组织中强调专业实践课与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但在思政课教学中,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关系的调整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操作层面的措施不够明确具体。

事实上,对于思政课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都发挥着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没有实践,就没有了理论要解释的对象,就没有了验证理论的标准,就没有了发展理论的动力。解决理论学习中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离不开理论的讲授,而社会实践环节则有利于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得以深化,有利于发挥体验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知与行的统一。

重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思政课的传统,而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因此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像理论课教学一样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专项实践成绩与经费保障。实践教学前要注重理论点的精讲与思考题的布置,之后要重视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自主进行社会实践的身心条件已经具备,所欠缺的社会阅历正是需要在实践中体验与积累的。教师主导作用则集中体现为对实践开放度的把握、对学生的明确要求以及对实践过程的监控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最好体现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团干部队伍以及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党、团干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者,党、团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要注重发挥这支队伍的导向与示范作用。学生骨干可以通过结组做项目等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参与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认知社会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既能有效解决参与实践学生的广泛性问题,又能避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等问题。

三、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关系

高职学生成长中既存在同龄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又存在属于自己的个性问题,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勇气与沟通能力;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自我认知偏差较大等。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抓好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内容的“三自”实践应该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主题。许多高校对学生身边实践资源利用不足,源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概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才算是社会实践,忽视了校园内的实践、以学生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显然,大学生在校园内的以自身需要为实践对象的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活动理应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实践的基础部分。

四、实训基地与教育基地的关系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注重专业的实习实训,拥有相当数量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如何发挥专业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作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

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思政课的实践教育基地,是由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所决定的,专业实训实习基地既具有专业技能训练的情景性,也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性,因此它具有双重教育功能。专业实训实习是高职学生接触岗位、接触社会的重要机会,作为教育资源,不仅要发挥其专业教育功能,同样要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好机会,也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良机。结合专业实践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将思政课的普遍原理与学生将来的特殊岗位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观念。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生活的清苦、工作的辛苦、创业的艰苦、挫折失败的痛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业精神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带着思政课的理论问题走向社会,又带着实际问题回到课堂,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