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2009-01-18 06:0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咨询

马 红

摘要:这是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作者本着统一性、一致性、个性稳定性的原则,通过多方资料收集、比较印证,确定问题的主症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角色扮演等咨询手段,经过六次咨询,使来访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关键词:认知错误;人际关系不良;咨询

一、资料

黄某,14岁,某重点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独女。父亲常年出差在外。母亲经营一家美容店,生意繁忙。家族无精神病史。

黄某学龄前一直在老家由奶奶照看,没有上过幼儿园,也很少接触同龄儿童。没有患过严重疾病。

上小学后被父母接来本市,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格,但其他方面很放任、溺爱。黄某自幼好强,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朋友很少。

黄某就读的重点中学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同学间竞争较为激烈。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黄某生病一周,成绩降为中等,因此自责、沮丧,很长时间不能走出成绩退步的阴影。期末考试成绩依然没有起色,黄某开始觉得自己很失败,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常发呆,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也会引起她的烦躁不安,同时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本次期中考试后,因怀疑本宿舍同学讥笑自己成绩下降,她在晚自习时以上厕所为由溜回宿舍将同学的被子泡在水盆里。因此,被班主任带来咨询。

二、来访者主诉

压力大,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她心情不好,总想发脾气,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考不好自己很失败;感觉父母就知道挣钱,只关注成绩,根本就不关心自己;认为同学都很浅薄,不值得交往,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感觉同宿舍的小华和小丽在背后嘲笑自己成绩下降,于是晚自习故意将她们的被子泡到水盆里,之后觉得可能是自己太紧张、太敏感了而又非常后悔。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一般印象

黄某由班主任带来咨询。咨询过程中,情绪很不稳定,但叙述过程中条理较为清晰。衣着整齐,面容较苍白,头耷得很低,两只手紧抓衣角,不停搓动。

(二)他人反映

班主任:黄某入学至初二上学期,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性格孤僻;思想行为比较偏激;近几次考试成绩下降,情绪一直比较低落。经常发呆,有时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父母:黄某从小学至今,学习一直优秀;平时回家就是读书学习,极少看电视;很少和同学交往;最近,她经常发脾气,有时莫名其妙。发生这样的事,父母也很惊讶,认为可能是任性、娇生惯养所致。

同学反映:黄某一天到晚就知道学习,很少和同学们接触;脾气古怪,很难接触。

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态度诚实,与其他人提供的资料基本一致。

四、分析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来访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和精神、身体及社会交往状态的分析,确定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错误的认知方式。

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异常,无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而且其情绪反应强烈,有泛化现象,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属于严重心理问题的范畴。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和来访者的情绪波动;减轻来访者过大的学习压力;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等手段调整来访者的认知模式;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习缓解压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增强其与同学、父母及老师的沟通能力。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压力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求助者外在表现的过激行为,是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错误的认知造成的。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空椅子技术等。

(二)黄某的问题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咨询的过程中,还需要提供家教方面的心理支持。

(三)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四)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

(五)咨询收费:本校学生不收取咨询费用。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可分为:诊断评估与关系建立、心理帮助、结束和巩固三个阶段,共六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以来访者的倾诉为主,引导她充分发泄自己的情绪,为咨询师全面地收集资料,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做好铺垫。最终确定主要问题,制定咨询方案。同时,给班主任与其家长相关建议。

第二次咨询通过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相关知识,使黄某明了她的问题是由于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并介绍睡眠的有关知识,缓解来访者对失眠的恐惧。最后布置咨询作业:以“考试是”为内容,记录下自己对考试的认识。

在前两次咨询的基础上,第三、四、五次咨询重点在于通过练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黄某建立对考试和人际关系的合理认知。并通过角色扮演、空椅子等练习,加之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改善她和同学、父母关系。

最后一次咨询主要是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对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并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价:通过回访,黄某表示学习起来比以前更轻松了,心情好了,同学关系也有了改善。

(二)咨询师的评价:通过回访和跟踪,已基本达到预期咨询目标。

(三)班主任的评价:黄某变得开朗,愿意和同学交往了。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88页—91页,97页—100页)

2.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74页,198页)

3.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学校篇》,华文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33页—42页)

4.明宏,《心理健康咨询——个体咨询》,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8月修订版(119页—132页)

猜你喜欢
咨询
如何进行策略式咨询
如何进行策略式咨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走出去”的咨询样板
廉洁咨询是立业之本
迎接咨询多元时代——新年献词
咨询小常识
珍惜咨询实践
搞咨询要善于前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