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背后的思考

2009-01-18 06:0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倒数教育者错误

王 玲

你犯过错误吗?是的。但这种肯定的答案并不表明你是被否定的。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评价一名教育者或优秀亦或平庸,不在于他是否犯了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不断的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第一轮课改即将结束之际,我总结出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警示自己亦勉励大家。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数学是门大学问,它的深度我们永远挖掘不到底,但是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辅导资料,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课的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挖掘教材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学生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

例如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课时,教师提问:“1+2=?”学生回答:“1+2=3。”教师若再提问:“2+1=?”恐怕只剩下寥寥几只手举着和几声无精打采的回答了。以前提过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桃子的鲜美滋味儿就诱人地挂在不高的枝头上,既不是抬手可得,又不是遥不可及,相信富有挑战精神和“馋嘴”的学生们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跳起来以获得新的未知。而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无力在“为什么”或“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这无异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际上一无所获。

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数学是门大学问,它的宽度我们永远挖掘不到边。要指导学生把一个新的数学知识学懂学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但是如果了解不透彻,或者力气没有用在刀刃上,结果会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了教学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教材本意,分散了教学重点,那岂不是画蛇添足?我就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让人遗憾的课:一位教师在上三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课才上到10分钟,一名优秀生提问了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教师大加赞赏。其他学生出于从众心理,也千方百计提出三步计算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并逐一解答。由于拔高了教学要求,课堂的后30分钟只讨论了3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也是越听越糊涂,真是舍本逐末。数学“人文性”好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仿佛尊重了,但数学课也同时迷失在教学内容的偏差、杂乱之中。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走进课堂。这就出现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按照预案上课的情形,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

如一位教师在教《倒数的认识》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教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倒数,其目的是让他们自己发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学生兴趣浓厚说了许多,一个学生说:我说6/8,他的同桌说:我说12/9。这时,教师说:这两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吗?学生齐答:不是。教师为了更快引出求倒数的方法,急着问:你们把它们化简,再与上面的几组题比较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附和道:一个是3/4,一个是4/3,正好分子分母调换置……

“6/8和12/9互为倒数”这对吗?这位同学又是怎样想出来的呢?肯定不是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或许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法则,或许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那这些方法跟书中介绍的求倒数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更快、更简洁呢?一个多好的生成资源呀。而我们的教师却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却没有耐心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却没有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将这一宝贵资源白白浪费了。

四、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有的教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却一下子变成了“狼外婆”,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更有甚者,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

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数学课,从课始到课尾总是“好”声一片。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教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学生一次次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听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教育也就成了寻找遗憾、弥补遗憾,再寻找、再弥补的漫长过程。数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人生。

猜你喜欢
倒数教育者错误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惊喜倒数日历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可爱的错误等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