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2009-01-18 06:01王圣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生活

王圣芹

小学美术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和一颗对艺术敏感的心。学生通过欣赏得到启发,并迫切地想把这种体验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见欣赏能让学生的身心获得最大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去学会欣赏呢?

一、合理安排,多重选择

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各阶段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区别对待。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接受的东西也很有限。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欣赏教学,教师不能去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作者的情感、色彩的运用。即使老师在前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由于知识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就像雾里看花,导致课堂效果的严重不理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心理倾向,选择一些与儿童生活相贴近的优秀美术作品,把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使其更加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认识和欣赏的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欣赏内容,进行一些“纯艺术”的欣赏。比如了解作品的历史资料、艺术背景、作者的生平及作品所造成的影响、流露出的艺术语言、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等这些专题性的有关知识。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作品本身在思想上深刻、内容上生动、表现上完美。当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分析时,情操和人格都得到提高和完善。欣赏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展学生的认识领域。美术作品所提供的生活景象,较之文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加能感受与了解,使学生的眼光更敏锐,脑子更灵活,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力和吸收力。

二、注重释读,强调理解

教师在出示范画后,便一讲到底,会造成教师很投入,而学生却很淡漠的场面。要想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美术欣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预习感知。教师可以根据欣赏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欣赏,并把自己阅读的心得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带到课堂中去讨论。其次课堂欣赏。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情感到对作品的色彩线条肌理与作者形成共鸣,在学习活动中,使他们慢慢明白人世间的美与丑。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的,充当好学生问题的辅导者,在整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信息的反馈,控制好课堂时间,要使整个教学活动沉浸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最后是讨论交流。对于学生在欣赏中出现的一些疑问想法,教师及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当学生把自己对作品独特的见解充分展现出来时,同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感受与别人的感受存在不同。教师适时对作品的含义及方法提出一些理性的分析,让学生的欣赏得到深化。通过讨论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表达欲望,用作品呈现出心中向往的世界,感受创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三、注重情感,融入生活

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变化,在欣赏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多彩的生活能让学生体验到孤独、失意、痛苦,这些情感体验能让学生拓展精神空间。而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知道,情感不仅可以用人物的表情来体验,还可以用色彩光线等绘画要素表现出来。所以在欣赏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因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欣赏环境会产生多元的解读。随着时间向前推进,人们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世界文明,呈现多元的文化。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欣赏、理解、尊重、包涵,吸收其精华,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的情感,感受爱、关怀、理解、付出、宽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四、欣赏内化,激发创作

由于欣赏时间不长,知识得不到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遗忘了。因此,偶尔在欣赏后面适当地安排课后练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被美的事物所激发,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适时的创作安排,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对艺术品的再创造。美术课不一定都是画画,还可以针对欣赏的作品写一句短评、一篇短文。通过与作品间的对话,增强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真实性、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在学生创造的过程中,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观念,对原来的形象进行加工、深化、创造。还可以让学生边实践边欣赏,以欣赏帮助创造;以创造促进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欣赏过程就是学生在进行内化性学习,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由外到内的转化,而是学习者主动累积知识经验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并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味得到提高。欣赏知识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提高,同时鼓励学生把美术欣赏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学有所用、学而会用、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美术欣赏课,偏重于美术内化的要求,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加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并表达出审美观点和视觉感受。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活跃。美好的体验会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于实践。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