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009-01-18 06:01周剑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游戏

周剑虹

幼儿启蒙教育就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幼儿情感、生活态度、好奇心、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培养其个性特征。在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花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精力,对幼儿反复教育,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加以适当引导,教育方法过于生硬,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和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进行心理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去。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要使幼儿的心理达到与其个性、生理、生活态度、精神面貌等相互协调,稳定发展的状态。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意识处于萌芽状态,智力、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在幼儿教育中,就必须考虑幼儿的群体特征和个性差异。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既要重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也要重视心理教育。

在幼儿教学中,利用教师讲解,讲故事,组织活动,做游戏,参观游览等方式,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引导。让幼儿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心理与知识、技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幼儿既能体验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增长了知识,强化了技能,又培养了乐观的态度、坚韧的毅力、优秀的品质、饱满的精神状态。

二、准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和内在规律。笔者认为,与其他群体的心理教育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不具有独立性,它是依附在幼儿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在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这也是由幼儿的心理特征、智力发育所决定的。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好三个阶段:第一是要正确认识幼儿的心理状况,包括每个幼儿的心理特征,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心理引导,通过幼儿的言语、表情、行为表现透察其内心活动,分析其心理、性格特征,经教学活动的安排,加以引导,扶正,逐步达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是幼儿园要发挥幼儿心理教育的主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注重心理引导,搭建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关心幼儿心理成长的平台;第三是要分析总结,不断总结幼儿心理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坚持幼儿的群体教育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多样化心理,不断提高幼儿心理引导的效果。

三、正确分析幼儿的心理性格差异

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前提是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活动特征。而开启幼儿心理这扇门的“钥匙”,在于我们平时与幼儿的接触中,多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说话谈吐、情绪表情,既要做老师、长者,也要做幼儿的朋友、知心人,善于与幼儿交流,玩耍,分析其心理,真正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并能根据幼儿的平时表现,分析总结幼儿的性格心理特征,再加以心理引导,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幼儿健康心理的外在表现为:1.喜欢与人交流,谈心,并把它作为一种生活乐趣;2.有一定的好奇心,肯于思考,热心观察周围的事物;3.自信不自卑;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主解决一些小的困难;5.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积极踊跃;6.与他人关系较好,会关心帮助他人;7.犯错误时,能接受别人劝导,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分析幼儿平时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把有一定心理倾向的幼儿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抑郁内敛”型,2.“情绪突发”型,3.“默默无闻”型,4.“恐惧压抑”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归纳的是不同幼儿的心理倾向特征,是幼儿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而不是心理疾病、心理问题。不同幼儿由于遗传、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表现为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根据不同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教育如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四、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要创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不断推陈出新,以多样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开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特征及个体心理差异,在幼儿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对幼儿的心理引导。具体表现在:1.教师上课、讲故事要贴近生活,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的激情,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也可以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锻炼幼儿的交际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组织感。2.通过群体性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争先、协作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不同主题、角色的设定,情节的设计,让幼儿在娱乐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创新游戏形式,丰富游戏内容。游戏活动中,注意不同性格、心理幼儿的分组搭配,使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既可以是一对一的活动,也可以是分组或群体性的游戏,既可以是幼儿相互间的游戏,也可以是幼儿与父母的亲子游戏。3.不定期的举办幼儿教育讲座。父母应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4.举办幼儿的社会模拟活动。根据不同的社会场景,克服幼儿的任性、封闭、不合群毛病,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比如如何遵守交通纪律,如何帮助他人等等。5.对有较强心理倾向的幼儿,教师要更加爱护,关心,通过谈话、交心,解开幼儿的心理症结。

为此,我们认为在幼儿心理教育中,既需要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准确定位,创新方式方法,更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具备爱心、耐性、责任心,在幼儿教育中,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游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爆笑游戏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