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批改方法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2009-01-18 06:01伊月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评语写作文习作

伊月茹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为批改作文所累。他们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可收效甚微。每当发下作文后,学生有的只看等级和分数,有的也只看教师给自己写的评语,很少有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评语”和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的。教师们付出了辛勤汗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为此许多教师伤透了脑筋。那么怎样做到作文批改“高效而省力”呢?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他们就会大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怎么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呢?发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重视评语的指导性、激励性,不失为一种好举措。

一、借助小纸条,让学生全员参与作文批改

我们班有六十多名学生,每次作文课,当学生写完作文草稿后,我都要选出有代表性的例文、片段等组织学生民主评议和修改。刚开始时,我只是组织全班学生口头发表意见,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费时费力,而且还不能做到全员参与,这样就会挫伤其中一小部分不爱发言学生的参与热情,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也就不愿再参与进来了,效果仍然不理想。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呢?我尝试用了写纸条的办法,效果不错。根据教学需要,我交替使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自由结组,互相写评语和修改意见;另一种是请全班学生共同为一个学生写评语和修改意见。第一种形式不但适用于课内,而且适用于课外。学生一般都是与水平相当的同伴结组,多组学生同时去做,既因有竞赛成分而格外认真,又省时高效。但因教师未能参与到其中,其“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批改效果参差不齐,相差悬殊。第二种形式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学生写完草稿后,教师粗略地浏览一遍,摸清其共性优点和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然后选定典型例文,也可以是典型段落,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在纸条上“写”意见。写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记录下那些写得好的修改意见,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教师相机对写得较好的评语给予充分的肯定,既指出其好在哪里,又要说明原因,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群体智慧,也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普遍适应了这种修改形式,而且越做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了,兴趣更浓了,责任意识更强了,作文也越改越好了,不仅如此,还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一举多得!

二、尾批只用“如果……就……”,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之一,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平凡又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如果把它当作作文批改的必用词,它就成了一个功效奇特的“关联词语”,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惊喜。

学生,尤其是刚开始提笔写作文的小学生,总把写作文视为最难完成的一项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习作严格要求,就会发现其习作优点很少,缺点很多。如果实事求是地写评语,就会让他们有一种失败感,从而惧怕写作文。因此,我尝试着在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无论学生写的作文怎样,字数是多是少,有无错字病句,是否把话说明白了,有无重复罗嗦,结构是否合理,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等等,统统都不做考虑,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切任其自然。而教师除了用各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以外,尾批只用“如果……就……”的形式写出教师的建议。当学生看到自己作文中有那么多的可圈可点之处,又知道了自己今后作文怎么写会更好,心里就会美滋滋的,会认为自己写的作文是成功的,是受教师欣赏的,因此作文也就少了些条条框框,可以放心地去写、大胆地去写,变“想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为现实。这正像小孩儿初学走路一样,需要的是亲人的鼓励,是自己的大胆练习,只要有了开始,就有学会的可能,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才能学会走路。如果我们刚开始就教他按照“一二一”的口令去走路,他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好的。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就是因为教师经常带着挑剔的目光来批改学生的作文。尽管教师每次作文都精批细改:把所有的毛病,如用错的字词、标点符号、各种类型的病句都找出来,甚至于改出来,在教师认为应该添加的地方写上提示语,以指导学生该添加哪些内容,把应该删除的部分画上符号,写明原因。可当学生看到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大作”被教师改得面目全非、批得遍体鳞伤时,他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失去自信。“作文难写”的认识就会植根于他的头脑当中,再也不容易去掉。结果造成恶性循环,越怕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作文失去兴趣,对作文的态度也就只能是应付官差,哪还肯下功夫,更不用说写好了。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即使写得最差的学生习作中也仍然可以找到优点。善用作文评语去鼓励学生,学生才能不惧怕写作文,才愿意去写作文,才能在不断地练习中悟出写作的规律,才能学会写作文。所以,只要改变了作文的批改方法,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感,学生就会逐渐地由“不爱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再到“会写作文”。

猜你喜欢
评语写作文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作文等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