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型少年心理调整训练探讨

2009-01-18 06:01何建平崔国勇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技战术教练员运动员

何建平 崔国勇

一、运动员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运动的特点是运动成绩快速增长,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愈益接近,运动竞技更加激烈。当竞赛双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势均力敌时,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因素。也就是说,运动员体能、技术的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获得以及战术的运用均应以良好的心理训练为基础。心理训练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个别心理训练两种。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一般心理训练又称长期心理训练,是针对所有运动员均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所采取的训练。它贯穿在身体、技术、战术训练过程中,主要培养运动员的参赛动机、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挫折耐受力、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战术配合能力和集体责任感等,此外还包括个性心理倾向的矫正和培养。个别心理训练又称短期心理训练。其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具备该项运动所必需的特殊心理品质,或是使运动员针对具体比赛形成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

二、活泼型的表现特征浅析

1.灵活、积极、好胜心强、比较自信;聪明、反应快、较容易激起兴奋。

2.比赛中对困难估计不足,对待困难有放弃和消极变化的过程,通常与积极克服因素相比较占50%比率。

3.训练、比赛顺利时自信心相应提高,也存在注意力有所分散和心理要求松驰表现。

4.对事物的好奇心强、有热情、有表现要求。

三、平时训练培养与纠正

对运动员的心理调整训练及早地发现、分析和处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一个较漫长的工作过程,从平时训练的细节抓起,有利于观察、研究、选择最适当有效的方法,并通过平时的培养锻炼,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技能调节能力。

1.多安排轻松的比赛与其他竞赛游戏活动。竞赛本身就有着胜负结果的,让运动员既有目标又投入热情、轻松地完成,在减少心理压力时完成的良好效果,与运动员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形成对照,如小足球比赛、接力跑、双打比赛、单对双比赛等,会让运动员明白心理压力对他们的水平发挥所带来的副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反复多次有目的性安排模拟重要比赛形式的针对性比赛或实践练习。运动员多次数地适应比赛形式和规格,形成习惯的心理作用和行为表现,减少正式比赛时的心理障碍作用。

3.高度集中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出现心理障碍的表现通常为:心中没底、脑子空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打。因此,首先重视自己的技术形成,树立自己的技战术特点,并充分分析对手。对可能遇到对手的打法、特点,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所谓高度集中,是让运动员在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中,单项实践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在比赛中减少和排除出现的心理障碍,将“没底”所造成的情绪变化和难以平衡的心态调整好。

4.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这是用一定的自我暗示语使自身肌肉放松的一种方法。运动员不仅在大运动量训练后需要放松以消除疲劳,在比赛前出现过度兴奋时,也需要放松以镇定情绪,而且要求在赛前处于最佳的准备状态。所以运动员的这种训练分为放松和动员两个部分。放松部分主要是运动员利用自我暗示语的方式,学会充分放松脸、颈、臂、腿和躯干的肌肉,降低其紧张度,从而减少身体向大脑传递冲动,使大脑得以休息。肌肉的放松通常与深呼吸密切配合,运动员的注意也依次指向放松的各部分肌肉。动员部分主要是运动员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默念一些自我暗示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心理活动(如情绪、信心)的强度施加影响;或者回忆自己获得优异成绩的比赛情景,以达到自我动员的目的。

四、赛前调整方法

1.教练员略带轻松讲述运动员成长的故事和优秀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优势方面的例子经验,使运动员树立信心,对照自己,理解道理,增进对比赛的自我调整能力。

2.给运动员安排娱乐竞赛:如卡拉OK比赛、棋类比赛、划船、扑克比赛等健康的有组织、有气氛的活动,有竞赛意义,以便在赛前达到心理平衡。

3.为运动员参赛作好适应性准备,增强其信心,消除过分紧张,使之处于最佳准备状态,为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在赛前详细了解和分析对手、场地设备、裁判、观众倾向性,甚至气温、风向等各种情况,减少这方面对运动员的影响。

五、赛中调整处理方法

1.运动员出现挫折的时候,往往是信心下降,教练员要关心鼓励,积极为运动员树立信心,明确指出对方的弱点,使运动员全力集中于运用技战术发挥,减少内外因的影响作用,迅速调整心理平衡。

2.水平相当,比赛激烈,当运动员出现过度紧张或恐慌心理表现时,教练员有必要假设对方心理和假设本方运动员的优势,使运动员适当调整心理平衡,让运动员积极发挥。

3.运动员在顺利时出现放松和盲目乐观表现时,教练员应及时指出危险性,假设困难,令运动员提高对战局警惕性,延续增加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六、结论

经多方面的实践探索,注意掌握活泼型少年运动员的直观表现,通过上述的点滴方法实施,取得一定效果。如我在对申耀寰、吴捷等运动员一阶段的训练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相关的心理调节指导手段后,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在各级比赛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技战术教练员运动员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运动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