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

2009-02-12 08:47樊敏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

樊敏生 景 丽 岳 烨

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必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制作幻灯片的案例为例,探索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课堂中。

关键词 任务驱动;开放性任务;封闭性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24-02

目前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而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操作是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节。如何很好地实施这一关键环节,成为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优势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如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为暗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1]。

1.2 任务驱动法的优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的课程。但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占很大比重,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被忽视,这很容易造成学生仅对计算机感兴趣,却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的现象。如何在信息技术课课堂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信息技术课更丰富多彩?实践证明,与运用其他教学法相比,将任务驱动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1)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牵涉到一些尖端科技,很多知识和概念依靠学生现有的知识是无法理解的,过多的理论阐释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任务驱动的直观性,使学生对一些细微、琐碎的操作有深刻的印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工作反复、琐碎。如果教师将菜单、工具等的功能都通说一遍,往往会吃力不讨好;而通过简单的、直观性的任务专题,可以加深印象,了解知识[2]。

2)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知识点的掌握,目标的实现,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成就感,学生能够逐渐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快乐,极大地激发探索知识的动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3)任务驱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当前提出的要建立创新型社会,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方面强调通过设计开放的任务,使学生可以充分想象、创新,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极大的空间去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完成任务的途径不是限定死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

4)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身处在设计好的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这样会逐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任务设计

从字面上看,任务驱动好像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是被动消极的学习,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由此可见,设置一个有意义的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要在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和认知能力,将知识结构分解、细化成若干的小目标,并能巧妙地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隐含在每一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之中。下面以任务驱动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典型案例中说明任务的设计。

2.1 学习者特征分析首先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学习幻灯片制作时,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对字处理的知识,对菜单项的功能与操作方法也已经熟悉,所以新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现有水平开始,而不是从PowerPoint的每一项基本内容开始。其次,分析学生学习当前知识技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单个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背景设置和对象的格式设置;对于动画设置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行探索也能够掌握;而超级链接这部分内容因为还没有学习网页制作,则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讲解。这些分析对设计任务十分重要。

2.2 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一个单元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在制作幻灯片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单个幻灯片的制作、插入新幻灯片、幻灯片切换、超级链接以及播放幻灯片等。在单个幻灯片的制作中又涉及对象的格式设置、动画设置和背景设置。接下来要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在这里,单个幻灯片的制作是所有知识点的基础。

2.3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首先是确定当前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然后确定每一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已经对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幻灯片制作”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达到的初级目标是能制作出多个单张幻灯片,并将它们连接起来,演示时能一张一张以动态形式播放。高级目标是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

2.4 设计任务的类型在学习幻灯片制作中,首先要设计一个大任务,即系统的任务——“板报设计”。这个任务主要针对整个学习单元,需要通过多节课完成。通过完成这个任务,能够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当然这个任务一般需要分解成二级甚至三级、四级子任务来完成,例如怎么制作一个单个的幻灯片、怎样进行超级链接的设置等。子任务又可以分为封闭性任务、半开放性任务和开放性任务。封闭性任务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任务。当需要学习大量新的知识与技能,学生的背景知识不够充实时,一般采用封闭性任务。在幻灯片制作的学习中,超级链接的学习就设置成这类任务。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必须先设置好固定任务,例如让学生将首张幻灯片中的对象与其他幻灯片链接。针对这个任务,考虑到学生自主程度低,所以大部分内容的学习由教师指导来完成。半开放性任务是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时,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量较少,教师通过展示大量案例,给出明确的、具有限定性的主题与条件要求,由学生合作小组根据主题规划任务。例如在制作单张幻灯片时,笔者展示一些模板,让学生自己套用这些模板,设计出比较满意的幻灯片。此时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程度,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开放性任务是当学生已经具备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些知识与技能还不成系统,这时由教师给出较少限制条件的主题,由学生规划一个任务。通过完成任务,使分散的知识与技能系统化、技能化。在这里给出的主题“板报设计”恰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第一张幻灯片必须设置超级链接的目标,其他几页由学生自己设置,并且每一张幻灯片都要设置相应按钮,点击时可以随时返回到首页或者其他页面。

3 任务的实施过程

从以上任务设计可以看出,学习幻灯片制作时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入一个大任务(系统任务)中,然后又将大任务分割成各级子任务,通过完成各级子任务进而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图2所示。那么怎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各级任务呢?

已知任务的类型有3种,例如在图2中,二级子任务“单个幻灯片制作”又细分为三级子任务,其中“对象的格式设置”和“背景设置”属于半开放性任务。学生已经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相应地应该具备对文字、段落的格式设置以及文档背景的添加技能,只是缺乏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版式”和“设计模板”的相关知识。教师此时只简单地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并且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模仿,等他们完全掌握后给出一个规定的样板,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一张幻灯片。

再观察第三级子任务“插入媒体”,其下又有第四级子任务,其中“插入声音”“插入视频”和“插入Flash动画”都属于封闭性任务。此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还没有存储这部分内容,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讲解。但要注意,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模仿练习一定要有机地结合。当完成所有的二级子任务时,学生已经具备大量的知识与技能,这时就可以结合“播放系统”这个大任务,即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将分散的知识与技能系统化,从而完成整个幻灯片制作的学习任务。

4 结束语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所采用,这也足以说明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巨大优越性。实践也已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以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资源库[M/CD].兰州,甘肃音像出版社,2006

[2]王吟雪.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宁夏教育科研,2007(4)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
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探索
开放教学,提升效率
《游戏进课堂——PPT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