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之探析

2009-06-25 03:29叶华高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欣赏者感性音乐作品

叶华高

一、音乐欣赏应从倾听入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任何脱离听觉感知或忽视听觉感知的音乐欣赏都是不符合音乐特征的,音乐是必须要通过听来感知的。仅凭语言描述都是空洞的、虚幻的。通过对音乐的倾听。先感知、再想象、到情感再到对音乐的理解,而且各阶段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助于提高欣赏者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听觉感知是音乐欣赏的根本。“音乐的美是内在于音乐之中并能够为审美主体所知觉的美的品位。要体会音乐的美,只有通过聆听音乐。”

美国一位音乐家说过:“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了,什么也替代不了倾听音乐。”在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也许一开始听是模糊的、混乱的,但不能放弃,接着再听第二遍、第三遍,便觉得似乎有了轮廓,对音乐有了初步的印象,再深奥的音乐,都会一步步地被慢慢理解,所以倾听音乐才能从中产生共鸣。

二、音乐欣赏过程中审美能力的提高

音乐欣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同的欣赏者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各种心理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仅要注重它的音响形式,纯形式的倾听音乐欣赏方式并不是惟一正确的欣赏方式,在倾听的基础上尝试形象化、情感化、观念化的欣赏方式,整体感受音乐作品。这需要进一步培养欣赏音乐时的审美能力。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进入音乐审美的范畴,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欣赏。如果说倾听是有了审美耳朵的话,那么,必须还要有审美的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的所蕴涵的审美信息的能力,只有当人的听觉器官从纯生理器官上升到审美器官的高度。才真正成为—个能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的人。”

首先要有审美的心境,“一个人心境的好坏不仅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能力,而且还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的确,同样欣赏一个音乐作品,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对审美客体的不同看法,或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的偏离也时有存在,故要培养良好的审美心境;其次培养审美的情趣,提高审美的品位。例如,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中,有“命运的敲门声”。有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有痛苦的哀愁与悲伤的呻吟,有沉静而理智的思索。有踌躇,更有不可遏制的力量,还有胜利后的热烈和辉煌。当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这个乐曲时,从中获得的正是一种崇高与壮烈的情感,以及作曲家面对困境。对不幸、对命运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听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时,我们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苍劲有力的歌声使人感觉十分振奋;而《太湖美》又使多少人感到江南音乐的优美、委婉、悠扬啊!这些不仅能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也让作品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明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

三、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要完成渗入心灵深处这段旅程,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情感体验是一种最普遍、最激烈的心理活动。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欣赏音乐时,如果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就不是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

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体会音乐情绪,领悟乐曲意境。音乐都是由情而动,由感而发的。英国的一位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是快乐的、悲哀的,还是慷慨激昂的,自然就会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体验。

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首先产生直接的感性体验,一支旋律、一组和声或一串节奏,这些音乐进入我们的听觉。就会使我们在无暇思索的情况下立刻产生情绪上的反映。但这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感性体验,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基本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涵。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理解音乐,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在对乐曲感情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例如,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它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或者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这样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理解,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的还是感受性的,关键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理解认识融注于感性的体验,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不断地倾听再倾听,表现为感性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在音乐的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欣赏者感性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留出想象的空白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