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用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

2009-09-10 09:41何建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内涵

[摘要]什么是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交际工具,成为成功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这对于英语教师来讲是最具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内涵与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 内涵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何建乐(1963- ),男,浙江诸暨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10-02

一、引言

教育部2000年2号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表述:“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也十分明确:“培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外事、经贸、旅游等涉外业务活动的高层次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置的核心,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目标。

二、英语应用能力的内涵分析

对什么是英语应用能力这个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定义作为答案是难以表达出科学完整的概念的。我们认为“英语应用能力”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是英语交际能力,第二是英语从业能力,第三是英语获证能力。“英语交际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交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从业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去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英语获证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去获取相关证书的能力。这里说明一点,运用英语获取相关证书,也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体现,这应该不同于应试能力,学生的考证能力除包括一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也就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就业市场如此看重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也充分说明了这些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当然三个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更多的是相互

依赖的关系。

三、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构建一个有利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个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合适的课程体系是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可设置三个课程群,即英语交际能力课程群、英语从业能力课程群和英语获证能力课程群。设置这三个课程群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设置符合相应能力培养的课程实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英语交际能力课程群。可以开设英语精读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必修课和英语高级视听说、应用文写作技巧、报刊阅读、网上阅读、交际技巧、英语演讲技巧等选修课。必修课学时和课程要少而精,选修课学时和课程要多而广。

2.英语从业能力课程群。可以开设国际贸易、英语教育、旅游管理、语言文学、应用翻译等多个方向课程群供学生任选其一。每个方向开设5~6门从业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如“国际贸易”方向可以开设:外经贸谈判与翻译、外贸函电与单证报关、进出口实务操作、外企商务交际技巧、外事服务、外贸英语等。同时可以为每一个方向的学生开设行业英语系列选修课程,如外贸英语、旅游英语、银行英语、物流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会展英语、营销英语、财会英语、计算机英语、纺织英语、服装英语、金融英语、商业英语、宾馆英语等。设置这些行业英语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学生的英语从业竞争力。

3.英语获证能力课程群。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考证科目,合班(2个班级)按英语水平分层上课,都是限制性选修课,但学生如提前获取相应证书可以免修并提前获得学分。

(二)选用和编写符合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教材及教辅材料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应选用或者自编能满足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的教材,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应十分密切。这样的教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服务。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课程,国家已有比较好的规划教材,多年来一直在使用,效果也较好,可以继续选用,但应该编写大量的辅导材料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英语从业能力培养的所有课程教材都应该选用原版教材或国内编写的全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应该与从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这些教材也可以根据从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删和重组。现在还没有英语获证能力培养方面的考证教学用书,市场上只有大量的全真和模拟试卷。这类考证教学用书可以组织专家编写,以各类考证大纲为准绳,做到内容与考证大纲相结合、练习与考证题型相结合、难度与考证要求相结合,体现针对性、实战性、能力性和切合性等特征,可采用梯度渐进式,由浅入深编写,做到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考证用书。

(三)建立一支能胜任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团队

1.建设一支SPT教学团队。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是培养学生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建设三支能胜任培养任务的SPT教学团队。

第一支教学团队应该是S团队,S英语代表Skilled,它的意思是教师的英语交际能力相当强或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当熟练,这支队伍应该由优秀的内教和具有丰富教学经历的外教组成,他们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要求分工执教,共同承担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

第二支教学团队应该是P团队,P英语代表Professional,它的意思是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以及职业教学和专业教学能力强,也就是说教师应具有运用英语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支教学团队应该由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课内教和能胜任专业课教学的外教组成,当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或作专题讲座。对这个教学团队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既会英语又懂专业,才能培养出学生运用英语去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

第三支教学团队应该是T团队,T英语代表Test,它表示测试和考试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证书考试,这支教学团队应该具有证书考试的研究能力、辅导能力、传授答题技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能培养学生获取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这支教学团队要通过考试选拔,同时每年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去培训,学习辅导技巧,了解考试动态。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一支具有“授之以渔”能力的SPT教学团队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我们要鼓励教师跨团队开展教学与研究,SPT教学团队的教师应该具有一专多能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2.建立SPT名师制。每学年开展一次SPT名师评比活动,SPT名师可以分一星、二星和三星,能胜任一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一星,能胜任两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二星,能胜任三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三星。对三星教师学院要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倾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选课机会,教师才会有竞争意识,教学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四)积极进行满足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

英语教学模式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积极开展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大量的实际操练获得。因此,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要彻底改变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创造一个教师忙、学生更忙的教与学的环境。(1)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第一课堂主要起到传道、解惑的作用,第二课堂应该是语言技能训练的主战场,应经常性地开展英语文化节、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比赛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2)对英语从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开展团队项目学习、专题讲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英语从业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真正把所学的英语技能和实际工作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应该积极开辟第三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行业,提高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运用英语从事相关职业创造零距离的能力。(3)对英语获证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外学习、课内考试加技巧分析的形式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应是学生能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够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的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能够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从而能督促学生积极学习,促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一个较快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从业能力、考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五)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落脚点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课程建设规划、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抓精品课程建设是最好的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途径。

精品课程应该分层次,可以是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也可以有二级学院级,不同的层次可以提不同的建设要求。每门英语课程都可以按照相应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建设,建设条件成熟一门申报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三个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其实就是三个能力培养的实施过程,更是三个能力培养最有力的监控和管理过程。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1.建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传统的教育评价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要打破以笔试成绩为终结性评价依据的评价概念,增加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这种过程性评价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做到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真正使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才有保障。

2.建立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中心的SPT能力评估体系。这里的SPT是Systems of Practical Tests的缩写,意思是应用能力测试体系。如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应成立一个英语应用能力评估中心,中心对英语应用能力进行目标分解,制定出英语应用能力评估大纲,评估形式可多种多样,评估时间为每学期末。英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英语从业能力和英语获证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相应的考证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英语应用能力目标可以分ABCD四个等级,对获得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证书和学分。

3.建立证书奖励学分机制。对提前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给予较多的奖励学分。证书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也不能说没有证书就没有能力。就业市场看重证书,或许是因为证书是唯一能证明能力的尺码。更重要的是这些证书社会上公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标准,学校标准应该为社会标准服务。学生为了获得奖励学分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必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习潜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多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总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师的选用培养提高引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实践教学的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评估形式的转变、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需要彻底的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5(4).

[4]张荛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题型调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