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之成绩比较

2010-10-26 05:23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难易度显著性考试

刘 颖

(兰州市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之成绩比较

刘 颖

(兰州市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现对“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2种考试形式的成绩做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因材施考”的形式更适合中职学生生源状况。采用“因材施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积极性,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理论指导实践,促使其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以实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满足其应对变化的社会和岗位需求。

期末考试;成绩;“考教分离”;“因材施考”

考试具有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和作用,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反馈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效果,虽非考核学习绩效的完善之法,但无论是人才选拔、资格认证还是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单位录用等,至今仍要用考试来度量,因而考试及成绩历来备受关注和重视。然而,受高一级学校扩招的冲击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及能力、学习习惯及方法、心理、态度、意志力等方面都相对较弱,其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是不容易的。本文就生理学课程中采用“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2种考试形式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旨在探讨何种考试形式更适宜中职学生且能够在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鼓励和保护或重建其自信,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能够改变劣势,自觉、自主地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提高就业竞争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校2008级英护班(52人)、护士11班(53人)、护士12班(53人)学生。

1.2 研究方法

“考教分离”是教师在考试中回避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不参与自己所教学生考试的命题、监考和阅卷等工作。英护班采用“考教分离”形式,由教务科出题。

“因材施考”是对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考试,即在考试内容、方式、要求等方面区别对待。针对中职学生与高一级学校学生状况的差别,对护士11班、12班采用“因材施考”形式,在考试内容上做重点取舍,降低学生的复习难度。

对采用2种不同考试方法学生的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比较。所比较班级由同一教师授课,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相同授课时数(72学时),用统一试卷,题量、考试时间、评卷标准及监考要求相同。

(1)对采用2种不同形式考试的不同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中考成绩)进行统计,做χ2检验,以了解不同班级间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

(2)对期末试卷难易度进行比较(百分制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判断两试卷的可比性(见表1)。

表1 2008级英护班与护士11、12班期末试卷难易度比较(分)

(3)统计期末考试成绩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比较2种不同形式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人)

(4)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并做均数比较t检验[分别对英护班与护士11班进行比较(t1),英护班与护士12班进行比较(t2),护士 11班与护士 12班进行比较(t3)],以鉴别2种不同形式考试平均成绩之高低及平均数的代表性(见表3)。

表3 “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成绩平均分、标准差、变异系数比较

(5)统计及格与不及格人数,做χ2检验,比较2种不同形式考试成绩的不及格率(见表4)。

表4 “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成绩不及格率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1)入学成绩统计,χ2=1.920,P>0.05,说明所比较班级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期末考试两试卷难易度比较,χ2=0.047,P>0.05,说明 2试卷难易度相当,有可比性。

(3)由表2可知,英护班学生中在70~79分段中者较多(占28.8%),护士11、12班学生中在80~89分段中者较多(各占37.7%和35.8%);>80分者(优良者)英护班(占23.1%)低于护士11、12班(各占56.6%和50.9%);60~79分段及<60分者英护班(占76.9%)高于护士11、12班(各占43.4%及49.1%)。显示英护班的整体成绩低于护士11、12班。

(4)由表3统计结果可知,英护班平均成绩低于护士11、12班。 t检验结果:t1=4.021,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t2=2.736,P<0.05,有显著性差异;t3=1.153,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同一考试形式的护士11、12班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而使用2种不同形式考试班级的成绩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较大,说明成绩分布参差不齐,差异大,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差距。

(5)由表 4统计结果可知,χ2=220.679,P<0.00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显示2种不同形式考试成绩的及格率有显著性差异,英护班不及格率明显高于护士11、12班。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因材施考”学生成绩与“考教分离”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因材施考”学生成绩优于“考教分离”成绩。在教学中观察,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还是看重的,希望有好成绩。依据心理学观点,屡屡失败会严重打击自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呈否定消极态势,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甚至自暴自弃,对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就原本缺乏学习信心及兴趣的中职学生来说,过高的考试要求、不适宜的考试形式更加打击其学习积极性而使其一蹶不振或自我放弃,离教育要求和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有人认为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佳,学生只要能学会操作,学会技能即可,无需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有强调实践而轻理论之势。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拓展思维,灵活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顺应社会和岗位的新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理论充实于头脑,实践才会灵动、出巧,否则会阻碍提高、阻碍发展。理论与实践永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胞胎”,永远无法分出孰轻孰重,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中楼阁”。只有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付诸于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因此通过因材施教、“因材施考”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多、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以求更好地在实践技能上有所提高。

3 结论

差异性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性规律,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因材施考”就是尊重中职学生与高一级学校学生的差异,依据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心态选择合适的考试形式,考虑他们的实际能力,简化知识点,实施小范围、内容简单的考试,使其取得好成绩,以此来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重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不会学、不想学、不愿学等不良学习状况。

相比之下“考教分离”的考试范围大、内容多,学生复习难度大。尤其是对于生理学这种说理性课程更使学生难懂、难掌握,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在意料之中。“考教分离”作为评判教师教学绩效、检测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及方法,无论其出发点还是目的都是好的。但教师的教学绩效除与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态度相关外,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与试卷的难易度、评卷的严密性、所教课程的难易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监考的严格性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考教分离”最终的结果应是排除了诸多干扰因素后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公正评判。考试验于教而证于学,最终是要落在学上的。教学是双方面的,只有教学双方很好地配合,才会增强教学效果。

G40-03

B

1671-1246(2010)06-0095-02

猜你喜欢
难易度显著性考试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关于课堂提问的再思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数学课堂中如何把握提问的科学性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