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探析*

2015-02-22 14:59李奎刚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医学院校人文精神

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天津 300193)

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探析*

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天津 300193)

医学生;人文教育;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应从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两方面抓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缓慢,缺乏对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使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虽然医学生医学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医学人文精神欠缺,主要原因是各医学院校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精神欠缺,影响了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医患关系,也会阻挠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能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提高医德,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好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建立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各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高度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与患者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因此,在现代化的医学模式下,医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点,医护人员要具有真正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让二者相互融合[1]。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医学院校不仅要加强医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医学人文教育。

2 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较少,无特色,缺乏活力 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比较少,基本上只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

两门课程,且课时比较少,这样不仅内容有限,而且医学人文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理解其内涵,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涵盖范围窄,注重的是政治权威性,对学生们关注的医患纠纷、医疗事故等涉及甚少,对医护人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讲解的也不多;再有,缺乏与患者沟通能力和心理把握方面的教育,致使教育缺乏应用性。医学院校的学生需要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但教育的内容没有特色,且侧重于理论讲授,不能与社会实践很好衔接,进而没有实效性,而且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未能与医学紧密结合。此外,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材还是老的版本,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不能与现实紧密联系。对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应用比较传统的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估,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当今网络深入千家万户的环境下,很多医学院校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致使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动力。

2.2 课程设置、教师及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重点是理论教育,缺乏人文实践,且教育方式单一,致使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医学人文精神的形成不应只是理论上的理解,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当前医学生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当,一是课时比例较少,二是课程设置未与专业课程很好融合。有些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课程甚至没有必修课,只是选修课,并且教学内容、质量欠佳。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这种课程设置不能真正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由于大部分高校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人文教育教师,而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难以深入进行医学人文教育[2]。而有些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由医学专业的老师担任,他们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未能真正理解人文知识,亦不能使医学与人文教育很好地结合,达不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3 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3.1 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当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学习任何专业知识都应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应使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把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之中,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医学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理科生,对文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医学人文课程的动力和求知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要做好医学人文教育就必须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对社会上发生的医疗事件,可结合课程举办讲座或展开讨论。同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理念,帮助医学生正确处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关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应融入到他们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医学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总之,只有使医学人文教育渗入到医学专业教育中,并贯穿于医学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做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

3.2 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 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是检验医务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得当,将关系到医学生未来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因此,医学院校应合理设置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切实受到教育。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必修课的设置,且课时量要增加,另外,还要开设其它人文课程的选修课,如文艺、哲学、历史等,以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应单纯是书面考试,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师是关键,各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医学人文教师[3];同时,对现有的医学人文教育教师,积极鼓励、支持他们学习医学和人文两方面的知识。另外,各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医学专业课教师参与医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工作,让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人文课程的教学,仅仅讲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丰富教学方式,如采用问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让学生亲自讲授部分内容,或就人文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辩论等。医学人文教育还要充分利用网络,通过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这样会更有吸引力。

总之,在新的医疗环境下,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医德,提高综合素质,将有利于他们适应当前的医疗环境。

[1]顾民,王启辉.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01-303.

[2]李凯军,崔荣军,胡江平.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3):89-90,94.

[3]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28-29.

R-05

C

1004-6879(2015)03-0272-02

2014-07-25)

*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HE4602)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医学院校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