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引下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2015-05-28 13:05陈爱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课标小学语文

陈爱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汉字的构造原理,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加强渗透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作文教学的人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显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文关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而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把提问、分析、讲解作为课堂主旋律,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到把人文关怀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内容中。

一、感受汉字的自然美,渗透人文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的本领的”,小学生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就应该根据汉语言特点学习汉字。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汉字的构成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汉字不仅有优美的外形,而且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汉字的构造原理,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加强渗透人文教育。例如教学“女”字时,可以先从字形来分析,这个字形就如一个女子双手搭在膝盖上低着头席地而坐,表现出古代女子那种平和、温柔的性格,然后再告诉学生,“温柔和贤惠”是中国女子的传统美德,新一代的女孩子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做一个娴淑女子;而教学“立”字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字形来理解,这个形状就婉如一人张开双臂和双腿站立在地上。从这个字中显示出了一个男子汉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教师在教学这些字时,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原理帮助学生识字,然后引导他们体会汉字的自然美,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本性特征:女子的温柔贤淑、男子的坚强刚毅。让他们在无形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二、品读文章的语言美,感悟人文意蕴

爱因斯坦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的感情。”新课标倡导,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化。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中的意蕴是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教学课文《长城》时,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成千上万的人登上长城,想象他们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长城留给世人的刚毅、庄重与伟大的品格,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这不仅是酣畅饱满的语言表达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好的诠释。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也得到了高一层次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感教育。

三、运用作文的内涵美,体验人性关怀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教人相统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把人文关怀体现在作文中,这是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提出的又一新理念。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作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融入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去观察生活,才能有兴趣做与生活有关的事,写与生活有关的作文。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温暖的亲情、有真挚的友情、还有浓厚的师生情。教师在教学作文时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生活片段中挖掘,把亲身经历的事写成作文,在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如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做家务送温暖、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学生一旦有了这些生活体验,写出的作文才会显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呼唤语文课堂中凸现人文关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新的理念,我们更应在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实践,把语文的人文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突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使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2]《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年Z1期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新课标小学语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